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100)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观察组接受有创无创惯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4.6±2.0)d、(12.6±5.1)d,总机械通气时分别为(10.5±4.7)d、(12.6±5.2)d,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6±3.1)d、(19.4±4.0)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0%和34%,住院死亡率分别为4%和1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重症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145-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空气污染日益加重,重症呼吸衰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机械通气是救治各种原因造成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1]。本次研究为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5.36±5.74)岁。由于肺栓塞导致的患者共15例,由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导致的患者共28例,由于重症肺炎导致的患者共28例,由于支气管扩张导致的患者共29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观察组接受有创无创惯序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病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炎,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并采取有创通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通气模式和参数。观察组在对照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即随着患者病情变化和通气换气功能的好转逐渐降低SIMV频率和PSV水平,当SIMV频率降至12次/min,PSV水平降至12cmH20时不再下调。所有患者气管插管3~7天,拔除气管导管后采取面罩通气的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4.6±2.0)d、(12.6±5.1)d,总机械通气时分别为(10.5±4.7)d、(12.6±5.2)d,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6±3.1)d、(19.4±4.0)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病情危急,甚至可以导致器官衰竭,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往机械通气治疗常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和气管插管,但这些有创通气容易造成病原体侵入,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目前成为了临床上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新方法,该治疗措施能够减少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能够减小气管导管的留置时间,避免再插管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重症呼吸衰竭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3]。本次研究为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观察组接受有创无创惯序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4.6±2.0)d、(12.6±5.1)d,总机械通气时分别为(10.5±4.7)d、(12.6±5.2)d,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6±3.1)d、(19.4±4.0)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0%和34%,住院死亡率分别为4%和1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丽玲.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76-77.
[2]李红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2):142-145.
[3]李翠.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43(21):2528-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