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性化深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酸雨腐蚀,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灰关联法
中性化深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扬,牛荻涛,张雄[1](2017)在《酸雨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的灰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酸雨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大量的混凝土建筑物遭受酸雨侵蚀,性能劣化明显.本文根据我国酸雨的成分及特点,开展了粉煤灰混凝土模拟酸雨侵蚀试验,并研究了酸雨环境下水胶比、粉煤灰掺量、pH值和SO_4~(2-)离子浓度这四个指标对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的影响,最后采用灰关联法分析了各因素对中性化深度的影响程度.(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7年10期)
毋昀骐[2](2016)在《混凝土中性化深度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是目前十分常见的建筑材料,其良好的火灾安全性、低廉的成本、便捷的生产流程和对环境无污染的性质,导致了其使用的广泛性~([1])。本文根据混凝土热解过程和机理,进行了马弗炉实验,通过研究混凝土中性化深度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了计算中性化深度的数学模型。为火灾调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期刊2016年05期)
许崇法,曹双寅,范沈龙,刘其伟[3](2014)在《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中性化深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和寿命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扩散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应力、碳化和酸雨等单一因素和多因素作用下的混凝土构件中性化区域的物质含量分布、pH值和中性化深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性化过程中,完全碳化区内的CO2浓度曲线近似呈直线下降,部分碳化区内呈非线性下降,整体曲线呈指数分布,而H+和SO2-4呈非线性下降分布;混凝土内部Ca(OH)2含量和pH值是连续变化的,存在部分中性化区;应力、酸雨与碳化存在耦合效应,酸雨腐蚀初期抑制碳化进行;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的数值模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许崇法,曹双寅,范沈龙,刘其伟[4](2014)在《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统一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扩散理论及室内试验,对碳化、酸雨、应力等单一因素和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构件中性化深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统一预测模型.研究表明:碳化和酸雨存在耦合现象,酸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碳化作用,耦合系数小于1;无论酸雨、碳化单一因素或耦合作用,混凝土中性化深度值随侵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中性化深度值在前期增加比较快,继而中性化速度逐渐减小,中性化深度与时间平方根呈正比例关系;拉应力促进混凝土中性化,而压应力抑制其中性化,应力与混凝土中性化深度值之间呈近似线性关系,最后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出不同腐蚀模式下的应力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中性化深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凝土是目前十分常见的建筑材料,其良好的火灾安全性、低廉的成本、便捷的生产流程和对环境无污染的性质,导致了其使用的广泛性~([1])。本文根据混凝土热解过程和机理,进行了马弗炉实验,通过研究混凝土中性化深度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了计算中性化深度的数学模型。为火灾调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性化深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扬,牛荻涛,张雄.酸雨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的灰关联分析[J].河南科学.2017
[2].毋昀骐.混凝土中性化深度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
[3].许崇法,曹双寅,范沈龙,刘其伟.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中性化深度数值模拟[J].中国公路学报.2014
[4].许崇法,曹双寅,范沈龙,刘其伟.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统一预测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