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氮杂丙烯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2H-氮杂丙烯啶,苯并叁氮唑,取代反应,恶唑
氮杂丙烯啶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19)在《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制备及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杂环化合物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已成为医药、农药和有机功能材料的重要结构单元。因此,发展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新反应、新方法和新策略非常重要。2H-氮丙啶环不仅具有生物活性,并且它们还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合成砌块。由于其较高的环张力以及亚胺键的存在,2H-氮杂丙烯啶可以作为亲电试剂参与反应。当它们和亲核试剂反应时,反应大多发生在亚胺键。因此,2H-氮杂丙烯啶的2位取代反应是有机合成的难点和挑战。前期工作中,本课题组发现2-酰氧基-2H-氮杂丙烯啶与羧酸能够发生分子内取代反应。基于此项工作,本课题研究2-酰氧基-2H-氮杂丙烯啶与其他杂环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最后,本课题还研究了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本项目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碳酸钠介导下2-酰氧基-2H-氮杂丙烯啶和苯并叁氮唑的取代反应。该反应能够高效构筑2-苯并叁氮唑-2H-氮杂丙烯啶。反应的最优条件为:苯并叁氮唑、2-酰氧基-2H-氮丙啶和碳酸钠在DMF中室温下反应两个小时。该反应的优点为:条件温和、非金属参与以及后处理简单。2.研究了碱介导的2-酰氧基-2H-氮杂丙烯啶和其他含氮杂环的分子间取代扩环反应。反应的最优条件为:2-酰氧基-2H-氮杂丙烯啶,含氮亲核试剂和NaH在DMF中100℃下和氢化钠反应两个小时。该反应能够在非金属条件下直接合成多取代的恶唑环,并且还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性。3.研究了2-苯并叁氮唑-2H-氮杂丙烯啶的抗癌活性。测试了一系列的2-苯并叁氮唑-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对肝癌肿瘤细胞系HepG-2以及乳腺癌细胞系T-47D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甲基取代的化合物2b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勇[2](2018)在《PhIO/Et_3N·3HF介导的通过烯胺构建氟化2H-氮杂丙烯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同时,也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一类含氮不饱和的叁元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大部分的氮杂丙烯啶类的化合物是从金色链球菌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例如,米勒和其合作者于1970年从链霉菌中分离出azirinomycin,此化合物为含有2H-azirine环的天然产物的第一个例子,发现其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表现出广泛的体外抗菌活性。由于氮杂丙烯啶的叁元环结构中存在较大的环张力,是许多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化学家们致力于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目前,合成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方法不是特别多,经过查阅文献调研以后,得知已报道的主要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典的Neber反应:以对甲苯磺酸肟为底物,在碱性条件下夺取肟的α位的氢,产生碳负离子,接着碳负离子进攻分子内的氮,随着对甲苯磺酸根的离去,生成2H-氮杂丙烯啶产物。(2)迭氮类化合物通过光解或加热得到2H-氮杂丙烯啶:乙烯基迭氮底物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环合过程,生成2H-氮杂丙烯啶产物。(3)氮杂环丙烷类的衍生物通过消除反应或Swern氧化得到目标产物。当与氮杂环丙烷的氮原子相连的是磺酰基,亚磺酰基,乙酰基或氯时,在碱性条件下,倾向于发生消除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而在氧化条件下,该底物经历Swern氧化得到目标产物。(4)通过异恶唑及其衍生物的开环重排反应得到。异恶唑在加热,光照,路易斯酸或过渡金属的催化下,发生缩环反应,生成2H-氮杂丙烯啶,通过此方法也可合成手性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5)由腈类与卡宾发生分子间环合得到。此方法由于收率低的原因没有得到广泛使用。(6)由β-单取代烯胺制备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2009年,我们课题组开发了用β-单取代烯胺为底物,在高价碘试剂的作用下,高效合成了一系列的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此方法具有原料简便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含氮叁元环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环张力,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并且在有机合成界中,一直是化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类化合物可以看作是各类具有生物活性骨架如吲哚,吡咯,恶唑,β-内酰胺类环状化合物的前体。例如,在金属钼的催化下,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可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反应经历[2+2]环合及开环过程生成吡咯衍生物。此外,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的重排反应是合成吲哚环化合物的重要方法。通常在加热条件下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可高收率的得到吲哚衍生物。此外,有文献报道2-羟基-2H-氮杂丙烯啶可与二羰基脂类反应,N原子首先对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氮杂丙烯啶开环,最后经过分子内亲核加成形成3-恶唑啉衍生物。含氟官能团如-F,-CF_3,-SCF_3,等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由于它们的引入可以增强药物活性并改善药物的代谢特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医学界及有机生物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统计,在现有的上市药物中约有20%的药物中至少含有一个氟原子。例如,最早上市的抗癌药5-氟尿嘧啶,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的Prozac~?等。可见氟官能团在药物合成中的重要性。在近些年,氟化学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已报道的引入氟原子的方法中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下叁原理。1,利用亲核性氟试剂引入氟原子;2,利用亲电性氟试剂引入氟原子;3,利用氟自由基引入氟原子。最近,高价碘化学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并且已经证明这类“绿色”氧化剂显示出许多优质的特性,这其中包括温和的氧化性质,与过渡金属相似的化学行为,以及环境友好的特点。其中,带有两个氟原子的二氟碘代芳烃(ArIF_2)已被广泛用于合成应用。例如,利用二氟碘苯可以在1,3-二羰基化合物或酮的衍生物的α位引入氟原子。此外,最近利用间氯过氧苯甲酸,手性碘苯,氢氟酸铵盐可以实现高对映选择性的实现烯烃的二氟化。此类方法具有底物适用性广,反应条件温和,对映选择性高等特点。但现有的氟化方法还不能满足药物合成的需求,继续对有机氟化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更加实用的、条件温和的氟化方法势在必行。我们课题组在对高价碘试剂长期研究中发现,高价碘试剂在氧化C-N键,C-C键及C-O键具有突出的作用。2009年,我们课题组以β-单取代烯胺为底物,在氧化剂二醋酸碘苯(PIDA)作用下,高收率的得到了一系列2H-氮杂丙烯啶产物。此外,同样是以β-单取代烯胺为底物,在亚碘酰苯和叁氟乙醇溶剂中,我们成功的制得2-叁氟乙氧基取代的2H-氮杂丙烯啶产物。受到以上方法的启发,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利用氟化高价碘把氟原子引入到烯胺底物中,同时实现分子内的环合,得到氟代的2H-氮杂丙烯啶产物。为验证此想法是否可行,我们用β-单取代烯胺脂为底物,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条件的摸索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设计的在高价碘试剂作用下,设想的偶联反应能否发生。非常幸运的是,当我们筛选到用亚碘酰苯为氧化剂,Et_3N·3HF为氟源时,我们首次得到了目标产物,但收率比较低。接着我们对反应的温度、时间、溶剂、浓度、添加剂的使用以及氧化剂的种类,这几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缜密的研究。首先,我们对反应的温度进行了研究,我们分别在设计好的一系列的不同温度下进行对照试验,最后发现该反应室温就能够完成,加热和冰浴对该反应的影响不大,只是低温会延长反应时间。在浓度方面,我们发现低浓度有利于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氧化剂只有亚碘酰苯的收率最好,加入添加剂不能提高反应的收率。确定了反应的最优条件之后我们对该反应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含有富电子或缺电子芳基的烯胺基酯的反应均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氟化2H-氮杂丙烯啶产物,产率为中等至良好。具体而言,在苯环中带有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的烯胺以高收率得到所需产物,而在对位具有强给电子甲氧基的底物不能得到产物。同时,除对位甲氧基取代的底物外,在对位带有取代基的烯胺产物的收率高于相应的间位和邻位取代的烯胺。带有萘基的烯胺也以良好收率得到相应的氟化产物。接下来,测试了一系列带有不同酯部分的底物。带有正丁酯,异丙酯,叔丁酯和苯乙酯的烯氨基酯也顺利地反应,以良好收率得到相应的氟化2H-氮杂丙烯啶。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范围广泛的烯胺酮类,尽管相应的产品是以较低的收率获得的。为了扩大反应范围并研究羰基是否为该反应所必需的,将模板物底的羰基用吸电子氰基替换。但是相应的(Z)-3-氨基-3-(4-氯苯基)丙烯腈仅经历分子内环合,最终形成3-(4-氯苯基)-2H-氮丙啶-2-甲腈5,产率49%。令人失望的是,当携带强吸电子硝基的烯胺底物在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没有发生反应并且原料以93%收率被回收。由于2H-氮杂丙烯啶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继续反应生成其他的杂环化合物。利用我们课题组以前所使用的方法。我们可以比较高效的将2-氟代-2H-氮杂丙烯啶经过分子内重排转化为2-氟代-的异恶唑衍生物。最后,我们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准确的揭示此反应的机理,以便于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组控制实验。在最优的条件下,我们将氧化剂的量减少为1.1个当量,Et_3N·3HF减少到一个当量,其他的反应条件和最佳反应条件一样,我们没有检测到氟代烯胺脂的产物。这可能是由于该化合物不稳定的缘故。幸运的是,当我们采用N-苯基取代的烯胺脂为底物,采用以上条件时,我们成功检测到2-氟代烯胺脂产物的形成。另外,我们有根据前人文献合成出α-氢取代的2H-氮杂丙烯啶,然后将其在最优条件下反应,我们没有检测到2-氟代-2H-氮杂丙烯啶的形成。基于以上的机理验证试验,我们推测了一个最有可能的反应机理。即亚碘酰苯和Et_3N·3HF反应,原位生成氟化高价碘(PhIF_2),β-单取代烯胺底物和氟化高价碘作用形成2-氟代的烯胺,接着该中间体和另一分子氟化高价碘作用形成2-氟代-2H-氮杂丙烯啶产物。总而言之,我们发展了一种简便、新颖的方法来制备2-氟代-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利用温和的高价碘氧化剂亚碘酰苯和Et_3N·3HF一步实现了分子间的C-F键和分子内的C-N键的构建。该方法的明显特征是合成步骤简单、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比较广泛,而且产物可进行良好的转化反应。且产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为将来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宁,段希焱,周惠云[3](2017)在《苯并叁氮唑和2H-氮杂丙烯啶取代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碳酸钠介导下2-酰氧基-2H-氮杂丙烯啶和苯并叁氮唑取代反应.该反应能够高效构筑2-苯并叁氮唑-2H-氮杂丙烯啶.该反应的优点为:条件温和、非金属参与以及处理简单.(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7年12期)
孙晓倩[4](2014)在《PhIO介导氧化合成2-叁氟乙氧基-2H-氮杂丙烯啶化合物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是有机界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同时,也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一类含氮的不饱和叁元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更是许多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的中间体。大部分的氮杂丙烯啶类的化合物是从金色链球菌中提取分离出来的。此外,含氟的化合物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生物活性,已成为药物合成中一类重要的官能团。近些年来,对于具有生物活性的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化合物氟化的研究也得到了化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为合成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以及含氟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近些年来,高价碘试剂以其独特氧化性而广泛的应用在构建C–C键,C–O键以及C–N键方面,发展了新的构建杂环化合物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对由α-非取代的烯胺构建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对文献的调研以及对本课题组中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亚碘酰苯、叁氟乙醇和α-非取代的烯胺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新方法。2.在最优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的2-叁氟乙氧基-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考察了底物上带有的不同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3.我们将溶剂叁氟乙醇换成其他的普通的醇如甲醇,叔丁醇,继续探索本方法的应用范围。4.此外,我们还初步探索了该类化合物的应用问题,基于本课题组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我们将叁元环的2H-叁氟乙氧基-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进一步高效的制备成五元环的异恶唑类的化合物。5.基于对文献的总结以及对重要的反应中间体的捕获,我们提出了最可能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4-05-01)
李孝训[5](2009)在《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的合成及重排反应的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H-氮杂丙烯啶是自然界中最小的不饱和氮杂叁元环分子,它具有很强的环张力,是一类非常活泼的有机中间体。由于其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氨基衍生物和含氮杂环构建过程中的巨大潜力,化学家对这类分子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这篇论文研究的重点是氮杂丙烯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加热条件下的重排反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研究此方法的适应范围,本文通过含不同取代基的酮类与甲酸铵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烯胺类底物。2.在高价有机碘氧化剂—二乙酰氧碘苯(PIDA)的作用下,2-芳基腈酮类底物可以按照此方法高产率的转化为相应的2-芳基-2-腈基-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另外,底物中的腈基可以被其它吸电子基团取代,例如,乙酰基或者酯基。让我们高兴的是,当E基团是乙酰基时,烯胺类底物可以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高产率的转化为相应的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同时,不管苯环上含有的是供电子基团还是吸电子基团,此反应都可以进行地非常顺利。然而,当E基团是乙酯基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例子可以实现这种转化。当苯环上含有的是H或者供电子基团时,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生成。3.所获得的2-芳基-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可以在加热条件下高产率的转化为3位官能团化的吲哚环化合物,其中E基团必须是腈基或者酯基。4.当E基团是乙酰基的时候,所获得的2-芳基-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通过分子内环合生成了异恶唑类衍生物,而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吲哚类化合物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9-05-01)
氮杂丙烯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同时,也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一类含氮不饱和的叁元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大部分的氮杂丙烯啶类的化合物是从金色链球菌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例如,米勒和其合作者于1970年从链霉菌中分离出azirinomycin,此化合物为含有2H-azirine环的天然产物的第一个例子,发现其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表现出广泛的体外抗菌活性。由于氮杂丙烯啶的叁元环结构中存在较大的环张力,是许多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化学家们致力于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目前,合成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方法不是特别多,经过查阅文献调研以后,得知已报道的主要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典的Neber反应:以对甲苯磺酸肟为底物,在碱性条件下夺取肟的α位的氢,产生碳负离子,接着碳负离子进攻分子内的氮,随着对甲苯磺酸根的离去,生成2H-氮杂丙烯啶产物。(2)迭氮类化合物通过光解或加热得到2H-氮杂丙烯啶:乙烯基迭氮底物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环合过程,生成2H-氮杂丙烯啶产物。(3)氮杂环丙烷类的衍生物通过消除反应或Swern氧化得到目标产物。当与氮杂环丙烷的氮原子相连的是磺酰基,亚磺酰基,乙酰基或氯时,在碱性条件下,倾向于发生消除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而在氧化条件下,该底物经历Swern氧化得到目标产物。(4)通过异恶唑及其衍生物的开环重排反应得到。异恶唑在加热,光照,路易斯酸或过渡金属的催化下,发生缩环反应,生成2H-氮杂丙烯啶,通过此方法也可合成手性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5)由腈类与卡宾发生分子间环合得到。此方法由于收率低的原因没有得到广泛使用。(6)由β-单取代烯胺制备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2009年,我们课题组开发了用β-单取代烯胺为底物,在高价碘试剂的作用下,高效合成了一系列的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此方法具有原料简便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含氮叁元环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环张力,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并且在有机合成界中,一直是化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类化合物可以看作是各类具有生物活性骨架如吲哚,吡咯,恶唑,β-内酰胺类环状化合物的前体。例如,在金属钼的催化下,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可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反应经历[2+2]环合及开环过程生成吡咯衍生物。此外,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的重排反应是合成吲哚环化合物的重要方法。通常在加热条件下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可高收率的得到吲哚衍生物。此外,有文献报道2-羟基-2H-氮杂丙烯啶可与二羰基脂类反应,N原子首先对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氮杂丙烯啶开环,最后经过分子内亲核加成形成3-恶唑啉衍生物。含氟官能团如-F,-CF_3,-SCF_3,等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由于它们的引入可以增强药物活性并改善药物的代谢特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医学界及有机生物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统计,在现有的上市药物中约有20%的药物中至少含有一个氟原子。例如,最早上市的抗癌药5-氟尿嘧啶,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的Prozac~?等。可见氟官能团在药物合成中的重要性。在近些年,氟化学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已报道的引入氟原子的方法中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下叁原理。1,利用亲核性氟试剂引入氟原子;2,利用亲电性氟试剂引入氟原子;3,利用氟自由基引入氟原子。最近,高价碘化学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并且已经证明这类“绿色”氧化剂显示出许多优质的特性,这其中包括温和的氧化性质,与过渡金属相似的化学行为,以及环境友好的特点。其中,带有两个氟原子的二氟碘代芳烃(ArIF_2)已被广泛用于合成应用。例如,利用二氟碘苯可以在1,3-二羰基化合物或酮的衍生物的α位引入氟原子。此外,最近利用间氯过氧苯甲酸,手性碘苯,氢氟酸铵盐可以实现高对映选择性的实现烯烃的二氟化。此类方法具有底物适用性广,反应条件温和,对映选择性高等特点。但现有的氟化方法还不能满足药物合成的需求,继续对有机氟化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更加实用的、条件温和的氟化方法势在必行。我们课题组在对高价碘试剂长期研究中发现,高价碘试剂在氧化C-N键,C-C键及C-O键具有突出的作用。2009年,我们课题组以β-单取代烯胺为底物,在氧化剂二醋酸碘苯(PIDA)作用下,高收率的得到了一系列2H-氮杂丙烯啶产物。此外,同样是以β-单取代烯胺为底物,在亚碘酰苯和叁氟乙醇溶剂中,我们成功的制得2-叁氟乙氧基取代的2H-氮杂丙烯啶产物。受到以上方法的启发,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利用氟化高价碘把氟原子引入到烯胺底物中,同时实现分子内的环合,得到氟代的2H-氮杂丙烯啶产物。为验证此想法是否可行,我们用β-单取代烯胺脂为底物,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条件的摸索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设计的在高价碘试剂作用下,设想的偶联反应能否发生。非常幸运的是,当我们筛选到用亚碘酰苯为氧化剂,Et_3N·3HF为氟源时,我们首次得到了目标产物,但收率比较低。接着我们对反应的温度、时间、溶剂、浓度、添加剂的使用以及氧化剂的种类,这几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缜密的研究。首先,我们对反应的温度进行了研究,我们分别在设计好的一系列的不同温度下进行对照试验,最后发现该反应室温就能够完成,加热和冰浴对该反应的影响不大,只是低温会延长反应时间。在浓度方面,我们发现低浓度有利于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氧化剂只有亚碘酰苯的收率最好,加入添加剂不能提高反应的收率。确定了反应的最优条件之后我们对该反应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含有富电子或缺电子芳基的烯胺基酯的反应均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氟化2H-氮杂丙烯啶产物,产率为中等至良好。具体而言,在苯环中带有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的烯胺以高收率得到所需产物,而在对位具有强给电子甲氧基的底物不能得到产物。同时,除对位甲氧基取代的底物外,在对位带有取代基的烯胺产物的收率高于相应的间位和邻位取代的烯胺。带有萘基的烯胺也以良好收率得到相应的氟化产物。接下来,测试了一系列带有不同酯部分的底物。带有正丁酯,异丙酯,叔丁酯和苯乙酯的烯氨基酯也顺利地反应,以良好收率得到相应的氟化2H-氮杂丙烯啶。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范围广泛的烯胺酮类,尽管相应的产品是以较低的收率获得的。为了扩大反应范围并研究羰基是否为该反应所必需的,将模板物底的羰基用吸电子氰基替换。但是相应的(Z)-3-氨基-3-(4-氯苯基)丙烯腈仅经历分子内环合,最终形成3-(4-氯苯基)-2H-氮丙啶-2-甲腈5,产率49%。令人失望的是,当携带强吸电子硝基的烯胺底物在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没有发生反应并且原料以93%收率被回收。由于2H-氮杂丙烯啶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继续反应生成其他的杂环化合物。利用我们课题组以前所使用的方法。我们可以比较高效的将2-氟代-2H-氮杂丙烯啶经过分子内重排转化为2-氟代-的异恶唑衍生物。最后,我们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准确的揭示此反应的机理,以便于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组控制实验。在最优的条件下,我们将氧化剂的量减少为1.1个当量,Et_3N·3HF减少到一个当量,其他的反应条件和最佳反应条件一样,我们没有检测到氟代烯胺脂的产物。这可能是由于该化合物不稳定的缘故。幸运的是,当我们采用N-苯基取代的烯胺脂为底物,采用以上条件时,我们成功检测到2-氟代烯胺脂产物的形成。另外,我们有根据前人文献合成出α-氢取代的2H-氮杂丙烯啶,然后将其在最优条件下反应,我们没有检测到2-氟代-2H-氮杂丙烯啶的形成。基于以上的机理验证试验,我们推测了一个最有可能的反应机理。即亚碘酰苯和Et_3N·3HF反应,原位生成氟化高价碘(PhIF_2),β-单取代烯胺底物和氟化高价碘作用形成2-氟代的烯胺,接着该中间体和另一分子氟化高价碘作用形成2-氟代-2H-氮杂丙烯啶产物。总而言之,我们发展了一种简便、新颖的方法来制备2-氟代-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利用温和的高价碘氧化剂亚碘酰苯和Et_3N·3HF一步实现了分子间的C-F键和分子内的C-N键的构建。该方法的明显特征是合成步骤简单、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比较广泛,而且产物可进行良好的转化反应。且产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为将来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杂丙烯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宁.2H-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的制备及活性检测[D].河南科技大学.2019
[2].张勇.PhIO/Et_3N·3HF介导的通过烯胺构建氟化2H-氮杂丙烯啶研究[D].天津大学.2018
[3].刘宁,段希焱,周惠云.苯并叁氮唑和2H-氮杂丙烯啶取代反应的研究[J].有机化学.2017
[4].孙晓倩.PhIO介导氧化合成2-叁氟乙氧基-2H-氮杂丙烯啶化合物新方法[D].天津大学.2014
[5].李孝训.2H-氮杂丙烯啶衍生物的合成及重排反应的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