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健康自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自评,多重因子分析,风险评估
亚健康自评论文文献综述
许锁迪[1](2016)在《大学生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多重因子分析模型,经主成分分析抽取载荷较大的因子,编制了大学生亚健康自评量表和风险评估模型。检验表明,量表具有显着的区分效度,可有效诊断与评估大学生亚健康风险。风险评估证实,宁波市高校有27%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高风险状态,且男女大学生亚健康风险有显着的性别差异。这对引导大学生理性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本文来源于《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韦波,唐峥华,唐帅,张瑜,李毅昂[2](2013)在《医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编制及信效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编制医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评价其适用性和信效度。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个别访谈和专家咨询,编制医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并实测于499名医学生,通过Cronbach’sα系数评估问卷的同质性信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用区分法考评其效标效度。结果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该问卷由情绪反应、学习困难、厌世厌学、自我认知、躯体症状、异常感知6个因子共35个条目组成,累积贡献率为45.653%;其总体和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77、0.850、0.732、0.690、0.510、0.642和0.632,总体信度较好,各因子基本达到要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每题与其所属因素的相关系数均大于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系数,每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均大于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系数,且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0.664、0.651、0.438、0.645和0.607,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高;t检验结果显示问卷能有效区分不同群体的反应水平,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结论医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简便可行,可用于医学生心理亚健康初筛。(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13年10期)
韦波,梁永锋,李毅昂[3](2012)在《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量表编制及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量表含心理调适力、躯体状况、学习适应、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及睡眠障碍6个维度,6个维度与总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在0.695-0.824间,有较好信度和结构效度,量表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916,分量表α系数分别为0.810、0.809、0.785、0.807、0.796及0.661。量表可用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筛查。(本文来源于《高教论坛》期刊2012年08期)
陈晶,汤建影,魏敏,孙晓敏,戴红芳[4](2012)在《亚健康自评量表的考评与评判模型的初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建立亚健康评判模型并考评其科学性。方法整群抽样获得有效个体6 205例,分析量表的可行性、信度及效度。量表各分值通过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计算,亚健康自评量表采用百分位法,以现患率为分界,建立亚健康临床参考评判分值表;随机抽出1 000份问卷分别进行专家定性评判和标准化评判,将这两种方法的评判结果进行Kappa吻合度考核;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3+1"评判的模型,采用拟合指数2、总判对率及Nagelkerke R2考核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1)量表可行性好,接受率89.03%,应答率99.67%,10min之内能完成量表。信度分析提示,内部一致性信度测得总量表及躯体、心理、社会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42、0.915、0.856和0.850,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0.88;分半信度测得总表条目及躯体、心理、社会领域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938、0.933、0.890和0.881,各因子的分半信度为0.73~0.90。效度分析:一阶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10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63%);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Promax斜交旋转法)获得2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55%),FⅠ包含6个躯体因子,FⅡ包含心理和社会等4个因子,提示心理和社会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较大。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GFI=0.858,CFI=0.963,AGFI=0.846,RMSEA=0.055 1,NFI=0.961,IFI=0.963,TLI=0.961。内容效度:各条目与其所属因子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51~0.88);各因子与其所属领域之间呈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52~0.89),与其他领域未见明显相关;各领域得分与量表总分之间呈相关(相关系数r为0.77~0.93)。(2)大学生亚健康临床参考评判各领域分值、总分评判与专家定性评判的Kappa值均达0.7以上。"3+1"评判模型预测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本量表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与效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研究初步建立了"3+1"评判的模型,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率与解释能力,可作为亚健康的评判标准。(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2年01期)
黄蕾[5](2011)在《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青少年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稳定性,以及基线心理亚健康状况与自伤、自杀心理/行为报告率及因病缺课率之间的关联,进而评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反应性以及预测效度。方法以安徽省枞阳县某省级示范高中高一、高二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12月进行第一次调查(基线,T0),收回有效问卷1637份,之后又于次年(2010年)3月(T1)、6月(T2)、9月(T3)、12月(T4)共进行了4次随访。最终获得编号一致的有效问卷共732份,除3月份外,基线(T0)、6(T2)、9(T3)、12(T4)月4次横断面研究均进行了《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ASQA)调查,同时获得年龄、性别、每周运动次数等一般情况及生活行为方式状况;4次随访均进行了自伤、自杀心理行为及因病缺课情况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随访时点高一、高二男女学生的生理、心理亚健康状态及新发亚健康状态的检出情况,分析基线一般情况、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对不同随访时点生理、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发生理、新发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随访时点高一、高二男女学生自我伤害行为、自杀心理行为及因病缺课情况,分析基线不同心理病理症状数下自我伤害行为、自杀心理行为及因病缺报告率的分布差异。结果随访人群与失访人群比较,随访人群中高一年级、家庭所在地为乡镇所占比例较高,饮酒报告率较低,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T0、T2、T3、T4各时点生理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18.4%、16.1%、10.9%、16.4%,心理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17.9%、15.8%、6.4%、10.7%;T2、T3、T4时点新发生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8.2%、5.6%、8.7%,新发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6.4%、2.7%、5.1%。4次调查中(T0、T2、T3、T4)总人群中有2.5%及2.0%分别持续处于生理亚健康状态和心理亚健康状态。T3、T4时点生理亚健康检出率高于心理亚健康检出率,T3时点生理、心理亚健康以及新发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最低,差异均有显着性(P均<0.05)。T4时点女生生理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自伤及生理亚健康是新发生理、新发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城市户口、吃多有内疚感是生理、心理亚健康及新发生理、新发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家庭所在地是县、市及心理亚健康分别是生理亚健康及新发生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大、小强度运动是亚健康及新发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过去1年总自伤行为及≥4种自伤行为检出率分别为47.7%、14.6%; 1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10.5%、4.9%、1.2%;因病缺课率为0.16%。自伤、自杀报告率及因病缺课率各时点组间比较得出,T1时点≥4种自伤行为、自杀意念检出率及因病缺课率最高;T2时点总自伤行为检出率最高;T3时点因病缺课率最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报告率的性别差异为,女生自杀意念(T1、T2、T4)、自杀计划(T1)报告率均高于男生(P<0.05);男生(T1、T2)因病缺课率高于女生(P<0.05)。年级差异为高一年级总自伤行为(T1、T2)、≥4种自伤行为(T1)、自杀意念(T3)、自杀计划(T2)报告率均高于高二年级;高二年级因病缺课率均高于高一年级。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及总体学生自伤、自杀及因病缺课多数时点报告率以及一年的报告率均随基线(T0)心理亚健康症状数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少年亚健康状态有一定的持续性,暑假后(T3时点)亚健康以及新发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最低,提示亚健康状态的稳定性受学习压力的影响,也提示《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有较高的反应性。青少年学生自伤、自杀心理行为常见,随基线心理亚健康症状数的增加,自杀和自伤心理行为增加。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研究。MeSH青少年;健康状况;危险因素;问卷调查;随访研究;自杀;自我伤害行为(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1-04-01)
杨思,陈冲,刘小娟,杨土保[6](2010)在《大学生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信度、效度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自编的《大学生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在校大学生1200名,运用《大学生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43份。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半信度系数;14天后抽取其中111人进行重测,计算重测相关系数;同时对112人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自我评定,对亚健康量表的效标关联度进行评价。结果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6、重测相关系数为0.701,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效标,效标关联度为0.875,不同性别以及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亚健康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信、有效、敏感,可以作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测评工具。(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申梦霞[7](2010)在《超六成女医师自评亚健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实习生申梦霞)61.33%的女医师自我评价亚健康,84.63%感觉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学习压力,76.83%感觉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工作压力,77.07%因患者期望过高感觉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压力,65.55%感觉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医患信任危机。日前,(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0-04-29)
魏育林,孔晶,刘国玲,黄毅,韩标[8](2009)在《亚健康躯体症状自评量表在亚健康筛查、症状分析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亚健康筛查、亚健康主要症状特征分析和亚健康干预方法疗效判定叁方面,对亚健康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Complaints of Sub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SC-SHs-Q)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SC-SHs-Q对626名医务人员和3000名非医务人员进行筛查,总分≥45分作为健康与亚健康的划分线。将症状阳性发生率和评分指数作为症状分级评价指标,将总分减分率>30%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分析830例亚健康临床非药物干预对照研究的SC-SHs-Q测评资料。结果:(1)医务人员中SC-SHs-Q的亚健康发生率为41.4%,显着高于非医务人员9.05%亚健康发生率(P<0.01);(2)830例亚健康状态者干预前的症状阳性发生率和评分指数分别为:疲劳因子100±0%和62.67±2.36,睡眠障碍因子99.00±2.33%和54.00±17.39,疼痛因子96.00±1.29%和47.67±9.81,胃肠失调因子88.50±11.81%和35.33±20.57;(3)四种亚健康中非药物干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SC-SHs-Q有效率可作为亚健康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在临床有效应用。结论:SC-SHs-Q是一种有效的、简单易行的量表工具;其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筛查、亚健康症状分析和临床亚健康干预效果评价。(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0-09)
魏育林,孔晶,刘国玲,黄毅,韩标[9](2009)在《亚健康躯体症状自评量表在亚健康筛查、症状分析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亚健康筛查、亚健康主要症状特征分析和亚健康干预方法疗效判定叁方面,对亚健康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Complaints of Sub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SC-SHs-Q)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SC-SHs-Q对626名医务人员和3000名非医务人员进行筛查,总分≥45分作为健康与亚健康的划分线。将症状阳性发生率和评分指数作为症状分级评价指标,将总分减分率>30%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分析830例亚健康临床非药物干预对照研究的SC-SHs-Q测评资料。结果(1)医务人员中SC-SHs-Q的亚健康发生率为41.4%,显着高于非医务人员9.05%亚健康发生率(P<0.01);(2)830例亚健康状态者干预前的症状阳性发生率和评分指数分别为:疲劳因子(100±0)%和(62.67±2.36),睡眠障碍因子(99.00±2.33)%和(54.00±17.39),疼痛因子(96.00±1.29)%和(47.67±9.81),胃肠失调因子(88.50±11.81)%和(35.33±20.57);(3)四种亚健康中非药物干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SC-SHs-Q有效率可作为亚健康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在临床有效应用。结论SC-SHs-Q是一种有效的、简单易行的量表工具;其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筛查、亚健康症状分析和临床亚健康干预效果评价。(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09年05期)
陈晶[10](2009)在《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亚健康是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诊断是亚健康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开展其他亚健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量表评价是亚健康的主要诊断方法。我们提出“生存质量评价”为主、“亚健康常见症状”为辅作为亚健康诊断策略。祖国医学从《内经》即建立了治未病的重要理念,对亚健康研究具有深刻影响。中医体质是先天因素与多种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1)使用高度概括性问题的生存质量评定方法为主,与具有亚健康特征性、代表性、普遍性的常见症状问题相结合,从不同维度构建“亚健康自评量表”(Sub-health Self-rating Scale,SS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初步建立大学生人群亚健康评判模型;(2)了解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的分布,探析该人群亚健康与中医体质间的关联。方法(1)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包括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量表构建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使用亚健康量表草本进行调查,获得样本5599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作为效度参考;分析量表草本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区分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选用采用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区分度分析法及克朗巴赫α系数法等方法对条目进行分析与筛选,获得亚健康自评量表。第二阶段为量表考评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并获得有效样本6205例,对量表进行可行性分析、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效度分析采用一阶、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量表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采用相关分析考核分量表的一致性。第叁阶段为大学生人群亚健康评判模型的初步建立。采用百分位法,以现患率为划分界,建立大学生亚健康临床参考评判分值表,随机抽出1000例问卷进行专家定性评判,将专家定性评判法及分值评判法两种方法的评判结果进行Kappa吻合度考核。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3+1”评判的模型。(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将大学生体质分为平和、血瘀、气虚、气郁、阴虚、痰湿、湿热、阳虚和特禀体质9种,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和亚健康自评量表对6205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调查。第一方面为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及分析:描述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状况,使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年级、专业、民族的大学生亚健康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第二方面为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描述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使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民族、籍贯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进行比较分析。第叁方面为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描述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描述偏颇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频数分析,描述复合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频数分析,使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民族、籍贯的亚健康大学生的偏颇体质进行比较分析。第四方面为中医体质与大学生亚健康的相关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建立4个模型,即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3个不同亚健康亚型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及拟合优度检验。结果(1)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第一阶段(量表构建阶段):①效度分析: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Varimax正旋转法),按特征根值>1提取其因子,共提取16个因子,累及贡献率为52.29%;效标效度结果显示总表及各领域与WHOQOL-BREF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r>0.60,P<0.000);区分效度结果显示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表总分及各领域原始分值均低于大学生健康人群(t>35.00,P<0.000)。②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9,其躯体、心理、社会3大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06,0.881,0.865,有8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达到0.7以上。③条目筛选:通过5种项目分析方法,从亚健康量表草本中筛出63项条目作为量表条目池,从专业角度出发,根据条目的普遍性、代表性删除9个题项,保留条目54条,并新增4条皮肤因子条目,共由58个条目组成量表。第二阶段(量表考评阶段):①量表可行性分析:接受率为89.03%,应答率为99.67%,完成量表时间在10分钟之内。②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测得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2,躯体、心理、社会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15,0.856,0.850,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8-0.72之间;分半信度测得总表条目的分半信度为0.938;躯体、心理、社会领域分别是0.933,0.890,0.881,各因子的分半信度在0.73-0.90之间。③效度分析:一阶探索性因子分析(Varimax旋转法),量表中有12个共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0.53%),结合碎石图及相关理论,考虑抽取10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63%)。因子命名为:F1:负性情绪因子,F2:正性情绪因子,F3:躯体不适因子,F4:能力因子,F5:睡眠因子,F6:消化机能因子,F7:社会关系因子,F8:疲劳因子,F9:皮肤因子,F10:小便因子。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Promax斜交旋转法),获得2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55%),FⅠ包含了6个躯体因子,FⅡ则包含了心理和社会4个因子,提示心理和社会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较大。结合理论构想,将量表分为躯体、心理和社会3个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3维10因子二阶因素理论结构模型与测验变量拟合良好,支持该量表的理论结构(GFI=0.86,CFI=0.96,AGFI=0.85,RMSEA=0.055,NFI=0.961,IFI=0.963,TLI=0.961)。内容效度:各条目与其所属因子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在0.51-0.88之间);各因子与其所属领域之间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r在0.52-0.89之间),而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较弱;各领域得分与量表总分之间相关性均较强(相关系数r在0.77-0.93之间)。P值均在0.001的水平,具有统计显着性意义。可以认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第叁阶段(评判模型建立阶段):①初步制定关于大学生人群在亚健康自评量表中的临床参考百分位划分线:即总表百分位划分线为60%;躯体亚健康子量表百分位划分线为50%;心理亚健康百分位划分线为35%;社会亚健康百分位划分线为35%。评判亚健康总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224、72、52;躯体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128、72、50;心理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48、60、46;社会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26、56、45。各项分值越低表示越不健康。②专家定性评判与各领域分值、总分评判的K值均达0.7以上,吻合度较强。③“3+1”评判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指数χ~2=0.188,P=0.664;总判对率为93.0%;Nagelkerke R~2为0.772,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率与解释能力。(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及分析:疾病人群占2.84%,健康人群占34.65%,亚健康人群占62.51%。亚健康现患率女生高于男生(χ~2=78.915,P=0.000),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χ~2=6.879,P=0.009),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χ~2=17.440,P=0.002),人文社科及外语专业学生高于其他专业(χ~2=20.987,P=0.000)。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平和体质占67.8%,偏颇体质占32.2%。男生平和体质较多而女生的偏颇体质较多,提示女生的中医体质更具有倾向性;少数民族学生的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较多,西北籍学生的阴虚体质较多,华南籍学生的血瘀体质较多。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①健康大学生平和体质占95.8%,亚健康者偏颇体质占52.3%,提示亚健康大学生更易出现偏颇体质倾向;偏颇体质分布比例排序为:血瘀体质(48.10%)>气虚体质(41.50%)>气郁体质(35.60%)>阴虚体质(31.90%)>痰湿体质(29.20%)>湿热体质(28.80%)>阳虚体质(22.80%)>特禀体质(15.60%)。②复合体质在亚健康偏颇体质人群中存在的比例较高(占61.10%)。③在亚健康大学生中,女生阴虚体质和血瘀体质的比例较高,男生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的比例较高。④在亚健康大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的比例较高。⑤在不同籍贯亚健康大学生的体质比较中,阴虚体质和血瘀体质的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阴虚体质以西北籍学生占的比例最高(占32.4%),华北籍学生占的比例最小(占12.7%);血瘀体质以东北籍学生占的比例最高(占26.5%),西北籍学生占的比例最小(占15.00%)。中医体质与大学生亚健康的相关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躯体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心理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社会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等4个模型。①模型的假设检验:4个Logistic回归方程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医体质与亚健康以及各亚型均具有较密切的联系。②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Nagelkerke R~2分别0.671(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回归模型)、0.744(中医体质与躯体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0.452(中医体质与心理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0.388(中医体质与社会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总判对率依次分别为86.00%、87.40%、78.80%和78.00%;Hosmer-Lemeshow模型拟合优度指数显示,中医体质与躯体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较高(χ~2=3.971,P=0.860),说明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吻合情况十分理想,而其余3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不理想,即χ~2(46.0-20.0),P<0.000,说明尚有其他的亚健康表现未被包括在模型中。结论(1)完成了亚健康自评量表的构建工作,可作为亚健康的测评工具。条目分析具备有较好的敏感性、代表性、独立性、重要性及内部一致性。可行性研究表明,该表的接受率、应答率及完成量表时间均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信度研究表明,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研究均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效度检验表明,该量表的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良好,但仍存在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不高,模型不够简约等不足。(2)初步建立了“3+1”评判的模型,为亚健康的评判、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百分位法,以大学生亚健康现患率进行百分位临床划界分,建立了大学生人群亚健康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等评判分值表,初步建立了“3+1”评判的模型,结果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率与解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模型设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作为亚健康自评量表的框架。(3)初步证明了中医体质对亚健康的重要影响,为大学生亚健康干预研究提供依据。亚健康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偏颇体质倾向,提示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伴随着体质偏颇的演变,以至于最终形成疾病中的各种中医证型;瘀血体质和气虚体质在大学生亚健康人群较多见,特禀体质最少见;复合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存在的比例较高,说明亚健康大学生的体质特点倾向于复杂;不同性别、民族、籍贯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符合中医学“叁因制宜”理论;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证明,中医体质与亚健康密切相关,其中与躯体性亚健康的联系十分密切。(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09-04-30)
亚健康自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初步编制医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评价其适用性和信效度。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个别访谈和专家咨询,编制医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并实测于499名医学生,通过Cronbach’sα系数评估问卷的同质性信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用区分法考评其效标效度。结果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该问卷由情绪反应、学习困难、厌世厌学、自我认知、躯体症状、异常感知6个因子共35个条目组成,累积贡献率为45.653%;其总体和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77、0.850、0.732、0.690、0.510、0.642和0.632,总体信度较好,各因子基本达到要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每题与其所属因素的相关系数均大于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系数,每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均大于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系数,且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0.664、0.651、0.438、0.645和0.607,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高;t检验结果显示问卷能有效区分不同群体的反应水平,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结论医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简便可行,可用于医学生心理亚健康初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健康自评论文参考文献
[1].许锁迪.大学生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风险评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
[2].韦波,唐峥华,唐帅,张瑜,李毅昂.医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编制及信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3
[3].韦波,梁永锋,李毅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J].高教论坛.2012
[4].陈晶,汤建影,魏敏,孙晓敏,戴红芳.亚健康自评量表的考评与评判模型的初建[J].广东医学.2012
[5].黄蕾.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
[6].杨思,陈冲,刘小娟,杨土保.大学生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信度、效度检验[J].卫生研究.2010
[7].申梦霞.超六成女医师自评亚健康[N].科技日报.2010
[8].魏育林,孔晶,刘国玲,黄毅,韩标.亚健康躯体症状自评量表在亚健康筛查、症状分析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C].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
[9].魏育林,孔晶,刘国玲,黄毅,韩标.亚健康躯体症状自评量表在亚健康筛查、症状分析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09
[10].陈晶.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