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滴利多卡因对家兔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罗明[1](2019)在《基于“合治内府”理论探讨电针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患者9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四组,即下合穴组、原穴组、非经非穴组、等待治疗组,各24例,分别给予电针下合穴、电针原穴、电针非经非穴及等待治疗,3天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对比四组受试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1)总有效率:下合穴组为95.83%,原穴组为83.34%,非经非穴组为64.67%,等待治疗组为45.84%,下合穴组、原穴组、非经非穴组总有效率均高于等待治疗组(P<0.01);下合穴组和原穴组总有效率高于非经非穴组(P<0.05);下合穴组总有效率高于原穴组(P<0.05)。(2)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与等待治疗组相比,下合穴组、原穴组、非经非穴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非经非穴组比较,下合穴组、原穴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原穴组比较,下合穴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稍缩短(但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3)首次排气时间:与等待治疗组比较,下合穴组、原穴组、非经非穴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非经非穴组比较,下合穴组、原穴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原穴组比较,下合穴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4)首次排便时间:与等待治疗组比较,下合穴组、原穴组、非经非穴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非经非穴组比较,下合穴组、原穴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原穴组比较,下合穴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5)腹胀评分比较:下合穴组、原穴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非经非穴组、等待治疗组前后腹胀评分稍降低(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6)腹痛评分比较:下合穴组、原穴组、非经非穴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等待治疗组前后腹痛评分稍降低(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电针下合穴与原穴治疗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减退是有效的方法;(2)电针下合穴与原穴可明显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腹胀腹痛症状,且优于电针非经非穴;(3)等待治疗无显着疗效,体现了腧穴的特异性。
杨恒[2](2019)在《吗啡硬膜外输注对肠道Cajal间质细胞及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阿片类药物是处方量最大和最有效的镇痛药,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的治疗作用受限于其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便秘,统称为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肠功能障碍。目前研究表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是胃肠道的起搏细胞,其分化、成熟对胃肠道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肠功能障碍与胃肠道ICCs细胞之间是否相关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作者此前的研究表明吗啡或联合小剂量纳洛酮硬膜外输注兔的近端结肠ICCs数量减少、形态遭到破坏、c-kit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小剂量纳洛酮可以逆转以上表现;其对ICCs电生理方面的研究目前未见其他学者研究。本研究(基础研究)通过吗啡或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兔肠道ICCs细胞电生理的影响及(临床研究)吗啡或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观察其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吗啡硬膜外输注对胃肠功能作用的可能机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兔肠道ICCs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2,吗啡或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兔肠道ICCs细胞的电生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3,为排除胃肠道等腹部手术对观察指标的影响,选用择期下肢骨科手术采用硬膜外输注吗啡或复合小剂量纳洛酮镇痛的方法,采用患者主观问卷调查表和MRI客观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探讨其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4,对以上相关的探索及阐述为围术期术后镇痛及临床疼痛治疗防治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提供更好策略以及进一步研究阿片类药物对胃肠道功能及其ICC细胞的影响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方法:第一部分:家兔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MN组)、生理盐水组(NS组)共3组,每组6只。硬膜外穿刺成功置管1天后,接CBI硬膜外镇痛泵,连续输注5天。进行如下研究:1,ICC的体外培养:停止给药后1d,经耳缘静脉注入空气20ml处死,立即开腹,取盲肠下方至直肠的结肠组织,用K-B液冲、漂洗肠组织,固定于培养皿的底部,然后置于装有无钙Hank’s溶液的培养皿中,用常规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剥离黏膜层并切成小碎片,用Ⅱ型胶原酶分离细胞,分离后的细胞接种SMGM培养液内并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1d后更换为单纯含有SCF因子的SMGM培养液培养。2,ICC的免疫学鉴定:细胞培养稳定72h后进行免疫荧光学鉴定,倒去培养皿中培养液,滴加1∶200稀释的SA1022-兔IgG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7℃孵育过夜,PBS冲洗2min×3次,滴加1∶200稀释的生物素化山羊抗兔IgG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BS冲洗,DAB显色,苏木精轻度复染,中性树胶封片。细胞染色呈棕色者为阳性细胞。3,ICC的激光共聚焦荧光标记及显微镜观察:实验当天以培养基溶液稀释至终浓度为4μmol/L的工作液(避光)。取出培养72小时的培养皿,移除培养基,以上述配置液冲、漂洗2次,加入5μM的fluo-4AM放置于5%C02培养箱内37℃孵育5分钟,取出后再冲洗两次,室温下静放10分钟,使细胞温度与室温相同,恢复细胞稳定性。将培养皿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载物台上,选择镜下细胞染色良好的视野,每个培养皿随机选20个细胞扫描记录成像,META自带分析软件测量获得每个细胞长度值。从中随机选10个ICC样细胞200ms/张图片速度进行扫描,ICC样细胞内相对荧光强度代表钙离子的浓度,获得每个时间点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值。4,取出培养72小时的ICC细胞,室温下使用不含有钙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取盖玻片倒置于显微镜镜台上的灌流槽底部进行灌流(13ml/min),其灌流温度设置在3032℃之间,用电阻在25MΩ全细胞传统钳制模式的玻璃电极进行110MΩ的封接,膜电位钳制在-60mV,电流通过EPC-10膜片钳放大器记录分析处理。第二部分:应用随机双盲研究设计,纳入30例择期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椎管内硬膜外麻醉。随机化结果被隐藏在不透明的信封中,术后镇痛随机分为3组:罗哌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吗啡组(LM组)、罗哌卡因+吗啡+纳洛酮组(LMN组),连续术后镇痛5天。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ASAⅠ-Ⅱ级,预期住院时间至少7天。记录术中手血压、心率、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和术中补液量。记录术后在静息(VAS休息)和活动(VAS动态)时的术后第1、3和5天VAS评分。监测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瘙痒、镇静、运动或感觉阻滞、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收取患者每天自主胃肠功能问卷调查调查表(BFI、GSRS、PAC-SYM、BSFS)并作相应分析;术后镇痛1天和5天的肠道MRI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第一部分:1,体外培养ICCs细胞是可行的;生理盐水组与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体外培养的ICC细胞C-kit蛋白呈阳性表达,突起和胞体着色明显,其表达的细胞具有ICC细胞特有的形态特征:胞体呈梭形或三角形,胞核大、胞浆少,与邻近的细胞突起及胞体互相连接成网络状;而吗啡组ICC细胞C-kit蛋白呈表达明显较少,形态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数量明显减少;2,生理盐水组与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ICC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值无明显变化,而吗啡组ICC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值较生理盐水组及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明显降低(P<0.05);生理盐水组与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ICC样细胞长度无明显变化,而吗啡组ICC样细胞细胞长度较生理盐水组及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明显缩短(P<0.05);3,在生理盐水组与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中单个ICC的起搏电流振幅分别为:(19.85±3.75)pA、(19.53±3.81)pA,而吗啡组中单个ICC起搏电流振幅为(6.56±4.22)pA;与生理盐水组、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比较,吗啡组的钳制电流明显降低(P<0.05);而生理盐水组与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比较,两组基本上没有变化(P>0.05)。生理盐水组与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ICC的起搏频率分布为(22.5±2.15)次/min、(21.5±2.92)次/min,而吗啡组ICC的起搏频率为(10.25±2.35)次/min,;与生理盐水组、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组比较,吗啡组的ICC起搏频率明显降低(P<0.05);而生理盐水组与吗啡复合小剂量纳洛酮比较,两组基本上没有变化(P>0.05)。第二部分:1,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输液量、失血量和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镇痛罗哌卡因L组较LM组、LMN组用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给药的总量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整个术后期间,所有人患者有足够的镇痛效果,三组组间静息时VAS疼痛评分第1天至第5天无明显差异(P>0.05),L组与LM组在活动时第1、3、5天时,VAS评分无差异(P>0.05),LMN组在活动时(第1、3、5天)的VAS评分较L组与LM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均未见镇静、运动或感觉阻滞、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L组、LMN组未发现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LM组在治疗期间发生呕吐2例(20%)、恶心4例(40%)、皮肤瘙痒4例(40%),较L组、LM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组经基线校正的BFI症状总分评分(第一天和第五条比较)较L组和LMN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基线校正的BFI症状评分L组和LMN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GSRS总评分(第一天和第五天总分的平均分)比较,LM组与L组和LMN组比较,总分差有统计学意义,(F=29.72;P<0.001)、维度之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4;P<0.001);以及总分和维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8;P<0.001);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吗啡+纳洛酮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罗哌卡因+吗啡组与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吗啡+纳洛酮组比较,在便秘方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吗啡+纳洛酮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便秘症状问卷的患者评估(PAC-SYM)LM组与L组、LMN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42;P<0.001);LM组PAC-SYM评分在术后治疗与治疗日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P=0.01),在治疗的第4天(P<0.001)和第5天(P<0.001)与第一天存在显着差异。此外,在LM组治疗期间PAC-SYM评分,在第2天和第4天之间(第2天较基线下降2%,第4天较基线增加176%;P=0.002)以及第2天和第5天之间(第2天较基线下降2%,第5天较基线增加198%,P<0.001)检测到显着差异。在L组、LMN组PAC-SYM评分中,未检测到不同天之间基线校正值的差异(P>0.05);LM组与L组、LMN组排便频次的比较,排便频次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7;P=0.005);LM组治疗与治疗日期排便频次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1;P<0.001);数据分析显示排便频次LM组与L组、LMN组比较,第2天排便减少8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便减少87次,P<0.001)。LM组与L组、LMN组粪便形状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34,P<0.001);数据分析显示,与L组、LMN组比较,LM组治疗期间所有天数的粪便形态评分均显着降低(第1天至5天评分分别降低37%、52%、64%、40%、73%,P<0.005);5,LM组与L组、LMN组比较(第一天和第五天MRI扫描结果),肠道气体容积总体积气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8,P=0.002),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的积气也是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9,P<0.001);在LM组治疗期间,从第一天至第五天,盲肠/升结肠体积明显加(41%,P=0.005),横结肠明显增加(20%,P=0.005),总结肠也是增加(16%,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L组、LMN组仅在第一天盲肠/升结肠体积明显加(14%、13%,P=0.03),其他部位及治疗天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体外培养ICCs细胞的可靠性确切。2,NS组、MN组体外培养的ICC细胞具有其特有的形态特征:胞体呈梭形或三角形,胞核大、胞浆少,与邻近的细胞突起及胞体互相连接成网络状;而M组ICC细胞形态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数量明显减少;NS组、MN组ICC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值无明显变化,而M组ICC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值较NS组、MN组明显降低;NS组、MN组ICC样细胞长度无明显变化,而M组ICC样细胞长度较NS组、MN组明显缩短;M组单个ICC的起搏电流振幅与NS组、MN组比较明显降低;M组起搏电流频率与NS组、MN组比较明显降低,而NS组起搏电流振幅及频率与MN组比较基本没有变化。3,硬膜外输注吗啡使兔近端结肠组织ICC的表达造成障碍、ICCs样细胞钙离子电流减弱、ICCs样细胞的起搏电流降低,可能导致近端结肠ICCs样细胞起搏功能的障碍/减弱和细胞信号/信息传输出现一定的障碍,进而发生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肠功能障碍综合征;NS组与MN组基本上无变化,联合应用小剂量纳洛酮后能够逆转吗啡对ICCs样细胞造成的以上影响。4,据此我们推测吗啡可能是通过作用在兔肠道ICCs起搏细胞上的阿片受体作用对ICCs形态表达、起搏电流及信号传输等阻滞或障碍进而导致肠功能障碍。5,L组、LM组及LMN组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LMN组在第1、3、5天的活动后镇痛效果更佳,同时降低了吗啡的不良反应;6,通过MRI对患者肠道容积的客观测量,来评估吗啡对肠功能的影响的检测是可行的;7,LMN组增强镇痛效果的同时,其胃肠道的BFI、GSRS、PAC-SYM、BSFS的评分及MRI检测肠道容积均较均LM组有临床意义,同时降低了局麻药的用量。通过两部分的研究,我们推测其可能的机制是吗啡主要通过作用与胃肠道的起搏细胞ICCs表达的阿片受体上,通过对ICCs细胞表达的阻碍、起搏电流的阻滞、信号/信息传输的阻碍进而导致肠功能障碍;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以逆转吗啡的以上作用。为围术期术后镇痛及临床疼痛治疗防治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提供更好策略以及进一步研究阿片类药物对胃肠道功能及其ICC细胞的影响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邢伯威[3](2018)在《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及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一: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对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研究二:通过回顾性研究对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一:通过检索Pubmed、Th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英文数据库,CNKI、VIP、Wan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以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2月。检索内容为采用承气汤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RCT研究。通过筛选将符合要求的研究数据进行提取,包括肠梗阻患者的基线信息、干预措施、研究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及结果数据进行提取。然后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13软件及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二:回顾性调查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入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的肠梗阻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初步筛选出院诊断包含“肠梗阻”的病例,经过再次查阅完整病例,将确诊为“肠梗阻”且为第一诊断的患者纳入本研究。(1)对全部患者就诊期间的一般信息、理化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病情转归进行整理、总结,并建立统计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并单独对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患者进行相同的信息整理与数据分析。(2)将每1住院病例作为随访单位(住院结局为死亡患者除外),以每次治疗出院后4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等为间隔时间进行随访(部分患者依门诊复诊时间进行),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记录复发时间、复发后治疗经过、治疗转归等信息。(3)根据所获得的住院转归与随访信息对患者进行死亡危险因素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并根据中药使用情况,对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的全部患者及接受行气通腑中药灌肠治疗的患者单独行死亡危险因素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4)根据是否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及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未使用中药组、中药灌肠组、中药口服/胃管注入组、中药灌肠+中药口服/胃管注入组,对肠梗阻患者的短期疗效与复发情况进行分组比对。结果研究一:常规西医治疗相比,承气辈方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肠梗阻有效率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能明显改善肠梗阻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OR=5.285,95%CI(4.027,6.937),P=0.000];自主排气时间[SMD=-2.022,95%CI(-2.695,-1.350),P=0.000];自主排便时间;[SMD=-2.329,95%CI(-3.030,-1.628),P=0.000];肠鸣音恢复时间[SMD=-2.438,95%CI(-3.218,-1.659),P=0.000];腹痛、腹胀缓解时间[SMD=-1.911,95%CI(-2.521,-1.301),P=0.000];恶心、呕吐缓解时间[SMD=-2.016,95%CI(-2.362,-1.671),P=0.000];气液平消失时间[SMD=-3.608,95%CI(-6.476,-0.740),P=0.014];总住院时间[SMD=-1.420,95%CI(-1.715,-1.125),P=0.000]。研究二:(1)共随访180例,其中成功随访159例,脱落21例,成功随访的159例中,147例为非手术治疗病例,12例为手术治疗病例。共复发50例(31.45%)(非手术治疗患者复发47例,手术治疗患者3例);未复发76例(47.80%),死亡(是否复发及死因均不明)33例(20.75%)。50例中47例入院治疗,除1例随访时正在住院治疗,41例行非手术治疗,38例治愈或好转出院(1例随访时已好转出院并死亡,死因不明)3例死亡;5例行手术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出院后均未复发。未住院治疗的3例患者随访时症状均已消失且未复发。随访时间4天-41月(均数[标准差]16.06[12.09]月,中位数13.97月)。除1例复发时间未明确,其余49例复发时间4天-21月(均数[标准差]4.38[4.73]月,中位数3月)。44例行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均未复发。5例复发后入院行手术治疗,均有效,出院后均未复发,该5例患者均为初次复发患者,且既往均未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及具体治疗经过不详。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患者随访132例,成功随访117例,脱落15例。成功随访的117例中,共复发40例(34.19%),未复发55例(47.01%),死亡(是否复发及死因均不明确)22例(18.80%)。随访时间4天-40月(均数[标准差]14.31[11.19]月,中位数13月)。复发时间4天-21月(均数[标准差]4.52[5.08]月,中位数3月)。40例中37例入院治疗,32例行非手术治疗,30例治愈或好转出院(1例随访时已好转出院并死亡,死因不明)2例死亡;5例行手术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出院后均未复发。未住院治疗的3例患者随访时症状均已消失且未复发。(2)全部195例病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营养风险评分、恶性肿瘤并转移;128例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病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未找到;109接受行气通腑中药灌肠治疗病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恶性肿瘤并转移。(3)全部126例随访病例的复发独立危险因素为:体重;95例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病例的复发独立危险因素为:体重;82例接受行气通腑中药灌肠治疗病例的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未找到。(4)短期疗效:中药灌肠+中药口服/胃管注入组与未使用中药组总有效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情况:各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研究一:承气辈方剂能有效治疗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受纳入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对照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研究二:(1)肠梗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营养风险评分”与“恶性肿瘤并转移”;肠梗阻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体重”,但受制于样本量,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扩充样本量,以求获得更全面、可靠数据。(2)行气通腑中药可有效治疗肠梗阻,中药灌肠+中药口服/胃管注入疗效优于未使用中药,但各给药方式间无显着差异;未使用中药与各种给药途径予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复发率无显着差异,其远期疗效有待更完善的前瞻性研究及高质量的回顾性研究揭示。
王培[4](2013)在《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腹部手术后镇痛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更合理的运用抗炎药物治疗和预防术后肠梗阻。方法:选择ASA I~II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利多卡因组(L组),地塞米松组(D组)、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L&D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20例患者。使用同一个手术间、同一台麻醉机、同一批次的药物。L组、L&D组均在诱导前10分钟给予利多卡因负荷量1.5mg/kg,之后以0.5mg·kg-1.hr-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48小时;D组、L&D组均在诱导前10分钟给予地塞米松负荷量0.1mg/kg,然后以0.004mg·kg-1.hr-1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48小时,C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诱导时静脉依次注入咪唑安定0.05mg/kg、舒芬太尼0.5u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及丙泊酚1.5mg/kg。静吸复合麻醉维持麻醉深度,吸入的七氟醚维持0.71.3MAC,以3-5mg·kg-1·hr-1和0.05-2ug·kg-1·hr-1的速度分别泵入丙泊酚和瑞芬,然后根据血压和心率调整丙泊酚、瑞芬剂量使测得的血压值在基础血压上下20mmh内波动,心率在100次/分以内波动;根据潮气量的变化,间断静脉推注阿曲库铵维持肌松。记录术中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PCIA按压次数;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分别于静息、咳嗽时的VAS评分;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恶心、呕吐(PONV),局麻药中毒,感染、不愈合等。结果: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L、D、L&D、C组分别是7.11±0.78ug·kg-1.hr-1、8.07±0.61ug·kg-1.hr-1、6.61±0.72ug·kg-1.hr-1和8.59±0.58ug·kg-1.hr-1。L、L&D组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C、D组两组之间也没有显着差异,L、L&D组两组较D组和C组瑞芬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PCIA按压次数四组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的PCIA按压次数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利多卡因组、L、L&D组在术后6小时、12小时、术后24小时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翻身活动时疼痛评分L&D组在术后第一天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的静息时疼痛评分在术后第一天相对较低但不明显,第二天的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L、D、L&D、C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3.40±7.72)h、(28.65±8.56)h、(22.45±7.42)h和(29.50±9.11)h,L、L&D两组之间无差异,C组与D组相比无差异,L、L&D两组与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48.25±15.51)h、(53.10±13.65)h、(46.20±15.28)h和(55.55+15.39)h;L,L&D组与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其他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未发生外科意外,D组和L&D组恶心、呕吐程度较轻。结论:1.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可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及对阿片类药物的需要量。2.静脉输注抗炎类药物,可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3.小剂量地塞米松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其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的效果不佳。4.长期静脉输注小剂量的地塞米松,无明显不良反应,相对安全。
魏敏[5](2013)在《利多卡因围术期输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术后急性康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全麻下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糖、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的影响,观察对病人术后腹部疼痛评分、腹部舒适度评分以及恶心呕吐评分的影响,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确诊子宫肌瘤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P)和利多卡因组(L),每组各20例(n=20)。所有病人均于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0mg,阿托品0.5mg。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开放左上肢静脉通路,同时开放右上肢浅静脉用中号B.D留置针以备收集血液标本。开放专门利多卡因用静脉通道。L组麻醉诱导前15min通过利多卡因专用静脉通道缓慢静推利多卡因1.5mg/kg (5min),随后通过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2%利多卡因1.5mg· kg-1· h-1至病人离开手术间。对照组给予相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予以咪达哗仑0.1-0.2mg/kg,芬太尼2-4μg/kg。丙泊酚1-1.5mg/kg,罗库溴铵0.6mg/kg,常规诱导,3分钟后气管插管,予以机械控制通气。插管后以七氟醚、芬太尼维持麻醉,根据需要追加阿曲库铵。术中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 BIS维持在40-60之间,PETCO235-45之间。麻醉中连续监测ECG、HR、SPO2,SBP、DBP、 MAP、PETCO2以及BIS。于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24h、48h、72h,经B.D留置针抽取静脉血,分别测血糖、血浆皮质醇浓度。随访并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病人术后清醒时、术后6h、术后24h、术后48h安静及咳嗽时腹部疼痛VAS评分,腹部舒适度评分以及病人恶心呕吐评分。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1)血流动力学变化:HR、SBP、 DBP、MAP与基础值比较,P组气腹建立后,SBP、DBP、MAP升高,HR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气腹建立时SBP、DBP、MAP升高,HR变化不明显,其他时间点变化均不明显;组间比较,两组基础值及气腹建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气腹前及气管拔管即刻SBP、DBP、 MAP和HR,P组高于L组(P<0.01)。(2)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与P组比较,L组病人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显着早。两组病人下床活动时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3)血糖及血浆皮质醇变化:两组病人术前血糖及皮质醇浓度无明显差异。与L组比较,P组病人术后24h血糖明显高于L组,其他时间点无差异,术后三天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L组。(4)术后腹部疼痛VAS,腹部舒适度VAS及恶心呕吐VAS:术后L组病人腹部疼痛VAS及恶心呕吐VAS评分低于P组病人,而腹部舒适度VAS显着高于P组病人。结论:1.利多卡因围术期静脉输注能减轻手术及其他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但这种抑制作用是不完全的。2.利多卡因围术期静脉输注能减轻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手术满意度。
莫科林[6](2012)在《利多卡因PCIA用于肝脏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和曲马多用于肝脏手术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的应用效果及对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肝部分切除术病人60例,随机分3组(n=20):A组(自控镇痛实验组),用药为利多卡因200mg、芬太尼0.5mg、曲马多500mg、氟哌利多5mg复合镇痛液加生理盐水至150ml。B组(自控镇痛对照组),用药为芬太尼0.5mg、曲马多500mg、氟哌利多5mg复合镇痛液加生理盐水至150ml。C组(传统镇痛组),根据病人需要肌注曲马多或哌替啶镇痛。所有病人统一手术方法及麻醉方法,术后按各组镇痛方法进行术后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病人术后2h、4h、8h、24h、48h及72h镇痛效果(安静及咳嗽时VAS),PCA按压次数,病人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镇静、恶心、呕吐人数及评分。于术前一天、术后24小时、72小时抽血检查肝功能(ALT、AST)、肾功能(尿素、肌酐)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VAS评分显示A组及B组均显着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相比术后2小时咳嗽时VAS评分有显着差异,其余时点静息和咳嗽时评分无显着性差异。A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显着短于B组(P<0.05),A组与C组对比无显着性差异。三组患者在术后24h及72h的AST及ALT值差异无显着性,术后尿素、肌酐值差异无显着性,A、B两组术后肺通气、换气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术后PCIA中添加利多卡因可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咳嗽时疼痛程度,对肝、肾、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但不能改善术后静息时镇痛效果及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
邓晶晶[7](2010)在《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靳三针组穴中的“足三针”远道取穴防治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深入探讨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和机制。临床研究部分采用传统手法针刺与电针治疗进行对照,旨在丰富针刺调整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治疗方式。临床研究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可为针刺调整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支持。机理研究部分以胃肠起搏细胞ICC为主要切入点,从ICC的数量,超微结构,ENS-ICC-SMC网络结构,Kit-SCF系统的SCF基因表达,血液胃肠激素,胃肠组织的炎症反应等不同层面对针刺调整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机制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旨在为其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文献研究回顾了近20年来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文献,对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机理研究和治疗进展,以及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所查及的文献进行分析。临床研究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和肝胆外科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手法针刺组、电针组、空白组,每组35人。手法针刺组与电针组取穴相同,均取靳三针组穴里的“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进行治疗。手法针刺组的针刺操作为垂直刺入腧穴后持针候气,拇、食、中三指微用力握持针柄,将辨证与辨针下气结合,补虚泻实,施行徐疾提插补泻。若正气不实不虚则采用导气同精手法徐入徐出导之,并配合呼吸调气,随患者一呼一吸将针插入相应深度,再随患者一呼一吸将针提出浅层,待感觉针下正气充实平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每穴每次行针约2分钟,治疗30分钟后出针。电针组的针刺操作为足三里和太冲针刺后接一对电极,足三里负极,太冲正极,双三阴交只针刺不加电针。连续疏波,脉冲频率2Hz,电流1~2mA,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30分钟后出针。两组均每日2次,直至患者出现排气,最长治疗5天,5天仍未排气者终止治疗。空白组不予针刺。观察并记录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肛门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腹胀痛分级,胃肠反应分级,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研究制作大鼠结肠肠肠吻合模型。设针刺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开腹操作)、空白组进行比较。术后麻醉清醒即予针刺。针刺组、假手术组取穴均为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用直径0.18mm,长10mm的针直刺入穴位,每5分钟缓慢提插捻转2~3次。模型组、空白组每天同一时间放于自制固定器中15min。每日针刺1次,每次15分钟,连续治疗3天。观察并记录大鼠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1-3天每天排便粒数、排便重量。术后第四天采用双探头可变角度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对大鼠进行核素扫描胃液相排空实验检测,观察大鼠胃半排时间和60min胃排空率的改变。处死采血进行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含量检测。取胃体中部距贲门1/3的胃运动起搏区、盲肠下2cm处结肠(相当吻合口处)组织,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炎症反应情况;一部分制作冰冻切片后,用C-Kit和VAChT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测ENS-ICC-SMC网络结构的改变;一部分用于制作电镜标本以观察ICC超微结构的改变;最后一部分用RT-PCR法检测SCF、CALM1的基因表达。结果临床研究1.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情况:手法组与空白组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而手法组与电针组、电针组与空白组的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2.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情况:术后排便时间手法组与空白组、手法组与电针组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就首次排便质量(是否成形)看,手法组与电针组比较P<0.0125。3.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手法组与空白组、电针组与空白组均有显着差异,手法组较电针组的差异更大(P手法<0.01,P电针<0.05)。4.肠鸣音情况:①肠鸣音出现与恢复情况:肠鸣音从出现到恢复所需的时间,手法组与电针组、电针组与空白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手法组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肠鸣音评分:电针组与空白组评分差值两组差异显着(P<0.01),手法组与空白组评分差值两组差异显着(P<0.01)。5.腹胀痛评分:电针组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空白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6.胃肠反应评分:电针组治疗前后胃肠反应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7.疗效评定①症状积分评价:手法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P<0.05),电针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具显着性差异(P<0.01)。②疗效指数分析:手法组与空白组、电针组与空白组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③疗效分级:手法组与空白组在等级程度和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8.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针刺介入时间的相关分析:以排气时间为y,针刺介入时间为x,采用曲线拟合,求得曲线方程为y=x1.4(5<x≤39),决定系数R2=0.97,P<0.001。实验研究1.排便观察①首次排便时间:针刺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术后第一天大鼠排便例数:术后第一天大鼠排便例数模型组与空白组(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P<0.01)、假手术组与空白组(P<0.05)均有显着性差异。③术后大鼠排便粒数变化:术后第一至三天排便粒数模型组与空白组、针刺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第一天无明显差异,术后第二第三天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④术后大鼠排便重量变化:术后第一至三天排便重量模型组与空白组、针刺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第一天排便重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二第三天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2.核素扫描胃液相排空实验①半排时间(GET1,2):模型组与空白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60分钟排空率:模型组与空白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3.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改变: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4.胃肠组织光镜下病理形态变化:模型组炎症水肿最重,可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肉芽肿组织。针刺组炎症水肿程度较模型组轻。模型组和针刺组均可见手术线头和异物反应,存在粘膜溃疡。5.胃肠ENS-ICC-SMC网络结构的变化:模型组ICC数量明显减少,荧光强度减弱,与空白组比较P<0.05。ICC细胞突起不明显,完整的网络样结构消失,网络出现大片空缺,ICC之间以及与其平滑肌和神经纤维之间的紧密样连接缺损。胆碱能神经网状结构严重残缺,呈片状分布,神经纤维间的连接大大减少,VAChT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荧光强度减弱,与空白组比较P<0.05。ICC与胆碱能神经纤维分布不均匀,胆碱能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紊乱。针刺组ICC分布较为连续,保持网络状结构,ICC细胞突起可见,细胞突触以及与平滑肌和神经纤维之间连接较紧密,无明显的间隙,细胞的数量以及荧光强度比模型组有所增强(P均<0.05),较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VAChT阳性神经纤维较模型组明显多,维持神经网络样结构,胆碱能神经节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荧光强度有所增强(P均<0.05),较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ICC与胆碱能神经纤维间的长突起较模型组增多,相互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完整,维持网络样结构。6.胃肠ICC电镜超微结构的改变:模型组ICC细胞核皱缩,异染色质趋边,呈斑块状;突起明显减少或消失,许多末梢突起破裂,失去胞浆内容物;胞浆空泡形成,胞膜泡状化;胞浆内细胞器数量明显减少,结构出现异常:线粒体数量减少,出现肿胀、嵴断裂、溶解、形成空泡、甚至破裂;内质网扩张,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许多中间丝排空;出现大的脂滴和空的膜结合泡;次级溶酶体增多,与融合性脂滴和成簇的糖原颗粒密切相关;基底膜缺乏或不完整。部分细胞胞浆内微细结构辨认不清。针刺组ICC细胞核保持正常形态,细胞突起损伤不明显,异染色质部分趋边;存在大量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胞浆内细胞器形态结构较为清楚,少量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基底膜维持完整。7.胃肠组织SCF基因表达的改变:模型组与空白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8.胃动素与胃肠排空的关系:胃动素与胃半排时间的方程为y=165.179-0.732x(0<x≤162),决定系数R2=0.309,P<0.001。胃动素与胃排空率的方程为y=0.008+0.003x(0<x≤162),决定系数R2=0.234,P<0.001。胃动素与排便粒数的曲线方程为y=-0.793x+0.017x2-7.734×10-5x3(0<x≤162),决定系数R2=0.65,P<0.001。结论1.针刺能缩短腹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改善术后排便,促使患者提前恢复流质饮食,减轻腹胀痛、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2.手法针刺和电针各有优势。手法针刺在整体调节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排便质量、促使患者提前恢复流质饮食方面疗效较好,而电针在改善和促进肠鸣音恢复、减轻腹胀和胃肠反应方面疗效较好。不同的优势特点可能与其作用机理有关。手法针刺善于整体调节,而电针则长于改善胃肠电节律,提高阈值。3.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针刺介入时间呈幂相关。4.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主要在于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功能的恢复,此功效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胃动素的含量,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胃肠起搏细胞ICC的数量、结构和功能等多方面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4.针刺能促进腹部术后ICC细胞的再生,ENS-ICC-SMC网络结构的恢复,改善ICC超微结构,这可能与针刺具有调整Kit-SCF系统中SCF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
谭昕[8](2010)在《厚朴粉足三里穴位敷贴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剖宫产是解决难产,抢救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由于围产医学的进步,剖宫产率一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剖宫产人数的增多,术后各种并发症日益凸现出来,如何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促进产后快速康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成为产科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为剖宫产术后整体康复的起始环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促进产妇提早进食,改善机体营养,增强抵抗力,缓解产妇围手术期不良情绪,促进乳汁分泌,促进子宫复旧,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盆腹腔脏器粘连性疾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还是存在种种不足之处,缺乏最佳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厚朴粉足三里穴位敷贴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行择期剖宫产术的15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对照组予以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理,即加强宫缩,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处理,不使用任何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30分钟内予以厚朴粉敷贴双侧足三里穴位,每6小时更换药物1次直至排便为止。观察并记录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且测量腹围,记录腹胀发生情况。所得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取t检验及x2检验。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生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有1人出现Ⅱ级腹胀退出试验。剖宫产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平均时间治疗组为16.42±5.41h,对照组为19.68±4.69h,首次排气平均时间治疗组为25.78±7.14h,对照组为30.92±7.28h,首次排便平均时间治疗组为58.81±10.54h,对照组为66.71±9.48h,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三方面组间相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并且两组在术后48h、72h、96h三个不同时点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例数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两组术后腹胀发生情况的比较,治疗组术后3例出现腹胀,占总例数的4%,而对照组发生腹胀的11例占总例数的14.67%,两组间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厚朴粉足三里穴位敷贴能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提早恢复,能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推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整体康复。
陶莹,张雅丽[9](2010)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进展》文中认为
沈建超[10](2008)在《甲氧氯普胺的临床新用途》文中指出甲氧氯普胺又名胃复安,为中枢性止吐药和胃肠动力药。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综述甲氧氯普胺临床新用途。发现其治疗偏头痛、肾绞痛、顽固性呃逆、糖尿病性神经源膀胱有较好疗效,可用于腹部外科术中、术后预防内脏牵拉反应,减少并发症,还可用于防治剖宫产并发症及促进泌乳。
二、静滴利多卡因对家兔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滴利多卡因对家兔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合治内府”理论探讨电针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及一般资料比较 |
1.3 诊断标准 |
1.4 观察病例标准 |
2 试验方法 |
2.1 临床实施 |
2.2 异常情况处理 |
2.3 电针注意事项 |
3 疗效观察及评判 |
3.1 疗效观察内容 |
3.2 疗效评价标准 |
3.3 安全性评估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与统计分析 |
5.1 所有病例治疗后总疗效的比较 |
5.2 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
5.3 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
5.4 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
5.5 治疗前后腹胀评分比较 |
5.6 治疗前后腹痛评分比较 |
6 安全性监测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减退的认识及治疗 |
1.1 中医对该病的认识 |
1.2 中医治疗现状 |
2 西医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减退的认识及治疗 |
2.1 西医对该病的认识 |
2.2 西医对该病的治疗 |
3 电针及选穴依据 |
3.1 电针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
3.2 选穴依据 |
4 关于本试验的结果讨论 |
5 不足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电针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基本信息 |
附录3:观察指标(只需观察治疗后第三天) |
附录4 目视模拟评分 |
综述 |
参考文献 |
(2)吗啡硬膜外输注对肠道Cajal间质细胞及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引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阿片类药物对胃肠道功能及其Cajal间质细胞影响的研究意义 |
1.2 阿片类药物对胃肠道功能及其Cajal间质细胞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2 材料(资料)与方法 |
2.1 第一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第二部分 |
2.2.1 患者资料 |
2.2.2 仪器、材料、药品清单 |
2.2.3 研究人员分工 |
2.2.4 监测与麻醉 |
2.2.5 镇痛方案 |
2.2.6 观察指标 |
2.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第一部分实验结果 |
3.1.1 ICC培养细胞的免疫学鉴定结果 |
3.1.2 3组ICC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
3.1.3 ICC电生理起搏电流的观察结果 |
3.2 第二部分研究结果 |
3.2.1 术中一般资料比较 |
3.2.2 麻醉和手术时间及液体出入量 |
3.2.3 术后3组VAS评分的比较 |
3.2.4 3组罗哌卡因与吗啡术后用量的比较 |
3.2.5 3组之间不良反应的比较 |
3.2.6 胃肠功能问卷调查相关量表观察结果 |
4 讨论 |
4.1 硬膜外输注吗啡或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兔肠道ICC电生理的影响及相关问题讨论 |
4.1.1 家兔硬膜外持续镇痛模型的建立 |
4.1.2 吗啡对胃肠功能及兔近端结肠ICCs样细胞形态及电生理关系的研究 |
4.2 硬膜外输注吗啡或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镇痛效果及术后胃肠功能的研究及相关问题讨论 |
4.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5 结论与前景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及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一 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
1.4 资料提取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 |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结果小结 |
3.2 本研究局限性 |
3.3 其他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回顾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资料收集 |
1.5 随访方式 |
1.6 随访研究终止点 |
1.7 危险因素分析 |
1.8 中药疗效分析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资料收集结果 |
2.2 随访结果 |
2.3 危险因素分析 |
2.4 中药疗效分析 |
讨论 |
1 肠梗阻诊断发展现状 |
1.1 临床表现 |
1.2 实验室检查 |
1.3 影像学检查 |
2 肠梗阻中西医治疗现状 |
2.1 非手术治疗 |
2.2 手术治疗 |
2.3 中医治疗 |
3 关于研究二的相关思考 |
3.1 关于随访 |
3.2 关于危险因素分析 |
3.3 关于疗效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腹部手术后镇痛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
(5)利多卡因围术期输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术后急性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利多卡因PCIA用于肝脏手术病人术后镇痛(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胃肠运动的生理调节和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和机理研究 |
一、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 |
二、相关机理研究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治疗 |
第二章 中医学对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和治疗 |
第一节 中医对胃肠动力及其功能紊乱的认识 |
第二节 中医对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诊断及分型 |
第三节 中医对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则治法 |
第四节 中药治疗 |
第五节 针灸推拿治疗 |
第三章 关于防治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
三、剔除标准 |
第二章 分组及治疗方法 |
一、随机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意外情况的处理 |
第三章 指标观测及疗效评定标准 |
一、指标观察及检测 |
二、疗效评定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一、组间均衡性分析 |
二、指标观测结果分析 |
三、疗效评定 |
四、相关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一、临床研究思路 |
二、中医辩证分型的探讨 |
三、治疗时机的探讨 |
四、选穴的探讨 |
五、针刺治疗方式选择的探讨 |
六、手法针刺补泻量的探讨 |
七、电针的探讨 |
八、留针时间及治疗频率的探讨 |
九、针刺治疗机制的探讨 |
十、观察指标及结果的探讨 |
十一、疗效评定的探讨 |
十二、关于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动物模型的制作及治疗方法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术后排便的观察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二 核素扫描胃肠排空实验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三 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血液胃肠激素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四 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组织光镜下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五 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ENS-ICC-SMC网络结构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六 针刺对肠肠吻合术后大鼠胃肠ICC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七 针刺对肠肠吻合术后大鼠SCF及钙调蛋白的PCR含量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第三章 实验间的相关分析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厚朴粉足三里穴位敷贴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近况 |
一、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二、西医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措施 |
第二节 中医学关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近况 |
一、术后胃肠功能减弱的病因病机 |
二、中医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措施 |
第三节 穴位敷贴疗法、足三里穴位及中药厚朴的相关研究 |
一、穴位敷贴疗法的相关研究 |
二、足三里穴位调节胃肠功能活动的相关研究 |
三、中药厚朴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观察指标 |
五、疗效评定标准 |
六、安全性评价标准 |
七、数据处理 |
八、研究质量控制 |
九、依从性测评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基线资料 |
2. 临床疗效结果 |
3. 安全性检测及不良反应 |
第三节 讨论 |
一、剖宫产术后早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必要性及意义 |
二、据证立法依据及组方依据 |
三、本研究的疗效分析 |
四、厚朴粉足三里穴位敷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理论探讨 |
五、本研究的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GS的诊断标准及发病机制 |
1.1 诊断标准 |
1.2 发病机制 |
2 PGS治疗进展 |
2.1 营养支持 |
2.2 促胃动力药物治疗 |
2.2.1 氨甲酰甲基胆碱 |
2.2.2 苯甲酰胺类药物 |
2.2.3 多潘立酮 |
2.2.4 呱啶苯酰胺衍生物 |
2.2.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2.2.6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
2.2.7 奥曲肽 |
2.2.8 其他 |
2.3 手术治疗 |
2.3.1 胃电起搏器 |
2.3.2 造口手术 |
2.3.3 胃切除手术 |
2.4 中医治疗 |
2.4.1 中药内服 |
2.4.2 中药灌肠和外敷 |
2.4.3 穴位刺激 |
3 小 结 |
(10)甲氧氯普胺的临床新用途(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偏头痛 |
2 治疗肾绞痛 |
3 治疗顽固性呃逆 |
4 腹部外科术中、术后的应用 |
5 防治剖宫产并发症及促进泌乳 |
6 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
四、静滴利多卡因对家兔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合治内府”理论探讨电针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D]. 罗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吗啡硬膜外输注对肠道Cajal间质细胞及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D]. 杨恒.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3]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及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回顾性研究[D]. 邢伯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腹部手术后镇痛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D]. 王培. 延安大学, 2013(01)
- [5]利多卡因围术期输注对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术后急性康复的影响[D]. 魏敏. 山东大学, 2013(11)
- [6]利多卡因PCIA用于肝脏手术病人术后镇痛[D]. 莫科林.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2)
- [7]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及机理研究[D]. 邓晶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8]厚朴粉足三里穴位敷贴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谭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9]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 陶莹,张雅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1)
- [10]甲氧氯普胺的临床新用途[J]. 沈建超.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