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穿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逆行穿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李敏施秀玲(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穿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逆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顺行静脉穿刺,两组均采用手足背下1/3的静脉血管穿刺。结果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液体的渗透率有显著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静脉穿刺,既能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渗漏;又能减轻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长期输液周围浅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新的穿刺途径。

【关键词】逆行穿刺静脉输液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116-0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与疾病的转归。传统的静脉穿刺常采用手足背静脉顺行穿刺,但对于一些长期输液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因生理变化及长期反复穿刺,使常用的静脉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静脉穿刺困难。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顺行穿刺输液困难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手足背下1/3血管逆行静脉穿刺输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62-9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逆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顺行静脉穿刺,全部患者神志清楚,皮肤感觉正常,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穿刺部位选择手足背下1/3至指趾端的血管穿刺;(2)穿刺者专门有一名操作熟练的主管护师负责;(3)实验组采用逆行静脉穿刺,通过心理沟通,让患者放松,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1],穿刺者背向患者头端,止血带不宜过紧,绷紧皮肤,进针角度与掌骨背侧皮肤成60°[2]直接从血管上方进针,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方向穿刺,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用胶布妥善固定。整个针梗不能与血管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致使针尖在血管内翘起时,则需要用无菌棉球垫于针柄下,使针尖平稳地置于管腔内,再以胶布托住棉球,而后交叉固定针头[3];(4)对照组采用顺行静脉穿刺,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方向穿刺。

1.3观察指标(1)穿刺成功:穿刺见回血针头进入血管,妥善固定,无渗漏、肿胀者,为穿刺成功,不满足其中任何一项为失败;(2)液体渗漏:穿刺成功后,观察输液部位直到液体输完,如输液部位有肿胀,疼痛的现象则为液体渗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种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见表1)

表12种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一次穿刺成功数一次穿刺成功率(%)

实验组504692

对照组503876

注:χ2=4.68,P<0.05,2组有差异性,实验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2.22种穿刺法液体渗透率比较(见表2)

表22种穿刺法液体渗透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液体渗漏液体渗透率(%)

实验组50510

对照组501428

注:χ2=5.26,P<0.05,2组有差异性,实验组液体渗透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3.1老年慢性病患者静脉穿刺的特点老年慢性病患者,因慢性病长期反复发作,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多脏器疾病,管壁增厚变硬,脆性增大,皮肤组织松弛,血管易滑动,不易固定,回血缓慢;长期静脉输液治疗反复穿刺,造成静脉机械性损伤;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导致静脉变硬、变细、甚至堵塞,致使一些常用的静脉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有效穿刺部位减少,短时间内难以恢复,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4],给静脉穿刺造成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输液效果,会使患者产生急躁情绪,对医护人员态度也会表现生硬不满,加重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负担。

3.2逆行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表1结果显示,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逆行组(92%)明显高于顺行组(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手足背下1/3至指趾端的血管细、短、弯曲、靠近关节,顺行穿刺时,由于进针部位短,且进针后不易固定,因而即使穿刺成功却往往会固定失败,而逆行穿刺时进针部位长,且易根据进针部位妥善固定,受肢体活动影响较小,从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逆行穿刺是正压穿刺,当针头刺入血管时容易见到回血,降低了针头穿透血管的几率,而顺行穿刺是负压穿刺,血液回流缓慢或无回血,容易造成穿刺的失败。

3.3逆行穿刺可减少液体渗漏

表2结果显示,液体渗透发生率,逆行组(10%)明显低于顺行组(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静脉输液更能减少液体渗漏的机率。因为顺行静脉穿刺时,在手背或足背下1/3处,针柄正好落在指关节上,不好固定针柄,手稍微活动就有可能刺破血管壁,容易造成液体渗漏;而逆向静脉穿刺时针柄正好落在手背上,有利于针柄的固定,造成液体渗漏的机率少。

3.4逆行穿刺可减轻疼痛

陈翠华的研究显示,与皮肤成60°时,进针速度快,痛苦小,与皮肤成60°直接从血管上方进针,省略了针头在皮下沿静脉方向潜向时间与距离,针头与皮肤组织神经末梢刺激小,避免了针头在皮下潜行时对血管的划伤,所以穿刺疼痛不明显。

3.5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注意事项(1)操作前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耐心解释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优点,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2)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易滑动,操作时,左手在绷紧皮肤的同时压住血管,使血管相对变直且固定;(3)逆行穿刺时针尖不要太靠近关节处,防止患者手部过度活动,而使针尖穿破血管壁而导致液体渗漏;(4)逆行穿刺时进针角度不宜过大,由于浅表静脉沿逆行走向是逐渐变细的,穿刺时进针不宜过深,一般只需进入针梗长度的1/3~1/2;(5)逆行静脉穿刺滴注液体须经侧支循环回流,故一般不作为紧急抢救、输注大量液体,也不用于对血管刺激较大的药物的使用,以避免肢端过度充盈和药物刺激出现肿胀疼痛。

综上所述,逆行静脉穿刺法拓宽了血管的选择范围,同时操作也更加方便。即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的渗漏;又能减轻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虽然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作为常规手段,但它为静脉穿刺法增添了一条辅助、补充的可选途径,它的可行性、实用性、实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推广和实施的。在一些特殊患者身上,可以起到及时救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瑞玲.静脉输注治疗中的细节改进[J].家庭护士,2008,6(IC):210.

[2]陈翠华.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6):356.

[3]魏世萍.手足背逆行穿刺的方法介绍.中国校医,2003,17(4):294.

[4]宋元芬.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2(6):472.

标签:;  ;  ;  

逆行穿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