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价魅力诺基亚6610(论文文献综述)
孙怡康[1](2021)在《从“义利相兼”的观点论工业设计中的“计划性过时”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计划性过时”策略这一概念的产生,以20世纪20年代欧陆电灯泡产业中的“太阳神卡特尔”,以及同时期美国通用汽车提出的“年度车型变更计划”为代表,现今大部分的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都在这个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着。“计划性过时”策略乃是制造商利用市场需求的生产手段,见证了生产与消费乃是一体两面;人类的需求与欲望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商业集团为了获利的需要,构成这个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科技的进步与人性的需求,促使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也是促使生产随着市场需求而调整的主要原因。通常“计划性过时”策略在设计上的运用,可以分为“功能性过时”、“款式性过时”和“质量性过时”三种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三种类型所发挥的作用也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下,不断调整。“计划性过时”策略的实施,刺激了消费并加速商业的繁荣,促使工业设计逐渐走向专业与设计全面化,并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后,带来了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长久以来在线性的生产消费模式,以及抛弃型社会与消费主义的共同影响下,造成了许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有限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个人消费与价值观的改变,此乃“计划性过时”策略可能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针对“计划性过时”策略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的反思及修正,成为了自帕帕奈克以来许多研究者探讨的重要议题,并从设计伦理的角度,进行思考愈发重要。许多设计观念不断被建构,如“绿色设计”、“永续发展”等观念,都是在这一种反思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此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以实际行动,加入到对“计划性过时”策略造成问题的省思及改变的行动,例如,透过设计为欠发达地区及弱势族群设计他们负担得起的,以及解决基本生活所需的产品;或是通过募集二手商品提供给更需要的人,不仅延续并扩展了商品的价值与使用年限,更可以减少浪费。上述这些观念与作为都是为了解决“计划性过时”策略的缺点与不足。目前这些行动所取得的成效,仍是杯水车薪,有赖于更多人的重视与参与,仍有很大的精进空间。大多数设计研究者与环保人士对“计划性过时”策略持保留的态度,如何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修正理想性的核心价值与现实性的利益间的冲突,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尽可能涵盖所有的族群,并且不以牺牲下一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成为当前及未来设计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如何拿捏好其中“义之所在”与“利之所趋”的矛盾关系,成为“人性”必须面临的挑战;这也是提醒我们不能单纯地以“科技”进步的理想化展开探讨,对“计划性过时”策略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坏之分,否则容易陷入“义之所在”,就是“利之所趋”的误区。本文的研究并非为了提出某种新的设计主张去解决“计划性过时”策略所造成的影响,而是以先人的哲理,尝试着去说明其“顺应人性”的目的,以全面理解“计划性过时”策略本质的“善用科技”前提下,对现有各种用来反思它的主张与思潮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以此作为下一步开启先人“设计哲理”研究的开端。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迟庆凯[3](2019)在《关于《战略思考—拯救菜鸟小王》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笔者的硕士学位论文为翻译项目,该项目以《战略思考——拯救菜鸟小王》为文本进行了韩汉翻译实践工作,该书是由韩国首尔大学经营学院教授朴南奎所撰写的一本寓教于乐的小说。该书主要通过主人公“王代理”从一个职场菜鸟变成公司精英这一奋斗历程向读者们传授世界顶级工商管理的深奥经营战略知识。不同于其他晦涩难懂的工商管理类书籍,该书由于其风趣幽默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简单易懂的事例深受读者们的欢迎,该书于2007年在韩国出版发行,全书共计13万余字,在中国无中文译本出版,笔者翻译了前六章,共计6万余字。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团队发展,战略思考都是不可或缺的,朴南奎教授的《战略思考——拯救菜鸟小王》一书以小说的形式,风趣幽默地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性知识融入其中,使得大部分人能够接受,这就是笔者选择翻译本书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也存在“战略思考”相关的书籍,但许多是由日本和美国翻译过来的,韩国的书籍比较少,且该作品将美国、韩国等国的企业进行比较,更具有全球性,因此更具说服力,值得我们中国的读者加以借鉴。可以从中了解身处韩国文化的学者对于战略思考的理解,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开拓文化视野。《战略思考——拯救菜鸟小王》这本书不仅可以运用到公司的经营当中,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工作与生活中,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做好人生规划,获得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说,之所以需要战略思考,是因为他们必须在日异月殊的经营环境中,找出企业能够生存、成长和发展的一条道路。笔者以译本《战略思考—拯救菜鸟小王》为中心,通过对此次翻译实践情况的介绍与分析,完成本次的翻译实践报告。此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引言、翻译项目描述、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翻译案例分析、结语这五大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引言,就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翻译项目描述主要介绍作者基本情况以及作品基本内容;第三章译前分析中笔者通过阅读原文确定了本部作品既有丰富而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而多变的情节铺叙,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写又兼具了信息功能类文本逻辑性较强,存在大量的行业、专业术语的特点,因此笔者在译前准备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专业理论书籍与平行文本,将专业术语与高频词汇录入术语库;第四章详尽阐述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主要涉猎了词汇、句子翻译以及翻译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并附上例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其中对一些简单句笔者采用了归化翻译,显化译法等翻译方法,对长句的翻译笔者采用了合译法与分译法,调整语序来使译文通顺流畅;第五章是笔者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主要找出自身不足之处以及完成此次项目的心得。
陈朝杰[4](2018)在《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带来了管理变革和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将推动发展的重心由生产要素型向创新要素型转变,创新设计成为国家在激烈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核心。作为被纳入国家设计创新体系的国家设计政策,它的政策导向、设计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目标,以及设计产业如何求得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并进而形成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强劲优势等,都是我国在制定国家设计政策时所必须正视的现实课题。本文从设计学的研究立场出发,以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为研究主线,分别从时间结构、经济结构和逻辑结构来探讨和挖掘芬兰设计政策的正反经验,以期对中国在设计政策的研究、制定方面提供极具借鉴意义的芬兰案例。在研究内容上,本文第一章围绕设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两条发展脉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世界设计先进国家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对设计政策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从而为本文展开设计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该章不仅从市场失灵理论、系统失灵理论等传统公共政策研究视角上考察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并且将社会创新、设计思维等设计学领域内的理论方法运用到研究中去,从而为国内设计政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选择。第三章重点放在对芬兰国家地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并对芬兰历史中遭受的重大危机及其对国家发展走向、民族心理形成、政策制度变迁等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与设计发展有关的芬兰历史事件,从设计促进、设计教育、设计产业演进的角度,梳理了芬兰设计所经历的关键历史阶段。研究和分析了芬兰设计的发展如何受到芬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对芬兰设计立国思想和芬兰设计政策的推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五章通过对芬兰设计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政策内容、新旧政策的比较研究等,深入探讨了在芬兰设计政策演变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定主体是如何界定和分析芬兰设计已产生和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判断、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综合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并最终形成政策产品公布给公众的;第六章则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芬兰设计政策的国际整体表现和政策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评价。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出了芬兰设计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把芬兰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10个国际设计政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综合结果,系统总结芬兰设计政策成效、问题与趋势,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政策研究的相关思路与策略。第七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设计政策与单纯经济利益考量的设计产业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从价值变化的角度来看,代表生产秩序演进的国家形态已将设计价值推向战略层面,其价值内涵已不再是纯粹的利润逻辑,而是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这也必然驱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变化与调整,并最终导致设计政策研究的转型:一是尽管世界各国对设计的理解基本停留在设计1.0和2.0(工业设计)阶段,从而造成许多研究者对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经济和社会的特征关注不够。但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正从单一的服务于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提升向服务于全面的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二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群体日趋壮大。特别值得注意除了以往的公共政策研究者、创新政策研究者及产业政策研究者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加入到设计政策研究队伍;三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研究目的越来越趋多元。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者研究目的也开始悄然变化,它已不再纯粹服务于政府在设计相关领域的决策工作,更被赋予了通过设计政策与战略的研究来为正在建构中的设计学体系做出贡献。相较于国际设计先进国家及地区在设计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政策实践上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在国家竞争力上还处于效益驱动的较低竞争层次。因此,国际上诸多构建本国、本地区设计创新体系方面的正反经验,以及在设计驱动创新和经济变革方面的诸多举措,可以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新的选择与路径,并为未来国家战略中纳入设计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温柔[5](2015)在《基于品牌识别的无线耳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这样一个信息共享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达、通讯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世界变小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之间的技术竞争反而越来越激烈。技术壁垒的逐步消失导致产品差异也越来越细微,大量造型相仿、功能相似、质量相近的产品正在充斥着市场,全球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那些在相同行业领域较量的企业们想要在市场上取胜仅仅依靠技术优势和产品价格是不行的,垄断更是天方夜谭。在产品数量样式泛滥的今天,企业单靠一款产品或某种功能的叫好已经不是长久之计,怎样使企业的产品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长期信任与依赖才是重中之重。企业想要在如此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取得长期发展就势必要使自己的品牌及产品在一众同类中脱颖而出,得到用户的认同且能在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就要对所有的产品进行统一明确的品牌识别设计,使其拥有统一的识别特质及与众不同的使用体验。在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线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意识到必须利用科学的设计研究方法来统一规划、管理同一品牌的各代产品,通过继承型与创新型的合理设计来塑造鲜明稳定的独特品牌形象,实现品牌识别化和产品家族化,在品牌战略的高度上使产品形象鲜明统一、个性化、视觉最大化,以设计为核心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以高质量和高品质的品牌赢得长期的市场青睐,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品牌识别的角度对苏州上声无线耳机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此为苏州上声的其它产品线设计带来借鉴价值。首先客观分析了国内外产业界与学术界对品牌识别的应用情况,从理论上挖掘出品牌识别的内在本质,探寻出它是如何通过企业的主干识别价值和支干识别价值传达企业的品牌理念与产品需求、建立品牌忠诚。接着联系实际,将苏州上声和经典案例诺基亚手机进行对比分析,详细解读它们的产品对品牌识别基因的转化,借鉴诺基亚的成功经验,以此映射苏州上声的问题。随后从品牌识别下的产品设计策略出发,提出了现有识别设计的常用方法及其不足之处,并由此优化出了一套基于品牌识别的产品设计方法,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辅助设计方法。再按照这个方法结合苏州上声无线耳机的实际案例,分别对国内无线耳机品牌现状、苏州上声无线耳机竞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设计目标与设计思路。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何继昌[6](2014)在《关键成长的策略竞争 ——基于移动通讯产业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时无刻,企业都在经历成长的考验,在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中,成长是可敬的,失败的时候比较多,成功的时候相对少,要如何发掘成长的动能与蓝海?在全球经济的大浪后,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定下未来的成长模型?高新产业进步神速,局势即刻转变,如何在不同成长阶段及变局制订合适的成长策略,一再考验跨国公司经营者的智慧,而企业怎样通过本体的竞争实力与上下游合作得以继续屹立在时代的交替与亘变,正是许多企业高管、股东与全体员工关心的议题。为此,本文用此为研究并结合经济理论和多年高新产业实务经验,发展出一套可供产业应用的方法论。当前环境变形的幅度和复杂性也驱使企业找寻新的创造利润方程式,也有一部份的企业和学者从资源和组织下手来寻求企业的增长。企业成长有待新的模型引领,从前的企业成长的评量方法在循环变动充满不确定的二十一世纪要有系统性的升级,与传统产业衡量的模式有极大的变异,相关的研究并未见到。基于上述理由,本研究将以移动通讯为研究目标,分析其供应链,用博弈及内部化等经济理论来建构一个新型的企业成长模式。本文也进一步推导出实证研究相对应的假设,从实证结果本研究提出具体建议。目的在分析手机市场博弈竞争格局变化并建构高新企业成长的构面及模式,进而了解企业成长策略的模式与局限,可做跨国公司改善的依据及指导方针,此外,研究成果也可做为建构新一代的企业成长模式理论之参考,来实践企业关键成长价值的最大化,亦可供往后学界加以探讨及研究。
李倩倩[7](2012)在《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研究 ——跨国公司产品战略选择的一个基础》文中提出在持续了50余年的关于跨国公司全球标准化和本土适应性战略的选择和均衡问题上,最终全球本土一体化战略(Glocalization)以其包容性和灵活获得了广泛认同。尽管如此,在如何实施该战略的问题上却仍存在尚待研究的空间。尤其是当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BRICs)等新兴市场国家具有地域广阔、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均衡、文化差异大等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特点。一方面,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对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全球主流文化的代表,即全球产品和品牌有较高的追求,力图通过消费行为获得某种全球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和长期习惯的影响又使其在某些方面倾向于保持本国传统特色。这两方面在消费者偏好方面就体现为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或分散。而消费者偏好的多重特点又给本就难以均衡的跨国公司全球标准化或本土适应性战略提出了更多难题。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情境,因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共同特点,致力于解决消费者需求趋同与否及程度差异对跨国公司的的全球标准化与本土适应性产品战略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和理论建构,本研究提出,根据产品从满足消费者生理需求到社会需求的不同,以对全球和本土产品及品牌态度和购买行为为代表的消费者偏好的全球趋同程度有所差异,两者呈正向相关。而地区现代化、消费者特质和市场定位是影响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和跨国公司产品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以上基本研究问题,本研究分别进行了消费者需求和公司战略两方面研究: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和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分析。其中,消费者偏好趋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调查数据包括覆盖中国从东部较发达到西部较不发达三大地带、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829个有效样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则采用案例分析,对快餐、服装和消费电子三大代表性行业主要跨国公司的在华产品战略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消费者调查中,以消费者对全球和本地产品及品牌的偏好程度为结果变量,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829份有效消费者答卷,通过社会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对相关假设和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地区现代化与消费者偏好趋同之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全球身份认同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需求偏好的行业差异得到验证,越倾向于满足消费者社会需求的产品,其需求趋同程度越高。同时,依赖型自我、社会渴望程度等也对消费者偏好趋同,即对全球产品和品牌尤其是全球产品的积极态度,有显着影响。在对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的研究中,对主要行业中的领先跨国公司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快餐业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服装业的H&M,Zara, C&A,和CC&DD,以及消费电子行业中的松下、索尼和苹果。研究显示,总体而言,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适应性产品是现在及未来的趋势。但是,行业间展示出较大差异,餐饮业实施本土化战略更容易获得高绩效;消费电子如手机、笔记本行业要求跨国公司实施更高程度的本土研发甚至反向创新;而在服装行业,国际品牌作为国际时尚的引导者,倾向于实施全球高度标准化战略,但也有国际品牌开始在华实施本土战略,这可以看做该行业的新趋势。另外,本研究认为,高端定位需要实施全球标准化产品战略以维持品牌形象引领潮流的案例,如苹果。而这一结论支持了关于市场定位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公司战略的重要因素的理论假设。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全球和本地产品态度、全球和本地品牌态度并非同一构念的两极,而是两个独立构念。即,消费者可能同时对全球产品和本土产品有偏好,或同时对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有偏好。2.中国消费者对本土适应性产品的偏好程度明显高于对全球标准化产品的偏好程度。产品偏好体现了较高的地区差异,品牌偏好则体现个性特质差异。3.中国消费者对本±品牌具有更强的支持态度,对全球品牌表现出更高程度的喜爱。对全球品牌的购买意向与实际购买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4.在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几乎等同于名牌,说明在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往往在消费者心中代表着名气、声誉、质量等。5.中国地区现代化程度与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正相关。随着中国内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其消费偏好会进一步趋同,但存在行业间、地区间趋同程度的差异。6.行业方面,与消费者生理需求如包装食品、餐饮、家居等关系密切的产品,消费偏好全球趋同程度较低;对服装、手机等除了使用功能外兼具社会功能的产品,偏好趋同程度更高。7.在中国情境中,构念维度和内涵与西方国家有差异。独立型自我解释被分为独立性和个性两方面,分别强调不依赖他人、自力更生和展现与众不同的特点。两者在西方文化中属于同一维度。另外,全球身份认同中“世界公民”的两个问项被独立出去。这说明了东方文化中个性特质构成的差异。本研究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1.发现了中国情境中构念维度差异。对全球身份认同和自我解释概念维度和测量的发现,解决了今后研究中涉及到两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构念测量的同一性(equivalence)问题。2.有助于澄清消费趋同还是分散的争论。在澄清和确认了交叉趋同的基本观点的同时,进一步解释了交叉趋同中趋同和分散可能发生的条件。3.探究了消费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中国消费者偏好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是采用定量数据、以消费者对全球产品的偏好程度为测量标准对消费趋同所作的实证研究,与多以宏观经济数据为测量指标的其他研究有很大区别,更具实践指导性。4.丰富了全球消费文化的研究。身份认同是消费文化领域的重要构念和研究主题,本研究对中国消费者全球身份认同和消费偏好的研究,丰富了全球消费文化的研究。5.提出了基于行业的需求-战略匹配模型,有助于解决全球本土化战略中本土化和标准均衡的难题。该理论模型和研究结果是对现有跨国公司全球营销战略的理论体系有所补充和延伸的重要理论贡献。6.丰富了新兴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本研究的情境是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同样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广阔区域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特点,丰富了关于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7.扩展了跨国研究中的行业类型。根据产品满足社会功能的强度,进行了行业分类,通过三大代表性行业,提出了行业特征与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的关系。通过该特征对行业和产品进行分类,对今后研究中涉及行业比较的研究有很大借鉴作用。最后,研究还对实践启示和局限及方向进行了讨论。主要实践启示包括:跨国公司产品战略制定;跨国公司广告沟通战略和策略;本土公司如何在处于先天劣势时寻找突破口与跨国公司竞争等。
王敏[8](2013)在《产品造型设计的“ATE”三维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品造型设计评价是一个古老而又鲜活的话题,是业内学者在工业设计初期广泛研讨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产品造型设计活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产品造型设计向多学科、多理论和多方法的趋势转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设计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要前端行为,设计评价既是多方案决策与择优的有效渠道,也是影响产品最终实效的关键环节,如何通过设计评价指导产品设计定位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统一,成为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现有研究理论和实践应用证明,造型艺术、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都是决定产品设计市场的重要因素,从单维度视角进行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主要集中在艺术、技术、经济三者中的某一个或两个维度进行,综合运用三个维度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相对空白,并且三者评价之间也存在诸多不匹配现象,特别是围绕艺术领域的评价内容主观色彩较浓。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设计艺术学、艺术哲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管理学和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运用归纳、演绎、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调研和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参与相关项目设计的基础上,从“老三论”和“新三论”出发,全面阐述了产品造型设计评价基本原理的要素、特征和模式,研究并构建了产品造型设计的“ATE”三维评价模型、提出了产品造型设计的ATE三维评价指标、方法以及流程管理,并以手机产品造型设计评价为对象进行了“ATE”综合评价实践。论文在总结产品造型设计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作用;通过对产品造型设计评价演进历史的阶段划分,明确了评价活动的内容要素和发展方向;基于系统科学领域的经典理论,深入解析了产品造型设计评价过程中包含的系统评价、信息传达、控制反馈和协同设计四大基本原理;依托产品层次结构和价值体现,构建了产品造型设计的艺术、技术、经济三维评价体系,涵盖了7个评价模块、18个评价领域和57项执行指标;将波特三大竞争战略与产品造型设计决策模式进行对接,详细阐述了成本领先导向的经济决策、差异化导向的艺术决策和集中化导向的技术决策;对比分析现有主要评价方法的优劣,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离散系数构建了“ATE”三维评价模型;围绕X企业的W手机项目设计过程和效果,以手机造型设计为实例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反向验证产品造型设计“ATE”三维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王丽娜[9](2013)在《女大学生气质与品牌个性手机的色彩语义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品牌个性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手机作为当代人必备的通信工具,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外,其他的附加内容已逐渐上升到个性化的需求层次。手机色彩设计作为产品“微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体现品牌个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偏好需求。色彩语义作为用户体验融入色彩设计的重要形式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通过艺术表现来达到自我精神追求的最终目标。本课题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概念,将女性大学生气质理论首创性地引入手机色彩语义研究领域。品牌个性理论的导入,将使本研究不仅仅限于对产品色彩的设计,而是以提升手机品牌个性价值为目标。课题中手机品牌个性是理论基础,手机色彩语义是物质载体,女大学生气质是特定语境,在对它们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后,结合朵唯品牌个性手机的实例,初步搭建了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系统,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层层推进。本课题的核心重在女大学生气质与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映射关系假设的提出,通过原创编制最终的实验方案进行实证设计,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女大学生气质与品牌个性手机的色彩语义之间存在映射关系;其次,运用因子分析得出手机品牌个性色彩语义维度,探索性地搭建了基于女大学生气质的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尺度图及期望矩阵图;最后,从“微创新”角度挖掘出新的应用价值,完成手机色彩设计方案。
秦瀚钰,黄浩,一啸倾城,小新[10](2013)在《HOT 2013科技趋势谈》文中指出2012年的我们收获颇丰无论惊喜不断抑或意犹未尽,科技从未仿宋下改变生活的脚步。2013己经到来,米饭们与MI共同关注的数码、通讯业界又将呈现什么?2013,MI为你带来科技最新动向。
二、平价魅力诺基亚661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价魅力诺基亚6610(论文提纲范文)
(1)从“义利相兼”的观点论工业设计中的“计划性过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形成 |
二、Planned Obsolescence中文译法之辨析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理论依据 |
五、章节架构 |
第一章 “计划性过时”策略产生的动机与条件 |
第一节 人类“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需要 |
第二节 商业利益集团的需要 |
第三节 不可或缺的技术革新 |
第四节 消费主义文化时代的来临及壮大 |
第二章 “计划性过时”策略形成的过程及评析 |
第一节“计划性过时”策略的出现与发展 |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计划性过时”手段及其关系 |
一、功能性过时 |
二、款式性过时 |
三、质量性过时 |
四、主要的“计划性过时”手段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计划性过时”策略发挥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生产与消费”磨合下的工业设计专业化 |
第二节 “为销售而设计”带来产品差异与个性化 |
第三节 线性的生产消费模式与抛弃型社会的影响 |
一、线性发展模式的利弊 |
二、抛弃型社会:快时尚与快消品的泛滥 |
第四章“计划性过时”策略存在的缺陷及反思 |
第一节 知止不殆、多少算够:用毕即弃的消费观与大众文化的桎梏 |
第二节 竭泽而渔、焚林而田:有限的资源与人类无限欲望间的矛盾 |
第三节 共存共荣、互利共生:欠发达地区及弱势族群的困境与需求 |
第四节 天地并生、唇齿相济:永续发展模式的特征、实践及其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志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关于《战略思考—拯救菜鸟小王》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作者简介 |
2.2 作品简介 |
第三章 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译前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书名及标题翻译 |
4.2 词汇翻译 |
4.2.1 人名翻译 |
4.2.2 熟语翻译 |
4.3 句子翻译 |
4.3.1 合译法与分译法 |
4.3.2 调整语序 |
4.4 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应用 |
4.4.1 归化翻译 |
4.4.2 引申与转化译法 |
4.4.3 显化译法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原文译文对照 |
(4)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设计政策在国际上的实践发展 |
1.2.2 国内外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
1.2.3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
2.1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1 设计学理论 |
2.1.2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1.3 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 |
2.2 设计政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
2.2.1 设计政策与设计促进 |
2.2.2 国家设计政策与相关政策概念的辨析 |
2.2.3 设计政策的概念及其演变 |
2.3 设计政策的分析框架 |
2.3.1 设计政策的要素对象 |
2.3.2 设计政策的过程对象 |
2.3.3 国家间设计政策的评价 |
2.4 章小结 |
第三章 芬兰设计发展的背景 |
3.1 芬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
3.1.1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芬兰 |
3.1.2 芬兰的地质地理与气候环境 |
3.1.3 芬兰的自然环境对芬兰民族性的影响 |
3.2 芬兰的历史与人文 |
3.2.1 芬兰的历史发展沿革 |
3.2.2 芬兰的文化与宗教 |
3.3 芬兰的政治与经济 |
3.3.1 芬兰政治概况 |
3.3.2 芬兰经济发展沿革 |
3.4 章小结 |
第四章 芬兰设计发展与国家支持 |
4.1 芬兰设计发展概述 |
4.2 芬兰设计的历史演进与国家支持 |
4.2.1 芬兰设计的孕育阶段(史前-1860) |
4.2.2 芬兰设计的萌芽阶段(1875-1900) |
4.2.3 芬兰设计的早期发展(1900-1945) |
4.2.4 芬兰设计在二战后的成功(1945-1960) |
4.2.5 芬兰设计的转型(60年代-80年代) |
4.2.6 向创新之国迈进(1990-1999) |
4.3 章小结 |
第五章 芬兰设计政策的演进和发展 |
5.1 芬兰设计政策的决策体制和政策工具 |
5.1.1 芬兰设计政策决策的组织系统 |
5.1.2 芬兰政府改革及对设计政策制定的影响 |
5.1.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的演进 |
5.2 芬兰旧版国家设计政策:“设计2005! (2000年) |
5.2.1 政策制定的背景 |
5.2.2 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执行架构 |
5.2.3 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
5.2.4 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
5.3 芬兰新版国家设计政策:芬兰设计政策——战略与行动提案(2013年) |
5.3.1 政策背景与动因 |
5.3.2 新设计政策的准备和制定过程 |
5.3.3 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5.4 芬兰新旧国家设计政策的比较研究 |
5.4.1 新旧政策的文本结构比较 |
5.4.2 政策的研究逻辑:从系统失灵理论到设计思维 |
5.4.3 政策制定逻辑:从“设计政策作为经济竞争力手段”到“设计政策作为社会创新工具” |
5.4.4 政策制定主体:从教育部到贸易与就业部 |
5.4.5 制定过程:从脱胎于专家报告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创新 |
5.4.6 新政策实施情况 |
5.5 章小结 |
第六章 芬兰设计政策评价及其对我国构建设计创新政策体系的启示 |
6.1 对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的实证研究 |
6.1.1 研究方法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样本国家和地区的选取与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实证研究 |
6.1.4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分析 |
6.2 芬兰设计政策发展整体评价 |
6.2.1 政策的使命共识: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
6.2.2 政策管理的发展:从传统治理模式走向现代和动态模式 |
6.2.3 重视政策评估的作用:将政策研究和评估持续系统地应用到政策的发展 |
6.2.4 设计政策主题的拓展:政策发展趋势和优先考虑事项 |
6.2.5 设计政策对有效促进设计创新绩效的改善有待观察 |
6.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对我国构建设计政策体系的启示 |
6.3.1 我国设计政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6.3.2 芬兰设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6.4 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品牌识别的无线耳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项目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二手资料搜集 |
1.4.2 形态分析法 |
1.4.3 类型学 |
1.4.4 多学科交叉法 |
1.4.5 产品解构与重构法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品牌识别作用于企业及其产品 |
2.1 品牌识别对企业的价值 |
2.1.1 品牌识别概念解析 |
2.1.2 主干识别层面 |
2.1.3 分支识别层面 |
2.2 企业的产品定位与品牌识别 |
2.2.1 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
2.2.2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定位 |
2.2.3 通过品牌识别特征元素传达产品定位信息 |
2.3 通过品牌识别建立品牌忠诚 |
2.3.1 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心理 |
2.3.2 从产品认知到品牌认知 |
2.3.3 从品牌认知到品牌忠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品牌识别的案例对比分析 |
3.1 诺基亚曾经的辉煌 |
3.1.1 案例选择的原因 |
3.1.2 诺基亚的品牌理念 |
3.1.3 诺基亚品牌基因解析 |
3.1.4 诺基亚产品族群分析 |
3.1.5 诺基亚品牌识别基因的转化 |
3.2 苏州上声现有产品的品牌识别研究 |
3.2.1 发展概况 |
3.2.2 品牌理念 |
3.2.3 产品及产品线简介 |
3.2.4 上声品牌基因解析 |
3.2.5 上声产品对于品牌基因的识别特征转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品牌识别的产品设计方法探讨 |
4.1 识别设计策略 |
4.1.1 产品设计策略 |
4.1.2 产品设计策略的构建方法和影响因素 |
4.1.3 品牌识别下的无线耳机设计策略 |
4.2 现有识别设计常用方法与不足 |
4.3 基于品牌识别的产品设计方法改进 |
4.3.1 品牌文化理念分析 |
4.3.2 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 |
4.3.3 产品定位分析 |
4.3.4 产品定位意向图 |
4.3.5 设计要素选取 |
4.3.6 产品特征元素的设计与运用 |
4.3.7 构建品牌识别特征元素库 |
4.4 识别设计的辅助方法 |
4.4.1 需求清单法 |
4.4.2 解决方法表格 |
4.4.3 领导型用户理念 |
4.4.4 人员流动应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州上声无线耳机设计研究 |
5.1 无线耳机品牌现状分析 |
5.2 苏州上声无线耳机竞品分析 |
5.2.1 竞品品牌关注度分析 |
5.2.2 竞品关注度及销量分析 |
5.2.3 竞品设计分析 |
5.2.4 竞品周边产品分析 |
5.2.5 竞品使用环境分析 |
5.2.6 关键词提取 |
5.3 苏州上声无线耳机设计目标 |
5.3.1 无线耳机目标细分市场 |
5.3.2 无线耳机产品定位 |
5.4 提出苏州上声无线耳机设计思路 |
5.4.1 形态特征元素提取 |
5.4.2 材料特征元素提取 |
5.4.3 色彩特征元素提取 |
5.5 设计方案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 |
附件B |
附件C |
附件D |
附件E |
(6)关键成长的策略竞争 ——基于移动通讯产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架构与研究流程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综论 |
2.1.1 当代跨国公司的成长与特征 |
2.1.2 跨国公司的内部化 |
第二节 策略理论 |
2.2.1 策略定义 |
2.2.2 边缘策略 |
2.2.3 有限战策略 |
第三节 博弈论 |
2.3.1 博弈论综论 |
2.3.2 博弈论衍生的理论 |
第三章 移动通讯的进程 |
第一节 移动通讯产业与技术的演化 |
第二节 移动通讯的分支与互补 |
第三节 移动通讯产业供应链 |
3.3.1 手机芯片 |
3.3.2 面板 |
3.3.3 触控 |
3.3.4 玻璃基板 |
第四章 成长策略模式 |
第一节 通讯产业成长N模式 |
第二节 通讯产业成长S模式 |
第三节 通讯产业成长B模式 |
第四节 通讯产业成长P模式 |
第五节 通讯产业成长U模式 |
4.5.1 独特化 |
4.5.2 U模式传达的价值 |
4.5.3 U模式造成的效应 |
第六节 通讯产业成长D模式 |
4.6.1 山寨机的兴衰 |
4.6.2 新兴品牌的崛起 |
第七节 通讯产业成长M模式 |
第八节 通讯产业成长V模式 |
4.8.1 解读V模式 |
4.8.2 V模式的弹性与升华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进入市场策略分析 |
5.1.1 既有一线手机厂家背景介绍 |
5.1.2 新进手机厂家背景介绍 |
5.1.3 手机市场进入博弈 |
5.1.4 既有一线手机厂家后续发展 |
5.1.5 新进手机厂家后续发展 |
第二节 抢地盘策略分析 |
5.2.1 手机集团厂家背景介绍 |
5.2.2 手机集团厂家抢地盘博弈 |
5.2.3 抢地盘手机集团后续发展 |
第三节 技术研发策略分析 |
5.3.1 投入研发手机厂家背景介绍 |
5.3.2 手机厂家投入研发博弈 |
5.3.3 投入研发手机厂家后续发展 |
第四节 专利攻防策略分析 |
5.4.1 运用专利攻防的背景介绍 |
5.4.2 手机集团厂家专利攻防博弈 #i00 |
5.4.3 专利攻防手机集团厂家后续发展 |
第五节 供应链策略分析 |
第六节 蓝海策略分析 |
5.6.1 找寻并进入新的高利润市场 |
5.6.2 由内而外的奏效策略 |
第七节 内部化策略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果与发现 |
6.1.1 白牌手机的消长 |
6.1.2 智能手机的趋势 |
第二节 理论与实务意涵 |
第三节 对后续研究者之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学习经历 |
二、学术论文 |
三、电子版专着 |
四、获奖 |
(7)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研究 ——跨国公司产品战略选择的一个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际营销领域研究发展概览 |
2.1.1 国际营销研究领域的形成和演变 |
2.1.2 研究问题的变化和发展 |
2.2 国际营销战略研究 |
2.2.1 国际营销战略概念和研究概况 |
2.2.2 国际营销战略演变 |
2.2.3 研究重点和难题:标准化与适应性的均衡 |
2.3 营销战略标准化与适应性研究 |
2.3.1 研究概览 |
2.3.2 影响因素 |
2.3.3 与绩效的关系 |
2.3.4 理论和结论一览 |
2.3.5 文献评析和理论局限 |
2.4 跨国公司产品适应性研究 |
2.4.1 产品战略选择 |
2.4.2 开发标准化与适应性产品 |
2.4.3 挑战和新问题 |
2.5 消费者需求趋同研究 |
2.5.1 趋同的定义及内涵 |
2.5.2 不同观点和争议 |
2.5.3 趋同的影响因素 |
3 理论模型与假设 |
3.1 理论基础和概念模型 |
3.1.1 理论基础 |
3.1.2 概念模型 |
3.1.3 模型细化和概念界定 |
3.2 假设提出 |
3.2.1 现代化、个性特质与消费偏好 |
3.2.2 行业特点与偏好趋同 |
3.2.3 基于行业的需求-战略匹配 |
3.2.4 特殊因素:市场定位 |
3.3 本章小结 |
4 消费者偏好量化研究 |
4.1 研究工具 |
4.1.1 问卷开发 |
4.1.2 变量测量 |
4.2 预调查 |
4.2.1 抽样 |
4.2.2 分析 |
4.3 正式调查与数据收集 |
4.3.1 问卷数据收集 |
4.3.2 区域数据收集与整理 |
4.4 数据检验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5 数据分析 |
4.5.1 均值分析 |
4.5.2 独立两样本T检验 |
4.5.3 相关分析 |
4.5.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4.5.5 其他分析和检验 |
4.6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 |
5 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定性研究 |
5.1 方法 |
5.1.1 概念解释 |
5.1.2 研究对象和背景介绍 |
5.2 产品战略分析 |
5.2.1 餐饮业 |
5.2.2 服装业 |
5.2.3 消费电子业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和讨论 |
6.1.1 消费者特质和偏好 |
6.1.2 被支持的假设分析 |
6.1.3 未获支持假设分析 |
6.1.4 中国情境中构念维度和测量 |
6.1.5 其他发现 |
6.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实践启示 |
6.3 主要创新 |
6.4 局限和展望 |
6.4.1 研究局限 |
6.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预调查问卷 |
附录二: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三: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产品造型设计的“ATE”三维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产品造型设计评价指标的研究 |
1.2.3 关于产品造型设计评价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体系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体系 |
1.3.2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产品造型设计的概念与要素 |
2.1.1 产品造型设计的概念 |
2.1.2 产品造型设计的构成要素 |
2.1.3 产品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 |
2.2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内涵 |
2.2.1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概念 |
2.2.2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特点 |
2.2.3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分类 |
2.2.4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作用 |
2.3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演变 |
2.3.1 探索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
2.3.2 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 |
2.3.3 多元化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基本原理 |
3.1 系统评价原理 |
3.1.1 系统方法的内涵 |
3.1.2 产品造型设计的系统要素 |
3.1.3 产品造型设计的系统体现 |
3.2 信息传达原理 |
3.2.1 信息论与信息度量 |
3.2.2 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传达要素 |
3.2.3 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传达模式 |
3.3 控制反馈原理 |
3.3.1 控制论与反馈 |
3.3.2 流程控制评价 |
3.3.3 成本控制评价 |
3.3.4 质量控制评价 |
3.4 协同设计原理 |
3.4.1 协同设计的定义及特点 |
3.4.2 产品造型设计的协同模式 |
3.4.3 产品造型协同设计的生命周期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品造型设计ATE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产品造型设计的评价指标选择 |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2 指标体系评价维度 |
4.1.3 指标体系结构 |
4.2 艺术(A)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
4.2.1 产品造型设计的艺术要素 |
4.2.2 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艺术评价重点 |
4.2.3 产品造型设计艺术评价的指标及含义 |
4.2.4 产品造型设计艺术评价指标体系 |
4.3 技术(T)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
4.3.1 产品造型设计的技术要素 |
4.3.2 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技术评价重点 |
4.3.3 产品造型设计技术评价指标及含义 |
4.3.4 产品造型设计技术评价体系 |
4.4 经济(E)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
4.4.1 产品造型设计的经济要素 |
4.4.2 产品造型设计经济评价重点 |
4.4.3 产品造型设计经济评价指标及含义 |
4.4.4 产品造型设计经济评价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品造型设计“ATE”综合评价方法 |
5.1 竞争战略导向下的产品造型设计 |
5.1.1 竞争战略导向与产品造型设计的维度关系 |
5.1.2 成本领先导向的经济决策 |
5.1.3 差异化导向的艺术决策 |
5.1.4 集中化导向的技术决策 |
5.1.5 竞争战略下产品造型设计的成败案例 |
5.2 产品造型设计“ATE”三维评价方法选择 |
5.2.1 产品造型设计艺术评价方法 |
5.2.2 产品造型设计技术评价方法 |
5.2.3 产品造型设计经济评价方法 |
5.2.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产品造型设计“ATE”三维评价 |
5.3 产品造型设计“ATE”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步骤 |
5.3.1 艺术维度评价步骤 |
5.3.2 技术维度评价步骤 |
5.3.3 经济维度评价步骤 |
5.3.4 三维综合评价步骤 |
5.4 产品造型设计“ATE”三维评价流程管理 |
5.4.1 产品造型设计流程 |
5.4.2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6章 “ATE”设计评价实践——在X企业W手机设计项目中的应用 |
6.1 X企业W手机设计项目简述 |
6.1.1 X企业背景简述 |
6.1.2 W手机设计项目内容简述 |
6.2 基于市场和消费趋势调查的W手机市场定位 |
6.2.1 手机行业动态 |
6.2.2 我国手机消费趋势调查简述 |
6.2.3 W手机市场定位 |
6.3 基于波特竞争导向的W手机产品造型设计定位 |
6.3.1 成本领先导向下的手机产品造型设计定位 |
6.3.2 差异化导向下的手机产品造型设计定位 |
6.3.3 集中化导向下的手机产品造型设计定位 |
6.3.4 W手机的竞争产品选择 |
6.4 W手机竞品的“ATE”设计评价分析 |
6.4.1 竞品的艺术维度评价 |
6.4.2 竞品的技术维度评价 |
6.4.3 竞品的经济维度评价 |
6.4.4 竞品的ATE三维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1 图表索引及来源 |
附录2 手机竞品的设计评价调查问卷 |
(9)女大学生气质与品牌个性手机的色彩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应用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1 社会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现状 |
1.3.2 课题研究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
1.4.1 课题研究的思路 |
1.4.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4.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课题相关理论概述 |
2.1 女大学生的气质理论综述 |
2.1.1 女大学生气质的概念界定 |
2.1.2 女大学生的气质理论概述 |
2.1.3 女大学生气质类型划分 |
2.1.4 女大学生气质在消费行为中的表征 |
2.2 品牌个性理论综述 |
2.2.1 品牌概述 |
2.2.2 品牌形象识别要素 |
2.2.3 品牌个性的概述 |
2.2.4 品牌个性的划分 |
2.3 色彩语义学理论综述 |
2.3.1 色彩语义学的界定 |
2.3.2 基于手机品牌个性的色彩语义学 |
2.3.3 色彩语义学心理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朵唯”品牌个性导向下手机色彩语义系统构建 |
3.1 朵唯品牌手机的现状研究 |
3.1.1 朵唯品牌手机的宏观分析 |
3.1.2 朵唯品牌手机的微观分析 |
3.1.3 朵唯品牌手机的色彩分析 |
3.2 品牌个性理论导向的朵唯手机 |
3.2.1 朵唯手机的品牌个性分析 |
3.2.2 朵唯手机的品牌个性维度划分 |
3.3 基于朵唯品牌个性的手机色彩语义系统的搭建 |
3.3.1 朵唯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设计的依据 |
3.3.2 朵唯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系统的价值取向 |
3.3.3 女大学生气质与朵唯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的互动关系假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课题验证假设的实证研究设计 |
4.1 研究流程 |
4.2 色彩样本的语义评价实验 |
4.2.1 色彩样本的筛选 |
4.2.2 女大学生群体对色彩认知的调研 |
4.3 朵唯手机色彩语义评价实验 |
4.3.1 朵唯手机样本的选取 |
4.3.2 手机色彩语义形容词的选取 |
4.3.3 品牌个性语义评价实验 |
4.3.4 品牌个性语义评价实验结果分析 |
4.4 正式问卷制作 |
4.5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测评 |
4.6 问卷正式实施与被测者信息统计 |
4.6.1 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
4.6.2 被试者信息统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女大学生气质与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的心理评价 |
5.1 朵唯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的统计分析 |
5.1.1 被测女大学生气质类型比例 |
5.1.2 朵唯手机色彩的描述性统计 |
5.1.3 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的理想期望与真实的对比分析 |
5.1.4 女大学生气质与手机品牌个性的相关分析 |
5.1.5 女大学生气质在理想朵唯手机各色彩语义组的差异分析 |
5.2 女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品牌个性手机色彩偏好研究 |
5.2.1 女大学生手机色彩喜恶的统计分析 |
5.2.2 女大学生气质与品牌个性手机色彩偏好分析 |
5.3 女大学生气质类型的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尺度图构建 |
5.3.1 基于女大学生气质类型的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尺度图的构建方法 |
5.3.2 关于 15 种色彩样本与 15 对基本色彩语义形容词的对应关系 |
5.3.3 基于女大学生气质类型的品牌个性手机色彩语义尺度图的构建 |
5.3.4 基于女大学生气质类型的品牌个性手机色彩期望语义矩阵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实证研究的应用价值 |
6.1 课题研究的贡献及应用价值 |
6.2 课题研究的结论 |
6.2.1 课题研究结论(一) |
6.2.2 课题研究结论(二) |
6.2.3 课题研究结论(三)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二:手机色彩语义形容词甄选问卷 |
附录三:手机分群样本 |
附录四:手机样本分类调查 |
附录五:朵唯手机品牌个性色彩语义评价调查 |
附录六:朵唯手机品牌个性色彩语义及偏好与女大学生气质调查 |
附录七:图表来源 |
四、平价魅力诺基亚6610(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义利相兼”的观点论工业设计中的“计划性过时”策略[D]. 孙怡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关于《战略思考—拯救菜鸟小王》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迟庆凯. 延边大学, 2019(03)
- [4]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D]. 陈朝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2)
- [5]基于品牌识别的无线耳机设计方法研究[D]. 温柔.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6]关键成长的策略竞争 ——基于移动通讯产业的研究[D]. 何继昌. 南开大学, 2014(04)
- [7]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研究 ——跨国公司产品战略选择的一个基础[D]. 李倩倩. 复旦大学, 2012(03)
- [8]产品造型设计的“ATE”三维评价研究[D]. 王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9]女大学生气质与品牌个性手机的色彩语义研究[D]. 王丽娜. 江南大学, 2013(02)
- [10]HOT 2013科技趋势谈[J]. 秦瀚钰,黄浩,一啸倾城,小新. 移动信息, 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