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放射性废树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电厂,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减容
放射性废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强,杨洋,商佩海,马若霞,文建中[1](2019)在《放射性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堆积密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态超级压缩处理放射性废树脂是实现放射性废树脂减容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粉末堆积理论分析表明,当树脂粉末包含多种粒度,且相邻颗粒粒径、质量分数按特定比例时,可获得最大的堆积密度。非放树脂热态超压试验结果显示,当研磨、烘干后的树脂粉末用20 000kN压力压缩后,其相对堆积密度73.3%,密度1.1g/cm~3,远小于多元堆积密度理论值。建议改进研磨工艺,控制研磨后树脂粉末粒度分布,提高堆积密度,减少废物体积。(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马小强,杨洋,朱明山,张祥贵,陆元志[2](2018)在《放射性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放射性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处理技术,并利用非放树脂开展了工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经过10 h干燥,废树脂含水率可达1.4%,热态超级压缩后压饼24 h体积反弹0.56%,24 h后无体积反弹。放射性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处理技术实现了废树脂减容处理,减容比可达2,满足放射性废物管理最小化原则,其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贾昊鹏,樊一军,林力,唐杨,骆枫[3](2018)在《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概述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废树脂是压水堆核电站产生的常见放射性废物之一。其结构稳定、物理化学形态较难改变,目前通用的废树脂处理技术如水泥固化、干燥热压、脱水装高整体性容器等方法,其长期安全评价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本文为我们对目前放射性废树脂的处理进行技术分析,并对现有的废树脂处理技术建立综合评价矩阵,实现系统比对,从技术成熟度、减容比、经济性等方面分析了各类技术的主要优劣势。(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8年29期)
李绍彬,曹海琳,翁履谦,郑又瑞[4](2018)在《化学键合胶凝材料固化核工业放射性废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核工业放射性废树脂固化处理问题,通过自制的化学键合胶凝材料作为固化基材,制备固化体,并与普通水泥进行性能分析对比,包括固化体机械性能(抗压和跌落)、抗浸出、抗冻融、抗浸泡、耐辐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键合胶凝材料固化放射性废树脂,其机械性能、长寿命核素浸出达到或优于国标要求,经过冻融循环测试、长期浸泡试验后,试样表面无明显破损,与OPC固化体相比强度损失小,具有优异的耐久性,适用于核工业放射性废树脂在高包容率条件下的安全处置处理。(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8-20)
李绍彬,曹海琳,翁履谦,郑又瑞[5](2018)在《模拟放射性废树脂的化学键合胶凝材料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化学键合胶凝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P.O52.5)对模拟核电厂放射性废树脂进行固化试验,研究了树脂掺量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选用合适的化学键合胶凝材料固化配方固化树脂,体积掺量60%,固化体强度达到10 MPa以上,固化体的跌落、浸出率、抗冻融、抗辐照性能均满足废物近地表处置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8-20)
逯馨华,张红见,魏方欣,崔聪,刘婷[6](2017)在《核电厂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废树脂是核电厂运行产生的主要放射性固体废物之一,如何妥善处理值得关注。本文在介绍了核电厂废树脂的来源、特性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废树脂稳定化处理的必要性。结合水泥固化技术、高整体容器技术、热态超压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不同处理技术减容效果、安全性、易操作性和经济性等。综合分析表明:热态超压技术和高整体容器技术,作为新的处理技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将取代旧的水泥固化技术,今后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同时,现有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应进一步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开展相关分析,以期为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核安全》期刊2017年03期)
付玉龙[7](2017)在《放射性废树脂的水泥固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射性废树脂是核电厂运行、核燃料循环、放射性废液处理及核设施的去污和退役过程中产生的使用一定期限失去效用的废物,其处理方法有水泥固化、玻璃固化、压实法和氧化分解法等。目前,我国以水泥固化法最为常用,但水泥固化法存在固化体增容比大、遇水强度下降(甚至遇水溶胀导致固化体开裂失效)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放射性废树脂的固化配方及固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为放射性废树脂水泥固化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以固化体强度、抗浸泡性、水化热及浸出率为考量指标,研究了硅灰、粉煤灰、沸石等掺和料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变量的条件下,硅灰和粉煤灰掺量的提高均会导致固化体强度先升高后降低,而随沸石掺量的提高固化体强度迅速降低。粉煤灰的掺加可以有效降低固化体的水化热,少量的沸石则可以大大降低固化体中Cs+的浸出率。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得出的优化配方为水泥:硅灰:粉煤灰:沸石=80:5:10:5(质量比),在此优化配方下,固化体的28d强度为19.41MPa,浸泡后强度损失9.45%,冻融后强度损失7.5%,湿树脂体积包容量约为30%。当湿树脂体积包容量超过40%时,固化体在浸泡过程中溶胀开裂失效。在优化配方的基础上,以固化体抗水性能及树脂包容量为考量指标,研究了纤维材料的品种及掺量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纤维的固化体强度高于掺加玄武岩纤维、耐碱玻璃纤维和钢纤维的固化体强度,且数据稳定性良好。当聚丙烯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2%时,固化体性能最优,此配方下固化体的抗压强度为20.53MPa,浸泡后强度损失1.06%,冻融后强度损失2.27%。掺加纤维材料后,固化体的最大湿树脂体积包容量由40%提高到55%,此时固化体28d强度为13.28MPa,浸泡后强度损失为20.7%,冻融后强度损失为10.0%。以固化体的强度及浆体凝结速率为考量指标,研究了固化工艺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氢氧化钙与水玻璃对放射性废树脂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固化体强度,在水泥:硅灰:粉煤灰:沸石:氢氧化钙=67:4.2:8.4:4.2:16.2(质量比),水玻璃模数1.5,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0.2%,水灰比0.35的配方下固化体强度达到最高。此配方下固化体的28d强度23.74MPa,浸泡后强度损失0.85%,冻融后强度损失1.93%。对预处理前后固化体的28d截面形貌进行SEM分析得出,预处理前树脂球表面光滑,预处理后树脂球表面包覆一层絮凝状物质,经EDS分析得知其为硅酸钙。预处理方法可以将固化体最大湿树脂体积包容量由55%提高至60%,此时固化体28d强度12.95MPa,浸泡后强度损失为23.6%,冻融后强度损失为18.3%。以强度和凝结时间为考量指标,研究了水玻璃、偏高岭土、生石灰及矿粉用量对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变量条件下,水玻璃、偏高岭土、生石灰及矿粉用量的提高会导致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强度先上升后降低,而浆体的凝结时间随偏高岭土、生石灰和矿粉用量的提高而缩短。水玻璃用量40%(水玻璃与活性粉料的质量比),单掺偏高岭土、生石灰、矿粉的掺量分别为25%、4%、20%时基体强度达到最高,此时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7d抗压强度分别为66.35MPa、50.49MPa、47.52MPa。以固化体强度和抗浸泡性等为考量指标,探究了优化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配方固化放射性废树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高温养护制度下浆体易膨胀溢出,随养护温度的提高此类现象愈发严重。常温养护制度下固化体凝结时间长,强度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6)
徐计[8](2017)在《间接电化学氧化对模拟放射性废树脂的高效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典型的难处理固相有机废物,放射性废树脂的高效降解一直是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的重点关注课题。间接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液相有机废物时降解效率高、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但于传质条件及废物特性,对固相有机废物的降解行为及机理都亟待深入研究。本论文采用强氧化性的过渡金属离子Ag(II)及Ce(IV)作为媒介,利用间接电化学氧化技术(Ag/MEO、Ce/MEO)处理模拟放射性废树脂,研究了不同体系对树脂的降解过程,优化了工艺参数,分析了降解机理,并初步讨论了Ag(II)及Ce(IV)在同一体系中对树脂的降解作用。利用间接电化学氧化技术,Ag/MEO及Ce/MEO体系可实现对树脂的高效降解,Ag或Ce与HNO3及电流叁者间存在协同效应,高价金属离子的强氧化能力是树脂颗粒氧化降解的主要原因。在实验范围内,Ag/MEO体系对D001树脂的最高降解率可达82.7%,电流效率为29.08%,能耗为0.047 kW·h/g;Ce/MEO体系对001×7树脂降解率最高达到95%,其电流效率为29%,能耗为0.076 kW·h/g。两体系均可重复处理模拟树脂5次以上,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树脂颗粒的降解过程是其表面有机骨架及功能团的逐层分解、剥除;TOC分析结果表明,树脂的固相有机结构逐渐向液相转化,逐步降解为CO2和H2O;Ag/MEO和Ce/MEO体系树脂矿化率分别为78.5%和88.73%。与同条件的Ag/MEO或Ce/MEO体系相比,Ce/Ag双金属间接电化学氧化体系对树脂降解效率的更高,当c(Ag)为0.02 mol/L,c(Ce):c(Ag)=10:1时,降解效率达95%以上,比Ce/MEO体系高11.56%,且Ag用量仅为Ag/MEO体系0.2 mol/L的10%,c(HNO3)由Ag/MEO体系的7 mol/L大幅降低到3 mol/L。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间接电化学氧化处理固相有机废物提供理论依据,为放射性废树脂的高效降解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理处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梁栋,冯文东,闫晓俊,高超,安鸿翔[9](2016)在《放射性废树脂沥水装置的设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放射性废树脂桶内干燥对废树脂预处理的要求,设计加工了一套放射性废树脂沥水罐。依据功能要求对该沥水罐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沥水效果、出料效果和定量控制方面均能满足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6年S1期)
严沧生,梁永丰,战仕全[10](2016)在《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放射性废树脂的各种处理方法,研究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在进行全寿期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应用的选择原则及建议。(本文来源于《辐射防护》期刊2016年04期)
放射性废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放射性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处理技术,并利用非放树脂开展了工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经过10 h干燥,废树脂含水率可达1.4%,热态超级压缩后压饼24 h体积反弹0.56%,24 h后无体积反弹。放射性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处理技术实现了废树脂减容处理,减容比可达2,满足放射性废物管理最小化原则,其应用前景广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射性废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1].马小强,杨洋,商佩海,马若霞,文建中.放射性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堆积密度探讨[J].核科学与工程.2019
[2].马小强,杨洋,朱明山,张祥贵,陆元志.放射性废树脂热态超级压缩处理[J].核科学与工程.2018
[3].贾昊鹏,樊一军,林力,唐杨,骆枫.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概述及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8
[4].李绍彬,曹海琳,翁履谦,郑又瑞.化学键合胶凝材料固化核工业放射性废树脂的研究[C].《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8
[5].李绍彬,曹海琳,翁履谦,郑又瑞.模拟放射性废树脂的化学键合胶凝材料固化[C].《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8
[6].逯馨华,张红见,魏方欣,崔聪,刘婷.核电厂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对比研究[J].核安全.2017
[7].付玉龙.放射性废树脂的水泥固化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8].徐计.间接电化学氧化对模拟放射性废树脂的高效降解研究[D].燕山大学.2017
[9].梁栋,冯文东,闫晓俊,高超,安鸿翔.放射性废树脂沥水装置的设计与验证[J].环境工程.2016
[10].严沧生,梁永丰,战仕全.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的选择[J].辐射防护.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