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苏南城市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居民需求
苏南城市社区论文文献综述
陈琳,唐佳颖[1](2019)在《城市社区服务保障机制创新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是连接国家和社会之间断层的枢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载体之一。城市社区服务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良好的城市社区服务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在扁平化创新管理机制、居家养老网络机制、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苏南地区为例,分析了城市社区建设仍然存在服务效率不高、居民参与率低、社区医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应该在创新人才激励制度、增强居民归属感、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努力优化城市社区服务。(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期刊2019年07期)
郑继超,董新军,赵娜[2](2018)在《苏南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无锡市1890份问卷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无锡市为研究典型区域,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无锡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与策略展开研究,析其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建章立制问需于民,构建贴近民生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全力推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健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与监督评价长效机制;拓展智慧体测与健身服务站布点规划,创建居民个人体质健康档案库;强化社会体育指导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志愿者协会;建立完善社区体育信息宣传与竞赛制度;提升村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向基层不断延伸;扎实推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普惠均等,切实保障社区特殊群体体育权利;探索创设社区体育学院,发掘其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教育功能。(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张彬[3](2015)在《苏南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管理在基层层面的体现,旨在加强政府、社会与市场叁者的协作,实现共治。城市社区治理为变革社会管理体制提供了实践探索与理论验证,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协同治理并非异质组织各自简单的功能迭加,而是不同治理主体彼此功能与结构的嵌入,这一功能的嵌入以不同主体的相对独立性为前提条件。基于此,在国家和社会关系理论、协同论、多中心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发达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提出政府、市场、社会叁大主体协同治理的理想模式:即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组织明确角色分工,各司其职,在实现对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以物业管理为基础的功能性整合机制和参与式预算等具体平台来实现对城市社区的治理。而在社区治理中,建立完善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机制是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的有力保障。苏南城市社区治理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总体性社会时期的“单位制”到当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时期的“社区制”的转变,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政府主导下多种社会力量孕育发展、城市社区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以及治理机制加快转型。然而在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问题仍然存在。基于前文所提出的理想模式作为分析工具,结合理论的指导,经过对苏锡常叁市城市社区的实证考察,概括出苏南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存在的若干问题:治理主体结构分化不彻底与角色错位、城市社区治理平台发育不良以及社会参与治理条件不完善。为推进苏南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进程,首先要构建多元化的社区治理主体,转变政府的职能、加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协作、提高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其次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参与环境,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注重软性约束力量的作用发挥以及完善治理监督体制;最后要构建多样化的运行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创新绩效评估机制、引入多元化市场机制和规范社区人才管理机制。(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12-01)
王悦,高向群,郭海健,曲晨,徐学鹏[4](2014)在《江苏省苏南地区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人群的现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苏南地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防控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无锡市崇安区6个街道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结果苏南地区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57.0%,男性患病率(53.1%)高于女性(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病率为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中心性肥胖和超重或肥胖均为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其中,中心性肥胖和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52和1.17。高血压前期人群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知晓率(87.6%)、"成年人正常的血压值"(84.1%)以及"高血压是否为终身疾病"的知晓率(89.7%)高于正常血压组人群知晓率(分别为84.8%、79.6%和8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食摄入量越多,腰围越大;蔬菜摄入量越多,收缩压越低。结论苏南地区高血压前期患病率比较高,高血压前期人群主要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应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14年05期)
易锋,陈康[5](2013)在《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构建——以苏南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当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苏南地区城市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实际需要,提出构建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设想,并对构建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目的与意义、建设原则、内容和标准、建设思路和措施等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期刊2013年05期)
刘建芳[6](2013)在《苏南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分析与价值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细胞,是现代公民社会中公民个体行使政治与经济权利,获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进行社会生活与社会交往的最基本载体,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集聚。因此社区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社区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对社区管理创新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社区治理价值旨归不明晰,创新内容碎片化,自治形式重于内容,部分制度执行不严,新旧管理理念交织以及社会组织无力担纲自治平台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明确价值指向,转变管理观念,加强制度管理,建立配套政策,加快手段创新和做强社会组织,从而强化创新实效,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吴珏[7](2013)在《苏南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如何更好地解决社会养老问题,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苏南地区,因其早于全国16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使得该地区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有着更为迫切的需要。“十一五”期间,苏南地区加大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何处理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需求与相对薄弱的家庭社会养老能力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地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苏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大群众密切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对苏南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的研究便有了较大的意义和价值。论文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对研究课题进行了分析探究。首先,就国内外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研究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选择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城市为样本,进行研究和总结,为构建现阶段苏南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打下借鉴的基础。其次,对目前苏南城市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并以无锡市为例,对苏南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以及苏南城市养老服务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了目前苏南地区较为常见的叁种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得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结论,并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了分析。接着,尝试对苏南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构建,在提出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就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论述,包括注重政府规划引导、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健全社区多主体养老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多层次医疗保健体系、培育社会非营利组织、巩固家庭养老基础等。最后,选取无锡市滨湖区为研究样本进行苏南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证研究,对该区50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6份)并辅以访谈、座谈等,在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照已构建的苏南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查找滨湖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3-04-01)
孙春[8](2007)在《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苏南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论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综合研究法,以常州市钟楼区为个案背景,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收集、选择大量典型的调查案例对当前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理论分析与思考。本文认为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构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行机制,丰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文内涵,促进了社区文化环境建设,推动了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同时针对钟楼区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当前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树立内在和谐的“大文化”观念,科学构建社区文化多元主体和谐互动机制,形成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环境。(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7-04-01)
王剑敏[9](2006)在《市民社会视角下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社区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性空间,以“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作为中国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政治发展理论的梳理,在吸收社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社区政治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深入剖析了社区政治发展与市民社会建构的内在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又以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实例,着力论证了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的结构性驱动力——社区参与以及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的核心话语——社区自治,并就其对于市民社会建构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六章:第一章,政治发展与社区政治发展;第二章,城市社区政治发展:市民社会的新实践;第叁章,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的历史透视;第四章,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的结构性驱动力——社区参与;第五章,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的核心话语——社区自治;第六章,结语。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政治学领域的民主化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学领域的社区研究方法,具体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手段。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在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球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政治领域里发生的变化和进步,其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政治民主化。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形成一个市民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育与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政治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我国当前的市民社会与西方成熟的市民社会相比,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政治文化传统和政治权力历史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是以新教的禁欲主义伦理精神为先导的世俗化。这种世俗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标准之一并不适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有各自据以维持共同体生存的政治文化传统。二元政治结构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它决定了中国政治运作的轨道、方式、特点和方向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它决定了我国市民社会的形成不能不带有一定的自觉性、建构性和计划性,同时不会出现尖锐的阶层冲突和社会动荡。(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6-04-01)
苏南城市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无锡市为研究典型区域,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无锡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与策略展开研究,析其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建章立制问需于民,构建贴近民生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全力推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健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与监督评价长效机制;拓展智慧体测与健身服务站布点规划,创建居民个人体质健康档案库;强化社会体育指导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志愿者协会;建立完善社区体育信息宣传与竞赛制度;提升村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向基层不断延伸;扎实推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普惠均等,切实保障社区特殊群体体育权利;探索创设社区体育学院,发掘其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教育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南城市社区论文参考文献
[1].陈琳,唐佳颖.城市社区服务保障机制创新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市场周刊.2019
[2].郑继超,董新军,赵娜.苏南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无锡市1890份问卷调查数据[J].山东体育科技.2018
[3].张彬.苏南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5
[4].王悦,高向群,郭海健,曲晨,徐学鹏.江苏省苏南地区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人群的现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
[5].易锋,陈康.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构建——以苏南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
[6].刘建芳.苏南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分析与价值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吴珏.苏南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8].孙春.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7
[9].王剑敏.市民社会视角下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