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电放电测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磁兼容,静电放电,空气放电,接触放电
静电放电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曾雪,任海萍[1](2019)在《电磁兼容测试中静电放电整改方法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技术形态和种类日益丰富,有限空间内的电磁环境日趋恶化,电磁兼容性成了医疗器械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重点针对抗电磁干扰中的静电放电测试进行研究,从测试原理、目的、试验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静电放电可能对设备造成的后果;在此基础上从放电点位置、材质、电路设计等角度分析静电放电防护原则;结合实例进行解析,对样机的显示屏、面板、缝隙处进行按照本文思路进行整改,整改后静电放电试验合格。本研究为解决实际测试中的静电放电问题提供了参考,对医用电气设备研发阶段的防静电设计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9年09期)
刘心愿,范秋虎,何洪涛,谢云鹏[2](2015)在《静电放电测试标准对比及静电接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备在遭遇不同程度的静电放电时,其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面临着巨大的考验。GB/T 17626.2-2006、GJB151B-2013和GJB 1389A-2005均描述了静电放电试验项目。本文比较分析这叁个标准对该项目在试验目的、适用对象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发现这叁个标准的考核要求和试验方法也不尽相同。为了研究对电子设备实施静电放电(ESD)时的干扰机理,本文根据国际标准IEC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性实验和测量技术)给出的放电电流波形的要求,提出并验证了一种简化放电模型。在该放电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级装备静电放电试验中常见的叁类有关静电接地的问题,提出了保证电荷的可能释放通路要导电连续、且阻抗较小的这一重要原则,从根本上改善系统装备的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静电放电:从地面新技术应用到空间卫星安全防护—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8-12)
郭瑶[3](2015)在《新型膜状静电放电抑制器的测试方法及性能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电子产品的集成化发展也促使电子器件的敏感度不断提高,静电防护设计的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使用ESD防护器件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助于提高系统抗扰度。为了配合一种新型膜状ESD抑制器的研制,针对该抑制器的ESD防护特性,本文从基本原理、测试方法、测试讨论以及结果对比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1)ESD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搭建了两种静电防护性能的测试系统——人体金属模型和传输线脉冲测试系统,并通过实验进行深入研究。人体金属模型测试是一种瞬态测试,能够模拟真实的静电放电现象。一次脉冲测试就能得到一系列详细的防护参数,测试方便快捷但精度较差;人体金属模型测试中放电电压的选取对钳位电压、峰值电压、消散功率等参数有一定影响,但与响应时间、导通阻抗、维持点电压和电流等关键参数没有关联。而传输线脉冲系统是一种暂稳态测试,用计算电流代替测量电流,可以减少测试设备,提高系统精确度,而且测试参数更为全面,但不能模拟真实放电情况。为了分析两种系统的相关性,对比同一器件在两种不同系统中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响应速度快的ESD防护器件,两种方法得到的测试参数一致性较好,可相互代替,而对于响应速度慢、瞬态与暂稳态特性不一致的器件,两种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2)新型膜状ESD抑制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该抑制器利用纳米技术将高分子和导电材料融合一起,根据内部结构的隧道效应,使其在不同的电压条件下分别呈现绝缘性和导电性,具备ESD防护功能。设计样品测试板,测量该抑制器的防护特性,并与TVS二极管和压敏电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膜状ESD抑制器绝缘阻抗高、寄生电容小,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将其直接添加至PCB板的地层和信号层之间,避免了大量ESD防护器件的使用,不占用板上面积、利于产品集成化,而且节约了制作成本;相较于TVS和压敏电阻,该抑制器稳定性差、触发电压高、ESD防护设计窗口宽,其ESD防护性能仍有待改善。(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5-04-01)
[4](2014)在《NSG 437 & NSG 438静电放电模拟器——高性能的30 kV静电放电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测公司的ESD静电放电模拟器NSG 437和NSG 438具有独特的触摸显示屏和过程记录功能,以及性能优越的用户交互界面。即使采用了新型的彩色触摸显示屏,NSG 438的电池寿命依然优于市场上大部分同类产品。每次电池充满后可以提供超过30,000次的30 kV放电操作。而此款模拟器的过程记录功能让用户通过轻松的滚动触摸屏即可查看到历史测试类型。上述静电放电模拟器完全满足IEC、ANSI、SAE和ISO标准,是汽车及零部件和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信息技术、医疗和工业设备进行ESD静电放电测试的理想应用产品。(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电磁兼容》期刊2014年05期)
阮方鸣,章俊华,陈辉林,丁安,杨向东[5](2014)在《非接触静电放电测试低重复特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主研发的新型测试系统,对小间隙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中电极移动速度和气体压强引起放电参数的低重复离散特性进行探讨.新型测试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解决了带电体与受电体高速相向运动与避免强烈撞击损坏仪器的难题,并实现对多种影响因素的有效测量.用新型测试系统测量了气体压强变化和向放电靶移动电极速度等放电参数.静电放电模拟器移动距离控制在(10~40cm)的范围.电极移动速度变化(v)为14cm/s,则放电电流峰值改变(I)达到0.5A,空气压强变化对放电电流最高峰值的影响十分明显,压强变化(p)为0.06个大气压时,则峰值电流变化(I)为0.5A,证明了电极移动速度和空气压强对放电参数产生的影响;对放电参数受电极移动速度和气体压强变化而出现显着差异的可能机制给出了初步分析.(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张燕奇[6](2014)在《芯片级静电放电枪对测试结果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对于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而对于芯片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静电放电等电磁兼容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电磁干扰对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有了很大的影响。静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即”静电放电”的意思。静电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同物质或物体之间的相互摩擦、相互接触或分离均可产生静电,例如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挤压、切割、搬运、搅拌和过滤等一切过程以及干枯的头发接触到人体或衣物或生活中人在行走、起立、脱衣服等过程中都会产生静电。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接触到静电,甚至我们自己身体上和周围物体就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高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这些静电也许对人们的身体没有很大的影响,但对于一些静电敏感元件却直接可以使其失去本身应有的正常性能甚至完全毁坏。因此,对于很好的模拟EMC的测试环境并且减少不同的ESD静电枪对于结果的影响的差异很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标准中对ESD模拟器的规定以及常见的几种ESD模拟器,模拟器的校准装置和方法以及开路电压和电流波形的校准;比较了芯片级与系统级ESD测试及其对ESD模拟器的要求,给出了对芯片级测试中ESD模拟器correlation的测试方法,包括测试等级的选择,测试仪器和测试流程以及实验室的环境配置等,测试PCB板以及部分测试软件的实现以及测试引脚的选择和测试结果的分类;针对测试结果分析了ESD模拟器的性能比较,以及开关动作和开路电压放电电流对ESD模拟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1-02)
陈燕[7](2013)在《静电放电测试标准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备在遭遇不同程度的静电放电时,其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面临着巨大的考验。GB/T 17626.2-2006、GJB 1389A-2005和RTCA/DO-160F均描述了静电放电试验项目。比较分析这叁个标准对该项目在试验目的、适用对象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发现这叁个标准的考核要求和试验方法也不尽相同。GB/T 17626.2-2006是一项基础性标准,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GJB 1389A-2005主要针对垂直起吊、空中加油系统以及军械分系统,考核其在装卸、运输和垂直补给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TCA/DO-160F主要考核的是民航空运设备在经受静电脉冲后执行预期功能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环境技术》期刊2013年01期)
杜磊,刘卫东,王阳阳[8](2012)在《静电放电小空间测试装置性能分析与验证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核辐射条件下静电放电(ESD)瞬态脉冲场小空间测试的需要,基于有源电光调制法研制了一种经济实用的传感器,并利用该传感器搭建了光纤传输式瞬态电场测试装置。在介绍传感器设计与研制过程的基础上,对测试装置的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频域信号注入实验、方波脉冲注入实验及方波脉冲辐照实验,对测试装置的响应时间以及线性度等指标进行了性能分析;通过ESD脉冲辐照实验,对测试装置性能进行了综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装置的响应时间<1ns,可用于ns级辐射场测试;其线性度良好,通过调整天线负载电容的取值可以调节测试灵敏度。该测试装置可用于静电放电辐射场的时域测试,能够在小空间测试静电放电瞬态脉冲场。(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2年09期)
刘卫东,刘尚合,胡小锋,魏明[9](2012)在《静电放电近区辐射电场的时域测试与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静电放电近区辐射电场的时域测试技术及其时频域特征,利用2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分别对接触式和空气式静电放电(ESD)产生的近区辐射电场进行了测试,并对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微分特性的测试系统对ESD辐射电场信号中的低频分量衰减严重,使得其实测波形中的频谱能量主要分布在较高频段,在时域上表现为单个或一系列尖脉冲形式,且其幅值与被测辐射场的幅值及其前沿上升/下降时间均有关,由此得到的分析结果无法真实反映被测辐射场的时频域特征;而自行研制的光纤传输式瞬态电场测试系统对ESD辐射电场中的大部分频率分量均具有自积分特性,利用该测试方法实测得到的ESD辐射电场时域波形能直接反映其时、频域特征,更适合用于ESD辐射电场的时域测试。(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2年09期)
顾卫红,逯颖,徐佳佳,周宏伟[10](2012)在《静电放电测试中相关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两台带宽均为1GHz的数字示波器在对静电放电模拟器的静电放电脉冲的测试中得到的不同结果,分别从IEC61000-4-2标准的测试要求、试验方法及数字示波器的波形采集的原理出发,提出了要想准确测试静电放电脉冲波形除了考虑数字示波器带宽指标外,还必须考虑数字示波器的采样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2年03期)
静电放电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备在遭遇不同程度的静电放电时,其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面临着巨大的考验。GB/T 17626.2-2006、GJB151B-2013和GJB 1389A-2005均描述了静电放电试验项目。本文比较分析这叁个标准对该项目在试验目的、适用对象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发现这叁个标准的考核要求和试验方法也不尽相同。为了研究对电子设备实施静电放电(ESD)时的干扰机理,本文根据国际标准IEC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性实验和测量技术)给出的放电电流波形的要求,提出并验证了一种简化放电模型。在该放电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级装备静电放电试验中常见的叁类有关静电接地的问题,提出了保证电荷的可能释放通路要导电连续、且阻抗较小的这一重要原则,从根本上改善系统装备的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电放电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1].曾雪,任海萍.电磁兼容测试中静电放电整改方法解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9
[2].刘心愿,范秋虎,何洪涛,谢云鹏.静电放电测试标准对比及静电接地影响分析[C].静电放电:从地面新技术应用到空间卫星安全防护—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
[3].郭瑶.新型膜状静电放电抑制器的测试方法及性能参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
[4]..NSG437&NSG438静电放电模拟器——高性能的30kV静电放电测试[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4
[5].阮方鸣,章俊华,陈辉林,丁安,杨向东.非接触静电放电测试低重复特性分析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4
[6].张燕奇.芯片级静电放电枪对测试结果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7].陈燕.静电放电测试标准解析[J].环境技术.2013
[8].杜磊,刘卫东,王阳阳.静电放电小空间测试装置性能分析与验证实验[J].高电压技术.2012
[9].刘卫东,刘尚合,胡小锋,魏明.静电放电近区辐射电场的时域测试与实验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2
[10].顾卫红,逯颖,徐佳佳,周宏伟.静电放电测试中相关的问题研究[J].中国测试.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