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论文-邹小燕

经济学教学论文-邹小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济学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教学反思

经济学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邹小燕[1](2019)在《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作者在普通本科院校十几年的宏观经济学授课经验,总结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并对多年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反思。(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1期)

王月健,徐丽萍,陈月娇[2](2019)在《高校“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梳理了土地经济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教材内容老化、课时太少、忽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等问题,提出了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实验及实践模块、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邀请专家授课、强化学科内容研讨等相关课程改革建议及措施。(本文来源于《地理教育》期刊2019年12期)

吴云雁[3](2019)在《国际经济学教学网络平台的创新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网络平台和教学软件的引入,促使传统课堂和在线课堂相结合,使得国际经济学理论的传播变得通俗易懂,有效地将教学的理论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网络平台和教学软件,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拓展课堂教学,通过翻转课堂,完善并且延伸教学内容。随着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学网络平台还可促进学生的跨学科选课和学习。(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4期)

王茜[4](2019)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优势进行简述,从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得出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存在不具备完善的案例库、教学方式过于落后、缺乏完善的师资力量等问题,将以此为依据,提出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构建完善的案例库、加大师资力量培训等有效解决对策,基于教育事业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9年34期)

刘宾[5](2019)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宏观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通过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不但为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而且通过学习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现实中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宏观经济学在本科生的专业学习中,具有很重要(本文来源于《山西经济日报》期刊2019-12-05)

毛怡萱[6](2019)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如今社会对于双语人才的需求性也在持续提升,而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做为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同国际舞台的信息交流,还有利于促进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本文将针对如今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并结合双语课程建设的需求内容,对《经济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提出几点改革方法,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持续推进。(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8期)

翟仁祥,陈晓华[7](2019)在《“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混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高校经济学类专业的两个同年级班级作为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对象,在"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实验班采用基于传统课堂—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普通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班级样本统计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统计显着性正向效应教学效果。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混合课堂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态势。(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尹秀芳[8](2019)在《工科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劳动经济学课程在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提上日程。文章从学生知识结构与认识过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叁个方面分析了工科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修订培养计划中课程安排顺序,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弱化学生的应试动机。二是分专题进行课程的讲授,编制合适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及教辅资料并定期修订。叁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授课,结合当前社会中的劳动经济热点问题,提升学生劳动经济学课程学习兴趣和课堂讨论积极性。(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3期)

汪增洋[9](2019)在《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对分课堂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最近提出的一种结合了讲授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优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与真实经济联系紧密的特点,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经济数据验证经济理论和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另外,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对分课堂教学实施,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新华,向凌慧,何李红[10](2019)在《应用PBL法的课程教学评价——以计量经济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社会进入复杂多变的时代,对创新型、研究型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PBL法属于实践教学方法,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依据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核情况,采用量化方法评价PBL教学效果,结果表明PBL教学方法对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开发创新研究潜能有显着意义。(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期刊2019年33期)

经济学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梳理了土地经济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教材内容老化、课时太少、忽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等问题,提出了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实验及实践模块、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邀请专家授课、强化学科内容研讨等相关课程改革建议及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济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邹小燕.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王月健,徐丽萍,陈月娇.高校“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地理教育.2019

[3].吴云雁.国际经济学教学网络平台的创新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

[4].王茜.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9

[5].刘宾.高校人才培养与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N].山西经济日报.2019

[6].毛怡萱.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

[7].翟仁祥,陈晓华.“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混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8].尹秀芳.工科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学刊.2019

[9].汪增洋.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对分课堂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

[10].刘新华,向凌慧,何李红.应用PBL法的课程教学评价——以计量经济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

标签:;  ;  ;  

经济学教学论文-邹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