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类型论文-孙灵湘,毛健,刘腾飞,杨代凤

农田类型论文-孙灵湘,毛健,刘腾飞,杨代凤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田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氯联苯,土壤,土地利用方式,组成

农田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孙灵湘,毛健,刘腾飞,杨代凤[1](2019)在《苏南某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农田土壤的多氯联苯污染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苏南地区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的含量、组成分布等污染特征。方法采集苏南某地区的茶园、果园、稻田、菜地4种功能区共87个土壤样品,运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其PCBs残留特征。结果研究区域中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农田土壤的多氯联苯污染状况存在一定差异,PCBs检出率为菜地>稻田>茶园>果园,而PCBs总量为稻田>菜地>果园>茶园,且四者的PCBs同系物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中,茶园、果园和菜地土壤中PCBs同系物的组成比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中氯>高氯>低氯,而稻田土壤中PCBs同系物的比例为中氯>低氯>高氯。结论该研究区域不同利用类型下农田土壤中PCBs的含量、组成等污染特征存在差异,且水稻田的PCBs污染生态风险更高,高氯化PCBs同系物占比更低, PCBs污染特征呈高度聚类。(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林海,靳晓娜,董颖博,罗明科,赵一鸣[2](2019)在《膨润土对不同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膨润土对3种类型农田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Cd、As、V和Cr的形态、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长、重金属吸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膨润土降低了3种土壤中可交换态Cd比例,降幅依次为黄壤(Gy,19. 44%)>黄褐土(Sy,13. 85%)>潮土(Bf,5. 03%),小白菜地上部Cd对应降幅为Gy(34. 81%)> Bf(23. 91%)> Sy(11. 11%);与各自对照相比,Bf和Sy中可交换态As比例降低,降幅分别为4. 53%和25. 16%,Gy中可交换态As比例升高了0. 57%;可交换态Cr比例均升高,增幅依次为Sy(31. 30%)> Gy(2. 91%)> Bf(0. 58%); As、V和Cr残渣态均升高(Sy中Cr除外),小白菜对其吸收也不同程度地降低.膨润土有助于3种土壤中小白菜的生长,Bf中小白菜生物量、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增大了147. 55%、80. 71%和124. 31%.此外,膨润土降低了3种类型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大了速效钾含量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因此,认为膨润土均适用于这3种土壤的修复改良.(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葛畅,刘慧琳,张世文,聂超甲,黄元仿[3](2018)在《耕作方式和土壤类型对皖北旱作农田土壤紧实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旱作区耕地质量变化,了解旱作区耕作管理方式对农田质量的影响,以皖北旱作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0—40cm不同深度土壤紧实度梯度变化,揭示耕作方式、土壤类型、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紧实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在0—40cm土层深度下,土壤紧实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规律,20cm以后土壤紧实度逐渐稳定;全区平均耕层深度为14.14cm,平均耕层紧实度为573.63kPa。从耕作方式来看,旋耕在30cm之前各层土壤紧实度均大于翻耕地区,旋耕平均耕层深度为12.5cm,翻耕平均耕层深度为16.8cm,是旋耕的1.34倍。从土壤类型来看,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土壤紧实度的差异也很明显,潮土各土层平均紧实度均大于砂姜黑土,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差距逐渐增大。从影响因素来看,土壤紧实度变化与土壤容重变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呈正相关;土壤紧实度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变化关系复杂,总体来看二者水平方向呈正相关,垂直方向呈现负相关。研究成果将为后续探究土壤结构变化过程及规律,旱作区耕层及犁底层变化迁移过程提供依据,对改善皖北旱作区农田质量状况提供数据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王慧珍[4](2018)在《类型比较中的江村和禄村——基于《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例证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始于20世纪二叁十年代西方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社区研究对中国早期学者开展农村调查和学术探讨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被高度赞扬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里程碑的《江村经济》和"以理论为维,以叙事为经"研究土地制度的《禄村农田》是费孝通先生社区研究的典型代表。基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工商业影响程度等的不同,对上述两文本进行类比研究,可以看出,20世纪叁四十年代中国社区研究的特点在于扎根农村、探寻本土、由点到面;《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的农村现代化转型以"工农相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为中心。费孝通先生探寻的"富民"路子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白雪,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程曼[5](2018)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试验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渗水地膜覆盖(SS)、生物降解地膜覆盖(SW)和光降解地膜覆盖(G)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以露地不铺膜覆盖(CK)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S、G、SW和P 4种覆膜处理下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在各个生育期内都较CK高,而覆膜之后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则较CK有所降低;大喇叭口期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不同处理间表现为CK>G>SW>SS>P;收获期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 cm土层较CK增幅分别为16.17%、18.97%、16.34%和14.56%,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是收获期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 cm土层分别较CK高68.57%、42.86%、42.86%和25.71%;土壤碱性磷酸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均与土壤呼吸率和玉米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各个生育期的土壤水热和施肥状况不同也会引起土壤酶活性的相应变化。其中,SW和SS处理在玉米生育前期的保温保墒作用最明显,产量最高,相应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最高。因此,生物降解地膜由于其降解特性能达到缓解农田残膜污染的效果,在未来可替代普通地膜推荐应用到旱地玉米中。(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硕[6](2018)在《下辽河平原典型县域农田景观中生境类型对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景观中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农田生境的稳定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节肢动物群落对生境变化反应强烈,是生境变化的指示剂。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加及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农田节肢动物数量明显减少。研究农田景观中节肢动物的分布特征,有利于通过调整农田景观构成,改善节肢动物多样性。本论文在田块尺度下研究非耕作生境、耕地边缘及耕地内部之间节肢动物数量的梯度关系及优势类群对生境变化的响应情况。本文选取昌图县为研究区域,夏季和秋季各在20个1km×1km的网格内选择相同的40个农田景观样方共设置480个陷阱来采集非耕作生境、耕地边缘、耕地内部的节肢动物。确定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运用方差分析研究农田景观中节肢动物数量的梯度变化趋势,节肢动物变化率表征农田景观中节肢动物数量的梯度变化程度。采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分析节肢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征农田景观中不同生境之间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的相似程度。研究结论如下:(一)夏、秋两季共采集到节肢动物29622只,隶属1门5纲14目4 7科。不同季节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明显。节肢动物的优势类群为歩甲科和蚁科,常见类群随着生境类型及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以沟渠、林带、有林地为主要非农生境的农田景观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相似,群落中节肢动物类群随着季节有所变化,群落特征指数变化很小。农田景观中非耕作生境、耕地边缘、耕地内部的群落类型相近,数量差距明显,群落特征指数的变幅较小。(二)节肢动物数量在非耕作生境、耕地边缘及耕地内部上呈梯度递减的变化趋势(p<0.05)。夏、秋两个季节,非耕作生境到耕地边缘节肢动物变化率分别为0.37、0.18,耕地边缘到耕地内部的变化率为0.64、0.96,非耕作生境到耕地边缘节肢动物数量变化程度小于耕地边缘到耕地内部。夏季相邻生境间节肢动物变化程度的差异小于秋季。有林地节肢动物数量由非耕作生境到耕地边缘变化率分别为0.1和0.14,是节肢动物变化率最小的生境类型,有林地节肢动物在非农生境与耕地边缘移动最频繁。(叁)不同节肢动物偏好的农田景观类型不同,对生境变化的反应各异。歩甲科和蚁科是农田景观中节肢动物的优势类群,研究采集歩甲科10909只,蚁科8210只。沟渠内歩甲科数量及优势程度最高,夏、秋两季的数量均值为100只、123只,相对多度为41.9%、56.7%。蚁科在有林地数量及优势程度较高,其数量均值为79只和84只,相对多度为31.3%、32.7%。优势类群在非耕作生境、耕地边缘到耕地内部呈的逐渐减少的梯度变化(p<0.05)。夏季歩甲由非耕作生境到耕地边缘数量变化大,秋季由耕地边缘到耕地内部数量变化大。蚁科由非耕作生境到耕地边缘的数量差值小于耕地边缘到耕地内部。蚁科在非耕作生境和耕地边缘活动频率相似。(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11)

白雪[7](2018)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的玉米农田生态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探索可降解类型地膜的应用前景,于2015—2017年依托山西省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连续定点定位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渗水地膜覆盖(SS)、生物降解地膜覆盖(SW)和光降解地膜覆盖(G)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以露地不铺膜覆盖(CK)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方式对玉米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具体包括土壤水热动态、酶活性变化、养分含量、水氮利用效率及玉米产量和地膜降解残留状况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能够极显着提高玉米苗期0-25cm的根区土壤温度。SS、G、SW和P处理在土表5cm处分别较CK高3.9℃、4.7℃、3.1℃和5.9℃,且处理之间的昼夜温差很大,P处理的日较差最高可达35℃,保温效果为:P>G>SW>SS>CK;苗期根系15cm处地温变动幅度在12-33℃之间,SS、G、SW和P处理的日均温较CK分别高5.7℃、5.8℃、6.5℃和5.4℃;地下25cm处的土温变动幅度更小,为12~24.5℃,SS、G、SW和P处理的日均温较CK分别高4.1℃、5.2℃、6.7℃和6.0℃。地膜覆盖能够显着提高玉米各生育期0-3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4种覆膜处理0-300cm土层的平均含水量较CK高1.37~31.98g/kg;0-6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在整个生育期呈现“W”变化,即苗期、抽雄期和收获期为叁个高峰期,拔节期和灌浆期为两处低峰值,而地膜覆盖能够显着提高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其中SS和SW处理的保水保墒效果最好。(2)地膜覆盖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4种覆膜处理下的玉米株高和产量均显着大于CK。至玉米收获期,覆膜处理的玉米株高较CK高33.67~41.33cm,产量增加0.14t/hm~2~4.28t/hm~2,且表明降雨较多的年份下增产效应更优。SS、G、SW和P处理较CK在2015年的增产率分别为20.3%、0.1%、15.4%、8.8%;2016年的增产率分别达到30.0%、25.3%、35.0%、24.1%;2017年的SS、G、SW和P处理较CK的增产率分别为:29.1%、24.3%、49.9%和31.9%(2015年偏旱,2016和2017年雨量正常)。各处理之间的平均增产效果表现为生物降解地膜>渗水地膜>光降解地膜>普通地膜>不覆膜对照,与地膜增温保墒作用大小变化基本协同,以SW和SS处理效果最优。(3)地膜覆盖改变了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微环境,对不同的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4种覆膜处理下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在各个生育期内都较CK高,而覆膜下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则较CK有所降低。收获期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cm处的活性增幅分别为26.0%、28.2%、25.3%、24.4%,表现为SW>SS>P>G>CK;SS、SW、P和G处理在收获期的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较CK高70.8%、87.5%、45.8%和12.5%。其中,SW和SS处理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表征出的土壤微环境最优良。(4)地膜覆盖对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和CK相比,4种覆膜处理均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了有效磷、全氮和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表现为SS>SW>P>G>CK;速效钾含量为SW>SS>P>G>CK;有机质含量为CK>SW>SS>G>P。对0-300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研究发现,各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出总量不断降低、表层快速下降和逐步向下层淋溶的变化特征。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土壤0-300cm的硝态氮含量下降速率较快,灌浆期到收获期硝态氮含量下降速率趋于平缓。4种覆膜处理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CK,且加深了向下层淋洗的程度。苗期到拔节期,0-20cm土表的硝态氮含量最高,呈现出P>SW>G>SS>CK的变化,40-140cm硝态氮含量最低,140cm之下又有两个高峰值;从拔节期到收获期,一个显着地变化是覆膜处理的硝态氮入渗较深,含量峰值不断向土壤下层移动,处理之间整体的硝态氮含量大小表现为P>SS>SW>G>CK。(5)地膜覆盖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4种覆膜处理下的玉米生长旺盛,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高于CK,其中,SS和SW处理的WUE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G和P处理次之,且表明覆膜在干旱年份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更高。综合叁年试验情况,SS、G、SW和P处理的平均WUE分别较CK高10.06、5.83、12.00、6.36(kg·mm~(-1)hm~(-2));平均氮素利用率分别较CK高4.05%、2.76%、4.86%和2.65%。(6)综合玉米生长、产量、土壤水热状况、土壤酶活性、基本养分、水氮利用效率及地膜降解残留等因素,我们筛选出最适宜山西省半干旱区的最佳地膜覆盖类型为生物降解地膜(SW),这种地膜覆盖下的土壤增温保墒作用最明显,水氮利用效率较高,产量也为最高,还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分裂降解,减轻农田“白色面源污染”。未来生物降解地膜(SW)可替代普通地膜被推荐应用到旱地玉米中。本研究成果对于山西省及其它干旱半干旱区域地膜类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意义,对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田飞飞,纪鸿飞,王乐云,郑西来,辛佳[8](2018)在《施肥类型和水热变化对农田土壤氮素矿化及可溶性有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土壤水分、温度和添加不同氮肥对大沽河流域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设置对照(CK)、添加尿素N 120mg·kg~(-1)(Ur)和添加尿素N 36 mg·kg~(-1)+有机肥(相当于添加N 120 mg·kg~(-1),UM)这3个处理进行为期84 d的室内恒温培养实验,实验共设3个培养温度(15、25和35℃)和3个水分梯度[60%、75%和90%田间持水量(WHC)].结果表明,施肥类型和培养温度对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和氮潜在矿化势(N0)均具有显着影响(P<0.01).与CK处理相比,Ur和UM处理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分别增加了1.46~8.17和2.00~8.15倍.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氮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各温度梯度之间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与未施肥处理相比,Ur和UM施肥处理均能够显着提高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SON)的含量,且施肥处理土壤中SON含量与氮素累积矿化量之间有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SON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组分,参与了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升高温度能显着提高土壤中SON的矿化速率和矿化强度,但水分对各处理土壤的SON无显着影响.此外,施肥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氮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P<0.05),尿素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的氮矿化温度敏感系数最低(Q10=1.01),说明配施有机肥显着降低了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强度,这有利于减缓高温条件下矿质氮的释放速率,并提升作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白雪,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程曼[9](2018)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探索可降解类型地膜的应用前景,在山西省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于2015年和2016年连续定点定位设置普通地膜、渗水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光降解地膜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以不铺膜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对农田水热效应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覆膜处理下的土壤温度在生育前期土表处分别较不铺膜处理高3.1~5.9℃;渗水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光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处理次之,不铺膜对照处理最低,渗水地膜、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高11.0、5.9、12.8、5.4 kg/(mm·hm~2)。产量方面,与对照相比较,渗水地膜、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处理2015年的增产率分别为20.3%、0.1%、15.4%、8.8%;2016年的增产率分别达到44.8%、36.1%、53.6%、31.6%,表现为生物降解地膜>渗水地膜>普通地膜>光降解地膜。地膜增温保墒作用下,处理之间的增产效果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协同,其中生物降解地膜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在未来可替代普通地膜推荐应用到旱地玉米中,同时达到缓解农田残膜污染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8年02期)

张圣民,许明祥,张志霞,李彬彬[10](2018)在《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农田土壤有机碳采样布点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样设计是土壤有机碳研究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论文对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农田土壤有机碳进行抽样样本代表性评价,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样方法的样点布设效率,结果表明:1)高塬区合理采样布点方法应为网格布点法,采样点布设格网间隔4 km,网格布点法较随机布点法和联合单元布点法效率分别提高64.3%和31.8%;2)平原区合理采样布点方法应为网格布点法,采样点布设格网间隔2 km,网格布点较随机布点和联合单元布点效率分别提高64.8%和128.8%;3)丘陵区合理采样布点方法应为联合单元布点法,样点布设密度为1个/1 314 hm2,联合单元布点较随机布点和网格布点效率分别提高205.8%和294.2%。(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农田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膨润土对3种类型农田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Cd、As、V和Cr的形态、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长、重金属吸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膨润土降低了3种土壤中可交换态Cd比例,降幅依次为黄壤(Gy,19. 44%)>黄褐土(Sy,13. 85%)>潮土(Bf,5. 03%),小白菜地上部Cd对应降幅为Gy(34. 81%)> Bf(23. 91%)> Sy(11. 11%);与各自对照相比,Bf和Sy中可交换态As比例降低,降幅分别为4. 53%和25. 16%,Gy中可交换态As比例升高了0. 57%;可交换态Cr比例均升高,增幅依次为Sy(31. 30%)> Gy(2. 91%)> Bf(0. 58%); As、V和Cr残渣态均升高(Sy中Cr除外),小白菜对其吸收也不同程度地降低.膨润土有助于3种土壤中小白菜的生长,Bf中小白菜生物量、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增大了147. 55%、80. 71%和124. 31%.此外,膨润土降低了3种类型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大了速效钾含量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因此,认为膨润土均适用于这3种土壤的修复改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田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孙灵湘,毛健,刘腾飞,杨代凤.苏南某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农田土壤的多氯联苯污染现状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林海,靳晓娜,董颖博,罗明科,赵一鸣.膨润土对不同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9

[3].葛畅,刘慧琳,张世文,聂超甲,黄元仿.耕作方式和土壤类型对皖北旱作农田土壤紧实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8

[4].王慧珍.类型比较中的江村和禄村——基于《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例证与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白雪,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程曼.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

[6].李硕.下辽河平原典型县域农田景观中生境类型对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

[7].白雪.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的玉米农田生态效应研究[D].山西大学.2018

[8].田飞飞,纪鸿飞,王乐云,郑西来,辛佳.施肥类型和水热变化对农田土壤氮素矿化及可溶性有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8

[9].白雪,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程曼.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2018

[10].张圣民,许明祥,张志霞,李彬彬.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农田土壤有机碳采样布点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8

标签:;  ;  ;  ;  

农田类型论文-孙灵湘,毛健,刘腾飞,杨代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