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谚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俄语谚语,家庭角色,女性地位,俄罗斯
女性谚语论文文献综述
赵标标[1](2019)在《俄语谚语有关经济活动中女性家庭角色定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加大了对于外来文化的研究力度,积极的引进新思想,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语言是各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每个国家的发展背景、经历等都不相同,语言是可以有效地反映各国文化的有效的载体,具有很深的研究意义。俄语是当前我国进行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俄语的谚语中,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很多对于女性角色的认知,值得深刻的探讨。从俄语谚语中,通过经济活动可以深刻反映出女性的地位,显示俄罗斯人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和要求,应当不断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9年20期)
陈赟,吴昊[2](2019)在《俄语谚语中的女性家庭角色定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女性不同家庭角色的固定认识。在俄语谚语中,从俄罗斯女性的家庭地位、男性对女性的社会期望和俄罗斯女性的行为模式叁方面反映出女性各家庭角色的定型形象,表现了俄罗斯男性对女性的诉求和审美评价。(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03期)
魏然[3](2019)在《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在英语谚语中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谚语是通过人类思维概括化的、精炼的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习俗和文化价值观。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得不到认同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从社会地位和性格特点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并且作者深入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生理特点和文化根源。对英语谚语中的这种现象的合理理解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使用英语的能力,而且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避免矛盾。(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01期)
张璐[4](2018)在《俄汉谚语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个民族的谚语都承载着该民族的文明,谚语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由人们世代相传,反映了每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民族情感。谚语作为世界语言图景的一部分,是反映人类思想文化的棱镜。谚语不仅反映着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反映着传统社会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俄语谚语是由民间创造的、在民间以口头形式广泛流传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语句,是对人们生活经验的观察和总结。汉语谚语其结构较为定型,是“熟语”的一种,是一种“现成话”,是对人们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本文从俄汉对比的角度,分析俄汉有关女性的谚语,研究了谚语中一系列家庭女性角色和少数社会女性角色的形象,总结出俄汉谚语中女性形象的特征,女性的性别意识、性别观念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期望等,结合中俄两国的文化,分析造成俄汉谚语中女性形象异同的文化渊源,以期能够加深对中俄女性文化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覃丹[5](2017)在《壮泰谚语中女性性别定型的女性主义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壮、泰谚语从外表形象、性格特征、角色行为等叁个方面对女性进行的性别型塑,这对构建社会道德、规范女性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家庭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定型本质上是男权社会从自身立场出发而有目的、有意图地对女性的边缘化。(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11期)
韦琪[6](2017)在《中日女性相关谚语中的概念隐喻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对语言的一种修饰。但是,现在关于隐喻的理论研究已经发展到了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新的领域。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隐喻的理论,其中最被学界认可的当属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了。本文正是以他们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的。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中指出,隐喻是属于认知领域的,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表达中,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它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与人类的思维息息相关。而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国家的人民长期积累形成的生活经验的总结,被视为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浓缩。概念隐喻也大量存在于谚语之中,谚语是研究概念隐喻的一种很好的语言素材。而关于女性的谚语是中日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也存在于女性谚语之中。概观前人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发现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入手对比分析中日女性相关谚语中的概念隐喻的研究。因此,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从概念隐喻的理论着手,结合谚语中女性形象的特征,比较分析中日两国女性谚语中的概念隐喻的异同点,并考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介绍概念隐喻的定义、特征以及具体分类、中日谚语的定义、概念隐喻和谚语的关系。第叁章:根据概念隐喻的源域对女性相关谚语进行分类,分为“女性是植物”、“女性是动物”、“女性是饮食物”、“女性是事物”、“女性是其他”等5种概念隐喻,并分别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章:根据第叁章的异同点比较的结果,具体地分析中日女性相关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异同点产生的原因。第五章:总结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首先,在中日两国女性相关谚语的概念隐喻存在许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在源域的选择上具有相同点,都是将动物、植物,饮食物、事物、其他等特定的源域概念投射到女性这个目标域上,描述女性的形象特征,表达对女性的态度、看法和观念。造成这些概念隐喻相似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具有相似的认知基础,并且中日两国都受到了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其次,在中日两国的概念隐喻中,也有不同点。造成不同点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中日两国不同的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引起了中日两国在表达同一个概念时,使用不同的源域进行表达,呈现出一种独特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刘铭泽[7](2017)在《中韩女性谚语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韩两国的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谚语,谚语是在语言习惯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而在这众多的谚语中又有许多设计女性形象的内容。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有关反映女性问题谚语的分析描写,总结了关于女性社会地位和性别歧视的现象。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对象及方法。论述了国内外先行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介绍了中韩谚语的界定及语言特点。论述谚语的界定、谚语的来源和中韩谚语的关系。第叁章介绍关于中韩谚语中出现的针对女性性差别意识的现象。把相关谚语分为了“偏爱男儿”思想、“内在美”、“外在美”等四个角度,再进行综合比较。第四章总结了中韩谚语中反映的女性差别原因的分析。通过传统思想、大家族制度、农耕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女性心理因素五方面,探讨形成中韩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第五章,结论中通过对涉及女性形象的谚语的分析,考察了谚语中蕴含的中韩女性文化及关系,希望能为中韩两国的语言学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7-05-01)
黄晶[8](2017)在《汉哈语表女性谚语之文化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谚语是人类长期以来沟通交流所使用的语言精粹,始于民间,流于民间,短小精炼,谚语大部分反映了人民在长期劳作过程中积累的生活和生产经验,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被广而告之。本文在分析汉哈语表女性谚语的基础上,对汉哈语表女性谚语的文化进行对比,从不同方面分析讨论其中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7年01期)
崔京花[9](2016)在《中韩谚语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谚语很多人都认为既是哲学,又是文学,又是历史遗留。之所以人们会认为谚语是哲学,那是因为谚语可以一语击中要害的总结出人类生存的正道及生活的真理。谚语作为社会语言的产物可以反映出谚语产生之初的时代背景、生活风俗习惯、产生之初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及文化。本文将以中韩两国谚语中女性形象为素材进行比较,总结出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哪些特点及两国谚语中体现的女性地位具有哪些异同点,进而总结出中韩两国传统女性观的异同点。(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6年10期)
郝明惠[10](2016)在《汉语女性谚语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谚语是汉语词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社会观念和汉民族的文化体系和价值取向。对谚语的研究,也一直是词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为基础,选取汉语谚语中的女性类谚语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叁个方面对女性谚语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谚语及女性谚语,并从目标域的选取和源域的选取两方面对女性谚语进行分类,将目标域分为女性的外貌和年龄、女性美德、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女性缺点、女性婚恋几个方面。将源域分为以植物为源域、以动物为源域、以事物为源域、以观念为源域几方面。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女性谚语进行认知解析,分析了女性谚语的认知基础与认知过程,并总结出女性谚语的认知特征:第一,各种隐喻方式重迭使用;第二,目标域与源域呈现交错的网状结构;第叁,存在大量互相矛盾的认知;第四,女性本身作为源域出现,并且在作为源域时往往其目标域是负面的。第叁部分结合隐喻理论与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对女性谚语的认知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女性谚语表现出的特征一方面源于谚语本身的语言学属性,另一方面则受自然因素及社会文化的影响,谚语中反映出了对女性的歧视。(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6-05)
女性谚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女性不同家庭角色的固定认识。在俄语谚语中,从俄罗斯女性的家庭地位、男性对女性的社会期望和俄罗斯女性的行为模式叁方面反映出女性各家庭角色的定型形象,表现了俄罗斯男性对女性的诉求和审美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谚语论文参考文献
[1].赵标标.俄语谚语有关经济活动中女性家庭角色定型探析[J].今日财富.2019
[2].陈赟,吴昊.俄语谚语中的女性家庭角色定型[J].现代交际.2019
[3].魏然.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在英语谚语中的探究[J].校园英语.2019
[4].张璐.俄汉谚语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5].覃丹.壮泰谚语中女性性别定型的女性主义阐释[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韦琪.中日女性相关谚语中的概念隐喻比较分析[D].武汉大学.2017
[7].刘铭泽.中韩女性谚语比较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
[8].黄晶.汉哈语表女性谚语之文化比较[J].青春岁月.2017
[9].崔京花.中韩谚语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
[10].郝明惠.汉语女性谚语认知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