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公共园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文化,传统设计手法,民俗文化,文化传承
传统公共园林论文文献综述
程丹丹,袁犁[1](2016)在《探析现代城市公共园林设计中的传统技法与文化传承——以甘肃省礼县综合公园规划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文化创造了城市景观,人们也可以通过城市景观解读城市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地区的竞争逐渐转变成民族文化的竞争。公共园林,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人为景观,可将深厚的人文内涵、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公众多种需求功能完美融合。现以甘肃省礼县综合公园为例,探讨如何从城市文化、传统设计手法、民俗活动、原生态保留等角度入手,从道路、节点、空间、小品等以点及线、以线至面,深入领会当地的文化内涵,发掘其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研究具有科学指导的规划设计方法,继承并发展当地的文化内涵,营造场所感,是综合公园更好地适应目前现代化的市民生活。(本文来源于《园林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陈明明[2](2012)在《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江南传统公共园林中极为重要的造景要素和营造空间的手段。江南河网纵横、湖泊星布,人们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正是在这种“水乡泽国”地理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念和理法,不仅对国内公共园林理水具有深远影响,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系统研究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对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公共园林艺术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对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的文献查阅整理分析其发展历史、影响因素及地域特性,实地调查了玉泉、龙井、虎跑泉;九溪十八涧、富春江;杭州西湖、嘉兴南湖、绍兴东湖等30余处现存典型江南传统公共园林水体,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手段对案例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点状水体、线状水体、面状水体叁种水体的理水手法,以及水体与地形、建筑和植物等其他园林要素的关系,并由此探寻传统理水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启示。点状、线状、面状叁种水体具有不同特性。本文分别从空间布局、构景要素、景观层次、岸线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泉、井等点状水体围合度较高,水体动静皆宜,具有内聚式的观景特性,往往是水系的源头。其理水手法重点在于外部空间的营造,可以诗文点题等手段增强意境。溪、涧等线状水体多为动水,导向性强,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理水手法重点在于以“曲”、“阻”、“拦”等手段营造水情动态。湖泊等面状水体水面较大,多为静水,具有外向式的观景特性,是水系序列的高潮。其理水手法重点在于水面的划分,运用堤岛桥,以及岸线的凹曲变化,营造不同的水域空间。(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2-06-01)
章益飞[3](2010)在《传统公共园林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类型,融合了大型自然景观和深厚历史文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传统城市中的核心文化景观和公共空间。本文探讨的是如何从景观的文化内涵入手,深入理解传统公共园林文化,发掘其丰富多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0年12期)
徐碧颖[4](2008)在《传统公共园林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可以被景观记录,亦可以在景观中得到解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与地方的历史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共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类型,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使之成为传统城市核心公共空间的精髓所在。本文探讨的是如何从景观的文化性入手,深入理解传统公共园林的文化内涵,发掘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具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法,以继承并发展传统公共园林的文化内涵,更好的服务当前现代化的市民生活。传统公共园林的文化内涵首先表现在古典园林设计层面。传统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反映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和理想化的生活空间,是士大夫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次,传统公共园林地区的城市民俗生活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市民文化勃兴与繁荣。市民文化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当前,现代城市中快节奏的市民生活对园林的自然生态环境、使用功能和游乐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叁,传统公共园林周边的历史遗存是园林遗产重要的“客观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各个时期历史片段的物化体现。历史遗存同时也是城市地段重要的历史文脉,具有独特的场所特征。在结合国内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传统公共园林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方法。应当继承并应用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一方面保护传统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园林风貌,一方面通过古典设计手法的应用延续场所空间特征。在城市民俗方面,应当通过提升传统公共园林的公共性、完善空间体系、丰富游憩功能,以形成兼具传统和现代特征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在历史遗存方面,应当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历史遗迹加以分类、研究和评估,通过保护修缮、环境重塑以及功能更新等手段,明确场所的历史信息,更好的服务于新景区。大明湖的整治扩建实践从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城市民俗生活和场所历史遗存这叁方面入手,通过多种规划设计手法的综合,在传承公共园林文化的同时,创造符合当代市民生活需求的城市开放空间。(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8-12-01)
传统公共园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是江南传统公共园林中极为重要的造景要素和营造空间的手段。江南河网纵横、湖泊星布,人们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正是在这种“水乡泽国”地理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念和理法,不仅对国内公共园林理水具有深远影响,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系统研究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对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公共园林艺术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对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的文献查阅整理分析其发展历史、影响因素及地域特性,实地调查了玉泉、龙井、虎跑泉;九溪十八涧、富春江;杭州西湖、嘉兴南湖、绍兴东湖等30余处现存典型江南传统公共园林水体,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手段对案例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点状水体、线状水体、面状水体叁种水体的理水手法,以及水体与地形、建筑和植物等其他园林要素的关系,并由此探寻传统理水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启示。点状、线状、面状叁种水体具有不同特性。本文分别从空间布局、构景要素、景观层次、岸线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泉、井等点状水体围合度较高,水体动静皆宜,具有内聚式的观景特性,往往是水系的源头。其理水手法重点在于外部空间的营造,可以诗文点题等手段增强意境。溪、涧等线状水体多为动水,导向性强,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理水手法重点在于以“曲”、“阻”、“拦”等手段营造水情动态。湖泊等面状水体水面较大,多为静水,具有外向式的观景特性,是水系序列的高潮。其理水手法重点在于水面的划分,运用堤岛桥,以及岸线的凹曲变化,营造不同的水域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公共园林论文参考文献
[1].程丹丹,袁犁.探析现代城市公共园林设计中的传统技法与文化传承——以甘肃省礼县综合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园林科技.2016
[2].陈明明.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3].章益飞.传统公共园林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手法[J].科技风.2010
[4].徐碧颖.传统公共园林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