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宽容品质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媒体,学生,宽容品质,措施
宽容品质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维涛[1](2019)在《基于多媒体模式下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媒体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我们应该开辟多媒体运用的新阵地。多媒体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基本原理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对宽容的认同感。本文从实际出发,重点谈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价值和方法。(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17期)
叶红[2](2019)在《宽以待人 有容乃大——浅谈幼儿宽容品质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容作为静态的词汇,指的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但作为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仅局限词汇认识当然是不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并非真正意义上平等的社会,因而这个社会需要宽容;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需要合作、协作的社会,因而人人必须学会宽容。宽容的品质是适合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素质。如何培养幼儿的宽容品质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父母、家庭、教师、幼儿园应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本文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上)》期刊2019年01期)
高玲[3](2018)在《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媒体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我们应该开辟多媒体运用的新阵地。多媒体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基本原理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对宽容的认同感。本文从实际出发,重点谈利用多媒体培养低年级宽容品质的价值和方法。(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32期)
王青[4](2016)在《宽容他人 成就自己——浅谈对中学生宽容品质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在少数,因此宽容教育就变得重要与迫切,我采取了如下的方法:发挥班会课的主阵地作用;模拟场景,让学生学会应对技巧;在学科教学中加以渗透;家校共同开辟宽容乐土。(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6年27期)
杨海燕[5](2015)在《试析现代熟人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宽容品质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依靠家族式的生存方式而存在的传统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建立在血缘、地域上的天然联系成为他们熟悉彼此的基础。而现代社会中核心家庭的出现、人们迁移的加快,原有的熟人社会被打破,人类的群居本性促成新的熟人社会出现即现代熟人社会。象牙塔式的校园已被打破,现在的大学更像一个小社会。通过应试教育出线的孩子们进入大学,他们自身的抗压能力、调整能力还比较弱,因此频频出现大学生自杀、斗殴等事件。面对现代熟人社会带来的各方压力,如何适应是每一名大学生必须面对、回答的问题。但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减少压力,其实只要人人多一点宽容、对他们多一点理解就可以了。所以,在现代熟人社会中培养大学的宽容品质可以在减少压力的同时也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柳德米拉[6](2015)在《俄罗斯青少年阶段宽容品质培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个世纪的经验表明:科技是发展使社会动荡,反而政府当局忽视道德的提升,导致两次世界大战。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并尽我们的力量来防止那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正如我们所知的个性形成过程开始在童年;这就是为什么建立一个更宽容的社会的任务落到学校。青少年阶段似乎是最理想的年龄了,青少年种植足够的原因,他们成为我们国家的公民与它的所有后果只是一步之遥。因此,提高宽容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以使我们的社会更宽容。本论文具有以下结构:绪论,叁个章节及参考。第一章着重给出了宽容品质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宽容作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定义为一个复杂的症状,其中包括低水平的侵略和敌对,中度的精神高度紧张,情绪稳定,高水平的同情心和社交能力、信任和公开性。都将在这一章我们给短的概念发展的历史和其类型,有关种族宽容的给出了详细信息。为此我们分析种族不容忍性和导致这一行为的因素。第二章介绍俄罗斯学校的现状分析。我们指出俄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其中我们考虑资金不足,照搬西方的教育,而不考虑考虑俄罗斯的特点,并且忽视道德教育作为最紧迫的问题。第叁部分提出如何解决的提高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宽容度的问题。我们分析新的国家教育标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之后,我们认为主要原则是提高宽容度的教育。最后,我们分析了提高宽容度的方法并将其进行分类,建议组织学生活动,通过对话和讨论,学习外语、进行游戏和比赛可以提升宽容度。(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汪蓉[7](2014)在《成才视角下师范生宽容教育品质培养之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容教育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宽容教育品质则是宽容教育这种教育教学方式稳定地存在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恒定反应。简而言之,宽容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而宽容教育品质则是宽容教育方法的稳定存在,成为教师稳定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一种教育品质。前者是一种教育方法,后者属于个体品质的构成范畴。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专门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其最基本阶段。师范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未来人才(本文来源于《成才之路》期刊2014年22期)
沙勇[8](2012)在《培育历史意识 培养宽容品质——对当前大学历史教育之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历史教育是对青年一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进而凝练、升华为更高层次的历史意识和宽容品质,在更深的层面上思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性地看待和理解人类的过去,加深对现实的审视和洞察,丰富对未来的企望和憧憬,从而增进对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是当前历史教育的主旨,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9期)
沙勇[9](2012)在《培育历史意识 培养宽容品质——对当前大学历史教育之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历史教育是对青年一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进而凝练、升华为更高层次的历史意识和宽容品质,在更深的层面上思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性地看待和理解人类的过去,加深对现实的审视和洞察,丰富对未来的企望和憧憬,从而增进对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是当前历史教育的主旨,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苏向荣[10](2011)在《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宽容历史的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历史教育本体论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对历史教育价值的探讨,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历史知识传授(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1年10期)
宽容品质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宽容作为静态的词汇,指的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但作为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仅局限词汇认识当然是不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并非真正意义上平等的社会,因而这个社会需要宽容;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需要合作、协作的社会,因而人人必须学会宽容。宽容的品质是适合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素质。如何培养幼儿的宽容品质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父母、家庭、教师、幼儿园应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宽容品质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维涛.基于多媒体模式下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措施[J].高考.2019
[2].叶红.宽以待人有容乃大——浅谈幼儿宽容品质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
[3].高玲.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方法探究[J].高考.2018
[4].王青.宽容他人成就自己——浅谈对中学生宽容品质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
[5].杨海燕.试析现代熟人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宽容品质的培养[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
[6].柳德米拉.俄罗斯青少年阶段宽容品质培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7].汪蓉.成才视角下师范生宽容教育品质培养之思考[J].成才之路.2014
[8].沙勇.培育历史意识培养宽容品质——对当前大学历史教育之反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沙勇.培育历史意识培养宽容品质——对当前大学历史教育之反思[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0].苏向荣.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宽容历史的品质[J].教学与管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