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立法论文-李发尔

志愿服务立法论文-李发尔

导读:本文包含了志愿服务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志愿服务条例,未成年人,监护人,志愿服务对象

志愿服务立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发尔[1](2019)在《提倡社会互助 反对“有偿”回报——志愿服务条例的听证热点与立法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15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的决定。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深入人心,是本次修法重要的价值取向。制定于2009年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是国内较早出台的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之一。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行政法规《志愿服务条例》。对照新的上位法,对本市地方性法规作出适应性的修改,理所应当;(本文来源于《上海人大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赵红旗[2](2019)在《河南立法为志愿服务撑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好东道主,争做志愿者,文明迎嘉宾。”今年9月8日到16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市民纷纷报名参加志愿者招募活动。仅在郑州科技学院,就有1400余人报名。这仅是志愿服务在全省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特(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9-08-11)

李云勇[3](2019)在《志愿服务立法为爱心保驾护航》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报道,《海口市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7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中明确的志愿服务的定义、范围、活动方式、志愿者所享受的权利、权益及志愿服务组织的职责等规定,再次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首次对志愿者的年龄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07-11)

赵红旗[4](2018)在《鼓励企业优先招用有良好记录志愿者》一文中研究指出“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如今,在河南,这样美好的愿景将通过地方立法来实现。9月25日,河南省十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首次审议《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草案)》。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8-10-09)

余嘉熙[5](2018)在《河南志愿者求职有望优先录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余嘉熙)日前,《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草案)》首次提请省十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对促进和保障志愿服务开展等事宜作出明确规定,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根据条例草案规定,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8-09-28)

李点[6](2018)在《志愿者求职有望优先录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李点)志愿服务既是传递爱心和正能量的渠道,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9月25日,《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草案)》首次提请省十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对促进和保障志愿服务开展等事宜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条例草案规定,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本文来源于《河南日报》期刊2018-09-26)

许莲丽[7](2018)在《地方立法对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推进效应——以北京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制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对志愿服务事业在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制度化建设方面也是全国的标杆。伴随着2017年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的出台,地方人大既可通过实施性的地方立法加以贯彻,又可进行一些创新性的立法推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论述启动地方立法程序,将在全国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具有中国特(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工作》期刊2018年22期)

陈俊玲[8](2017)在《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志愿者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状况也成为评价和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人们互助意识的觉醒,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猛,但在制度设计和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备的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做指导。目前我国已有多省市进行了志愿服务立法,但由于缺乏一部统一的、权威的全国性的志愿者法律,使得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同时也打消了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因此,制定全国性的志愿者法律迫在眉睫。为了加快我国志愿服务的立法进程,本文立足于目前全国各省市现行有效地42部关于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通过分析我们志愿服务事业在实践中以及法律规定上的不足,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为我们国家层面的志愿服务立法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7-05-26)

林罗添骥[9](2017)在《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志愿服务活动在中国各地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趋向于大众化。由于志愿服务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志愿服务的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志愿服务事业也逐渐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在国家层面制定志愿服务法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只停留在地方,国家层面也仅有共青团中央制定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国红十字总会制订的《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可以在某些方面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参考,存在着志愿服务组织没专项经费、政府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地位被弱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志愿者的管理与激励方面,存在着培训制度不完备、评价体系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健全等重大问题,严重制约着志愿服务的有效长期开展。而其他国家的志愿服务管理与激励措施,为我国志愿服务立法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启示。从志愿者管理与激励来说,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应当和国家的发展现状紧密结合,通过优化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改善志愿服务的激励措施,提升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保障和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科学化、常态化,从而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法律制度。(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李磊,席恒[10](2017)在《英美志愿服务立法的经验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建设,应对英美两国志愿服务立法制度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国外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在今后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建设中应坚持:降低准入门槛,减化准入程序;合理设定志愿服务范围,丰富服务项目;明确志愿服务监管主体及职责;加强政府对志愿服务的支持与保障等。(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志愿服务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好东道主,争做志愿者,文明迎嘉宾。”今年9月8日到16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市民纷纷报名参加志愿者招募活动。仅在郑州科技学院,就有1400余人报名。这仅是志愿服务在全省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志愿服务立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发尔.提倡社会互助反对“有偿”回报——志愿服务条例的听证热点与立法回应[J].上海人大月刊.2019

[2].赵红旗.河南立法为志愿服务撑腰[N].法制日报.2019

[3].李云勇.志愿服务立法为爱心保驾护航[N].人民法院报.2019

[4].赵红旗.鼓励企业优先招用有良好记录志愿者[N].法制日报.2018

[5].余嘉熙.河南志愿者求职有望优先录用[N].工人日报.2018

[6].李点.志愿者求职有望优先录用[N].河南日报.2018

[7].许莲丽.地方立法对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推进效应——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2018

[8].陈俊玲.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D].青岛大学.2017

[9].林罗添骥.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D].海南大学.2017

[10].李磊,席恒.英美志愿服务立法的经验及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标签:;  ;  ;  ;  

志愿服务立法论文-李发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