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郭林的《女人不能没有爱》(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梅[1](2021)在《抵触与顺应:田村殡葬改革中的农民行动逻辑》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随之带来的是农民传统权力观念、生存环境及利益格局等方面的改变。倘若农民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农村社会秩序的紊乱。只有真正了解了当下社会背景中农民真实的心理、行为选择及其背后的逻辑,我们才可能真正去认识和解释中国农民的行动,找到实现农民、基层组织、国家之间和谐发展的道路。1997年开始推行的农村殡葬改革就是典型的农村社会改革运动,在这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中,农民的利益也随之发生了变动。因此,农民对于政策的认可度与行动力,是殡葬改革政策能否在农村社会场域顺利推行与维持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深入了解殡葬改革过程中,农民在传统殡葬习俗与殡葬改革政策碰撞场域中的行动策略与逻辑。即在殡葬改革过程中,农民如何行动以获得满意结果?以及农民为什么会采取这一行动策略?因此,本文基于“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从殡葬改革政策施行过程入手,通过对一个云南村落农民行动的实证研究,观察农民在国家政策与村落民俗间的行动抉择,试图发现与梳理农民的日常生活逻辑和行动逻辑,从而加深对农村和农民的理解,透视乡村内生秩序,为建立良好的乡村治理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丰满个案。由此,本文以农民在殡葬改革中的不同行动取向与走向为主要阐释线索,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在描述田村概况的基础上对田村传统殡葬观念与殡葬行为进行了细致阐述。第二章对田村殡葬改革的原因和历程展开了论述。第三章与第五章聚焦于农民抵触与顺应两种行动取向,其中第三章阐述了农民抵触取向下的行动策略与逻辑,第四章阐述了被动顺应下的农民行动策略与逻辑,第五章对主动顺应下的农民行动策略与逻辑进行了论述。第六章从农民“过日子”哲学、基层政府治理逻辑以及村委干部的调和三个角度对农民顺应何以成为可能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在殡葬改革中的行动并不同于日常拆迁、征地事件中的集体经济利益表达行动,而是一种综合了“制度-结构”的社会行动。在殡葬改革中,支配农民行动的是一种复合理性逻辑。农民在传统殡葬习俗与殡葬改革政策的碰撞场域中并非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在复合理性行动逻辑的指引下,“审时度势”运用各种策略为自己争取利益。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既有基于“侥幸心理”意图抵触殡葬改革的农民,也有因为“怕吃亏”而被动顺应的农民,还有基于对殡葬改革合法性与合理性认知而主动顺应的农民。在整个殡葬改革过程中,纵观农民行动,顺应行动是常势,抵触行动是暂时。最终,抵触与顺应作为农民的两种应对行动取向,背后有着一系列不同的行动策略,而两种行动取向背后的行动逻辑都是农民在充分审视当前环境的基础上做出有利于自己与自家继续“过日子”的一种复合理性行动逻辑。正是这种“过日子”的理性行动逻辑决定了农民并非都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落伍者,即农民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既有断裂阵痛下的抵触,也有接续的顺应。
郭梦岩[2](2021)在《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纯女户个案研究 ——以河南省X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宗家英[3](2019)在《论赵德发小说的疾病书写》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80年代步入文坛以来,赵德发小说创作遍及农民与土地、城市改革、传统文化、生态以及乡村复兴等不同题材,充满探索意味。但无论风格怎样变化,赵德发的小说世界总涉及关于疾病和病态的内容。与其他作家书写病态时营造扭曲、阴暗、糜烂、绝望的氛围不同,赵德发笔下的疾病书写充满积极向上的审美韵味;其小说中的疾病呈现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需要,更含有隐喻功能。这种独特的审美倾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赵德发小说所涉疾病包括显性的生理疾病、隐性的心理疾病以及复杂的社会疾病三种形态。笔者发现,赵德发所写生理疾病主要以身体残疾、未老先衰、巨人症、家族心脏病、女性乳腺癌、不孕症、男性死精等最为显着。当涉及心理疾病时,赵德发对疯癫症、病态人格以及因落后文化观念而致的心理疾病花费笔墨较多。此外还有病态亲情、爱情以及其他病态社会关系。它们时刻警醒着读者。赵德发缘何构建了这充斥着病态的小说世界?总览赵德发的写作历程,发现其中既有作者对个人经历以及民间资源的想象与位移,也有作者主观写作策略的精心设计。除此之外,作者还受到文学语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耳濡目染,由此形成一个独具美学风格的小说世界。赵德发是一位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家,他以人道主义情怀观照笔下每一个人物。因此,对其小说中的病态现象进行文学疗救是其小说的逻辑选择。赵德发以文学为良药,在文学世界中塑造了一个个治愈疾病的文学场域,手握医疗之笔,无意识之中完成了对小说疾病的医治。此外,作者还在小说中通过对人际关系常态化和道德观念普及化的有意识设计,使小说中的疾病现象得到医治,从而使故事获得相对圆满的结局。这种对疾病现象的疗救意识,使赵德发在小说风格上有了新的突破,不仅在叙述上实现了双重叙事与双重视角的结合,在描写疾病的表现手法和隐喻内涵上也使小说表现内容更加深刻。疾病书写促其完成解构宏大叙事的民间化写作,将其小说创作推至生命书写的宏观意义之上,显现了作者对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思考。赵德发小说的疾病书写并没有给人以阴郁压抑感觉,而是将人物的病态无常贯穿于整个故事中,给人以奋发向上的阅读快感,创作出了一种超越颓废的小说氛围。这是赵德发小说创作风格的体现,更是其解构宏大叙事、寻求民间角度创作的有意为之。生命短暂,命运无常,疾病体验贯穿每个人生命的始终,我们无法躲避病态悲剧的存在,却可以从心态上建立起对生活的强大精神支柱。赵德发乐观积极的创作心理,折射出了个体生存的心理图景和新世纪的现实图景。
张金国[4](2018)在《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工作是民族国家社会结构中国家——民族二元互动关系的载体,体现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国家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多民族国家制度重建的变动时期,民族工作事关民族社会内部关系的重构、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整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实践处于转型为基础的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即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但需要突破的具体困境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完成政治秩序的重建。习仲勋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他不仅仅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造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执行者、重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他本人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独特观点、理论,他所倡导的民族宗教工作方法,他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西北民族地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层层障碍,在国家初创之际积极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理顺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可以说,正因为习仲勋开创性的民族工作思想才使得西北区域社会没有成为初生国家的包袱与负担,避免了历史上西北民族宗教问题阻碍国家建设的悲剧重演,其意义不仅仅在建国初期西北民族地区的一隅一地,更给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理论上的任何一种解读、研究乃至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研究习仲勋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工作的思想,尤其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思想,一方面在于追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治理上走过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历史的镜鉴寻求对当下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因为习仲勋所处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他基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实际上对我们今天极力解决的民族问题,依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行文规则概述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理论与现实意义,整理和评述既有的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等。对于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研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他本人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与思想,而必须放眼他的时代与时代所赋予他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思想何以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纵观世界人物思想研究,就个人思想而言,不可能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地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会与时代的关系之中,为此,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结合习仲勋的生平,做一个全面的纵向梳理,以期揭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认知。一种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就是抽象的,就必然是僵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展示其民族工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这一大的社会场域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架构的视角或向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内容的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也不例外。习仲勋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尤其是早期家庭的熏陶与后期革命实践的深刻影响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进行了剖析,即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根基、实事求是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团结发展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终极目标,三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本底色、价值追求(出发点、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恩格斯指出,研究这些思想动机“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1)可以说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的动机正是要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家构建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围绕习仲勋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战、民族社会改造、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观点、思想展开研究,也正是这些理论与观点建构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体系内容。方法论之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被上升为“原则”或“根据”,是因为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规定研究的方向,从而排除显然会使所说明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方向。基于此,论文第五部分以习仲勋在民族宗教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展开研究。一种理论与思想的强大力量,不在于理论与思想的深邃莫测,而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虽然具有某种历史性和阶段性特点,但由于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它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必须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同样要指导实践,它要根据新时期民族的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因此,文章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深刻挖掘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周婧[5](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王丽丹[6](2016)在《时代变革中的小人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剧本《在别人的烛光下》(以下简称《烛光》)完成于1992年。我在写完《不正常的女人》的当天夜里,就开始了《烛光》的创作。1992年,是我的幸运年。我的生活中有两个美好的年份—1968年和1992年,发生了许多美好的事件,但只是个别美好的事件,不是一整年。这是沉重、恐惧、充满了冒险的一年,或者说是美好、浪漫、充满了新生的一年,或者像今天人们所习惯表达的—是重获人
胡文平[7](2015)在《连心海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物孔爱丽女,约28岁小燕燕(肖燕燕)女,15岁燕燕妈(农村妇女)约45岁郭林男,约30岁地点场景海边,四周是岩石,一高耸的岩石上镌刻着"连心岸"三个红字,旁边有铁链栏杆,栏杆上密密匝匝地挂满了大大小小、款式各异的铜锁。背景是一望无际、波澜壮阔、蔚蓝色的大海。远处海平线上船帆点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时间白天【幕启:孔爱丽跌跌撞撞,蹒跚着,表情悲切地上。孔爱丽(走到铁链栏杆旁,蹲下,抚摸着挂在铁链上的其中一把铜锁,一脸的痛苦)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你这个没良心的……郭林,你这个薄情郎,你这个
杨帅[8](2014)在《鹿桥《未央歌》研究》文中提出《未央歌》是鹿桥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抗战时期的云南昆明为背景,以西南联大为舞台,诉说一群大学生在烽火岁月里的成长故事。自从出版后,《未央歌》在台港地区拥有大量读者,并被司马长风先生评为战时战后时期,长篇小说四大巨峰之一。本论文试图从抒情性角度分析它的文体特色,从成长小说的维度梳理它的主题内容及其背后创作者的成长观。上篇从抒情性角度分析其文体特色,细分为以下几个层面:人物化虚、环境突前、情节转淡,并把“新文言”付诸实践。并深入挖掘其抒情性的生成,即回忆机制的作用。下篇从拉康的主体性理论出发,试图梳理燕梅和小童的成长之路,并结合鹿桥的成长经历,得出成长之要义:一方面是个人独立性的获得,对自我有了自觉、确定的认知;另一方面个体自我的实现,包括对于责任的自觉与承担,以及能够有效地开展社会性实践,并得到社会认同。
韩慧玲[9](2014)在《苍茫尘寰与信仰之光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神性叙事》文中认为神性叙事乃指信仰叙事中的宗教信仰叙事,这既是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现象。新时期文学中出现了“神性复归”的现象,由政治信仰、世俗信仰和其它信仰的迷失而走向宗教信仰的追寻、由写作之路走向朝圣之途,从对现世的关注转向了对彼岸的追寻,有的作家甚至直接皈依了宗教。这一现象及其中所折射出的深刻复杂的文化与精神内蕴,是十分引人注目和值得深思的。本文以中国新时期小说中出现的神性叙事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划定的具体研究对象,为新时期文坛中出现的已皈依宗教、有明确宗教信仰或是表现出强烈宗教意识、宗教追求的作家及其创作的具有浓厚宗教意识、宗教情怀的叙事性作品。对这一现象,本文力求以多方位的视角进行全面考察和深入透视。首先,将神性叙事现象置于时代和文学的双重语境中去加以考察,梳理和描绘神性迷失与复归的脉络,并以揭示问题的属性和展开问题的幅度;其次,对神性叙事之思从存在与信仰、苦难与拯救这样两个方面加以探讨,探寻尘世与神光、灵魂与信仰、罪与罚、苦难与拯救之间的深刻关联;再次,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出发,在与日常叙事的对比以及对不同叙事取向的分类阐释中打开新时期文学中神性叙事的维度——佛理禅意、残月孤旅、十字架下的神启和“匿名教徒”的朝圣;然后,驻足于神性和智性、神性与诗性相织相交的审美空间,并结合具体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感受和领悟神性叙事中所蕴含的神圣、神奇与神秘兼具的艺术魅力。最后,对神性叙事的意义与启示、局限与问题、走向与展望作一归纳。而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拓展和深化新时期文学的研究,而且借助于对以神性叙事为表征的国人精神与信仰的历程和走向进行一个纵深的剖析,也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我们这一时代精神和文化现象的某些特征和脉动。
钟诚[10](2014)在《走近柳建伟——着名军旅作家柳建伟优秀作品浅析》文中研究说明《王金栓上校的婚姻》中的主题表现柳建伟的中篇小说《王金栓上校的婚姻》,描写了一位军区上校屡次结婚、离婚的故事,在曲折的故事经历中,主人公王金栓上校由最初头戴光环似的荣耀感在结尾处陷入残酷现实的枷锁,从一个多次改变了别人命运的人转变为需要依靠曾经自己救助过的人。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发展故事,以小说惯有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保持客观性,用较为轻松的语调和简洁的文字却塑造出了王金栓上校这样一个悲剧性
二、郭林的《女人不能没有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林的《女人不能没有爱》(论文提纲范文)
(1)抵触与顺应:田村殡葬改革中的农民行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简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殡葬改革 |
(二)农民行动逻辑 |
四、理论工具 |
(一)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
(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半结构访谈法 |
(三)参与观察法 |
(四)过程-事件分析法 |
(五)深描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田村的传统殡葬 |
一、田村概况 |
(一)区位边界 |
(二)人口结构 |
(三)村落发展 |
(四)村民生计 |
二、传统殡葬观念 |
(一)祖先祭祀 |
(二)灵魂永生 |
(三)风水信仰 |
三、传统殡葬行为 |
(一)立墓树碑 |
(二)棺殓土葬 |
第二章 殡葬改革进入田村 |
一、改革的合法性叙事 |
(一)节约耕地说 |
(二)保护环境说 |
(三)反奢节俭说 |
二、改革进程 |
(一)宣传动员 |
(二)启动探索 |
(三)实质推行 |
(四)深化改革 |
第三章 心怀抵触的村民 |
一、诉苦的老人 |
(一)年岁大了 |
(二)病痛缠身 |
(三)“夭折”的祠堂 |
二、与村委会的纠葛 |
(一)没有宣传到我 |
(二)为什么我没有奖励 |
(三)村委会“欠”我的 |
(四)村委会看不起我 |
三、对“公开文本”的质疑 |
(一)挖与不挖:村民的公平观 |
(二)“地方”与“国家” |
(三)政策能持续多久 |
第四章 被动顺应的村民 |
一、“随大流”的村民 |
(一)政策、秩序与行动 |
(二)跟着形势走的村民 |
二、为了生活 |
(一)惠民政策的捆绑 |
(二)“特殊身份”下的妥协 |
(三)“怕吃亏”的村民 |
第五章 主动顺应的村民 |
一、殡葬观念的嬗变 |
(一)“来世好生活”向“现世享受”的心理转变 |
(二)“面子观”向“理性消费”的回归 |
(三)“随俗”向“响应号召”的心理转变 |
二、大家都一样 |
(一)“我们”与“他们” |
(二)“我们”与“我们” |
第六章 顺应何以成为可能 |
一、农民的“过日子”哲学 |
(一)农民的“成本-收益”观 |
(二)“家”观念下的安全观 |
二、镇政府的治理逻辑 |
(一)运动式治理 |
(二)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 |
三、村委干部的调和 |
(一)与镇政府的共事共商 |
(二)对村民的伦理动员 |
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讨论 |
(一)不足 |
(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三、殡葬改革相关文件与通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赵德发小说的疾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赵德发小说中的疾病类型 |
1.1 显性生理疾病 |
1.1.1 “农民三部曲”人物的生理疾病 |
1.1.2 “宗教姊妹篇”人物的生理疾病 |
1.1.3 “精神三部曲”之二中人物的生理疾病 |
1.2 隐性心理疾病 |
1.2.1 疯傻症 |
1.2.2 病态人格 |
1.2.3 文化观念疾病 |
1.3 复杂的社会疾病 |
1.3.1 病态的亲情 |
1.3.2 病态的爱情 |
1.3.3 病态的社会 |
第二章 赵德发小说疾病书写的现实基础 |
2.1 真实民间的写照 |
2.1.1 作家自身的疾病体验 |
2.1.2 民间生活经验的积累 |
2.2 理性之光下的猎奇书写 |
2.2.1 激情 |
2.2.2 荒诞 |
2.2.3 玄幻 |
2.3 疾病书写语境 |
2.3.1 病态叙事的井喷 |
2.3.2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
第三章 赵德发小说中的疾病疗救 |
3.1 文学的无意识疗救 |
3.1.1 文学治愈疾病 |
3.1.2 文学是疾病的“治疗场” |
3.2 有意识的理想主义救赎 |
3.2.1 人际关系的常态化 |
3.2.2 道德观念的普及化 |
第四章 赵德发小说疾病书写的功能 |
4.1 小说风格的多元化 |
4.1.1 双重视角与双重叙事结合 |
4.1.2 表现手法的拓展 |
4.1.3 深刻的隐喻内涵 |
4.2 解构宏大叙事 |
4.2.1 弱化科学 |
4.2.2 微小叙事 |
4.2.3 欲望叙事 |
4.3 生命意义的反思 |
4.3.1 体验是生命的必修课 |
4.3.2 平凡生命的生存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西北少了一个工业,多了一个民族问题 |
二、宗教是生活的盐 |
三、中国共产党西北民族工作的实践 |
第二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2-1936年) |
一、进入立诚中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
二、参加学运,狱中入党:接受马克思主义 |
三、投笔从戎,创建根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阶段(1936-1945年) |
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三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成熟阶段(1945-1952年)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的西北重要实践 |
二、总结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出发点 |
三、规范西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 |
四、提出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干部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群众观: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 |
一、“人民就是江山” |
二、“江山就是人民”的群众立场 |
三、“群众路线要在群众中实践” |
第二节 实事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 |
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
二、“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 |
第三节 团结发展: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的政治问题” |
二、“民族团结是西北工作的原则” |
三、“谁离开民族团结问题,谁就不是从西北工作出发” |
第四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提出“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准备阶段 |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采取“有准备、有步骤”的方针 |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反对两种“偏向” |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原则、条件、目的 |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统战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站在民族纠纷之外解决民族纠纷” |
二、“西北的统战工作就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与敌人竞争” |
三、民族统战要突出党性,“麻烦就是革命工作” |
第三节 关于民族社会改造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西北工作要照顾民族和地区特点” |
二、“群众要土地粮食,我们要农民群众” |
三、民族干部必须是土改的执行主体 |
四、“联合一部分封建反对另一部分封建” |
五、民族地区土改的“八不动”原则 |
六、民族地区土改中的“两个不能变”原则 |
七、“两个不完全”思想,建立最广泛的宗教统一战线 |
第四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克服‘左'的思想防止‘右'的倾向” |
二、“该松绑的松绑,该捆死的捆死” |
三、“宗教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任务” |
四、“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力服人” |
五、“宗教工作三分书本知识,七分实践知识” |
六、“宗教信仰自由,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政治问题” |
七、“群众路线是宗教工作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慎重论:民族工作不要急 |
一、“慎重论”的提出 |
二、慎重论的理论内涵 |
三、“不怕慢,只要搞对” |
第二节 求同存异论:“大同”“小异”的民族统战方法 |
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
二、“小异”“大同”就是统一战线 |
三、尊重差异,但不强调差异 |
第三节 规律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须根据民族特点办事 |
一、民族工作需掌握民族特点 |
二、民族工作需尊重民族特点 |
三、依据民族特点做好民族工作 |
第四节 和平论:“民族问题不是武力充足不充足的问题” |
一、和平论的提出 |
二、和平也是斗争的方式 |
三、“和平论”对现实的指导性 |
第五节 “团结论”:团结上层,争取下层 |
一、团结论的提出 |
二、求团结不是“给上层撑了腰” |
三、坚持团结但不强调趋同 |
结语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突出贡献 |
二、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鹿桥《未央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未央歌》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论文选题价值 |
第三节 鹿桥生平及创作理念 |
一 鹿桥生平 |
二 创作理念 |
第一章 抒情性——《未央歌》的文体特色 |
第一节 现代抒情小说概念厘定 |
第二节 作为现代抒情小说的《未央歌》 |
一 人物化虚 |
二 环境突前 |
三 情节转淡 |
四 新文言 |
第三节 抒情的生成:回忆机制 |
第二章 成长性——《未央歌》的成长主题 |
第一节 成长小说的概念厘定 |
第二节 《未央歌》作为一部成长小说 |
一 燕梅的成长:依附走向独立 |
二 小童的成长:儒道的调和 |
第三节 鹿桥之成长观:友情与美 |
一 友情与成长 |
二 美与成长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苍茫尘寰与信仰之光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神性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神性之归 |
第一节:时代与语境 |
第二节:宗教与文学 |
第二章:神性之思 |
第一节:存在与信仰 |
第二节:苦难与拯救 |
第三章:神性之维 |
第一节:神性叙事与日常叙事 |
第二节:神性叙事与神性取向 |
第四章:神性之叙 |
第一节:神性与智性 |
第二节:神性与诗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走近柳建伟——着名军旅作家柳建伟优秀作品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王金栓上校的婚姻》 中的主题表现 |
《天凉好个秋》 的陌生化效果 |
《九哥是一片风景》 中的典型人物塑造 |
四、郭林的《女人不能没有爱》(论文参考文献)
- [1]抵触与顺应:田村殡葬改革中的农民行动逻辑[D]. 罗晓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纯女户个案研究 ——以河南省X村为例[D]. 郭梦岩. 安徽大学, 2021
- [3]论赵德发小说的疾病书写[D]. 宗家英. 河北大学, 2019(04)
- [4]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D]. 张金国. 兰州大学, 2018(03)
-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6]时代变革中的小人物[J]. 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王丽丹.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6(03)
- [7]连心海岸[J]. 胡文平. 戏剧之家, 2015(05)
- [8]鹿桥《未央歌》研究[D]. 杨帅. 暨南大学, 2014(04)
- [9]苍茫尘寰与信仰之光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神性叙事[D]. 韩慧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10]走近柳建伟——着名军旅作家柳建伟优秀作品浅析[J]. 钟诚. 剑南文学(上半月),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