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模式论文-赵祥,曹佳斌

劳动力流动模式论文-赵祥,曹佳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劳动力流动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处分权,劳动力流动,城镇化模式

劳动力流动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赵祥,曹佳斌[1](2017)在《农村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城市化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参考现有城市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城市首位度来对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散化特征。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剩余人口流动进程进行关联分析,揭示了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模式之间的关系。农民土地物权的权能不足导致农村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模式。为了通过保留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保对农村承包地与宅基地的用益物权,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全面转移的流动方式,导致我国出现典型的分散城市化模式,城市规模分布不甚合理,降低了城市体系的总体效率。因此,有必要通过户籍和土地制度的联动改革推动农村人口的高效流动,优化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这一联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要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农民对于农村土地的处分权能,固化农村土地的分配权,将其与户籍身份脱钩,构建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本文来源于《开发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黄晓燕[2](2014)在《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就业权益保障的影响——基于八个城市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就业权益意识的不断增强,流动人口就业权益保障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点关注领域。尽管相关研究对此进行了积极探讨,但是有关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就业权益保障状况的深度剖析却非常罕见,因此有必要通过区分不同劳动力流动模式来探讨户籍制度对于就业权益保障的深度影响,考察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差异而形成的权益保障分化。通过对八个城市2801名正规就业人员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就业权益保障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且这种差异较为集中地体现在混合流动模式中的福利待遇和权益维护方面。基于此,政府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就业扶助政策,对于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的就业权益提供更为优先的制度保障,推动混合流动模式的务工人员具有更为公平的就业环境。(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陈江生,连晋姣[3](2012)在《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陕西、河南两省随机调查数据,以职业和地理区位变化为标准,将农户分为四种流动模式,运用多元定类logit回归模型,在农户水平上探讨了农户流动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家庭主要劳动力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地区就业环境等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指出季节性就业流动模式是竞争弱势家庭在本地竞争被挤出后的次优选择。此外,流动模式选择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陈江生,李文辉,张耀启,连晋姣[4](2012)在《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家庭生活福利的影响——基于陕西、河南两省城乡随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0年陕西、河南两省城乡居民迁移状况随机问卷调查数据,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单位,按照家庭主要劳动力职业变更情况和居住(就业)地变更情况,将农户分为四种流动模式:本地农业生产型、本地非农业生产型、季节性乡城迁移型和城市居民化型。在对四种类型家庭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不同流动模式对家庭收入和生活满意度两个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家庭不同流动模式均能够有效提高家庭收入,进一步影响家庭生活满意度,但农村本地非农业生产型家庭和城市化型家庭收益较大,虽然临时性的劳动力流动增加了季节性就业迁移家庭的收入,但是不完整的家庭生活使得季节性就业迁移家庭生活满意度较低,进一步指出促进富裕且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农村家庭城市化是提高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村居民家庭生活福利的理想选择。(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田珍[5](2011)在《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国际分工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进而到工序分工的发展过程。分工的演进离不开要素的流动,中国是劳动力大国,区域间阶梯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区域间要素价格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所以劳动力流动影响了产业区域分工,进而产业区域分工影响了贸易模式的转变。基于此,本文以产业区域分工为连接点,分析我国异质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借用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放弃劳动力流动受约束假设,引入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采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外部性函数表示区域间生产函数,分析异质劳动力的单一流动和异质劳动力的同时流动对产业布局的不同影响。通过中国实际数据的时间演进分析,发现2005年之前异质劳动力的同向流动造成中国产业布局向东部产业集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区域分工深化,但区域内部分工差距拉大。2005年之后异质劳动力的异向流动造成中国产业布局向趋于分散,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区域分工深化,但区域内部分工差距缩小。产业区域分工的深化将影响贸易模式的演进。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分析产业区域分工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同时对我国2004~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不同行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作计量分析,发现各区域一些传统产业的贸易模式发生了转变,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模式没有发生转变。中西部地区贸易模式偏向于传统产业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而东部地区贸易模式偏向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模式和产品内贸易模式。所以中西部地区应基于低技能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应基于高技能劳动力优势在加工贸易基础上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对传统渠道控制力来加快产业升级。因此调控好异质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加快贸易模式转变、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协调具有深刻的政策涵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商学院》期刊2011-05-15)

顾凯挺[6](2011)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它不仅仅是系统内部矛盾运动的外在表现,而同时又与社会经济系统、大自然系统以及众多子系统的运动、发展、变化及其互联互动密切联系着。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扩大是促动我国劳动力转移空前活跃的主要因素,人口转移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探讨了在中国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城乡劳动力流动出现的不同流动模式,并从人的“可行性能力”角度,研究了地区经济状况、政府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等不同因素对于农民工选择不同流动模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城市生活存在的“隐性成本”影响农民工迁移的意愿和能力。构成“隐性成本”的各种要素包括宏观制度因素、个人素质和能力因素以及社会文化习俗因素等。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形成是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同时也可归结为制度安排缺位、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低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差异等叁方面原因,然而从深层次上讲,还是政府尚未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现实需要的配套制度体系的结果。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构建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培训、保障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的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其所造成的产业升级调整滞后、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不足、农民工权益受侵害以及“民工荒”等后果,已经开始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对舟山地区人口流动特点的考察以及结合理论学习,旨在说明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有效提高了农民工的“可行性能力”,从而有助于农民工逐步摆脱“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实现其永久性迁移,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技能的产业工人大军。(本文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期刊2011-05-01)

孟习贞[7](2009)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镇,出现了数以亿计的实现了就业转移、却难以实现居住转移的农民工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流动不迁移模式的出现有其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模式妨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经济、社会管理的规范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制约了企业长远发展乃至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同时这种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对策将具有分类性和渐进性特点。中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现实选择;加快东西部地区之间产业转移步伐,以缓解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同时在城市公共服务、土地流转等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迁移创造条件。(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09年14期)

周礼,翁杰,王益宝[8](2009)在《浙江省外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调查——关于农民工迁移模式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近期关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结果出发,分析了我省目前外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目前的"候鸟式"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并在对其产生原因及理论分析之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09年02期)

田富强[9](2009)在《陕西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计算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估计了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规模,分析了陕西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构建出陕西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来君[10](2009)在《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探讨了在中国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城乡劳动力流动出现“候鸟式”阶段特点的缘由,并从人的“可行性能力”角度,研究了政府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等不同因素对于农民工选择不同流动模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不同流动模式即是指“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还是“永久性”迁移。本文选择“论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这一题目,旨在于阐释以下一些现象和问题:1、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所特有的时空特征。对比国际情况,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具有独特性:有流动无迁移或迁移很少,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但仍被视为农民而无法享受城市生活福利和保障,其职业和身份相分离,由此经常性地跨地区流动就业,即所谓“候鸟式”流动模式。这一特征本质上是中国经济转轨期,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产物。本文在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城乡生活效用函数概念,构建二元社会结构下劳动力流动的工资决定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候鸟式”流动模式是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即在二部门经济下,由于社会、制度等方面差异,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时,最小工业补偿工资在不断上升,所谓劳动力供给完全弹性区间是不存在的;并且,由于二元的社会结构,同样的收入情况下,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和农村生活所获得的效用是不同的,即使在均衡条件下,两个生产部门的工资率之间仍然会存在差异。因此,面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特征差异,农民工将理性选择“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回流”。2、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候鸟式”特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影响。“候鸟式”流动模式的形成是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同时也可归结为制度安排缺位、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低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差异等叁方面原因,然而从深层次上讲,还是政府尚未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现实需要的配套制度体系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构建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培训、保障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的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其所造成的产业升级调整滞后、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不足、农民工权益受侵害以及“民工荒”等后果,已经开始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3、影响农民工迁移意愿和迁移能力的关键因素。城市生活存在的“隐性成本”影响农民工迁移的意愿和能力,构成“隐性成本”的各种要素包括宏观制度因素、个人素质和能力因素以及社会文化习俗因素等。这里本文借用森的“可行性能力“概念,探讨五种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以及防护性保障)对于劳动力永久性迁移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利用2006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以及2008年对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调研数据,从定量角度对劳动力流动模式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相比较婚姻状况或住宿条件来说,劳动技能状况、医疗保障条件、劳动合约、防护保障等是影响农民工迁移意愿的更为重要的一些因素,尤其是劳动技能状况。并且,我们发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月均支出、打工路费、有否劳动合同、有否劳动防护、有否专业技能证书和有否技能培训这些因素对农民工迁移能力有着显着影响。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重点分析的内容对于理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出现“候鸟式”特征及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本文对于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的研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户口、医疗保障等显性配套制度缺位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有效提高了农民工的“可行性能力”,从而有助于农民工逐步摆脱“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开始城市定居生活。由此,为解决“如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现其永久性迁移,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技能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建议参考。总的来看,本文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我们的基本观点,即政府宏观制度安排决定农民工实现永久性迁移的空间,而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对于个体农民工把握“永久性”迁移机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2-01)

劳动力流动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就业权益意识的不断增强,流动人口就业权益保障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点关注领域。尽管相关研究对此进行了积极探讨,但是有关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就业权益保障状况的深度剖析却非常罕见,因此有必要通过区分不同劳动力流动模式来探讨户籍制度对于就业权益保障的深度影响,考察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差异而形成的权益保障分化。通过对八个城市2801名正规就业人员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就业权益保障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且这种差异较为集中地体现在混合流动模式中的福利待遇和权益维护方面。基于此,政府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就业扶助政策,对于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的就业权益提供更为优先的制度保障,推动混合流动模式的务工人员具有更为公平的就业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劳动力流动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赵祥,曹佳斌.农村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城市化模式[J].开发研究.2017

[2].黄晓燕.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就业权益保障的影响——基于八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3].陈江生,连晋姣.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4].陈江生,李文辉,张耀启,连晋姣.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家庭生活福利的影响——基于陕西、河南两省城乡随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田珍.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

[6].顾凯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7].孟习贞.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困境与出路[J].生产力研究.2009

[8].周礼,翁杰,王益宝.浙江省外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调查——关于农民工迁移模式的思考[J].浙江学刊.2009

[9].田富强.陕西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9

[10].来君.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

标签:;  ;  ;  ;  

劳动力流动模式论文-赵祥,曹佳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