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应用与疗效探究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应用与疗效探究

(广西容县人民医院;广西容县5375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腹泻疾病治疗过程中实行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儿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儿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小儿腹泻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26)与参照组(n=26),参照组患儿治疗中予以病毒唑注射液,实验组患儿治疗中予以喜炎平注射液,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止吐时间(1.34±0.24)、退热时间(1.10±0.14)、止泻时间(3.11±0.41)、纠正脱水时间(2.14±0.31)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儿止吐时间(2.78±0.31)、退热时间(2.54±0.32)、止泻时间(5.94±0.24)、纠正脱水时间(3.74±0.26),P值均小于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喜炎平注射液应用在小儿腹泻疾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小儿腹泻疾病疗效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6个月~3岁婴幼儿是好发人群,小儿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等是主要诱发原因[1],根据病史、发病季节、大便性状、临床表现对患儿病情进行诊断,现对我院收治的52例小儿腹泻疾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以下过程的叙述与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在我院儿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疾病患儿中选取52例参与本次研究,依据患儿入院就诊时间分为两组,每组患儿例数为26例,实验组中女性11例,男性15例,最大年龄6岁,最小年龄5个月,中位年龄(3.24±1.27)岁,最长发病时间5天,最短发病时间1天,中位发病时间(2.31±0.21)天;参照组中女性14例,男性12例,最大年龄5岁,最小年龄4个月,中位年龄(3.22±2.23)岁,最长发病时间6天,最短发病时间1天,中位发病时间(3.24±0.21)天。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小儿腹泻疾病患儿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差异并不显著,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之后均给予饮食护理,对患儿体内酸碱浓度、水电解质浓度等进行调整,同时予以患儿保护肠胃的药物,如思密达。参照组患儿在上述治疗下为患儿注射5~10mg/kg的病毒唑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3268;生产企业: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利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生理盐水对其进行稀释然后实施静脉滴注,每天注射一次。实验组在上述治疗下予以5~10mg/kg的喜炎平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249;生产企业: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利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生理盐水对其进行稀释然后实施静脉滴注,每天注射一次[2]。

1.3观察指标

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性状均得到完全恢复,临床体征与症状均消失判定为显效;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性状等部分恢复,临床体征以及症状部分得到改善判定为有效;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临床体征以及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进行研究的52例小儿腹泻疾病患儿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用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两组患儿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等比较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

实验组患儿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

2.2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儿中经治疗后出现1例无效,7例好转,18例显效,总有效例数是25例,总有效率96.15%,参照组患儿中经治疗后出现8例无效,9例好转,9例显效,总有效例数是18例,总有效率69.23%,P<0.05,X2=6.584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

3讨论

小儿腹泻是因多因素、多病原引发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大便性状改变以及数次增多是主要表现,伴有呕吐、发热、腹痛等临床症状,同时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现象,致病病原包括真菌、寄生虫、病毒(人类轮状病毒)、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耶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等。此外因滥用抗生素、肠道外感染引发的肠道菌群过敏、肠道菌群紊乱、气候因素以及喂养不当也是其关键致病因素。3岁及以下婴幼儿是该疾病好发人群,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病患儿,会导致加重患儿疾病症状,导致患儿发生营养不良以及发育障碍等情况。

病毒唑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肌内注射或者静脉滴注均可能导致患儿粒细胞减少、血胆红素水平上升、致畸突变等现象,此外随着长时间用药会导致患儿发生耐药。喜炎平是常见的儿科常用药物,该药物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在治疗腹泻、急性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炎等疾病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3]。患儿发生腹泻的关键原因是轮状病毒感染,当病毒进入到患儿肠道之后会快速进行复制引发细胞空泡变形或者坏死,微绒毛会发生排列紊乱或者肿胀,会严重破坏吸收小肠粘膜水分功能,也会破坏电解质功能,空肠中聚集肠液后,引发患儿腹泻[4]。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患儿可能发生中毒性心肌炎、严重脱水等症状,提升临床治疗难度。喜炎平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比较强的杀菌作用、消炎作用、抗病毒作用以及抑制病毒的功效,也可以显著提升机体细胞免疫力,促进感染症状的尽快恢复,缩短临床治疗周期[5]。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儿与参照组患儿在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总有效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综上,将喜炎平注射液应用在小儿腹泻中具有比较确切的疗效,存在显著优于病毒唑治疗的效果,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治疗安全性,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6]。

参考文献:

[1]姚爱梅.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6):1141-1142.

[2]米景梅,雒红.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临床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267-267.

[3]陈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32):88-89.

[4]程琼霞.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7):289-290.

[5]邓淑贞.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效果观察[J].华夏医学,2016,29(1):66-68.

[6]张霞,施蓉.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62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3(8):143-144.

标签:;  ;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应用与疗效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