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晶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共晶化合物,合成,晶体结构,抗癌性质
共晶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范一蓬,覃妍,陈雅婷,张冲,蒋锡福[1](2019)在《新型钴、镍共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N,N′-双(4-羧基苄基)氨基)苯磺酸和邻菲罗啉为原料,分别与乙酸钴、乙酸镍反应,经水热法合成了2种新型共晶化合物{[Co(phen)2(H_2O)_2]·(HL)·(H_2O)_2}(1)和{[Ni(phen)2(H_2O)_2]·(HL)·(H_2O)_5}(2)(H3L=4-(N,N′-双(4-羧基苄基)氨基)苯磺酸,phen=邻菲罗啉),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XRD粉末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1和2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NCI-H460、胃癌细胞株MGC80-3、肝癌细胞株BEL-7404和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HepG2,MGC80-3和BEL-7404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并且均优于顺铂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对MGC80-3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且优于顺铂的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树珍[2](2017)在《分子共晶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物理性能可调控的分子基固体荧光材料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激光、化学传感器、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多组分有机共晶材料具有制备便捷,空间结构易调控,利于功能薄膜制备等优势。因此,开发出光学性能优异的分子共晶材料对发展下一代光学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分子组装为基本原则,选取合理的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卤键、π-π作用力等),以9-乙酰基蒽和4-[2-(4-喹啉)乙烯]苯酚作为发光分子,引入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小分子,利用简单的溶剂辅助研磨法,成功合成五种新型功能的有机双组分共晶材料。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五种共晶材料在光物理性能(波长、发光颜色、荧光寿命、荧光量子产率、上转换荧光)方面具有可调控性,同时实现了更宽波长范围的发射,此外,9-乙酰基蒽与1,2,4,5-四氰基苯形成共晶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荧光性质,解决了传统的荧光猝灭问题。4-[2-(4-喹啉)乙烯]苯酚和四氟对苯二甲酸共结晶以后,具有酸刺激荧光增强和酸碱可逆荧光响应行为,在化学传感器,调控开关,防伪等响应型智能材料领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分子固体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构效关系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3)
葛发源[3](2016)在《芳香羧酸-氮杂环共晶化合物的组装、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叁种芳香羧酸药物(芬布芬、萘普生和奥沙普秦)与系列的N-杂环化合物组装,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构筑了8个药物共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PL、DSC、单晶结构分析表征及合成方法探讨,同时,选择了化合物5和6制备六种不同的药物剂型,并进行了药学指标的初探。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及共晶形成物对共晶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都有着重要影响。化合物1-4中,芬布芬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分子构象,化合物5-6都具有螺旋结构,化合物7和8则分别呈现有趣的主客体和一维带状结构。此外,所有制备剂型的药学指标均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6-03-18)
黄秋萍,李桂,张义东,张淑华[4](2015)在《新型共晶化合物[Cu(fiac)(2,2-bipy)]_2·(Hfiac)_2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氟水杨酸和2,2-联吡啶为定向配体,与乙酸铜反应经溶剂热法合成了新型共晶化合物[Cu(fiac)(2,2-bipy)]2·(Hfiac)2(Hfiac=5-氟水杨酸,2,2-bipy=2,2-联吡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配合物属于叁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5 69(10)nm,b=1.149 97(16)nm,c=1.365 20(13)nm;α=113.841(12)°,β=90.879(9)°,γ=107.528(12)°,V=1.062 5(2)nm3,Z=1,Dc=1.656g·cm-3,R1=0.052 0,wR2=0.155 7,S=1.019.共晶化合物中的Cu(Ⅱ)离子分别与来自1个fiac配体上的2个O原子和来自1个2,2-bipy配体上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平面构型.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荧光特性.(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刘红亮[5](2015)在《机械化学控制下的共晶化合物的循环转化及其荧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渐突出,这给化学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开发低污染或无污染生产过程受到了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在工业生产中我们不但要追求高效的选择性和生产效率,而且还要重视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近几年来,固态合成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绿色合成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由于它操作简便、反应迅速高效,在反应过程中无对环境有害的溶剂的参与,因而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机械化学是固体之间通过引入机械能量(例如在研钵中研磨)从而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作为绿色合成的一种研究方法,采用固态研磨制备超分子共晶化合物可通过精确称量不同的反应物可以制备特定比例的共晶,甚至得到传统溶液法无法获得的化合物。在固态合成反应中,每种物质的分子从自身原有的晶格中释放出来,通过一定的作用方式重新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本文章采用固态研磨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二水合磺基水杨酸(A·2H2O)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B)的超分子共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不同的摩尔配比,在固态下研磨二水合磺基水杨酸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可以形成A1B1·H2O,A1B2以及A2B1·H2O不同比例的共晶。其中A2B1·H2O共晶只能通过固态研磨方法得到,采用传统溶剂挥发法,尝试不同的溶剂及不同的生长温度和酸碱性的条件只能得到不含水的晶体A2B1;(2)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单晶解析等测试方法对这些共晶进行了表征;(3)系统研究了磺基水杨酸-4,4’-二氨基二苯甲烷所形成不同比例共晶的循环转化现象,如在A1B1.H2O中加入1摩尔B得到A1B2,在此基础上再加入1摩尔A·2H2O又得到了A1B1·H2O。这种现象为推动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实验支持;(4)研究了两种原料及不同比例共晶的固体荧光效应,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定性阐明了固态荧光发生红移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5-01)
张永皞,张志清,温庆红,刘庆[6](2012)在《AA3104铝合金共晶化合物分布形态对板料深冲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AA3104铝合金均匀化铸锭、板材以及断罐中粗大共晶化合物的外形和分布方式的研究,探讨了合金中共晶化合物粒子的分布形态对板材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传统DC法生产的铸锭过渡层较厚,化合物尺寸粗大,由其得到的板材粒子聚集现象较多,严重降低了板材的深冲性能;而由LHC法生产的铸锭化合物尺寸较小,所生产的板材中粒子较为细小弥散,其塑性也较好。研究发现,脆性粗大化合物粒子在轧制中主要沿轧向破碎,破碎后棱角尖锐且分布密集,极易由于应力集中导致微裂纹,成为影响罐料板深冲性能的主要因素。认为经由β相转变得到的α相粒子由于结构疏松,在轧制过程中更易破碎,为有效控制成品板材中粒子的尺寸和分布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朱顺官,张琳,李燕,牟景艳[7](2012)在《SY共晶化合物的应用特性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介绍新型胺盐共晶含能物SY的一些初步应用情况,包括作为起爆药和作为炸药两方面的应用,由此而形成了雷管(正常装药结构、单一装药结构和耐温装药结构)、传爆管、起爆具和多孔爆轰板等作用元件,其性能及效果都体现出该药剂的高起爆力、高爆速和安定性好等特点。(本文来源于《民用爆破器材理论与实践——中国兵工学会民用爆破器材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5-17)
危荣佳,李佳,邵锋,陈明光,黄鹏[8](2012)在《具有两步自旋转变性质的[4+1]型共晶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4+1]型共晶化合物[Fe(tpa){N(CN)2}]4[Fe(tpa){N(CN)2}2].(SbF6)3{N(CN)2}(H2O)4{(2+3).X}含有1:1比例的四核正方形阳离子[Fe(tpa){N(CN)2}]44+(24+)和单核中性分子[Fe(tpa){N(CN)2}2](3)。实验表明,这两种(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张琳,刘丽娟,朱顺官,张文超[9](2009)在《有机胺高氯酸盐共晶化合物的单晶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核磁共振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乙二胺·叁乙烯二胺高氯酸盐(S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ST的乙二胺和叁乙烯二胺的比例为1∶1,晶体属单斜晶正交系,空间群:Cmc21,晶胞参数:a=0.8103(16)nm;b=2.4725(5)nm;c=1.0195(2)nm;V=2.0425(7)nm3;Z=8;密度计算值Dc=1.828g·cm-3,μ=0.67mm-1。乙二胺分子参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形成锯齿形的链状结构,高氯酸根和叁乙烯二胺分子填充在锯齿结构的齿缝里,共同形成孔状的超分子结构。(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09年05期)
刘丽娟[10](2009)在《高氯酸胺盐共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一种高氯酸胺盐共晶化合物SY的制备、结构表征、基本性能及其初步的应用性能。SY的制备是在常温下,用EDA和TEDA的混合液与高氯酸发生中和反应,经间接冷却而得到SY晶体。通过对溶剂量、加料速度、冷却过程和搅拌状况等因素的系统研究,使得结晶产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包括均匀一致的颗粒、好的流散性和大的起爆能力,最终得到较佳制备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制备过程能一步完成,母液则可反复使用而不产生废水,得率基本达到理论量。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核磁共振(NMR)、X射线单晶衍射对SY进行了结构分析,这种共晶化合物由TEDA的高氯酸盐和EDA的高氯酸盐构成,它们在分子中的组成比例为1:1,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克服了各自存在的严重吸湿性,且起爆能力提高了近4倍,30MPa压药压力下对RDX的极限起爆药量为45mg,爆速能达到7240m/s(p=1.65g╱cm~3),显示出起爆药和猛炸药特性。猛度为20.0mm,是TNT的1.21倍;铅壔扩大值为398mL,是TNT的1.37倍。SY的其它理化性能和爆炸性能也相当好,表现为能量高,热安定性很好,感度适中,机械感度比起爆药低得多,具有较高的生产与使用安全性。在工程雷管试验中,SY还可被点火强度弱的高段秒延期体可靠点火,表明其火焰感度能满足目前各种工业雷管的要求。SY药剂还能够耐230℃高温72小时,因而可作为油井射孔弹的雷管装药。利用闪蒸法制作技术,SY药剂还有望用作烟花弹及礼花弹引线。(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共晶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物理性能可调控的分子基固体荧光材料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激光、化学传感器、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多组分有机共晶材料具有制备便捷,空间结构易调控,利于功能薄膜制备等优势。因此,开发出光学性能优异的分子共晶材料对发展下一代光学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分子组装为基本原则,选取合理的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卤键、π-π作用力等),以9-乙酰基蒽和4-[2-(4-喹啉)乙烯]苯酚作为发光分子,引入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小分子,利用简单的溶剂辅助研磨法,成功合成五种新型功能的有机双组分共晶材料。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五种共晶材料在光物理性能(波长、发光颜色、荧光寿命、荧光量子产率、上转换荧光)方面具有可调控性,同时实现了更宽波长范围的发射,此外,9-乙酰基蒽与1,2,4,5-四氰基苯形成共晶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荧光性质,解决了传统的荧光猝灭问题。4-[2-(4-喹啉)乙烯]苯酚和四氟对苯二甲酸共结晶以后,具有酸刺激荧光增强和酸碱可逆荧光响应行为,在化学传感器,调控开关,防伪等响应型智能材料领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分子固体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构效关系提供了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晶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范一蓬,覃妍,陈雅婷,张冲,蒋锡福.新型钴、镍共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9
[2].李树珍.分子共晶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3].葛发源.芳香羧酸-氮杂环共晶化合物的组装、结构及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4].黄秋萍,李桂,张义东,张淑华.新型共晶化合物[Cu(fiac)(2,2-bipy)]_2·(Hfiac)_2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5
[5].刘红亮.机械化学控制下的共晶化合物的循环转化及其荧光研究[D].辽宁大学.2015
[6].张永皞,张志清,温庆红,刘庆.AA3104铝合金共晶化合物分布形态对板料深冲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
[7].朱顺官,张琳,李燕,牟景艳.SY共晶化合物的应用特性综述[C].民用爆破器材理论与实践——中国兵工学会民用爆破器材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8].危荣佳,李佳,邵锋,陈明光,黄鹏.具有两步自旋转变性质的[4+1]型共晶化合物[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2012
[9].张琳,刘丽娟,朱顺官,张文超.有机胺高氯酸盐共晶化合物的单晶制备与表征[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9
[10].刘丽娟.高氯酸胺盐共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