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工厂供电增容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丁文[1](2021)在《城市电缆线路增多对接地方式的影响及小电阻接地改造》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电缆线路增加,对当前配电网带来两大问题,一是配电网电容电流逐渐变大,导致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容易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严重危害配电系统设备安全及用户人身安全。二是电缆出线过多会引起无功功率倒送等问题,造成系统末端电压偏高甚至越限等危害。本文针对电容电流过大问题,提出小电阻接地方式及相关的改造方法,并针对发生高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小电阻接地保护系统容易拒动等问题进行再研究。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现状,以及城市电缆化所引发的问题。然后对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四种接地方式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进行特性分析,并分析四种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以及阐述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影响因素。紧接着分析研究电缆化对配电网的影响和解决办法。包括电缆线路增多对网架结构的要求,并提出电缆化自动化改造方案。以及分析在发生接地故障时,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的对地电流大小及电容电流过大导致的危害,并提出目前主要采用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所产生的无功功率进行分析,探究其导致线路末端电压越限的原理,并通过IEEE14节点法进行仿真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小电阻接地改造方案,着重对接地电阻值的选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以技术性要求为约束条件,经济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模。结合算例,通过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接地电阻值,从而得出一种选取电阻值模型。并对改造后的继电保护做出相应调整。当配电网发生高过渡电阻接地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较小,小电阻接地保护系统难以检测而容易引发误动,严重影响配电网运行安全,因此本文对小电阻接地保护系统进行再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零序功率特征法对高阻接地进行识别。
贾婷婷[2](2020)在《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地扩招,用电量不断增大,然而部分学校由于当时历史环境因素限制,存在变电站建设标准较低、主设备老化、容量不足和能耗无法监控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的用电需求。本文针对甘肃某高校电力增容在建改造工程,对10k V电力扩容和节约能耗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增加了校园建筑设施的能耗测量、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节能分析和节能指标管理,为数据处理以及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本文在对学校供配电系统现状分析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进行了系统用电负荷的分析,设计了一座新的供配电室,新增一路主供电源,原电源改为备供电源,增容后主电源供电容量为3680KVA,备用电源供电容量为1630KVA,原配电室改造为中心配电室,并按照建设单位规划的配电室位置,新建10k V配电室2座,其中1#分配电室安装800KVA变压器1台,2#分配电室安装1250KVA变压器1台。其次,设计了能耗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的Spring3.0+My Batis3.0,运用了HTML5上Boot Strap的一个基础框架,采用了BS/CS软件架构,对能耗数据的采集、实时通讯、远程传输、自动分类统计、数据分析、指标比较、图表显示、报表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等功能进行了系统设计,在设计中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扩展性、开放性、可维护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等。该系统可以使用远程传输等手段采集能耗数据,按照要求汇总能耗数据,编码后的数据上传至上级能耗监测中心加密并实现在线监控。通过系统设计和实际调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校园节能的远程监控,满足了学校节能减排的要求。
樊秦华[3](2020)在《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重要的一环必将取代常规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设备和技术落后制约了电网的发展,因此需要将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才能适应未来电网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对110kV宕昌县传统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进行研究。研究了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对标准的信息接口、状态监测、测控保护、信息通信等一体化智能设备核心技术研究;对智能变电站的不同网络结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各种网络结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下一步宕昌变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论文设计了宕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得出未来几年发展负荷峰值,并制定扩容改造方案;结合当地情况对主接线方式进行分析,确定主接线改造方案;根据短路计算选择结果选择一次系统关键设备及参数;确定宕昌变电站二次系统网络配置和设备配置方案,并确定继电保护方案,并对辅助系统和高级应用功能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变电具备微机化、智能化、自动化功能。论文对改造后的宕昌变进行可靠性分析。主要针对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分析以及变电站的可靠性定量计算,总结2015年至2018年间的数据,对宕昌变电站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保证一条出线正常供电以及保证所有出线均能正常供电两种情况下宕昌变电站智能改造前后的可靠性指标,验证了进行宕昌变智能改造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
李盛华[4](2020)在《330kV变电站电气一、二次系统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为了满足用电量与日俱增的需求,必须增强国内电网的供配电能力。由于电力系统必须保证系统安全供电和向用户提供优质电能,所.以加强配电系统的建设便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国内配电系统应在满足供配电电能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一、二次改造方案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本文认真研究了某省北部地区的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特性,将该地区某一典型变电站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二次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变电站改造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典型变电站改造的必要性;然后,针对110kV配电装置中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设备整体出现缺陷较多的情况,决定对110kV配电区进行整体改造。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对站内330kV以及110kV配电装置的一、二次改造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选择最优改造方案。最后,分别从环境、社会、财务、运营效益四方面论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该典型变电站的一、二次改造研究为提高局部电力系统供电能力,保障稳定供电做出了贡献,并对该地区同类型变电站的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豫[5](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馈技术及装置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全国城市地铁自2008年以来快速发展,行业上升迅猛。作为昆明的首条地铁线路-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在2011年开通。截止2019年昆明地铁已经开通运营1号线一期工程以及呈贡支线、2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6号线一期工程共计四条线路,开通线路长度达到88.7km,全部车站共计57个,当中换乘站2个。随着地铁线网的初步形成和运营线路增多,如何有效控制运营成本越来越成为管理核心。电能作为地铁各专业设备和系统的动力,研究如何更加绿色高效的利用电能。研究利用地铁交通的电能并进行升级,是当前最热的前沿和应用。本文以地铁供电系统的电客列车牵引和制动能耗为研究对象,谈论了采用交流电机电客列车的制动特性及再生制动电能的产生。因为城市地铁中站间距非常短,车站设置较为密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频繁的动车与停车。在列车电制动时产生非常可观的再生制动能量,因为目前直流牵引设备中均采用二极管单向导通整流,列车再生制动产生的能量无法反馈到中压交流网侧进行二次使用,多采用制动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释放的形式,这样还加大了车站环境控制与通风设备的压力以及负荷消耗。针对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对再生制动电能三类9种使用方案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最终根据昆明地铁3号线实际工程需要选择35k V中压系统回馈方案。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35k V中压系统回馈方案的仿真模型建立,通过仿真证明了电压控制对35k V中压系统的回馈效果,并且在回馈过程中的稳压效果良好,论证了该方案的功能和效果。本文最后根据昆明地铁3号线实际情况,对再生能馈设备工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总体设计研究,对再生能量回馈设备的技术需求和控制要求做了设计与分析。对最终工程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了35k V中压系统回馈方案的良好效果,以及运行过程中的一个案例分析,总结了再生能馈装置在运行使用方面的经验。
赵旭阳[6](2019)在《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相关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性点接地是预防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主要技术之一,每种接地方式都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我国配电网主要以小电流接地方式为主,但是随着城市配电网的快速发展,小电流接地方式暴露出各种比较严重的问题,将这些配电网改为小电阻接地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本文对改造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使用情况,对主要的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进行了原理分析,并简述了其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气特性。在改造方案中,本文从最佳中性点接地电阻值的确定和继电保护调整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系统技术要求和安全考虑对中性点接地电阻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然后建立相关设备费用与中性点接地电阻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经济性最优确定接地电阻阻值。根据改造后的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对主要设备的保护做出了调整建议。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改造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先计及线路类型建立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的故障跳闸率模型,然后在考虑了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自动化水平的情况下,对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定量计算,从而达到技术评估的目的。最后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对改造方案进行了经济性评估。
张鹏[7](2019)在《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近年来,电力设备的检修模式日益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针对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方兴未艾。作为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容器组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带电检测或在线监测手段,非计划停运率始终居高不下,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8年以来,国内外先后提出了基于不同状态量的多种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方法,不少装置甚至已投入生产运行,但多年来却鲜有发现电容器早期故障,并在保护动作前及时告警的案例。本文在调查太仓地区2007-2016近十年来并联电容器组发展趋势和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指出10k 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是当前以及未来应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外熔断器和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协同机制进行梳理,指出并联电容器组的早期故障预警尽管在理想条件下是可行的,但受初始偏差、运行条件、动作特性和保护整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实际中的保护协同时机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不解决与“国网反措”的冲突,基于突变量的早期故障预警方法对于无内熔丝并联电容器组并不适用,而对于有内熔丝并联电容器组,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机被大幅延后,存在故障率“虚低”的可能。通过分析并联电容器组不同程度故障时的状态量变化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差流、离散度和突变率的三类新判据,并从灵敏度、可靠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对现有的各类判据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针对“有内熔丝”和“无内熔丝”两种不同结构电容器组的差异化预警配置方案,开发了基于多参量的并联电容器组在线监测与早期故障预警系统,针对直塘1K2和新毛162两种不同结构的并联电容器组开展了模拟测试,并在新毛变162#2并联电容器组挂网试运行。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预警两种不同结构的电容器早期故障:对于有内熔丝电容器组,通过监测差流的绝对值和部分状态量的突变率(如台电流、台电容等)能够发现电容器内部切除1个元件的早期故障;对于无内熔丝电容器组,如能适当提高保护定值,允许装有在线监测装置的电容器组在内部击穿1个串段的情况下短时带病运行,基于突变量的多数预警方法仍然可用,且通过开口三角电压绝对值、电容量初值差等简单判据即可达到预警目的。在试运行过程中,系统在线监测功能正常,电压、电流等直接特征量采样数据无异常中断,电容、差流、离散度等间接特征量计算结果未出现大的波动,由于投运时间尚短,尚未监测到电容器组早期故障,该系统在真实电网工况下的故障预警表现仍有待跟踪验证。
赵坤[8](2018)在《兴安盟扎旗66kV二龙山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文中提出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肩负着与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相互联系的任务,一旦变电站发生故障必然会影响到生产生活,因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本论文结合兴安盟电网运行方式的特点,对扎旗66kV二龙山变电站进行设计。从变电站总体设计、电气一次系统包括短路电流计算、无功补偿、电气设备选择及二次系统设计、系统继电保护设计等几方面对变电站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变电站总体设计论证部分主要对变电站总体结构设计进行论证,阐述了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并对二龙山地区供电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描绘出变电站总体结构轮廓。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部分主要对变电站的主接线方案、主变容量及型号、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论证,通过对主接线设计、主变压器的选择、对一次系统运行数据的电气计算以及无功补偿研究,从而完成了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然后对变电站进行了二次系统设计,内容包括调度系统及通信系统设计等。接下来,根据电气设备按照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电压及使用要求,对相关电气设备进行了选型,并进行了校验。论文最后还从主变压器保护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继电保护设计。系统设计从电力系统原始资料出发,严格遵从相关设计原则及水平要求,从而使系统设计更加经济、合理、运行可靠。
顾明煜[9](2018)在《南通城区配网电容电流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城区的架空线路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要求,架空线路改为电缆线路入地成为城市配网建设中的必然选择,电缆线路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导致配网电容电流的增长,电容电流超标将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未来变电站改造、新建过程中,应考虑电容电流的影响,选择合理的配网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过大问题进行治理。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南通城区的电容电流情况的分析,研究其治理方案。取得的成果包括:(1)介绍了电网电容电流形成的原因,阐述了架空线路和电力电缆的电容估算方法,分析了南通城区电容电流实测的方法及技术要点。(2)统计并分析了南通城区电容电流的情况,得出南通城区大部分变电站配网电容电流可控,部分变电站配网电容电流超标严重的结论,指出消弧线圈补偿是目前南通城区电容电流治理的主要方案。(3)针对消弧线圈补偿方式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综合南通城区消弧线圈配置的发展情况,指出消弧线圈补偿方式对南通城区配网电容电流治理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电容电流超标严重的变电站,可以采取增容主站消弧线圈或采用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的方式。(4)对小电阻接地方式及其配套保护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将是南通城区未来治理电容电流的手段,并以秦灶变为分析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和参数提出了变电站经小电阻接地的设计方案。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指出了南通城区电容电流治理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宋明圆[10](2018)在《朝阳县电网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设计及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继电保护作为维持电网系统稳定运行、保障用电安全的主要调控手段,同时也是设备检修环节的重要一环,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用电需求的全新产物。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不同于以往的周期检修方式,充分考虑了设备运行及日常检修的多方工作,不仅满足电网运行可靠性、检修工作经济性等检修要求,还能有效避免出现检修缺失、维护过度的不良情况出现。本研究主要围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评估、监测等内容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方式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检修数据的研究处理,为继电保护状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2)结合朝阳县电力系统构建现状,制定了适于该地区继电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检修策略,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状态检修原则与流程,同时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设计、软硬件配置指明方向,进而为朝阳县供电公司继电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合理系统支持。(3)通过对朝阳县电网基础信息、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展开定检维护、策略调整工作,进而实现规模化的设备运维管理。朝阳县继电保护工作围绕缺陷检测和设备决策检修两方面展开,采用设备投运前与投运后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得出实际评价值,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整理分析可知在2017年朝阳县电网98.36%的设备运行状态是合格的,处于VI风险设备共计1654台,占比100%,没有达到V或者更高等级的设备。(4)通过对朝阳县电网旗下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状态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2017年继电保护设备与2016年相比,整体运行情况十分可观,95.71%的设备包括主变电站的一次/二次设备都能够正常工作,但是由于设备存在老旧问题,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变电一次设备、变电二次自动化系统、配网线路的改革进行得不够彻底,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设备停电检修工作效率,使得2017年的停电检修次数及时间大大降低,并确保朝阳县供电检修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
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工厂供电增容改造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工厂供电增容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电缆线路增多对接地方式的影响及小电阻接地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现状 |
1.2.2 城市电缆化引发的问题研究 |
1.2.3 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 |
2.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2.1.1 基本原理分析 |
2.1.2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分析 |
2.1.3 中性点不接地优缺点 |
2.2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2.2.1 基本原理分析 |
2.2.2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分析 |
2.2.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优缺点 |
2.3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
2.3.1 基本原理分析 |
2.3.2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分析 |
2.3.3 中性点直接接地优缺点 |
2.4 小电阻接地方式 |
2.4.1 基本原理分析 |
2.4.2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分析 |
2.4.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优缺点 |
2.5 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影响因素 |
2.5.1 供电可靠性 |
2.5.2 生命安全 |
2.5.3 设备的安全与绝缘 |
2.5.4 继电保护的选择性 |
2.5.5 通信干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电缆化对配电网的影响和相关研究 |
3.1 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电缆化改造 |
3.1.1 城市配电网基础网架结构 |
3.1.2 配电网电缆化自动化改造方案 |
3.2 配电网电容电流过高的危害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
3.2.1 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电容的基本特点 |
3.2.2 电容电流过高的危害 |
3.2.3 目前电容电流过高的解决方案 |
3.3 电缆线路增多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及相关治理方法 |
3.3.1 充电功率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分析 |
3.3.2 感性无功补偿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及相应继电保护配置 |
4.1 城市配电系统小电阻接地改造可行性分析 |
4.2 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的选型 |
4.2.1 电阻值确定的技术性要求 |
4.2.2 电阻值确定的经济性要求 |
4.2.3 算例分析 |
4.3 配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改造方案的确定 |
4.3.1 单相接地保护配置 |
4.3.2 电流互感器(CT)装设与保护装置问题 |
4.3.3 改造方案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电阻接地故障保护系统再研究 |
5.1 高过渡电阻接地故障特征及检测方法 |
5.2 零序功率特征理论分析 |
5.3 零序功率特征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供配电系统增容项目方案研究 |
2.1 变电站的基本资料 |
2.1.1 工程概况 |
2.1.2 设计依据 |
2.1.3 设计原则 |
2.1.4 设计范围 |
2.1.5 设计环境条件 |
2.1.6 中心配电室改造平面图 |
2.2 变电站的基本数据 |
2.2.1 学院的地理环境和平面布局图 |
2.2.2 学院负荷基本数据 |
第3章 供配电系统一次部分设计 |
3.1 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的选型 |
3.1.1 电力负荷的计算 |
3.1.2 变压器的选择 |
3.1.3 无功功率平衡和无功补偿 |
3.2 电气主接线设计 |
3.2.1 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和常见的接线方式 |
3.2.2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 |
3.3 供配电主接线方案设计 |
3.3.1 10kV电气主接线 |
3.3.2 0.4kV电气主接线 |
3.3.3 中心配电室电气主接线方案 |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4.1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4.2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 |
3.4.3 本次设计的电气设备选型 |
第4章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
4.1 运行设备的二次保护 |
4.1.1 概述 |
4.1.2 10/0.4kV开关柜二次保护及测控方式 |
4.2 接地方式与防雷保护 |
4.2.1 .本次设计接地网敷设方式 |
4.2.2 .本次设计防雷方式 |
4.3 其他保护 |
4.3.1 事故信号与照明方式 |
4.3.2 电气闭锁 |
4.3.3 电能计量方式 |
4.4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
4.4.1 能耗监控系统结构 |
4.4.2 能耗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5章 能耗监控系统运行 |
5.1 改造前后对比 |
5.2 监测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 |
2.1 智能变电站特征 |
2.2 一次侧智能化设备 |
2.2.1 智能化变压器 |
2.2.2 智能化断路器 |
2.2.3 智能化互感器 |
2.3 二次系统网络结构 |
2.3.1 “点对点”网络结构 |
2.3.2 分布式共享网络结构 |
2.3.3 过程层分布采集及间隔层集中控制网络结构 |
2.4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变电站设计方案及改造 |
3.1 变电站选择 |
3.1.1 变电站概况 |
3.1.2 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3.2 负荷预测 |
3.2.1 负荷预测方案 |
3.2.2 宕昌变增容负荷预测 |
3.3 宕昌变主接线 |
3.3.1 主接线技术方案比选 |
3.3.2 主接线方案改造 |
3.4 短路计算 |
3.5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5.1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配置 |
3.5.2 智能变压器选择 |
3.5.3 110kV开关柜选择 |
3.5.4 35kV高压开关柜选择 |
3.5.5 10kV高压开关柜选择 |
3.6 二次系统智能化改造 |
3.6.1 设计原则 |
3.6.2 网络配置方案 |
3.6.3 设备配置方案 |
3.7 继电保护方案 |
3.7.1 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
3.7.2 继电保护方案 |
3.7.3 主变保护配置方案 |
3.7.4 110kV保护配置方案 |
3.7.5 35kV及10kV保护配置方案 |
3.8 调控运维一体化监控及高级应用方案 |
3.8.1 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
3.8.2 基于“调度运维一体”的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
3.8.3 环境监控系统 |
3.9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3.10 智能变电站改造前后对比 |
3.11 本章小节 |
4 可靠性分析 |
4.1 供电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
4.2 基本参数 |
4.3 保证一条出线能正常供电的可靠性指标 |
4.4 保证所有出线不停电时的可靠性指标 |
4.5 智能设备对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330kV变电站电气一、二次系统改造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变电站现状及改造规模 |
2.1 改造对象现状分析 |
2.1.1 变电站配电装置现状 |
2.1.2 短路水平及主要设备选择 |
2.1.3 变电站改造的必要性 |
2.2 现有改造方案 |
2.3 效能与成本模型分析 |
2.3.1 工效能分析 |
2.3.2 成本模型 |
2.4 改造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变电站一次改造方案 |
3.1 一次设备主要选择 |
3.1.1 110kVGIS设备的选择 |
3.1.2 导线选择 |
3.1.3 其他设备的选择 |
3.2 电气布置 |
3.3 土建改造方案 |
3.3.1 新建及拆除 |
3.3.2 建(构)筑物及基础 |
3.3.3 暖通、排水、消防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变电站二次改选方案 |
4.1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4.1.1 330kV侧继电保护配置 |
4.1.2 110kV侧继电保护配置 |
4.1.3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 |
4.1.4 其他保护配置 |
4.2 二次设备设备组柜 |
4.3 本章小结 |
5 改造后变电站综合效益评价 |
5.1 环境效益评价 |
5.2 社会效益评价 |
5.3 财务效益评价 |
5.4 运营绩效评价 |
5.4.1 安全风险性 |
5.4.2 效能指标评价 |
5.4.3 增供电量效益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馈技术及装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概况及列车牵引制动原理 |
2.1 引言 |
2.2 外部电源及供电方案 |
2.3 35KV中压网络 |
2.4 牵引供电系统 |
2.5 列车牵引及制动 |
2.6 昆明地铁3号线供电系统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能馈方案比选 |
3.1 引言 |
3.2 再生能馈方案比选 |
3.3 再生能馈方案比选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ATLAB的再生能馈系统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主电路仿真模型搭建 |
4.3 系统控制电路仿真模型搭建 |
4.4 系统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号线再生能馈设备的总体设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再生能馈装置应用分析 |
5.3 再生能馈装置总体设计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3号线再生能馈装置运行分析 |
6.1 引言 |
6.2 再生能馈回馈设备效果验证 |
6.3 运行实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6)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相关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中压配电网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基本原理 |
2.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2.1.1 基本原理 |
2.1.2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1.3 适用范围 |
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2.3 适用范围 |
2.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3.3 适用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方案 |
3.1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适应性分析 |
3.2 中性点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
3.3 接地变压器的选择 |
3.3.1 Z型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及特点 |
3.3.2 Z型变压器的设置方案 |
3.3.3 Z型接地变的容量选择 |
3.4 小电阻接地配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 |
3.4.1 单相接地保护配置 |
3.4.2 CT装设和保护设备问题 |
3.5 改造方案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方案评价 |
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4.2.1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4.2.2 两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线路跳闸原因的分析 |
4.2.3 两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的跳闸率模型 |
4.2.4 网架结构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4.2.5 可靠性评价模型 |
4.2.6 算例分析 |
4.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3.1 设备相关费用分析 |
4.3.2 故障相关费用分析 |
4.3.3 经济性评价模型 |
4.3.4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相电流或相电容的监测 |
1.2.2 基于单台电流或单台电容的监测 |
1.2.3 基于电容器介质损耗的监测 |
1.2.4 基于红外成像或表面温度的监测 |
1.2.5 基于局部放电信号的监测 |
1.2.6 基于其他状态量的监测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太仓电网并联电容器组配置及运行情况 |
2.1 太仓电网无功补偿总体构成 |
2.2 并联电容器组配置情况及发展趋势 |
2.2.1 按电压等级 |
2.2.2 按接线形式 |
2.2.3 按电容器(组)容量 |
2.2.4 按保护方式 |
2.2.5 按生产厂家 |
2.2.6 按运行年限 |
2.3 近十年10kV并联电容器组缺陷分析 |
2.3.1 按表现形式及严重程度 |
2.3.2 按所在间隔及电能质量 |
2.3.3 按故障时间及运行年限 |
2.3.4 按电容器单元厂家及型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并联电容器组保护机制及理论预警策略 |
3.1 并联电容器单元内部故障发展分析 |
3.1.1 并联电容器单元内部结构分类 |
3.1.2 无内熔丝电容器故障发展过程 |
3.1.3 有内熔丝电容器故障发展过程 |
3.2 理想条件下的保护动作顺序及动作条件 |
3.2.1 现行标准规定的保护动作顺序 |
3.2.2 理想条件下的外熔断器动作条件 |
3.2.3 理想条件下的继电保护动作条件 |
3.3 理想条件下的保护配合机制及预警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实条件下的保护协同与故障预警策略 |
4.1 外熔断器与继电保护动作时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初始偏差 |
4.1.2 运行条件 |
4.1.3 动作特性 |
4.1.4 保护整定 |
4.2 现实条件下的早期故障预警策略分析 |
4.2.1 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保护协同机制 |
4.2.2 太仓地区继电保护动作时的电容器单元故障分期 |
4.2.3 基于工程实践的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参量的早期故障预警装置 |
5.1 预警判据的设计与比较 |
5.1.1 三类新判据的设计 |
5.1.2 不同预警判据的综合比较 |
5.2 早期故障预警系统介绍 |
5.2.1 系统功能 |
5.2.2 系统构成 |
5.3 预警功能的实验室验证 |
5.3.1 主机采样精度 |
5.3.2 告警逻辑验证 |
5.3.3 故障模拟测试 |
5.4 入网检测及安装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专利 |
(8)兴安盟扎旗66kV二龙山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兴安盟电网概况 |
1.1.2 扎旗地区电网概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新建66kV二龙山变电站的意义 |
1.2.1 相关电网储备和规划情况 |
1.2.2 新建66kV二龙山变电站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变电站设计的技术要求 |
1.4.1 本变电站工程设计范围 |
1.4.2 设计要求 |
1.4.3 主要设计原则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变电站总体方案设计 |
2.1 电网负荷预测 |
2.1.1 负荷情况分析 |
2.1.2 供电区负荷预测 |
2.2 工程建设方案及接入系统方案 |
2.2.1 工程供电范围 |
2.2.2 站址选择 |
2.2.3 接入系统方案及经济技术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
3.1.1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
3.1.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
3.2 主变压器的选择 |
3.2.1 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
3.2.2 主变相数的选择 |
3.2.3 变压器连接方式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
3.3 一次系统运行数据的电气计算 |
3.3.1 潮流计算 |
3.3.2 短路电流计算 |
3.4 无功补偿 |
3.4.1 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
3.4.2 无功补偿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
4.1 调度自动化 |
4.1.1 调度自动化现状 |
4.1.2 存在的问题 |
4.1.3 远动系统 |
4.2 系统通信 |
4.2.1 系统联网概况 |
4.2.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3 通道需求分析 |
4.2.4 系统通信方案 |
4.2.5 通道组织 |
4.2.6 通信设备配置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
5.1 电气设备选择的条件 |
5.2 六氟化硫组合电器的选择 |
5.3 母线的选择 |
5.4 备用电源的选择 |
5.5 其他电气设备的选择 |
5.5.1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
5.5.2 互感器的选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继电保护设计 |
6.1 继电保护的意义 |
6.2 主变压器的保护 |
6.2.1 电力变压器保护概述 |
6.2.2 电力变压器纵差保护接线 |
6.2.3 变压器瓦斯保护 |
6.2.4 过电流保护 |
6.2.5 系统保护配置 |
6.2.6 对相关单元的技术要求 |
6.3 防雷保护 |
6.3.1 变电所防雷概述 |
6.3.2 避雷针的选择 |
6.3.3 避雷器的选择 |
6.3.4 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
6.3.5 防雷接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南通城区配网电容电流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配电网接地方式的发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通城区配网电容电流测量分析 |
2.1 引言 |
2.2 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 |
2.3 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 |
2.3.1 电缆的结构 |
2.3.2 电缆的电容结构 |
2.4 电容电流实测方法分析 |
2.4.1 外加非工频信号测试 |
2.4.2 工程测试方法及技术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通城区配网电容电流分析 |
3.1 引言 |
3.2 南通城区中压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及特点 |
3.2.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3.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3.3 南通城区配网及电容电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通城区消弧线圈成套装置补偿方式研究 |
4.1 引言 |
4.2 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结构及原理 |
4.2.1 接地变压器(又称Z型变) |
4.2.2 消弧线圈 |
4.2.3 阻尼电阻箱 |
4.2.4 自动调谐选线控制器 |
4.2.5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 |
4.3 南通城区消弧线圈补偿方式的运行 |
4.3.1 南通城区消弧线圈配置分析 |
4.3.2 南通110kV民主变消弧线圈增容案例分析 |
4.3.3 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方式 |
4.3.4 南通城区消弧线圈应用效果及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通城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研究 |
5.1 引言 |
5.2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 |
5.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 |
5.4 零序电流保护 |
5.4.1 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容电流分布 |
5.4.2 零序电流整定原则 |
5.5 南通城区配网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设计 |
5.5.1 秦灶变现有20kV设备概况 |
5.5.2 秦灶变20kV经小电阻接地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
5.5.3 接地变容量及接地电阻的选择 |
5.5.4 接地变高压侧连接方式选择及相应保护配置 |
5.5.5 配套设备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朝阳县电网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设计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研究现状 |
1.2.2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信息采集与状态检修评估指标体系 |
2.1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概述 |
2.1.1 状态检修管理原则 |
2.1.2 状态检修管理方法 |
2.1.3 状态检修管理流程 |
2.2 朝阳县继电保护资料信息采集 |
2.2.1 资料信息采集原则 |
2.2.2 资料信息采集内容 |
2.2.3 资料信息采集方式 |
2.3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评估指标体系 |
2.3.1 评估总体思路 |
2.3.2 评估指标体系 |
2.4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管理研究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总体设计 |
3.1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 |
3.1.1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概述 |
3.1.2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特点 |
3.2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结构 |
3.2.1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软硬件配置 |
3.2.2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网络结构 |
3.2.3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部署配置 |
3.3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策略制定 |
3.3.1 状态检修的业务流程 |
3.3.2 检修策略的制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及应用研究 |
4.1 朝阳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总体功能 |
4.1.1 系统操作界面构成 |
4.1.2 功能实现 |
4.2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评估概述 |
4.2.1 主要工作进展 |
4.2.2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评估分析 |
4.3.1 状态检修评估流程 |
4.3.2 状态检修算例分析 |
4.3.3 状态检修风险评估 |
4.4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策略效果 |
4.4.1 状态检修评估策略 |
4.4.2 状态检修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工厂供电增容改造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电缆线路增多对接地方式的影响及小电阻接地改造[D]. 程丁文. 南昌大学, 2021
- [2]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D]. 贾婷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3]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D]. 樊秦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330kV变电站电气一、二次系统改造的可行性研究[D]. 李盛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馈技术及装置应用研究[D]. 王豫.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5)
- [6]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相关技术的研究[D]. 赵旭阳.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D]. 张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7)
- [8]兴安盟扎旗66kV二龙山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D]. 赵坤. 长春工业大学, 2018(01)
- [9]南通城区配网电容电流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D]. 顾明煜.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10]朝阳县电网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设计及实践[D]. 宋明圆.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变电站论文; 中性点论文; 继电保护装置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