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剪切梁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裂缝,剪切梁模型,自振频率,半空间
剪切梁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胡志平,夏香波,任翔,熊帆[1](2016)在《近地裂缝处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的剪切梁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近地裂缝处场地自振频率的计算方法,本文在传统剪切梁法的基础上假设地裂缝上下盘水平位移连续,推倒了地裂缝上下盘处单层及任意多层场地自振频率的递推公式和隐式解答,并且与正常场地剪切梁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近地裂缝处上盘场地基频比正常场地偏低、下盘场地基频则偏高,并且随着计算范围的扩大上下盘场地的基频越来越接近正常场地解。另外,随着自振频率阶数的提高,本文解也逐渐接近正常场地解。上述结论表明,本文得出的近地裂缝处场地自振频率的隐式解答还是比较合理的。(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邓亚虹,彭建兵,徐平,李喜安[2](2014)在《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的弹簧-剪切梁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匀直剪切梁横向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和刚性半空间上的直立悬臂剪切梁模型,考虑半空间弹性,发展和建立了弹簧-剪切梁模型,并获得了单层以及任意多层覆盖情况下的隐式解析解和递推公式。以弹簧-剪切梁模型分析了传统半空间刚性假设对场地自振频率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空间刚性假设引起的计算误差随着剪模比和覆盖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一般实际场地,在覆盖层厚度不是很小的情况下,采用传统刚性假设剪切梁法计算场地自振频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4年03期)
徐世烺,李军[3](2011)在《四点剪切梁法研究混凝土I-II复合型起裂准则及其缝高比影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3种不同缝高比试件的四点剪切梁试验,进行了混凝土I-II复合型起裂准则的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除了测得极限荷载外,还测得了各个试件的起裂荷载及起裂角度。根据所测得的起裂荷载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开裂状态下的应力强度因子KI、KII分量,进而提出了与以往由极限荷载确定的断裂准则相区别的起裂准则,研究了缝高比对该起裂准则、试件起裂角度和应力强度因子分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缝高比在0.3~0.4之间,其对混凝土I-II复合型断裂起裂准则有明显的影响;缝高比在0.4~0.5之间,其对混凝土I-II复合型断裂起裂准则基本上没有影响。随试件缝高比的增大,试件的起裂角度会增大,但对KI/KII却随缝高比的增大而减少。(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王瑞,进藤裕英,堀口胜叁[4](2001)在《超低温下层合板复合材料的短梁法层间剪切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维有限元法对超低温下玻璃纤维强化树脂层合板的短梁法层间剪切强度进行了研究 ,通过与二维有限元解析结果的对比 ,分析了试验片叁维形状对中性面上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 ;通过叁维有限元解析 ,阐明了剪切领域内的剪切应力分布 .数值解析结果表明 ,短梁剪切试验片的最大剪切应力并非在中性面上产生 ,靠近载荷点及支点附近产生较大的局部剪切应力 ;中性面上的剪切应力分布不均匀 ,但中性面上最大剪切应力均匀分布的范围较大 ;基于梁理论的表观层间剪切强度较中性面上的最大剪切应力值低 ,采用短梁剪切试验法时会产生较小的强度评价(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孔宪京,刘君,韩国城,倪汉根[5](2000)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的剪切梁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按剪切梁理论 ,采用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的方法导出面板堆石坝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计算公式 ,进而讨论了防渗面板对坝体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用振型迭加原理计算了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反应 ,并与一般堆石坝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0年07期)
胡倍雷,赵国藩,宋玉普[6](1995)在《四点剪切梁法研究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能G_F~*及其试件尺寸影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边切口四点剪切梁进行了混凝土Ⅰ-Ⅱ见复合型断裂G_F~*的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除测得了极限荷载P_(max)外,还测得了各试件的荷载-加载点位移(F_1-δ_1、F_2-δ_2)全过程曲线,荷载-裂纹嘴张开位移(Craek Mouth Open Displacement)曲线和荷载-裂纹嘴滑移位移(Craek Mouth Slide Displacement)曲线.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能G_F~*,分析了试件尺寸对G_F~*的影响规律并与混凝土Ⅰ型断裂能G_F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试件的叁种不同破坏形态及其断裂机理.利用抹平裂缝模型(Smeared Crack Model)对四点剪切梁试件进行了断裂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孔宪京,韩国城,张天明[7](1994)在《土石坝与地基地震反应分析的波动-剪切梁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水平成层粘弹性地基上的土石坝处理为一维问题,推导了体系相对于基岩的传递函数;建议了一个坝-基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方法.算例表明本方法简单实用;对工程初步设计,计算结果将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剪切梁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匀直剪切梁横向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和刚性半空间上的直立悬臂剪切梁模型,考虑半空间弹性,发展和建立了弹簧-剪切梁模型,并获得了单层以及任意多层覆盖情况下的隐式解析解和递推公式。以弹簧-剪切梁模型分析了传统半空间刚性假设对场地自振频率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空间刚性假设引起的计算误差随着剪模比和覆盖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一般实际场地,在覆盖层厚度不是很小的情况下,采用传统刚性假设剪切梁法计算场地自振频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剪切梁法论文参考文献
[1].王瑞,胡志平,夏香波,任翔,熊帆.近地裂缝处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的剪切梁法初探[C].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2].邓亚虹,彭建兵,徐平,李喜安.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的弹簧-剪切梁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4
[3].徐世烺,李军.四点剪切梁法研究混凝土I-II复合型起裂准则及其缝高比影响规律[J].水利学报.2011
[4].王瑞,进藤裕英,堀口胜叁.超低温下层合板复合材料的短梁法层间剪切强度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
[5].孔宪京,刘君,韩国城,倪汉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的剪切梁法[J].水利学报.2000
[6].胡倍雷,赵国藩,宋玉普.四点剪切梁法研究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能G_F~*及其试件尺寸影响规律[J].土木工程学报.1995
[7].孔宪京,韩国城,张天明.土石坝与地基地震反应分析的波动-剪切梁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