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沙棘干缩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色木霉,沙棘干缩病病原菌,抑制效果,抑菌机理
沙棘干缩病论文文献综述
焦喜来,尹大川,Ilan,Chet,邓勋,宋瑞清[1](2013)在《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ens)T43对沙棘干缩病的抑制效果及其抑菌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菌株对峙培养法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长抑制法,对引进木霉菌株T43及其抑菌活性物质对沙棘干缩病病原菌拟枝孢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choides)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同时从菌株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拟枝孢镰孢菌的3种保护酶(SOD、CAT和POD)活力影响的角度,初步探讨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峙培养中,木霉菌株T43对沙棘干缩病菌的抑制率为44%,72h后菌株T43与病原菌形成明显的拮抗线,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菌株T43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株的室内生长抑制率为46.1%。菌株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的叁种保护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董希文,王丽敏,闫敦梁[2](2011)在《沙棘干缩病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及甘南县甘南林场的大果沙棘林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根部灌药的方式,研究了噻菌铜、恶霉灵、普力克、多菌灵等4种低毒土壤杀菌剂对沙棘干缩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杀菌剂均可减少沙棘干缩病的发生,但不同杀菌剂对沙棘干缩病的影响程度不同,恶霉灵对减少沙棘干缩病的发生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宋瑞清,孙海珍,董希文,邓勋[3](2010)在《黑龙江沙棘干缩病病原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2007年分秋、春、夏3次采集大果沙棘干缩病感病植株感病部位组织,分离纯化、鉴定获得8个真菌菌株。根据Koch's证病法则,选择分离自具有明显干缩病症状植株感病部位的分离物的孢子作为致病性测定用接种体,分别采用菌剂灌根、干部刮伤涂抹菌剂的方法对沙棘幼苗和12年生沙棘进行接种后,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对接种发病的植株再分离获得3个菌株。对上述菌株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测定,将其鉴定为拟枝孢镰孢菌。该病原菌可生长在沙棘的叶部、枝干部及根部,生长在不同部位的菌株存在致病力上的差异。该病原菌在大果沙棘上的危害在黑龙江省尚属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0年09期)
董希文,闫敦梁,王丽敏,王丽晶[4](2009)在《施用不同肥料对沙棘干缩病发病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以俄罗斯大果沙棘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5种肥料对沙棘干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干缩病在田间的症状有不同表现型,即干枯型、根腐型、枯叶型。试验的2 a间,未做任何处理的树木,平均发病率在30%左右。通过沙棘干缩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肥料品种对沙棘干缩病的发病率的影响有显着差异,其中钙肥、叶面肥可显着降低沙棘干缩病的发病率。(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09年05期)
孙海珍[5](2009)在《黑龙江沙棘干缩病病原及无公害防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棘是当前固沙造林、改造自然、美化环境的主要树种,特别是近几年“叁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一直把沙棘作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锋树种。随着沙棘尤其是引种沙棘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沙棘病害日益严重,尤其是世界上危害沙棘最严重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沙棘干缩病,导致大量沙棘植株死亡。本文运用真菌学、林木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沙棘为研究对象,对引起沙棘干缩病的病原菌及无公害防治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引起黑龙江省沙棘干缩病的病原菌为拟枝孢镰孢菌(Fusariumsporotrichioides)。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生长最适pH值为7,生长所需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和蛋白胨;病原菌产孢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2)引起黑龙江省大果沙棘干缩病的病原菌可生长在沙棘不同部位。生长在沙棘不同部位的菌株存在致病力上的差异,生长于干部的菌株致病力较强。各菌株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3)沙棘树栖真菌种群比较丰富。从沙棘植株上分离获得真菌37种,其中叶栖真菌14种、枝栖真菌11种、干栖真菌11种、根栖真菌7种,隶属3门、6纲、14目、14科、21属。树栖真菌多样性由根部至叶部呈上升的趋势。沙棘树栖真菌对引起沙棘干缩病的病原菌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菌株Alternaria tenuis和菌株Fusariumchlamydosporum对病原菌拮抗作用显着,菌株Trichoderma atroviride对病原菌生长有较好的拮抗作用,而菌株Phoma herbarum对病原菌生长起显着的促进作用。(4)沙棘干缩病的发生与营养元素有关。施用钙肥、含有多种元素的叶面肥、硼肥、磷钾肥以及硅锌肥均可使沙棘干缩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钙是抵抗病原物的侵染、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营养元素,土壤缺钙是引致沙棘干缩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施用钙肥可使沙棘干缩病发病率降低50%以上。(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9-04-01)
宋瑞清,孙海珍,董希文,邓勋[6](2009)在《黑龙江省沙棘干缩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引起黑龙江省大果沙棘干缩病的病原菌-拟枝孢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生长最适pH值为7,生长所需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和蛋白胨;病原菌产孢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02期)
阮成江,张军,周自知[7](2008)在《沙棘干缩病症状与发病规律及抗性品种初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棘是重要的经济和水土保持植物,被称为沙棘癌症的干缩病是其主要病害。对沙棘干缩病的症状与发病规律进行了观测,并对不同沙棘品种的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沙棘干缩病发病初期,感染部位出现零星分布的黄色斑,随后叶片变黄、脱落,生长势减弱,果实不正常早熟,随着病情发展,感染部分树皮开裂、腐烂,导致植株死亡;干缩病侵染主要发生在树颈处,且主要发生在3龄以上的植株,树颈以上部分因干缩病死亡后并不影响根系重新萌发新植株,且同一基株上的不同分株感干缩病后的死亡互相影响较小。根据病情指数初选出的高度抗干缩病沙棘品种有亚历山大12号、中国无刺雄株和柳沙2号等,感干缩病沙棘品种有红毛雄株、橙色、柳沙1号和阿列伊等。这为认识和研究沙棘干缩病发病机制、克隆抗干缩病基因及培育抗干缩病沙棘品种提供了材料和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大连民族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刘晓辉[8](2007)在《沙棘干缩病拮抗链霉菌WN发酵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拮抗链霉菌WN用4号培养基的发酵滤液对沙棘干缩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在该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玉米粉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初始pH值为7、摇床转速200r/min振荡培养3d,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最强。(本文来源于《沙棘》期刊2007年03期)
张军[9](2006)在《沙棘干缩病拮抗真菌的筛选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沙棘树干真菌种群的筛选与培养,表明Trichoderma sp.与Penicillium sp.对沙棘干缩病的病原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研究Trichoderma sp.制剂的增效与稳定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其防效在70%以上,复发率为10%左右。(本文来源于《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期刊2006年04期)
刘晓辉,冀宝营,孙翠焕,王艳华[10](2006)在《沙棘干缩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建平地区沙棘林采集土壤样品,采取平板稀释法分离到49株放线菌,以沙棘干缩病菌作为指示菌,通过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出4株抑菌圈直径大于10mm的菌株。(本文来源于《沙棘》期刊2006年03期)
沙棘干缩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及甘南县甘南林场的大果沙棘林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根部灌药的方式,研究了噻菌铜、恶霉灵、普力克、多菌灵等4种低毒土壤杀菌剂对沙棘干缩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杀菌剂均可减少沙棘干缩病的发生,但不同杀菌剂对沙棘干缩病的影响程度不同,恶霉灵对减少沙棘干缩病的发生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棘干缩病论文参考文献
[1].焦喜来,尹大川,Ilan,Chet,邓勋,宋瑞清.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ens)T43对沙棘干缩病的抑制效果及其抑菌机理[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
[2].董希文,王丽敏,闫敦梁.沙棘干缩病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
[3].宋瑞清,孙海珍,董希文,邓勋.黑龙江沙棘干缩病病原菌的研究[J].林业科学.2010
[4].董希文,闫敦梁,王丽敏,王丽晶.施用不同肥料对沙棘干缩病发病率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09
[5].孙海珍.黑龙江沙棘干缩病病原及无公害防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6].宋瑞清,孙海珍,董希文,邓勋.黑龙江省沙棘干缩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林业科技.2009
[7].阮成江,张军,周自知.沙棘干缩病症状与发病规律及抗性品种初选[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
[8].刘晓辉.沙棘干缩病拮抗链霉菌WN发酵条件研究[J].沙棘.2007
[9].张军.沙棘干缩病拮抗真菌的筛选及应用[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
[10].刘晓辉,冀宝营,孙翠焕,王艳华.沙棘干缩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沙棘.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