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分析教育哲学论文-朱镜人

后分析教育哲学论文-朱镜人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分析教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彼得斯,《伦理学与教育》,分析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

后分析教育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朱镜人[1](2018)在《彼得斯分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基于《伦理学与教育》文本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彼得斯撰写《伦理学和教育》的原因有叁,其一,分析哲学的发展为教育哲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第二,出自教育哲学发展的需要;其叁,分析制约教育实践问题的原理。这本着作有4个特点:其一,从性质看,它是一本作为教育哲学导论教材使用的哲学着作;其二,从研究内容看,这本书研究的问题大致勾勒了教育哲学研究的框架,为教育哲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其叁,从研究方法看,这本书采用的是典型的分析哲学的方法,即重视语言分析;其四,尽管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教育实际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但提出的一些重要的教育观点对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富有启发性,如教育过程有叁个标准,教育的任务在于引导等。(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玲[2](2018)在《分析教育哲学视野下的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教育哲学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一度成为西方教育哲学的中流砥柱,80年代由于受到新哲学思潮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丹尼尔·约翰·奥康纳(Daniel John O’Connor)、彼得斯(R.S.Peters)等一批分析教育哲学家敢于挑战传统哲学,为分析教育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们对"教育"、"教"、"学"、"教育理论"、"教育目的"等概念做了哲学分析,引起了反响,也有很多争议。本文旨在从分析教育哲学家奥康纳与彼得斯关于"教育"概念的分析出发,探讨分析教育哲学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12期)

刘冬冬,王彦沛,袁倩[3](2016)在《奥康纳分析教育哲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康纳是英国语言分析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奥康纳着作颇丰,其《教育哲学导论》是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性名着,本书首先在对"哲学的性质""价值判断辩证""理论及其解释"等相关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教育哲学的理论体系,并且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通过引导教育领域中人们的哲学思考,来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他用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述了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并对教育、教育理论等重要概念作了深入的语言分析。总之,奥康纳以分析哲学为武器,对当时教育理论做了一些中肯的批评,找出教育理论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重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同时,在教育哲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引起不少争议,对以后教育哲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性。(本文来源于《辽宁教育》期刊2016年07期)

冯文全[4](2016)在《从分析教育哲学视角审视教育“新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所谓体现教育"新主张""新理念"的新观点,诸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儿童的学习就是儿童自身经验的建构"等。站在分析教育哲学的学科角度与立场不难发现,此类说法缺乏学理依据且经不起推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之说,不仅违背了逻辑学上关于同一律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哲学、教学论、语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错误;"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说,既经不起哲学和教育哲学的理性审视,也经不起事实的拷问,从教育史的角度看,它只不过是"教育万能论"的现代翻版;"儿童的学习就是儿童自身经验的建构"之说更是无视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杜威"做中学"教学原则的"死灰复燃"。这些轻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违背学校教育基本规律的主张已导致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值得警惕。(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周少君[5](2015)在《分析教育哲学方法论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方法论是以人类认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对象与方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揭示已有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与研究对象性质的矛盾,以建构解决这一矛盾的新理论基础与方法为直接任务,发挥推动相应方法体系整体发展、推动人类认识水平和社会实践发展的功能。简而言之主要研究方法整体与对象特性的适宜性问题。分析教育哲学方法论的方法主要包括逻辑实证分析方法与日常语言分析方法。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科学的方法可以成为哲学的真正方法。一个论述只有在逻辑上或在经验的感觉材料上才能够证实,才是真的,主张教育理论的数理逻辑性和科学性;日常语言学派,不满于逻辑实证主义在概念和方法上的死板狭窄,认为不能用符号、逻辑、人工语言来代替完善的日常语言,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日常中教育概念、口号、隐喻等语言的重要意义。分析教育哲学两种方法都关注语言,强调对语言进行分析,为了使语言更加明确,清晰,合乎逻辑,避免由于语言和理解上的差异而造成混乱和不必要的争论,即其研究的对象是教育语言。所以,分析教育哲学方法论即研究逻辑实证分析方法及日常语言分析方法与教育语言是否相适宜的问题。本论文应用文献法和理论分析法对分析教育哲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其方法论的形成、理论基础、核心构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它具体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其方法论的特征,以及研究所得出的启示。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并对方法、方法论、范式进行了相应的概念界定。第二部分:分析教育哲学方法论的形成、理论基础与核心构成。对方法论形成的背景及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其方法论有总体上的认识。并介绍了理论基础——分析哲学,及方法论的核心构成,即两种分析方法。第叁部分:分析教育哲学方法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分析教育哲学方法论的方法与研究对象是否相适宜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上,即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基本概念的分析上。这一部分又分为逻辑实证方法在教育理论中的具体运用和日常语言分析方法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两类。逻辑实证方法对“教育”、“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日常语言分析法对“受教育的人”“教育目的”等概念以及口号、隐喻等语句的分析,以此来研究分析教育哲学方法论。第四部分:分析教育哲学方法论的特征及对教育研究的启示。其特征包括:以“清思”为目的、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研究教育问题、融合科学与人文的方法、坚持批判、动态的分析。对教育研究的启示,包括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3)

李丽[6](2014)在《英美分析教育哲学的涨落——基于分析哲学与分析教育哲学关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70年代,英美教育哲学的主流是"分析教育哲学"。分析教育哲学在50年代异军突起,60年代盛极一时,70年代日渐式微。分析教育哲学与分析哲学存在"血缘"关系:分析教育哲学的特征与分析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息息相关,分析教育哲学遭受诟病与分析哲学受到批评息息相关,分析教育哲学的涨落与分析哲学的兴衰势呈呼应。这种"血缘"关系是影响分析教育哲学涨落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教育哲学之潮在教育哲学领域涌过之后,并非遗产全无。分析教育哲学或改头换面,或新瓶旧酒,对现代教育哲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与文化》期刊2014年05期)

高洋[7](2014)在《基于分析教育哲学的高职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分析教育哲学的观点着手,结合当下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高职教师应该如何对自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如何给学生提供一种更深层次的帮助等叁方面来描述高职中的"教"。(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中旬刊)》期刊2014年07期)

黄巧玲[8](2014)在《解读“教育惩罚”——基于分析教育哲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对"教育惩罚"或赞同或反对,存在着较大争议。我们基于分析教育哲学的视角,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以期达到"清思"的目的,避免因对概念的理解混乱而产生无谓的争论,并希望能够对奋斗在教育线的教师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4年03期)

朱镜人,费建国[9](2014)在《赫斯特分析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赫斯特认为,"教育"概念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其目的在于培养有责任心的公民;自由教育关注的是心智的发展,它是一种宽泛的基础教育;"教"的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教"必须引发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不等于"教"的活动,"教"具有其独特的逻辑原理。赫斯特对"教育目的"、"自由教育"和"教"叁个概念的分析对我们理解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朱晓琳,毕敬亮[10](2012)在《分析教育哲学关于“教育”的分析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教育哲学是一种"元教育哲学",它运用分析教育哲学的方法对教育的概念、命题以及问题加以澄清,以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更有价值,更富有成效性。分析教育哲学作为研究"教育"的方法,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进步、改革和发展却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后分析教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教育哲学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一度成为西方教育哲学的中流砥柱,80年代由于受到新哲学思潮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丹尼尔·约翰·奥康纳(Daniel John O’Connor)、彼得斯(R.S.Peters)等一批分析教育哲学家敢于挑战传统哲学,为分析教育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们对"教育"、"教"、"学"、"教育理论"、"教育目的"等概念做了哲学分析,引起了反响,也有很多争议。本文旨在从分析教育哲学家奥康纳与彼得斯关于"教育"概念的分析出发,探讨分析教育哲学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分析教育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朱镜人.彼得斯分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基于《伦理学与教育》文本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

[2].王玲.分析教育哲学视野下的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8

[3].刘冬冬,王彦沛,袁倩.奥康纳分析教育哲学思想研究[J].辽宁教育.2016

[4].冯文全.从分析教育哲学视角审视教育“新理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周少君.分析教育哲学方法论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6].李丽.英美分析教育哲学的涨落——基于分析哲学与分析教育哲学关系的探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

[7].高洋.基于分析教育哲学的高职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

[8].黄巧玲.解读“教育惩罚”——基于分析教育哲学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4

[9].朱镜人,费建国.赫斯特分析教育哲学理论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

[10].朱晓琳,毕敬亮.分析教育哲学关于“教育”的分析及启示[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标签:;  ;  ;  ;  

后分析教育哲学论文-朱镜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