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湿润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降雨入渗,湿润峰模型,土壤含水率分布,非饱和参数
湿润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徐旭,席越,姚文娟[1](2019)在《基于降雨入渗全过程的非饱和湿润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降雨入渗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土壤的蓄水能力,减缓城市管网的泄洪压力。为更真实地反映入渗过程中土壤的含水率分布情况,将降雨入渗过程进行分段,确定各阶段土壤含水率分布函数,提出了修正的非饱和湿润峰模型。同时,结合达西定律,引入土体非饱和参数,得到均匀土体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土壤含水率、浸润深度和累计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显示,入渗过程中土壤表层含水率和浸润深度随时间呈非线性变化。对于高强度降雨,当表层土壤饱和后,开始出现积水。累计入渗量最终取决于土壤的饱和渗透性质,降雨强度对其影响有限。分别将4种土质土体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相对偏差均小于5%。(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谢博艺[2](2018)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汇流过程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极其不均匀,体现在旱期、非汛期、汛期等阶段,研究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汇流过程机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蓄满产流或者超蓄产流、超渗产流等方面论述了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流的过程机理,从坡地汇流、河网汇流等方面论述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汇流的过程机理。(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廖凯华,吕立刚[3](2018)在《东南湿润区坡面土壤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湿润区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困扰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近些年来,在政府鼓励和市场推动双重作用下,丘陵山区的开发力度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原生态竹林被开发为经济型用地(如茶园)。但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下垫面土壤孔隙结构和土壤水文过程,从而极大地影响着营养盐随土壤水分的迁移和转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太湖流域丘陵区坡面土壤水文过程物理机制及模拟研究"的资助下,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不同土地利用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2)坡面水文过程与水量平衡;(3)坡面土壤水文过程影响机制。目前对太湖流域丘陵区土壤水文过程研究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其影响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上述成果的取得以及未来的持续探索,对于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与流域面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进而为推动我国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管瑶,雷廷武,刘芳芳,董月群[4](2016)在《土壤点源入渗自动测量系统监测滴头下土壤湿润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运动过程是滴灌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采用点源土壤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利用计算机可控数码相机和图像识别技术测量滴灌地表湿润面积和土壤湿润体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采用正叁棱形有机玻璃土箱,设计一系列点源滴灌室内试验,获得点源滴灌入渗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试验采用3个流量:2、4及8 L/h处理,每个处理设置了3个重复。用数码相机每4 min拍摄一次地表湿润面积,用于计算地表湿润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同时,在1、2、3、4、6、8、10、12、20、30、40、50、60、70、80、90、100、120、140、160、180 min时刻,在贴在土箱侧面的透明胶片上,手工记录地表湿润面积和垂直湿润锋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由测量系统根据记录的地表湿润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自动计算得到土壤的入渗过程。通过入渗过程,计算得到滴头下地表土壤的湿润面积,由计算得到的土壤入渗率和计算得到土壤的湿润剖面,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检验测量的精度。结果表明,手工测量得到的地表湿润面积都略大于由土壤入渗自动测量系统计算得到的入渗率计算的地表湿润面积。由计算得到的入渗率预测的土壤入渗深度,略大于实测土壤入渗深度。计算得到前者的相对误差为2%~15%,后者的相对误差为1%~8%。说明土壤入渗自动测量系统,能够准确描述点源滴灌地表湿润过程及土壤入渗过程,并能预测不同流量下垂直入渗深度,测量方法可以为滴灌系统的设计提供相关参数。(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4期)
刘春成,李毅,曾智,庞颖,赵宇龙[5](2016)在《NaCl溶液添加湿润剂灌溉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认识微咸水的入渗规律,采用室内土柱入渗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矿化度(0,1,3,5g/L)的NaCl溶液加入湿润剂进行灌溉后盐碱土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在盐碱土中微咸水加湿润剂情况下不同公式描述入渗过程的适应性,并分析了全盐量和氯离子的剖面分布。结果表明:NaCl溶液添加湿润剂灌溉后,盐碱土的入渗能力随NaCl溶液矿化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入渗能力在NaCl溶液矿化度为3g/L时达到最大,超过3g/L后随NaCl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湿润土层剖面含盐量及Cl-浓度在相同湿润锋随NaCl溶液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湿润锋前达到最大。NaCl溶液矿化度为3g/L时,剖面含水率最大,其次是5,1,0g/L。4种不同矿化度NaCl溶液添加湿润剂条件下,Kostiakov公式的入渗率拟合值和实测值最为接近。(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何慧娟,王娟,邹继业[6](2015)在《陕西省生态建设过程中湿润指数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水热状况从宏观上决定植被覆盖类型,并且影响植被疏密程度[1],在半湿润半干旱区,植被变化对降水反应最敏感[2]。陕西省地处干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自1999年起陕西加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全省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陕西省植被绿度变化位居全国第一[3]。因此研究陕西省生态建设过程中水热条件的变化规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湿润指数作为水热条件变化的综合指标,辅以植被覆盖度数据,分析1981-2012年陕西省湿润指数的变化规律,为生态环境工程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用的科学依据。1数据及方法湿润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某一地区的水热平衡状况,是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之比,是判断某一地区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4]。公式为:K=Ra/(∑ETi),其中Ra是年降水量(mm),∑ETi是12个月潜在蒸散量之和。使用动力学模型的改进形式计算潜在蒸散量适合于中国湿润与半湿润土壤水分状况[5]。公式采用:ETi==22d(1.61/2i+Ui)wo i(1-hi)/Pi1/2(273.2+ti )1/4式中,i是月份的编号,Pi是月平均气压(mb),ti是平均气温(℃),di是月的天数,Ui是在10-12m高度处观测的月平均风速(m/s),woi是在温度为ti时的饱和水汽压(mm Hg),而hi是月平均相对湿度。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计算使用线性像元二分模型[6],数据选取2000-2012年250m分辨率MODIS-NDVI数据。按多年平均值可划分为四个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30%为低植被覆盖区,30%~60%为中植被覆盖区,60%~80%为高植被覆盖区,80%~100%为极高植被覆盖区,图1给出了植被覆盖度区划图以及96个气象站点对应的位置。2结果分析2.1陕西省1981-2012年湿润指数年际变化特征从湿润指数变化曲线图(图2)可以看到,1981-2012年陕西省湿润指数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多年平均值为1.03。从变化趋势线可以看出湿润指数从1981年开始先降低,在1999年后开始升高。统计不同植被覆盖等级下湿润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图3)。不同区域湿润指数的变化波动较为一致,但在极高植被覆盖区湿润指数较大,变化波动也较大,而在低植被覆盖区湿润指数较小,变化波动也较小。2.2植被覆盖度变化差异对湿润指数变化的影响按2000-2012年植被覆盖度线性回归倾向率划分为植被变化明显的区域和不明显的区域,探讨植被变化对湿润指数的影响。图4是变化明显区域相对变化不明显区域湿润指数差异的年际变化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随时间的变化低植被覆盖区两者差异明显增大,而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区差异变化不明显。统计2000-2012年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度和湿润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表1),首先,极高植被覆盖区植被与气候的相关系数在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和不明显的区域都较高,这是由于植被覆盖处于高值时再增高的空间本身就不大,加之这一区域处于天然林保护区,人为的改变较小,因此植被受气候的影响较大。而中高植被覆盖区在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和不明显的区域相关系数都较低。这是与人为因素影响有关,中植被覆盖区地处退耕还林区,高植被覆盖区以耕地为主,也就是人为因素占很大比重,因此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最后,在低植被覆盖区,植被覆盖度显着变化的区域植被与湿润指数的关系密切,不显着的地区植被与湿润指数相关性很小,这需要进一步讨论。从图5可以看到在低植被覆盖区,植被变化显着的地区植被覆盖度与湿润指数变化波动较为一致,而在植被变化不显着的地区植被覆盖度不随湿润指数的波动而变化(比较明显的是2006年)。这是由于低植被覆盖区地处长城沿线风沙区,沙地光谱特性稳定,气候对下垫面造成的影响较小,然而随着植被的增加,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就越明显。因此,在这一区域气候条件对植被的生长尤为重要,应该加大对植被保护的力度,并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期刊2015-10-14)
韩冬,魏占民,于健,宋日权[7](2015)在《基于不同湿润速度下PAM水解过程对砂壤土入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土壤结构改良剂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在不同湿润速度下对土壤入渗的影响机制,通过土槽入渗试验,研究混施干粉PAM(0、22.5、45 kg·hm-2)的砂壤土在不同湿润速度(2.5 mm·min-1和6.25 mm·min-1)下土壤入渗参数的变化,通过测定非毛管孔隙率、导气率和团聚体含量来描述土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湿润速度显着影响土壤累计入渗量和稳定入渗率,高速湿润条件下的累计入渗量和稳定入渗率比低速度湿润条件分别降低了23.75%和26.70%。在同一湿润速度下,PAM在不同阶段对土壤入渗的影响截然相反:湿润阶段,在PAM作用下土壤累计入渗量、土壤非毛管孔隙率和导气率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PAM用量越大降低幅度越大,此时正处在逐渐水解过程中的PAM分子长链堵塞了土壤孔隙,抑制了土壤水流运动;连续流阶段,PAM能够提高土壤稳定入渗率、土壤非毛管孔隙率和导气率,且PAM用量越大提高幅度越大,此时PAM分子已经完全水解,发挥了稳定土壤结构的作用,增加了土壤结构中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而促进水流入渗。研究不同湿润速度下PAM水解过程对砂壤土入渗性能的影响,可以为PAM在改良土壤结构方面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钱群[8](2014)在《中国西部湿润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多山国家,山丘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3。受东亚季风气候和陡峭地形等因素影响,山洪灾害频发,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失,近年来山洪灾害防治已经成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山洪通常发生在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内的小流域。受流域内的气象、地质(土壤)、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和土地利用等条件的影响,山洪小流域的水文响应呈现出复杂的时空分布特征。合理表达流域水文响应的物理机制,模拟和预报山洪形成过程,揭示山洪的时空变化特性,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提高防灾减灾技术水平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我国西部的湿润山区流域一直以来是山洪灾害的易发区和多发区。2008年的汶川地震导致地表条件破坏、滑坡泥石流频发,进一步加剧了震区的山洪危害。本文以震区的典型山洪流域——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为对象,开展水文观测和水文模拟研究,探讨流域内的水文响应机理、不同尺度流域上的水文响应特征以及地震事件对山洪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小流域的水文响应机理与径流系数异常现象。发现小流域的产流机制主要包括蓄满产流和浅层地下水出流,地表产流区域主要集中在河道及其周边。坡面上的降雨基本下渗,并在土壤中形成浅层地下径流,于河道及其周边区域出渗后汇入河道。浅层地下水出流在流域总径流中所占比例较大,在雨季末期时可达到69%,但随降雨的增强或初始含水量的减小会有所降低。这一产流机制解释了观测时间段内碱坪沟流域(为龙溪河流域的子流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径流系数达到3.29的异常现象;除去非本次降雨所产生的地下水出流成分,观测时段内的实际径流系数约0.68。(2)小流域径流峰值~降雨量的非线性激增行为。发现径流峰值随降雨量的增加存在非线性激增现象,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径流峰值~降雨量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此时径流组成中浅层地下水出流占主导;另一种为径流峰值~降雨量关系可由两段斜率不同的线性函数表示,即径流峰值~降雨量关系存在阈值行为,在降雨量达到某一阈值后,径流增加急剧变快,此时径流组成中蓄满产流占主导。第二类非线性激增关系中的降雨量阈值并不固定,随着流域初始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流域初始土壤含水量越大,该阈值越小。(3)小流域水文响应特征的空间尺度依赖性。对比龙溪河流域和流域内各支沟小流域,发现在同样的降雨和初始条件下,流域水文响应特征具有空间尺度依赖性。流域汇水面积增加,径流系数减小;降雨量增大,径流系数增大;流域汇流面积越小,径流系数对降雨量越敏感,即在同等降雨增量条件下,汇流面积越小的流域的径流系数增量越大。(4)2008年汶川地震对山洪的影响。震后滑坡泥石流灾害所带来的下垫面变化导致了流域内的山洪特性变化,在流域内局部地区的表现更为明显,局部山洪危害增加。针对碱坪沟流域,相同频率暴雨下,震后的流量峰值普遍比震前增大约7%;震后75年一遇暴雨即可产生相当于震前100年一遇暴雨的洪水,震后140年一遇暴雨可产生相当于震前200年一遇暴雨的洪水。随着暴雨规模的增强,震后下垫面变化所致的流量峰值增量也随之增加。200年一遇暴雨导致的流量峰值增量是10年一遇暴雨导致增量的1.5倍。上述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西部湿润山区小流域的水文响应特性与机理,加深了对山洪小流域水文规律的认识,可为山洪小流域的洪水预报预警提供科学支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12-01)
唐乾利,冯婧,代波,冯晓桃,黄欣[9](2013)在《湿润烧伤膏对创伤修复过程中VEG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对皮肤创伤模型大鼠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实验动物54只SD雄性大鼠,根据付小兵的创伤创面模型的造模方法建立模型,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贝复济组、MEBO组,每组18只。造模后次日开始用药,各组创面分别予生理盐水、贝复济、MEBO换药,每日定时换药2次。在用药后3d、7d、11d,每组每时相点随机处死6只大鼠,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成纤维细胞数量、血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bF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MEBO组大鼠的皮肤创面愈合率明显短于贝复济组(P<0.05)和模型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病理学观察:换药后的第3d、7d、11d,MEBO组与贝复济组比模型组比较,炎症反应轻、肉芽生长良好,纤维增生程度低;③免疫印记法检测:MEBO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bFGF蛋白表达分别上升27.5%和34.7%相比模型组(P<0.01)和贝复济组(P<0.05)明显提高。结论:MEBO能提高皮肤创面肉芽组织中的VEGF、bFGF蛋白表达量,刺激表皮细胞生长,再上皮化修复创面;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改善炎症状态,加快肉芽组织的形成,从而促进皮肤创面愈合。(本文来源于《第九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暨“耳穴诊疗技术防治疾病应用”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3-09-28)
孙金阳[10](2012)在《混凝土湿润与干燥过程中水分传输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传输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具有基础以及至关重要的地位。毛细吸水是自然界中混凝土主要的湿润方式之一,毛细吸水系数对于评价材料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混凝土水分传输问题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得到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分布,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求解了混凝土湿润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分布。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1)试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与养护制度对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的影响,并对不同养护制度下的混凝土进行了压汞法试验,分析了毛细吸水系数与孔结构的关系;试验发现,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系数略大于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养护制度对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具有显着的影响,恶劣养护条件会显着增加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系数;在进行孔结构分析时发现,临界孔径尺寸与多害孔含量的改变是养护制度影响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的主要原因。(2)在求解混凝土湿润过程中的水分分布时,湿度扩散系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遗传算法反演分析了混凝土毛细吸水时的湿度扩散系数,并得到了它们的最优解,通过代入反演所得到的最优解对混凝土毛细吸水时的水分传输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3)本文给出了湿润与干燥两阶段综合考虑的计算方案,即湿润与干燥阶段采用同样的扩散方程、不同的扩散系数,以湿润的终点为干燥的起点,湿润阶段的最终水分分布定为干燥阶段的初始条件,以饱和度为计算变量,计算需要的湿度扩散系数与表面扩散系数通过反演分析得到,采用等温吸附曲线(主脱附曲线)将计算结果中的饱和度与试验结果中的相对湿度联系起来,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计算方案是可行的。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38008、51008272和5117841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50903)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9CB623200)资助。(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6-01)
湿润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极其不均匀,体现在旱期、非汛期、汛期等阶段,研究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汇流过程机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蓄满产流或者超蓄产流、超渗产流等方面论述了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流的过程机理,从坡地汇流、河网汇流等方面论述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汇流的过程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润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徐旭,席越,姚文娟.基于降雨入渗全过程的非饱和湿润峰模型[J].水利学报.2019
[2].谢博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汇流过程机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8
[3].廖凯华,吕立刚.东南湿润区坡面土壤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8
[4].管瑶,雷廷武,刘芳芳,董月群.土壤点源入渗自动测量系统监测滴头下土壤湿润过程[J].农业工程学报.2016
[5].刘春成,李毅,曾智,庞颖,赵宇龙.NaCl溶液添加湿润剂灌溉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
[6].何慧娟,王娟,邹继业.陕西省生态建设过程中湿润指数变化规律研究[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2015
[7].韩冬,魏占民,于健,宋日权.基于不同湿润速度下PAM水解过程对砂壤土入渗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
[8].钱群.中国西部湿润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D].浙江大学.2014
[9].唐乾利,冯婧,代波,冯晓桃,黄欣.湿润烧伤膏对创伤修复过程中VEG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C].第九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暨“耳穴诊疗技术防治疾病应用”学习班论文汇编.2013
[10].孙金阳.混凝土湿润与干燥过程中水分传输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