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清湖小学祁国亮
〔摘要〕数学教学过程,是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爱学习。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从以下四点阐述了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增强自信心;良好的课堂设计;以坚定的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与培养兴趣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获得成功,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使之明了教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
2增强自信心
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言,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他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如对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可用“好棒”、“真聪明”等激励性评语;对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可用“进步真快”、“加油啊”等鼓励性评语,对后进生可用“这点难不住了”、“继续努力”等评语。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既能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逐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了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就不难了。
3良好的课堂设计
3.1导课的趣味性。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巧设问题,让一个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做好了铺垫。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学时我注重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竞赛或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来引入,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学习兴趣也激发起来。
3.2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设计一个有兴趣的教学过程,可以更多的考虑这样几点:首先,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新教材的情境图尽管幅幅都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把情境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同样多”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图像情境来向学生渗透这一数学概念。我先用动画课件出示3个杯子和3个杯盖,然后“当”的一声,杯盖全盖住了杯子,这时我就借学生注意力集中时说明:一个杯盖盖一个杯子,既没有多出来的杯子,也没有多出来的杯盖,就说杯子和杯盖同样多。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了“同样多”。其次,动手操作,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玩,他们爱动手操作,喜欢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正如“眼过一遍,不如手过一遍”。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最后,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教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在“笔算加法”练习课中,我进行了“看谁最细心”的比赛,大张旗鼓地表扬细心做题的学生,评他们为“细心标兵”,奖给他们小礼物。比赛效果很好,做错的只是个别。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学生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3.3课堂小结的趣味性。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课伊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愈浓”,而且还要做到“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如:在教学完“年月日”、教师小结完本课内容后,问:你们想知道2月28天的来历吗?课后去查查资料,下节课说给全班学生听。如此结束,再次激发学生的情绪,保持了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的需求,取得“课虽终,趣犹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