导读:本文包含了株系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检测,株系分化,亚组
株系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珍[1](2015)在《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检测及株系分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是我国主要的蔬菜病毒,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实验对CMV的分布情况和CM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013~2014年,从湖南、青海、新疆及海南四省共采集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及豆科样品1367份,通过RT-PCR和ELISA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中CMV的检出率为35.70%,TMV的检出率为20.33%,并且多数样品存在复合侵染的现象,复合侵染率为15.61%。2、将纯化得到的CMV分离物进行CP、MP及2b基因的克隆,并分别与Genbank的序列进行比对,相似性分别可达96.13%~99.93%、97.34%-98.97%及95.21~98.11%。3、挑选15个分离物,对其3对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其中13个分离物属于亚组IB,分离物CMV-Q5属于亚组Ⅱ;分离物CMV-N7的CP及2b基因属于亚组IB,而MP基因属于亚组Ⅱ;另外通过生物学特性和电镜结果对比发现CMV-N7、CMV-Q5与标准株系CMV-P3613 (IB)都存在明显差异,与序列分析结果吻合。推测CMV-N7可能存在亚组IB与亚组Ⅱ RNA3 MP的重排或者重组,导致致病能力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吴兴泉,裴杨,陈士华[2](2015)在《马铃薯S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株系分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具有明显的株系分化现象,依据病毒是否可系统侵染昆诺藜及基因序列特征可将PVS分为PVSO株系、PVSA株系、PVSO-CS株系和PVSA-CL株系。对PVS的基因组结构、株系种类、分子特征及鉴定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PVS株系分化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薛东齐,刘冠,姜景彬,许向阳,李景富[3](2015)在《TYLCV山东分离物株系分化及侵染性克隆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2~2014年山东省96份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样品进行特异性检测,发现有94份样品感染TYLCV,有2份样品感染番茄卷叶病毒(To LCV)。对该94份样品进行全序列克隆和序列测定,共分离出13份TYLCV株系,经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明确侵染我国山东地区的TYLCV为TYLCV-IL株系,且3年间爆发于山东省内的TYLCV株系的DNA组分并未发生大变异。遂构建山东寿光TYLCV株系侵染性克隆,经致病性验证,具有较好的侵染率,为番茄抗Ty育种提供稳定的毒源筛选压力。(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赵雪君,赵城钢,刘世超,孙现超[4](2014)在《四川省部分烟区蚜传病毒种类检测以及株系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蚜传病毒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对于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烟草上为害的蚜传病毒主要有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TVBMV)和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TRSV)。为了明确四川烟区当前蚜传病毒的种类及优势种群,本文主要针对PVY,CMV,TEV,TVBMV,TRSV这5种病毒的外壳蛋白来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对四川省部分烟区41份烟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川烟区主要的蚜传病毒为PVY、CMV两种病毒,并且其中PVY是优势种群。在NCBI上面进行BLAST比对,下载序列构建进化树,发现CMV各株系间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并且与已报道的蔬菜及药用植物上的CMV分离物关系较近,可以推测,烟草周围蔬菜及其他作物上的CMV可能是烟田CMV的主要毒源。而PVY各株系显示出一定的地域差异,不同烟区采集的PVY样品趋于统一分支点,显示出相近的亲缘关系。CMV分为两个亚组,亚组Ⅰ和亚组Ⅱ,而亚组Ⅰ又可以进一步分为IA和IB两个亚组,四川烟区CMV主要属于IB亚组。目前,PVY被广泛认同的株系分类为3个株系,PVU~O(普通株系),PVY~N(烟草叶脉坏死株系)和PVY~C(点刻条纹株系)。四川烟区PVY的主要株系为PVY~O株系,有3个样品属于PVY~N株系。它们的序列差异是否表现在症状方面,有待进一步实验分析。(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1-05)
陈士华,刘晓磊,张晓婷,吴兴泉[5](2011)在《中国部分马铃薯产区马铃薯Y病毒(PVY)的株系分化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克隆了黑龙江、山西、贵州等3省内的4个马铃薯产区的PVY p1基因和cp基因,通过系统地基因序列分析对各分离物的株系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中国马铃薯产区PVY株系分化现象明显,其中黑龙江省克山农场分离为PVYNTN株系;贵州省贵阳市分离物、威宁自治县分离物、山西省临县分离物为PVYN:O株系.PVYN:O株系分布普遍,可能已经成为中国部分马铃薯产区PVY的主要流行株系.(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谢思,易图永,肖启明[6](2011)在《马铃薯Y病毒的株系分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Y病毒是烟草上的主要病毒之一。目前中国关于PVY分子变异的报道还较少,但变异株系的出现应该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简述PVY的株系分化进程,并从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等方面总结PVY检测的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杂交等几种方法。指出随着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生态条件的改变,PVY变异株系将不断出现,这对株系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1年05期)
张帅[7](2010)在《我国主要烟区PVY株系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表现典型马铃薯Y病毒(PVY)病症状的烟叶样品,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LISA)检出51个PVY样品,经枯斑寄主枸杞(Lycium barbarum L.)单斑分离,得到51个纯化的PVY病毒,并保存在枯斑叁生烟(Nicotiana tabacum SamSun NN)上。克隆测序后,根据51个PVY分离物CP基因的序列差异,选择4个CP基因序列差异最大的PVY分离物YS-11、HC-2、WA-13、Guiding-3进行PVY基因组全长序列扩增并测序,选择15个代表性的PVY分离物接种7寄主植物。根据CP基因差异所做的51个PVY分离物的亲缘性、同源性,可将51个PVY分离物划分为两个亚种群,根据51个PVY分离物和NCBI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中登录的PVY株系分离物的亲缘性、同源性,参考Shukla和Ward提出的Potyirus划分标准,将PVY分离物划分为PVYO、PVYN、PVYN:O、PVYNTN四个PVY株系。对HC-2、YS-11、Guiding-3、WA-13全序列测定后,将4个PVY分离物的全长序列和NCBI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中登录的PVY株系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较,做系统进化树,将PVY分离物HC-2、YS-11、Guiding-3、WA-13分别划分为PVYNTN、PVYN、PVYN、PVYO。根据7种寄主症状的差异,将我国PVY划分为两个株系,坏死株系PVYN(necrosis)、普通株系PVYO(ordinary)。本研究就分子层面划分PVY株系的方法、PVY CP地理性差异的原因应用、PVY株系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克隆测序得到51个PVY分离物CP基因序列,PVY CP基因包含801个碱基,编码由267个氨基酸组成的CP蛋白。2.对PVY CP基因和PVY CP蛋白序列分析后,将PVY CP基因划分为突变高频区和突变低频区。3.根据CP基因和CP蛋白差异,我国的PVY分离物可以分为两个亚种群,分别命名PVYO/N:O组和PVYN/NTN组。4.获得4个PVY分离物的全长基因组序列,PVY全长基因组序列包括9699个碱基,整条序列仅包含一个由9186个碱基组成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一条包含3061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5.我国主要烟区烟草上PVY株系可划分为PVYNTN、PVYN、PVYO,其中PVYN是优势株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0-06-01)
杨清华[8](2009)在《我国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分化、P3基因序列特征以及大豆对强毒株系抗病基因的标记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病是一种主要的世界性大豆病毒病害。在与寄主长期互作的过程中,SMV发生了致病性分化,产生了不同的致病类型,即株系。在我国,以往的研究者各自采用了不同的鉴别寄主体系,划分的株系缺乏可比性,给抗病信息和抗性材料的交流带来困难。有的鉴别寄主体系的株系划分过细,不利于实际育种研究。因此,本研究将利用前人收集得到的SMV分离物和株系,通过在相对较一致的环境下接种鉴定,依据寄主的症状稳定性进一步精选鉴别寄主,最终构建一套更完善的鉴别寄主体系,从而调整全国大豆花叶病毒株系;比较叁种不同保存方法对SMV株系的保存效果,寻找一种适合SMV长期保存的方法;从病毒分子水平,分析SMV的P3序列差异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针对强毒株系进行抗源筛选,研究抗病品种对强毒株系的抗性遗传规律以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分化(1)根据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310份SMV分离物和4个株系在王修强-杨雅麟-战勇确定的10个鉴别寄主上的抗/感反应,归类得到24个株系。经与前人鉴定结果比较,有149份分离物在10个鉴别寄主上的抗/感反应完全一致,其余分离物在个别鉴别寄主上的抗/感反应存在差异。通过比较10个鉴别寄主的症状稳定性,最终确定将其中7个(南农1138-2、诱变30、Davis、早熟18、Kwanggyo、齐黄1号和科丰1号)组成一套简化的鉴别寄主体系,从而将我国SMV调整为16个株系,并命名为C1-C16。调整后,原SC体系的21个株系,除株系SC17因涉及另一鉴别寄主外,其他株系均归到调整后的C体系中。株系地理分布表明,弱毒株系C1和强毒株系C16分布范围最广,遍及6个大豆品种生态区,而株系C3、C12和C13分别仅分布于生态区Ⅱ、Ⅱ和Ⅴ。(2)选用4份SMV分离物在低温(-40℃)、超低温(-80℃)和液氮(-196℃)叁种保存方法下,保存3个月、8个月和15个月。在南农1138-2上接种、鉴定,以发病率为指标,保存3个月时,叁种保存方法下的各分离物的保存效果无明显差异;保存8个月和15个月,叁种保存方法对各分离物的保存效果有差异,且株系间不同分离物的保存效果有显着差异。叁种保存方法均能保持SMV的长期保存,其中液氮效果最佳。2.我国大豆花叶病毒株系P3基因的序列特征(3)从C1-C16中每株系取1-3个分离物进行P3基因测序,结果表明,P3基因均编码347个氨基酸。23个分离物间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0.5%-100%和94.5%~100%;系统发育分析和多重序列分析表明,株系致病性的强弱与其P3基因的序列差异未发现有相关性。与SMV其他分离物P3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中国和韩国的SMV P3序列同源性相对较高(核苷酸92.4%-98.9%,氨基酸96.0%-100%),和美国SMV的P3序列同源性相对较低(核苷酸88.5%-97.9%,氨基酸91.4%-98.6%);与文献报道为SMV的从半夏(Pinellia ternata)得到的分离物比较结果,同源性明显低于从大豆叶片分离得到的SMV分离物(核苷酸80.4%-85.2%,氨基酸82.1%-84.7%),因而对该分离物是否为SMV提出异议。与其他16种Potyvirus病毒的P3序列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SMV与西瓜花叶病毒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76.0%-81.9%,氨基酸77.5%-85.3%),亲缘关系最近;与花生斑驳病毒、甜菜花叶病毒和落葵皱叶嵌纹病毒的同源性最低(核苷酸44.4%-54.3%,氨基酸21.4%-28.8%),亲缘关系较远。从氨基酸多重序列分析显示,P3序列在种内高度保守,而在种间相对可变,尤其是C端区域。3.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强毒株系C16的抗源筛选、遗传和抗性基因标记定位(4)鉴于SMV强毒株系C16可侵染全部鉴别寄主,从205份来自该株系有分布的湖南、湖北、江西等17个省份(或国家)的大豆材料中鉴定、筛选到具有抗性的RN-9、89-29、大绿豆、赣豆1号、晋大53、南农87-23、通山薄皮黄豆甲、皖82-178、早16号和矮秆黄等10个抗源。(5)对RN-9(抗病)×7605(感病)杂交组合的P1、P2、F1、F2和重组自交家系(RIL)接种鉴定结果,F1表现抗病,F2和200个RIL表现抗/感分离,经卡方适合性测验,F2群体抗:感符合3:1的表型分离比例,RIL符合1:1的基因型分离比例,抗性亲本RN-9对强毒株系C16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命名为Rcl6。(6)选用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957对SSR引物,采用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将大豆品种RN-9携带的抗病基因Rcl6定位于C2连锁群,所获连锁片段的标记与距离为Sat_246-(0.9 cM)-Sat_213-(8.0 cM)-RC16-(6.6 cM)-Sat_286-(9.4 cM)-Satt100-(2.7 cM)-Sat_238-(0.6 cM)-Satt079-(1.0 cM)-Sat_263-(1.7 cM)-Staga001-(13.4 cM)-Satt433。(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10-01)
刘金亮,田延平,高瑞,竺晓平,李向东[9](2007)在《芜菁花叶病毒分离物的变异和株系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寄主范围广泛,是危害蔬菜最严重的5种病毒之一。TuMV 属于马铃薯 Y 病毒属(Potyvirus),其基因组为正单链 RNA。TuMV 变异多,谱系内和谱系间的重组非常(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7-08-01)
席德慧,林宏辉,向本春[10](2006)在《黄瓜花叶病毒2个分离物的亚组鉴定及株系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黄瓜花叶病毒甜菜分离物CMV-X J1和CMV-X J2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利用RT-PCR对接种寄主植物进行了检测。RT-PCR产物的RFLP结果显示,2个病毒分离物的M spI酶切图谱与CMV亚组I病毒的酶切图谱很相似,但经EcoR I酶切后出现显着差异;进一步对2个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表明,CMV-X J1和CMV-X J2归属CMVIB亚组,二者存在着株系分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株系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具有明显的株系分化现象,依据病毒是否可系统侵染昆诺藜及基因序列特征可将PVS分为PVSO株系、PVSA株系、PVSO-CS株系和PVSA-CL株系。对PVS的基因组结构、株系种类、分子特征及鉴定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PVS株系分化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株系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1].陈玉珍.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检测及株系分化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2].吴兴泉,裴杨,陈士华.马铃薯S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株系分化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5
[3].薛东齐,刘冠,姜景彬,许向阳,李景富.TYLCV山东分离物株系分化及侵染性克隆的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
[4].赵雪君,赵城钢,刘世超,孙现超.四川省部分烟区蚜传病毒种类检测以及株系分化研究[C].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5].陈士华,刘晓磊,张晓婷,吴兴泉.中国部分马铃薯产区马铃薯Y病毒(PVY)的株系分化与鉴定[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
[6].谢思,易图永,肖启明.马铃薯Y病毒的株系分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
[7].张帅.我国主要烟区PVY株系分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8].杨清华.我国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分化、P3基因序列特征以及大豆对强毒株系抗病基因的标记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9
[9].刘金亮,田延平,高瑞,竺晓平,李向东.芜菁花叶病毒分离物的变异和株系分化[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10].席德慧,林宏辉,向本春.黄瓜花叶病毒2个分离物的亚组鉴定及株系分化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