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蔗糖合成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甜高粱,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酶活力
磷酸蔗糖合成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阳,胡瑞芳,张馨月,杨阳,逄洪波[1](2016)在《不同甜高粱品种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与糖分积累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2个品种的甜高粱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和茎秆在4个主要生长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hthase,简称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简称SPS)的活性变化,对2种酶的活性以及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了解甜高粱体内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对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时期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不断提高,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同一时期,茎秆中的2种酶活力大于叶片中的酶活力,在前期,2种酶活力差异不明显,但在生长后期,相同部位的SS活性要大于SPS活性。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SS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r=0.913,P<0.01),与SPS活性也呈极显着正相关(r=0.92,P<0.01);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与SS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r=0.989,P<0.01),与SPS活性也呈极显着正相关(r=0.983,P<0.01),说明SPS和SS是影响甜高粱糖积累的关键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1期)
刘大丽,马龙彪,郝慧[2](2013)在《甜菜磷酸蔗糖合成酶的转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甜菜磷酸蔗糖合成酶(Beta vulgaris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BvSPS)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甜菜叶柄进行遗传转化。通过对转基因体系的优化,确定了农杆菌浓度OD600为0.6时,叶柄外植体经过2 d的预培养,农杆菌侵染5 min,侵染受体共培养4 d后,所获得的Kana抗性芽率最高。在所获得的27株Kana抗性植株中,通过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及PCR鉴定,有8株成功整合了BvSPS基因,阳性率达到29%。(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13年03期)
刘燕,伊伟贞,焦连魁,王露,李先恩[3](2011)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地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反应前后蔗糖含量的变化,计算出酶活性。采用Waters XBridgeTM Amide 3.5mm(4.6×150mm Column)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0.5mL/m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雾化气体30psi,喷雾模式:冷却;地黄中蔗糖在0.128~3.2μg的范围内,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且HPLC测定两种酶活性的RSD均小于5%。HPLC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地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1年15期)
姜丽娜,李冬芬,李春喜,邵云[4](2008)在《小麦蔗糖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蔗糖合成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在植物淀粉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淀粉是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子粒胚乳的重要组成成分,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综述了小麦蔗糖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细胞定位生物学功能、分子生物学分析及酶活性的调控,并进一步对两种酶的研究作出设想。(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赵越,魏自民,马凤鸣[5](2003)在《铵态氮对甜菜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铵态氮对甜菜苗期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力有抑制作用,生育后期酶活力有所提高。铵态氮对根和叶中蔗糖合成酶的合成方向有促进作用,但超过8.0mmolNH+4/L后,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的酶活力下降,分解方向的酶活力反而随铵态氮增加而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与施氮量呈二次抛物线型关系,当施氮量达12.8mmolNH+4/L时,根和叶片中的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03年03期)
高向阳,徐凤彩,赵亚华,梅志弘[6](2001)在《普通玉米和超甜玉米苗期蔗糖合成酶与磷酸蔗糖合成酶的活力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普通玉米和超甜玉米为试材 ,比较两玉米品种在苗期的蔗糖合成酶与磷酸蔗糖合成酶的酶活力变化 .结果表明 ,从胚芽期到五叶期 ,超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的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的活力逐渐升高 ,并且超甜玉米中这两种酶的酶活力都高于普通玉米(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磷酸蔗糖合成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甜菜磷酸蔗糖合成酶(Beta vulgaris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BvSPS)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甜菜叶柄进行遗传转化。通过对转基因体系的优化,确定了农杆菌浓度OD600为0.6时,叶柄外植体经过2 d的预培养,农杆菌侵染5 min,侵染受体共培养4 d后,所获得的Kana抗性芽率最高。在所获得的27株Kana抗性植株中,通过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及PCR鉴定,有8株成功整合了BvSPS基因,阳性率达到2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蔗糖合成酶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春阳,胡瑞芳,张馨月,杨阳,逄洪波.不同甜高粱品种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与糖分积累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6
[2].刘大丽,马龙彪,郝慧.甜菜磷酸蔗糖合成酶的转基因研究[J].中国糖料.2013
[3].刘燕,伊伟贞,焦连魁,王露,李先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J].中国农学通报.2011
[4].姜丽娜,李冬芬,李春喜,邵云.小麦蔗糖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08
[5].赵越,魏自民,马凤鸣.铵态氮对甜菜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影响[J].中国糖料.2003
[6].高向阳,徐凤彩,赵亚华,梅志弘.普通玉米和超甜玉米苗期蔗糖合成酶与磷酸蔗糖合成酶的活力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
标签:甜高粱; 蔗糖合成酶(SS);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