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脑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颅脑损伤,超早期,高压氧,抗脑抗体
抗脑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熊佳宁,宋立坤,孙冲[1](2018)在《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影响及预后的差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影响及预后的差别。方法总结分析了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82例患者,根据是否采取高压氧治疗及开始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外伤后3 d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普通组(外伤后4~10 d内开始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未行高压氧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几组之间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差别,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对各组之间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超早期组患者伤后1、3、5、7、14、30 d的ABAb浓度分别为(0.523±0.135)U/mL、(1.287±0.226)U/mL、(1.456±0.212)U/mL、(1.551±0.309)U/mL、(1.693±0.324)U/mL、(1.303±0.211)U/mL;普通组患者伤后1、3、5、7、14、30 d的ABAb浓度分别为(0.509±0.146)U/mL、(1.408±0.293)U/mL、(1.511±0.192)U/mL、(1.611±0.298)U/mL、(1.743±0.331)U/mL、(1.358±0.236)U/mL;对照组患者伤后1、3、5、7、14、30 d的ABAb浓度分别为(0.514±0.121)U/mL、(1.412±0.301)U/mL、(1.552±0.221)U/mL、(1.651±0.286)U/mL、(1.796±0.312)U/mL、(1.405±0.205)U/mL。在伤后1 d,各组之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86,P>0.05),伤后3 d,超早期组血清中ABAb浓度明显低于普通组及对照组(t=4.303,3.182,P<0.05),普通组与对照组之间ABAb浓度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8,P>0.05)。其余各时间点超早期组血清中ABAb浓度明显低于普通组(t=6.965,4.541,3.365,3.306,2.447,2.365,P<0.05),普通组血清中ABA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2.571,2.306,2.262,2.228,2.201,P<0.05)。超早期组预后良好率42.4%(25/59)显着高于普通组31.9%(22/69)(χ~2=11.14,P<0.05),普通组预后良好率31.9%(22/69)显着高于对照组24.1%(13/54)(χ~2=12.83,P<0.05)。结论超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降低血清抗脑抗体含量,改善病人预后。(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钱春清,张昕[2](2018)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颅内压、抗脑抗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颅内压(ICP)、抗脑抗体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选取本院80例GCS评分3~8分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HVHF治疗,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3、7、14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脑抗体值及治疗第1、3、7、14天ICP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第3、7、14天的IL-6、TNF-α及抗脑抗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3、7、14天的ICP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VHF能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ICP及抗脑抗体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创伤外科》期刊2018年03期)
黄隽超,尚兰,张建新,王志仁,张勇[3](2017)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抗脑抗体浓度与认知功能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S100B、抗脑抗体(ABAb)浓度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间的关系,探讨S100B、ABAb在A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研究共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IV版(DSM-IV)AD诊断的患者32例(AD组),无认知障碍老年对照40例(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所有研究对象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进一步评定AD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ABAb浓度。结果:AD组血清S100B[(0.66±0.17)μg/L vs.(0.30±0.04)μg/L]、ABAb[(1.93±0.95)U/L vs.(1.31±0.25)U/L]浓度高于对照组(均P<0.01);AD组血清S100B浓度与MMSE总分负相关(r=-0.66),与ADAS-Cog总分、ADL评分呈正相关(r=0.57,r=0.53)(均P<0.005);血清ABAb浓度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57),与ADAS-Cog总分、ADL评分呈正相关(r=0.52,r=0.34)(均P<0.05);AD组血清S100B与ABAb浓度正相关(r=0.51,P<0.005),在对照组中并未发现此相关关系(r=0.076,P>0.05)。结论:AD患者血清S100B、ABAb水平与认知损伤程度相关,提示S100B、ABAb可能在AD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7年07期)
李国辉,王俊霞,肖雄木[4](2014)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34例)和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组(B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7d。置换液为3.0~4.0L/h,血流量为180~200ml/min;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第1、3、5和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组治疗后第3d起,血清抗脑抗体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第3d:(1.63±0.35)k U/L比(2.17±0.30)k U/L;第5d:(1.45±0.17)k U/L比(1.97±0.22)k U/L;第7d:(1.01±0.37)k U比(1.89±0.35)k U(P<0.05或<0.01)〕。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组治疗后第7d起,GC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第7d:(9.95±1.13)分比(4.74±1.41)分;(P<0.01)〕。结论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含量,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4年11期)
李浩,秦斌[5](2012)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住院患者分为常温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于伤后1 d、3 d、5 d、7 d和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应用经颅多普勒观察脑血流,应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记录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结果各时点,亚低温治疗组血清抗脑抗体浓度低于常温治疗组(P<0.05)。治疗5 d后各时间点,亚低温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高于常温治疗组(P<0.05);治疗5 d后,亚低温治疗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与常温治疗组相比明显改善(P<0.01);治疗3 d后,亚低温治疗组平均颅内压明显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出院时,亚低温治疗组GOS较常温治疗组为佳(P<0.05)。结论亚低温能够降低sTBI患者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增加脑血流,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2年11期)
李红星,苑国富[6](2011)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创伤后血清抗脑抗体和CRP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抗脑抗体浓度和C反应性蛋白的含量影响,进一步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该实验选择80例sTBI住院患者。分成常温治疗(NT)组和亚低温治疗(HT)组各40例,分别予以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两组患者均于伤后第1、3、5、7和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另取该院门诊正常体检者16例作为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采集及保存方法与病例组相同。结果研究者发现HT后各时点HT组血清抗脑抗体浓度C反应性蛋白(CRP)含量低于N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出院时HT组预后较NT组为佳。结论 HT能够降低sTBI患者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和C反应性蛋白(CRP)含量,能改善预后,具有脑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28期)
杨可吟,钱林华[7](2011)在《新生儿窒息血清抗脑抗体和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抗脑抗体和心肌酶水平动态变化对诊断新生儿窒息和判断窒息后心脑损伤的价值。方法将108例窒息新生儿按窒息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48例)和轻度窒息组(60例),另外选取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生后12、24、72h取外周静脉血血清-70℃低温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速率法分别检测血清抗脑抗体和心肌酶的浓度。结果生后12、24、72h窒息新生儿组血清心肌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窒息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P<0.01);生后24、72 h窒息新生儿组血清抗脑抗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窒息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P<0.01)。结论血清抗脑抗体和心肌酶水平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脑损害和心肌损害的早期监测和诊断的指标,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徐鹏,闫华,薛静,段世博,武俏丽[8](2010)在《脑内注射抗脑抗体后的脑损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抗脑抗体对脑组织的损害作用。方法 24只兔随机分为3组,抗脑抗体组、抗脑抗体+免疫抑制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皮层注射抗脑抗体或生理盐水,治疗组隔日口服环孢素软胶囊50 mg/只(共4周)。1个月后处死兔,取注射点周围皮层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谷氨酸表达,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兔脑组织注射抗脑抗体1个月后谷氨酸表达以及凋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结论升高的抗脑抗体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和谷氨酸表达增高,自身免疫参与继发性脑损害,免疫抑制治疗能够减轻抗脑抗体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0年48期)
侯永新[9](2010)在《抗脑抗体对脑免疫攻击作用的利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新西兰大白兔脑皮层注射抗脑抗体,研究其对脑组织的免疫攻击作用;观察抗脑抗体对体外C6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探讨免疫抑制治疗在继发性颅脑创伤影像学、病理学和脑脊液检测叁方面的具体表现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抗脑抗体组、,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组隔日口服环孢素软胶囊50mg/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前两组新西兰大白兔大脑皮层微量注射抗脑抗体,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个月后处死新西兰大白兔,取注射点周围皮层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其谷氨酸表达,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其细胞凋亡情况;第二部分,将C6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脑抗体,对照组不加抗脑抗体;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及Boyden小室测算C6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穿膜细胞数;第叁部分,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创伤组、免疫抑制组(术前1h、术后1d、2d、3d经耳缘静脉注射环孢素A10mg/kg),假手术组只开骨窗不打击,后两组建立兔脑单侧重型液压冲击创伤模型。3组大白兔分别于术前1h、术后1d、3d、7d、14d小脑延髓池抽取脑脊液,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抗脑抗体浓度;术后8h、3d、7d、14d行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术后15d将叁组大白兔全部处死,取术侧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第一部分,抗脑抗体组大白兔脑皮层注射抗脑抗体1个月后,其谷氨酸表达以及凋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免疫抑制组,叁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二部分,抗脑抗体对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诱导凋亡及抑制侵袭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呈明显量效关系(P<0.05);第叁部分,MRI显示相同时间点免疫抑制剂组脑水肿体积较创伤组明显缩小且病程时间明显缩短;病理脑切片显示免疫抑制剂组炎性细胞数量较创伤组显着减少,较假手术组多;创伤组脑脊液的抗脑抗体浓度较免疫抑制组、假手术组相同时间点明显增高。叁组新西兰大白兔在影像学、病理学和脑脊液检测叁方面的结果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抗脑抗体通过自身免疫攻击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和谷氨酸表达增高,引起脑组织损伤;2.抗脑抗体可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作用,并诱导其凋亡;3.抗脑抗体对具有神经组织特性的细胞具有攻击作用,具备攻击脑肿瘤细胞的有利作用,同时也具有攻击正常脑细胞的有害作用,是一把“双刃剑”;4.颅脑创伤致脑脊液抗脑抗体明显升高,颅脑创伤可能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自身免疫损害可能是颅脑创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5.颅脑创伤后,免疫抑制治疗通过降低组织免疫反应,减少自身抗脑抗体的产生,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6.通过本实验我们提出,免疫抑制治疗将可能是一种新的颅脑创伤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0-05-01)
段世博,闫华,徐鹏,薛静,刘暌[10](2010)在《颅脑创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ABAB)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9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3 d、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6个月、9个月)及4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BAB。结果颅脑创伤患者各时间点血清ABAB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均<0.05);伤后1周重型颅脑损伤者血清ABAB水平高于中、轻型颅脑伤者(P<0.01)。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ABAB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0年02期)
抗脑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颅内压(ICP)、抗脑抗体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选取本院80例GCS评分3~8分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HVHF治疗,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3、7、14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脑抗体值及治疗第1、3、7、14天ICP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第3、7、14天的IL-6、TNF-α及抗脑抗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3、7、14天的ICP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VHF能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ICP及抗脑抗体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脑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熊佳宁,宋立坤,孙冲.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影响及预后的差别[J].世界复合医学.2018
[2].钱春清,张昕.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颅内压、抗脑抗体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8
[3].黄隽超,尚兰,张建新,王志仁,张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抗脑抗体浓度与认知功能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
[4].李国辉,王俊霞,肖雄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4
[5].李浩,秦斌.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
[6].李红星,苑国富.亚低温对重型颅脑创伤后血清抗脑抗体和CRP含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
[7].杨可吟,钱林华.新生儿窒息血清抗脑抗体和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
[8].徐鹏,闫华,薛静,段世博,武俏丽.脑内注射抗脑抗体后的脑损害研究[J].山东医药.2010
[9].侯永新.抗脑抗体对脑免疫攻击作用的利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
[10].段世博,闫华,徐鹏,薛静,刘暌.颅脑创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