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论文-杜航

偏瘫患者论文-杜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偏瘫患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灸治疗,康复训练,卒中偏瘫,患者预后

偏瘫患者论文文献综述

杜航[1](2019)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致残率较高,可引起人体的多种功能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本文观察康复训练(运动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5例,随机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35例和单纯康复组30例。联合治疗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1~71岁,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秋宇,徐臻[2](2019)在《五音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五音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中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五音疗法和穴位按摩,2周后比较两组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SDS评分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着低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的SDS评分(P<0.05)。结论:五音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抑郁状态。(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陈波,金星,孟兆祥,尹正录,王继兵[3](2019)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方法联合镜像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FMA评分、FIM评分、ARAT评分;生活质量情况选用SF-36量表评估;同时对疾病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FIM、ARAT评分、SF-36,8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FIM、ARAT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除RE、VT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辅以镜像疗法可有效改善上肢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李建中,李建华,司泽钰[4](2019)在《早期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对患者进行早期协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明显降低,而运动功能得分大幅提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偏瘫的治疗中应用早期电针疗效显着,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4期)

徐敏[5](2019)在《早期康复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运动疗法,对比分析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运动疗法可改善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4期)

荆丽杰[6](2019)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FMA积分、护理前后的ADL评分、SDA及SAS评分、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2个月后,B组的FMA积分较A组高(P<0.05);护理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的ADL评分高于护理前和A组(P<0.05);干预2个月后,B组的SD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的S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A组(76.67%)(P<0.05);干预2个月后,B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温金亚[7](2019)在《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腘绳肌、股四头肌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腘绳肌、股四头肌评分与FMA、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其下肢肌力,利于恢复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华,黄斌英,陈玉梅[8](2019)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实施价值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实施价值。方法 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干预组及早期康复干预组,各60例。常规康复干预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早期康复干预组开展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住院时间;康复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康复干预组的满意度为100.00%(60/60),高于常规康复干预组的75.00%(4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3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A、NHISS、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MA、NHISS、FIM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改善,且早期康复干预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康复干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干预组住院时间(15.24±1.21)d短于常规康复干预组的(19.40±2.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5.00%(3/60)低于常规康复干预组的16.67%(1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 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吴宏杰[9](2019)在《卧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卧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均给予卧位训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18例患者治疗后,发生足下垂1例,足内外翻1例,肌肉痉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9%,致残率为0。生存质量评分均>60分,患者生活均能自理。结论康复治疗师尽早对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卧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发生有显着作用,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孔令欣,马云玲[10](2019)在《针刺联合康复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择10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及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针刺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9.63%。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康复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效果理想,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2期)

偏瘫患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五音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中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五音疗法和穴位按摩,2周后比较两组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SDS评分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着低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的SDS评分(P<0.05)。结论:五音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抑郁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瘫患者论文参考文献

[1].杜航.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

[2].李秋宇,徐臻.五音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3].陈波,金星,孟兆祥,尹正录,王继兵.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4].李建中,李建华,司泽钰.早期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19

[5].徐敏.早期康复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

[6].荆丽杰.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7].温金亚.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9

[8].刘华,黄斌英,陈玉梅.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实施价值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

[9].吴宏杰.卧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

[10].孔令欣,马云玲.针刺联合康复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9

标签:;  ;  ;  ;  

偏瘫患者论文-杜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