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逃兵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逃兵,逃兵形象,战争,英雄
逃兵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郭志清[1](2014)在《文学作品中逃兵形象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通过对《永别了,武器》和《红色英勇勋章》等文学作品中的弗莱明和亨利中尉塑造的形象进行解读,分析和研究这类人群的真实想法和其具有的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33期)
柴鲜[2](2008)在《个人·战争·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战争小说士兵形象,根据不同时代小说文本中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的不同演变,比较分析提出存在于这一时期战争小说中的人物典型——“逃兵”形象体系,并肯定“逃兵”形象存在的历史价值。文中所阐述的“逃兵”形象是掩盖在战场荣耀下士兵行为的另一面,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分析,并联系美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生命个体对战场荣誉的渴望、到死亡恐惧中逃生的立场转变,分析个人在不同时代对于战争和生命不同态度变化的原因,探讨不同时代“逃兵”形象发展变化的社会意义。在论文前言部分,对有关本论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概括性总结,提出本文研究范围及论点。论文的主体分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二十世纪初期反映在战争小说中为英雄荣誉幻想而参军,却在战场上因求生本能走上逃兵之路的迷茫“逃兵”形象,揭示士兵对战争现实和传说中英雄荣誉的思想认识。第二章分析工业迅速发展的叁四十年代中表现在战争小说里徘徊无助的“逃兵”形象,探讨为生计而服役的士兵对战争给予的生活机会的认识转变。第叁章比较分析二十世纪中期战争小说中战场内外的士兵们为争取个人生存的生命权利而反抗的英勇“逃兵”形象,肯定士兵对战争暴力的勇敢面对并超越死亡恐惧,对生活希望进行理性反思。最后一部分里,笔者对“逃兵”形象系列进行系统性总结,认为抱着同样英雄理想的美国志愿服役青年,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求、迷惘、徘徊和反思,共同构成了战争小说中一条多姿多彩的“逃兵”形象长廊。“逃兵”角色从被鄙弃不屑的耻辱标志到获得认同的英勇形象的转变,正是工业发展时代的今天,人类社会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肯定和理性超越,掩盖在正义和荣耀外衣下屠杀生命的战争是人类社会最为残酷野蛮的暴力,生活拒绝战争,生命需要理性。(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8-06-26)
陈博娟[3](2008)在《战争英雄与战争逃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与《永别了,武器》中男主人公战争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和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可谓现代文学中美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力作。本文通过这两本着作中两名主人公亨利和尤索林以普通人、小人物的身份与强大的国家机器的抗争而揭示出的战争形象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网络财富》期刊2008年12期)
逃兵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战争小说士兵形象,根据不同时代小说文本中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的不同演变,比较分析提出存在于这一时期战争小说中的人物典型——“逃兵”形象体系,并肯定“逃兵”形象存在的历史价值。文中所阐述的“逃兵”形象是掩盖在战场荣耀下士兵行为的另一面,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分析,并联系美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生命个体对战场荣誉的渴望、到死亡恐惧中逃生的立场转变,分析个人在不同时代对于战争和生命不同态度变化的原因,探讨不同时代“逃兵”形象发展变化的社会意义。在论文前言部分,对有关本论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概括性总结,提出本文研究范围及论点。论文的主体分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二十世纪初期反映在战争小说中为英雄荣誉幻想而参军,却在战场上因求生本能走上逃兵之路的迷茫“逃兵”形象,揭示士兵对战争现实和传说中英雄荣誉的思想认识。第二章分析工业迅速发展的叁四十年代中表现在战争小说里徘徊无助的“逃兵”形象,探讨为生计而服役的士兵对战争给予的生活机会的认识转变。第叁章比较分析二十世纪中期战争小说中战场内外的士兵们为争取个人生存的生命权利而反抗的英勇“逃兵”形象,肯定士兵对战争暴力的勇敢面对并超越死亡恐惧,对生活希望进行理性反思。最后一部分里,笔者对“逃兵”形象系列进行系统性总结,认为抱着同样英雄理想的美国志愿服役青年,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求、迷惘、徘徊和反思,共同构成了战争小说中一条多姿多彩的“逃兵”形象长廊。“逃兵”角色从被鄙弃不屑的耻辱标志到获得认同的英勇形象的转变,正是工业发展时代的今天,人类社会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肯定和理性超越,掩盖在正义和荣耀外衣下屠杀生命的战争是人类社会最为残酷野蛮的暴力,生活拒绝战争,生命需要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逃兵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郭志清.文学作品中逃兵形象的解读[J].才智.2014
[2].柴鲜.个人·战争·社会[D].暨南大学.2008
[3].陈博娟.战争英雄与战争逃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与《永别了,武器》中男主人公战争形象分析[J].网络财富.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