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在宁夏地区的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0)在《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建设等行为造成碳排放急剧增加,环境恶化成为了全球的首要环境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计算表明,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占据全球能源总量的一半,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42%,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国建筑业发展不断扩大,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减碳压力巨大。如果不提高建筑能效,降低建筑用能和碳排放,到2050年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将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类型中,城镇住宅占比最大,减排的首要对象就是城市住宅建筑。其次在城市住宅中,寒冷地区的住宅由于每年采暖导致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本文将以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为研究对象,寻求当下建筑师可控的减碳策略。通过从使用阶段的节能计算到全生命周的碳排放衡量,以碳排放为指标突出建筑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构成建筑与环境影响的量化衡量指标之一。首先,本文将系统分析当前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碳排放现状,对寒冷地区城市住宅碳排放的构成及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对低碳居住建筑示范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前我国寒冷地区住宅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构成进行对比。最后,通过上文分析总结寒冷地区低碳住宅的设计策略及注意要点。
韩雪[2](2020)在《供热事故工况建筑室内冷却规律及热储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有相当比例的老旧供热管网超期服役,供热系统出现事故的可能性不断增长。大型供热系统发生事故时,停止供热或供热不足将导致建筑室内温度下降,影响热用户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后果。建筑热储备性能是在供热事故工况下利用建筑热容量抵抗室内气温降低的能力,研究如何提高建筑热储备性能及其对供热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影响,是从供热需求侧探究提高供热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和新思路。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内温度半经验半理论计算式进行实测验证、提出适于供热规划阶段预测事故工况建筑物室内温度的修正计算式并利用数值试验进行准确性验证、确定建筑热储备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敏感度排序并提出有效改进技术措施、建立不同气候分区限额供热系数、事故修复时间限值及最佳建筑热储备系数的取值区间。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对国外学者建立的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半经验半理论计算式中的几个关键复杂参数建立通用计算方法。包括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用于建筑总失热量计算的单位温差热损失计算式、建立建筑物总热容量的计算方法并开发出计算程序、针对目前缺乏的散热设备热容量计算新建对流和辐射等类型散热设备的热容量计算方法。(2)实测验证供热事故工况的建筑物室温计算式,并提出适用于供热规划阶段预测不同气候分区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的修正计算式。首先,通过寒冷A区三种类型散热设备停止供暖工况实测,验证了停止供暖工况建筑物室温计算式的准确性;然后,针对该计算式中发生事故时室外温度参数的不可预测性缺陷,提出五种修正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温度代替发生事故时室外温度的相对偏差最小;最后,为了克服实测验证的局限性,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数值模型,在严寒A区、B区、C区以及寒冷A区、B区条件下,进行散热器停止供暖工况及限额供热工况的数值试验,验证了供热事故工况室温修正计算式的准确性。该修正计算式可实现在供热规划阶段对不同气候分区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下降规律进行预测的新功能。(3)确定建筑热储备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敏感度排序,提出提升建筑热储备性能的有效技术措施。利用已建立的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数值模型,构建不同建筑热工性能,模拟分析得到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影响因素的敏感度排序为:单位温差热损失L>散热设备热容量Cs>室外空气温度tmin,m>外围护结构热容量Cw,提出以降低建筑物的单位温差热损失为主,并以增大建筑物总热容量为辅的具体提升建筑热储备性能的技术措施。(4)完善我国不同气候分区下供热事故工况限额供热系数及事故修复时间限值的规定。根据现有不同建筑节能水平,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目前我国东北、华北供热地区建筑热储备系数χ范围为5090h,在此条件下,计算得到限额供热系数取值区间为:严寒地区0.51<β<0.71,寒冷地区0.31<β<0.58;计算确定了我国严寒地区的最佳建筑热储备系数为8090h,相应的供热事故修复时间限值τmax可设定为58h,寒冷地区的最佳建筑热储备系数为7090h,相应的供热事故修复时间限值τmax可设定为56h。研究结果比现行规范中规定的事故修复时间限值τmax=54h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对建立完善我国建筑热储备系数指标、设定合理的供热事故限额供热系数和事故修复时间限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张亚东[3](2020)在《基于DeST能耗量化技术的内蒙古严寒B区农村牧区节能住宅多能互补供暖平衡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牧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牧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对室内热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升。然而,在对内蒙古严寒B区农村牧区大量调研发现,农村牧区常住人口众多,农牧民住宅基本依靠传统经验自建,缺乏专业知识指导,平面空间划分和外围护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热舒适度低,供暖能耗高。供暖设施多为火炕、火炉等,燃料使用煤炭、薪柴、牛羊粪等。粗放燃烧和传统供暖设施使得热效率低且污染严重。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战略的实施,能源和环境问题不断被重视。国家和社会逐步加强对清洁能源利用的引导,新型高效设备研发不断出新,政策支持日趋精细和完善。内蒙古严寒B区地域广阔,冬季严寒且漫长。然而,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设计符合农牧民居住需求的、满足《农村牧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新型节能住宅,符合社会发展潮流。本论文选取地理位置和严寒程度均居于严寒B区中间的锡林浩特市某村的两居室和三居室住宅为代表。利用软件DeST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新型节能住宅较现状住宅供暖季耗热量指标由39.21W/m2和29.92 W/m2和分别下降到7.27 W/m2和5.79 W/m2,节能率约81%,节能效果明显;供暖季主要房间逐时自然室温提高均大于13℃;外墙内表面壁面温度提高4.5℃以上,与室内气温差减小到约1.2℃,壁面冷辐射大幅度减小,热舒适度明显改善。为了达到新型节能住宅可再生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平衡供暖的目标,计算出各住宅火炕散热量分别为16.14W/m2和20.85W/m2,并进一步计算住宅在供暖季室外热工计算温度分别高于-17.93℃和-19.53℃的时间段,只依靠火炕散热量即可满足室内热工设计需求的天数占供暖季分别为80.75%和88.77%。根据住宅外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值,计算新型节能住宅满足最冷日(锡林浩特市累年最低日室外平均温度为-29.5℃)室内供暖设计温度15℃时的各部分供热量的数量,其中包括太阳能供热量、生活产热量及火炕散热量,最终获得平衡供热量值,计算两种户型分别为20.47 W/m2和20.90 W/m2,得出各房间平衡供热量。依托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设计适宜的风电或光电补充的供暖平衡方案。选取适宜的散热终端,并布置于各房间。实现“太阳能+生物质能+生活产热能+风电或光电”供暖平衡方案,达到“被动式太阳能住宅+改进型火炕+风电/光电供暖平衡系统”的清洁供暖的高舒适新型节能住宅的目标。
李婷[4](2020)在《电暖器的热舒适性及热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幅员辽阔,严寒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90%;人口的密集,群体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的多元化,以及人们对室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传统供暖的弊端日益明显,其供暖期比较固定,供暖温度受限,管道极易老化等问题的出现,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取暖舒适性要求,因此电采暖这种有利于实现智能控制的采暖方式,是分户采暖、分时采暖的优选方案,尤其是在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当代社会,高碳能源低碳化以及高效清洁无害化逐渐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电采暖研究现状的前提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验测试的研究方式,主要针对吉林省电采暖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对不同电采暖方式的技术研究。首先基于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AIRPAK 3.0,以一个小型办公室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电暖器、电地板、柜式空调三种不同电采暖设备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在模拟结果中对不同平面温度场、速度场及PMV—PPD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经济学角度计算了三种电采暖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初期投资及运行费用,研究结果表明空调供暖的费用要高于其他两种供暖方式,而且室内热舒适性较差;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供暖效果良好,但电地暖由于其施工方面及加工材料的特殊性使用成本偏高;相对于其他两种采暖方式而言,电暖器价格低廉方便可控,是冬季智能采暖的最佳选择。其次在标准测试小室内温度、环境等影响因子相同的情况下,依次对碳纤维石英管式电暖器、翅片式电暖器、热油汀式电暖器三种使用率较高的电加热器进行了热效率及温度场变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翅片式电暖器从室内温度均衡性以及人体舒适度等角度来看都优胜于热油汀式电暖器与碳纤维石英管式电暖器,有着很大的推广价值。
信博文[5](2020)在《严寒地区高校的建筑采暖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量的比例逐渐上升,其中以采用集中供暖方式的北方供暖能耗与日俱增。因为集中供暖主要以燃煤、燃气的一次能源作为锅炉供暖的燃料,且一次能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能源消耗量较大。除此之外,煤炭作为集中供暖的主要燃料,燃烧会形成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物质,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目的,提出了很多新能源的采暖供热方式。然而新能源采暖供热技术的成本较高,不是北方采暖供热的首要选择。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兼顾节能环保和降低成本,本课题提出了空气源热泵联合蓄热器的采暖供热模式,并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对系统进行改进,为了使系统配置更加准确,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对建筑负荷进行预测。首先,对常见的电采暖技术形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各个形式的电采暖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概括,最终选择了空气源热泵作为本课题中建筑的热源。着重介绍了空气源热泵同其他电采暖技术的优势,并针对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的气候环境中使用时遇到的困难,提出了改进方案,不仅保障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提高了系统经济性。其次,根据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特点,建立了目标建筑的热负荷模型,得出了建筑热负荷数据,用于后续供热系统研究。本课题采用蓄热器作为空气源热泵的辅助采暖设备,并提出了空气源热泵联合蓄热器的建筑采暖供热系统。通过对采暖供热系统经济型的建模,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对蓄热器进行初步容量配置,并计算该系统的经济性。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出谷时电价时段使用空气源热泵对建筑直接供热,同时为蓄热器蓄热;非谷时电价时段使用蓄热器为建筑供热的策略,并用Beta分布建立模型,计算得到了蓄热器容量的最小配置区间。最后,为了提高空气源热泵联合蓄热器供热模式的运行策略准确度,降低由气候突变或建筑内部人员流动等因素导致的蓄热容量偏差,通过对建筑热负荷的预测,得到谷时电价时段所需储存的热量值。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使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全局优化,使其选取到最优的结果,然后使用GA-BP进行预测,并与RBF(径向基)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比较预测精度,证明GA-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精度更高。根据预测结果修改每日蓄热量的方式建立新的系统供热策略并与每日满蓄的供热策略进行经济性对比,结果得出根据预测结果蓄热的供热策略系统运行5天可以节约电费94.48元。
屈博艺[6](2020)在《基于热舒适度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节能评价与控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室内热舒适性与节能性在住宅采暖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在满足人体对热舒适的需求的同时,实现供暖能耗的最小化,是民用建筑采暖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寒冷地区地区农村居民的热感觉修正了PMV(预测平均投票数)。并基于室内热舒适性,对系统建立了不同的室内温度范围和控制运行模式。利用能耗、系统效率、运行成本和PMV对系统进行了评价,优化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节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日耗电量增加86.23%时,PMV增加1.09。当PMV维持在-0.03和+0.26之间时,间歇运行的日电耗比连续运行低14.97%。当水箱水温控制在40℃时,日耗电量比50℃时降低41.84%,PMV能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提出了当室外日平均温度为0℃时,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的最优控制策略是间歇运行,室内温度控制在14-16℃,水箱水温控制在38℃。为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的控制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有效提高热泵制热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应在民用建筑的采暖设计初期根据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选择适用经济的供热设备。本文基于热舒适度设置了不同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运行模式,修正了不同舒适度下的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以期得到更为合理的空气源热泵配置。测量得知当室内温度设置为14-16℃时,全天地暖供热负荷为70.92MW,计算得到的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为41.04W/m2,相比于室内温度设置为20-22℃时减少了48.19%。间歇运行的全天地暖供热负荷为60.78MW,此时的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为35.18W/m2,比连续运行模式的热负荷降低了40.18%。对于目前多元化发展的供暖系统热源,如何选择合理适用、经济环保的供暖方案,避免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损失、热量供应不足等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修正后利用室内热舒适度评价、经济评价、能源降耗、环境效益,对燃煤、空气源热泵、太阳能供暖、燃气壁挂炉、直接电采暖五种常用的寒冷地区农户供暖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空气源热泵在“煤改电”工程中的可行性。比较中的农户供暖面积为120m2。结果表明舒适度最好的供暖末端系统为地板辐射采暖。在地板辐射采暖中,费用年值较低的两种采暖方式为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分别为3626和3095元/年。对于农户来说,将传统散煤燃烧的采暖方式改造后,静态投资回收期较短的三种采暖方式为空气源热泵,燃煤炉和太阳能,分别为5.2,6.1和6.9年。对于社会实际的能源降耗来说,燃气炉和空气源热泵节约的折合用电煤耗最多,分别为4165和2767 kg/年,节约环境成本分别为1594和1211元/年。在综合了以上四种评价后,得出结论:空气源热泵联合低温辐射地板采暖的方式是我国寒冷地区农户最佳的采暖方式。优化容量匹配和运行模式后的空气源供热系统,相对于传统散煤燃烧采暖可降低农户的年采暖费用2521元,减少社会实际年取暖费用3128元,减少年环境成本1211元。
周文静[7](2020)在《北方地区办公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主要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为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清洁供暖”政策并印发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文件指出,在辽宁、黑龙江、北京、河北等“三北”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应充分利用低谷时期富余风电,并鼓励建设具备蓄热功能的电供暖设施,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电能替代产业潜力巨大。通过调研得知,当前“煤改电”措施多为热泵、电热膜、碳晶板等直热式供暖设备,且多应用于农村地区,而对于政府机关、学校、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中电供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办公建筑能耗大,人员工作时间比较固定,如果非工作时间供热系统设置值班温度运行,节能潜力巨大。而电蓄热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参数可设可调,是应用于办公建筑的可选方案。基于以上背景,受辽宁省住建厅委托,以及在课题《推广使用煤改电清洁供暖体系研究》(17-08-149)的资助下,课题组对北方典型供暖城市哈尔滨、沈阳以及北京地区办公建筑冬季供暖应用电蓄热供暖的可行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典型城市供热能源结构形式进行调查。发现燃煤区域锅炉和火力热电联产为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较小,北京清洁能源的利用好于哈尔滨和沈阳。哈尔滨和沈阳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为主要能源,但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北京主要能源为煤炭、油品、天然气及电力调入,并且在煤炭消费量呈快速下降趋势,同时,天然气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经调查发现典型城市所在地区清洁能源发电形式主要为风电、核电和水电。(2)对国家及各省市政府“煤改电”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了解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前景、政府推广“煤改电”力度、各地区电价优惠政策等,为电蓄热技术的应用提供政策支持。对比分析发现,北京电价优惠力度最大,煤采暖收费最高。(3)利用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固体电蓄热系统进行能耗分析。为了对比分析,在每个地区对所选办公建筑采用固体电蓄热机组、燃气锅炉和市政热力三种供热形式,设定室内温度可调(方案二―三种系统均设置值班温度)和不可调(方案一―市政热力全天按照设计温度供热)两种方案运行。由方案二模拟结果可知,建筑室内热负荷波动较大,峰值也较大。固体电蓄热系统比市政热力节能近20%,但比燃气锅炉能耗高出近10%。实际运行时市政热力常常全天按照设计温度供热,会导致系统能耗较高,此时固体电蓄热系统节能效果更加显着。(4)采用动态经济分析方法对固体电蓄热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初投资仅考虑电蓄热机组、燃气锅炉和换热机组的设备费和安装费,不考虑热源锅炉房和热站的建设费。分析结果为,初投资:固体电蓄热机组>燃气锅炉>换热机组,运行费用:市政热力(按采暖收费计算)>固体电蓄热机组>燃气锅炉。固体电蓄热费用年值比燃气锅炉平均高出39%,比市政热力平均低于52%。可见固体电蓄热机组供热经济性优于市政热力,但不及燃气锅炉。若想提高电蓄热机组经济性,最根本原因是需要降低电蓄热机组的设备费用和加大对电力优惠的力度。(5)采用污染物排放因子方法对固体电蓄热系统进行环境效益分析。清洁能源发电的固体电蓄热系统可以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相比于市政热力、燃气锅炉供热环境效益最佳。经研究发现,固体电蓄热技术的应用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气候、当地清洁能源电力供应能力、“煤改电”政策及电价优惠力度、固体电蓄热机组价格、机组的热效率、设备的换热效率等,均会影响固体电蓄热的能耗水平和经济性,因此节能率和经济性视实际工程而定。固体电蓄热更适于应用在没有市政热力地区体量较小的办公建筑。
王睿嘉[8](2020)在《太阳能热泵再生的转轮供暖净化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室内环境逐渐成为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因此营造舒适、健康室内环境的必要性开始凸显。转轮空调系统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空调系统,不仅能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还可对VOC类污染物起到吸附净化的效果,在节能环保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鉴于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冬夏两用的转轮净化空调系统。系统在夏季工况下由热泵冷凝端为转轮提供再生热,被转轮吸附净化的气体经蒸发端冷却后送入室内;冬季工况下,在再生系统中加入太阳能集热器以提高热泵性能,并利用吸附产生的废热为室内供暖,而不需要其他辅助热源,在达到节能目的的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广大南方地区冬季采暖的问题。基于空气净化技术和太阳能热泵的相关理论,本文对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和工质的选择、工作原理及运行模式进行了阐述。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VB对转轮耦合吸附的数学模型进行改进,并利用TRNSYS平台搭建了太阳能热泵再生系统的模型。选取典型城市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泵系统的出口温度、制热量、耗电量,以及转轮的吸附量和出口风温等参数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出结论:太阳能热泵的出口温度可以满足转轮的再生需求,使转轮保持一定的出口温度和良好净化效果;再生温度在35℃-85℃之间时,再生温度越高,系统送风温度越高,吸附甲苯的浓度的也越高(即净化效果越好);当再生温度高于55℃时,送风温度即可达40℃以上,满足室内送风要求;满负荷运行时系统所需电量为4100k Wh,与传统制热空调相比节能效果较好。以某小型办公建筑为例,分别选取不同气候分区的典型城市对系统进行适用性的比较和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在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系统的再生效果较好,因此吸附净化性能和采暖优势也较为显着,节能性也更为优越;而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则难以满足采暖负荷需求。其中,系统在适用区域最高可节约76.34%的电能。与传统空调系统及电辅助太阳能再生的转轮空调系统相比,本系统虽然初投资高,但运行费用较低,具备可推广的潜力。
苑淑雅[9](2019)在《新疆高校建筑电采暖的适应性研究 ——以某校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疆地区高校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新疆地区风能、光能资源丰富,风电、光电富余而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情况,结合新疆地区政府为推进“电气化”新疆而推行的关于电采暖的政策支持,从技术,实验测试,效益层面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电采暖技术形式作为一种新型可控可计量采暖方式,与传统燃煤锅炉形式的集中热水供暖系统相比,在满足采暖要求和室内人员活动人员需求同时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降低采暖费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使用。电采暖技术形式在高校建筑中的使用可以为新疆地区电力富余提供就地消纳的解决措施,也可以缓解弃风、弃风现象。首先对乌鲁木齐市高校建筑电采暖示范项目验收结果在最冷月期间对其中示范项目高层宿舍楼和另一示范项目的教室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实地进行采暖效果和运行方式实验测试,结果为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可以达到良好供暖效果和表现出良好热稳定性。宿舍楼运行模式一实验房间采暖温度设置20℃,由于实验初期室外温度偏低,室内外温差大至33℃,实验房间温度达到18℃的时间为14.5个小时,之后室内温度一直维持在18℃以上,最高达到20.6℃。实验房间采暖系统低温运行时,一模式实验房间室温由20.07℃下降至19.21℃,10个小时内温度波动0.86℃,温降前期平缓,后期浮动大。二模式实验房间室温由20.52℃下降至19.3℃,11小时温降为1.22℃,24:00温度下降至18.43℃,15小时内温度下降2.09℃。温降过程温度波动平缓,第二运行模式比第一运行模式人体热舒适感好。而同种系统形式教室的温降实验表明:在系统全部关闭后,投入使用的09:00到20:00,11小时内中间教室温度由21.5℃下降至20.31℃,温降为1.19℃。以某校区为例,针对宿舍楼和教学楼进行效益分析电采暖在高校建筑中的适应性。分析表明:除集中蓄热电锅炉供暖系统外,其余电采暖技术形式供暖系统与燃煤、燃气锅炉及热电联产供暖系统相比,费用年值普遍是前者低于后者,电采暖技术形式供暖系统在费用年值上占据一定优势,该校区该校区若采取电暖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加热电缆、分散蓄热锅炉电采暖供暖方式中任意一种,与集中燃煤锅炉形式对比,年采暖费用均能得到良好节约效果,电暖器费用节约效果显着;各形式预计节约费用分别为140.51、115.22、107.33、88.14、108.22万元。电采暖技术形式无论是应用于宿舍建筑还是教学建筑采暖都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一个采暖季内,寒假低温运行比正常温度运行采用热泵电采暖供暖系统能耗预计可节约标准煤950.4吨,直接电采暖形式可节约标准煤4282.8吨。较燃煤锅炉房供暖系统,以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为电采暖系统电力供应时,该校区一期建设的宿舍楼和教学楼一个采暖季内污染物减排量预计CO2为14363.4吨,SO2为58.61吨,NOx为25.1吨,悬浮颗粒物为12.99吨。最后依据上述结果针对该校区局部宿舍楼建筑提出其设计方案,确定了宿舍楼的设计采暖方案为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加计算机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运行方案则可分为工作日和节假日工作状态,工作日工作状态为北京时间20:00-次日09:00,房间温度设定20℃,供暖系统持续正常温度运行;09:00-20:00,房间温度设定为5℃,供暖系统维持低温运行。节假日工作状态为低温运行(5℃)。
杨辉[10](2019)在《多孔介质蓄热式碳纤维电暖器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冬季供暖的要求日益提高。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供暖,电采暖方式因其热启动迅速、热电转化效率高、环保清洁等特点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地区出台了分时段电价政策,用以针对电网负荷峰谷相差较大的问题,这为电采暖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本文面向电网削峰填谷的政策背景,提出了将碳纤维电暖器与多孔介质蓄热材料相结合的供暖方案,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蓄热式电暖器的热特性,以及以蓄热式碳纤维电暖器为热源的房间的温度场和流场特性,论文具体工作如下:在数值模拟研究方面,以Fluent商业软件为平台,建立了多孔介质蓄热式碳纤维电暖器物理模型和房间物理模型,分析了以蓄热式碳纤维电暖器为热源的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多孔介质蓄热结构的厚度、孔隙率对于房间采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蓄热采暖过程存在三个典型阶段,加热延迟阶段、升温蓄热阶段、蓄热工作阶段,各个阶段温度变化各不相同;房间温度场整体分布为上暖下冷,温差在3℃以内,房间内气流流速小于0.4m/s;温度极值和流速极值都出现在电暖器上方和散热外墙附近。在实验研究方面,建立了直热式和蓄热式两种电暖散热器实验装置,并分别进行了加热/散热实验。测量了电加热板表面及其周围,以及电暖器壳体的温度分布;分析了多孔介质蓄热层对电暖器内、外部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直热式电暖器的整体温度场表现出上方温度大于下方温度,中间温度大于边缘温度的特点;蓄热式电暖器的加热板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蓄热式电暖器降温速度要明显低于直热式电暖器,且蓄热层的小球直径越小,加热板温度降低速度越慢;蓄热式电暖器的壳体最高温度要低于直热式电暖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为了分析蓄热式电暖器供热房间的热舒适性,本文根据预测平均评价-预期不满意百分率(PMV-PDD)模型,对房间采暖过程热环境进行了合理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方向的PMV值讨论了电采暖房间的热舒适性。结果表明:蓄热式电暖器工作50min后,房间内的环境温度达到理想标准,电蓄热式采暖的有效采暖时间可达2.05小时;电暖器附近,PMV值接近理想值,热舒适性好;距离侧墙和地面越近,PMV值偏离近理想值越大,热舒适性越差。
二、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在宁夏地区的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在宁夏地区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及我国减排需求 |
1.1.2 建筑能耗与节能减排 |
1.1.3 课题来源及性质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小结 |
2 建筑碳排放及寒冷地区住宅碳排放现状 |
2.1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2.1.1 建筑全生命周期 |
2.1.2 建筑碳排放 |
2.1.3 建筑碳排放强度 |
2.1.4 研究范围 |
2.2 寒冷地区住宅碳排放现状分析 |
2.2.1 寒冷地区建筑设计要点 |
2.2.2 寒冷地区节能住宅规模及发展趋势 |
2.2.3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能耗现状 |
2.2.4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低碳设计现状 |
2.2.5 小结 |
2.3 碳排放计算方法与研究工具 |
2.3.1 计算方法 |
2.3.2 模拟软件的选择与分析 |
2.4 碳排放计算模型及住宅碳排放构成 |
2.4.1 碳排放计算模型 |
2.4.2 住宅建筑碳排放及其构成 |
3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 对标建筑选择与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1 对标建筑选择与基本概况 |
3.1.2 物化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3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2 低碳设计案例全生命周期计算 |
3.2.1 低碳案例选择 |
3.2.2 碳排放量估算 |
3.3 对标建筑与案例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对比分析 |
3.3.1 案例低碳建筑与对标建筑碳排放量对比分析 |
3.3.2 案例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与设计方法 |
4.1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物化阶段减碳策略研究 |
4.1.1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
4.1.2 建筑施工 |
4.1.3 物化阶段减碳策略小结 |
4.2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使用阶段减碳策略研究 |
4.2.1 “节流”——建筑节能 |
4.2.2 “开源”——建筑产能 |
4.2.3 “延寿”-延长建筑使用周期 |
4.2.4 本节小结 |
4.3 拆解阶段减碳策略 |
4.3.1 拆除方式优化 |
4.3.2 建材回收及利用 |
4.4 寒冷地区住宅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总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2)供热事故工况建筑室内冷却规律及热储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建筑热储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2.2 建筑物室内空气温度的计算方法 |
1.2.3 供热可靠性的评价指标分析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的数理模型 |
2.2 建筑物失热量的计算方法 |
2.2.1 建筑耗热量指标计算法 |
2.2.2 单位温差热损失计算法 |
2.3 建筑物总热容量的计算方法及程序开发 |
2.3.1 外围护结构热容量的计算 |
2.3.2 内围护结构热容量的计算 |
2.3.3 家具和空气热容量的计算 |
2.3.4 散热设备热容量计算方法的提出 |
2.3.5 建筑物总热容量计算及程序开发 |
2.4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内温度计算式的推导 |
2.4.1 建筑物的热储备系数 |
2.4.2 限额供热工况室温的计算 |
2.4.3 停止供热工况室温的计算 |
2.4.4 事故允许延续时间与热用户室温降低的关系式 |
2.4.5 限额供热系数与热用户室温降低的关系式 |
2.5 验证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必要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实测验证 |
3.1 测试方案的设计 |
3.1.1 基于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设计 |
3.1.2 测试对象的选择及其热工参数 |
3.2 测试仪器及测点布置 |
3.2.1 测试仪器及标定 |
3.2.2 测点布置 |
3.2.3 测试工况及实施 |
3.3 停止供热工况室温降低规律测试结果分析 |
3.3.1 建筑物室温降低实测规律分析 |
3.3.2 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实测与计算结果对比 |
3.4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计算式的修正 |
3.4.1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计算式修正方法的提出 |
3.4.2 供热事故工况室温修正计算式的验证分析 |
3.5 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实测验证的局限性及解决途径 |
3.6 本章小结 |
4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数值试验验证 |
4.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概述 |
4.2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数值模型 |
4.2.1 物理模型 |
4.2.2 传热类型及控制方程 |
4.2.3 定解条件的设置 |
4.2.4 网格划分 |
4.3 停止供热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数值模型的验证 |
4.3.1 室内空气温度模拟与实测对比 |
4.3.2 外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模拟与实测对比 |
4.3.3 散热设备表面温度模拟与实测对比 |
4.4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数值试验验证 |
4.4.1 停止供热工况建筑物室温修正式的数值试验验证 |
4.4.2 限额供热工况建筑物室温修正式的数值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
5.1 外围护结构热容量对房间降温速率的影响 |
5.2 散热设备热容量对房间降温速率的影响 |
5.3 单位温差热损失对房间降温速率的影响 |
5.4 室外空气温度对房间降温速率的影响 |
5.5 房间降温速率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建筑热储备性能对供热可靠性指标的影响 |
6.1 建筑热储备性能指标取值区间 |
6.2 对限额供热系数限值的影响 |
6.3 对事故修复时间限值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
附录B 建筑围护结构蓄热量计算程序 |
致谢 |
(3)基于DeST能耗量化技术的内蒙古严寒B区农村牧区节能住宅多能互补供暖平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住宅的“高能耗、低舒适”问题 |
1.1.2 环境污染对居住环境的威胁 |
1.1.3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支持 |
1.1.4 自然资源优势与气候特点 |
1.1.5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科学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6 课题来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 严寒地区概念 |
2.2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概述 |
2.3 室内热环境、热舒适度及供暖能耗理论 |
2.3.1 室内热环境理论 |
2.3.2 室内热舒适度理论 |
2.3.3 建筑散热及供暖能耗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严寒B区农村牧区现状调研 |
3.1 气候条件及热工区属 |
3.2 太阳能资源丰富度 |
3.3 内蒙古严寒B区调研汇总 |
3.3.1 住宅外围护结构 |
3.3.2 供暖方式及供暖燃料 |
3.3.3 室内热环境状况 |
3.3.4 住宅平面空间存在的问题 |
3.4 现状住宅调研问题总结 |
3.5 清洁能源供暖状况 |
3.6 本章小结 |
4 现状典型住宅冬季热环境及供暖能耗研究 |
4.1 典型住宅模型建立 |
4.1.1 两居室中面积户型现状研究 |
4.1.2 三居室大面积户型现状研究 |
4.2 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供暖能耗模拟 |
4.2.1 模拟软件介绍 |
4.2.2 最冷月自然室温模拟研究 |
4.2.3 供暖季供暖能耗模拟计算 |
4.2.4 冬至日外墙内表面壁面温度计算 |
4.3 室内热舒适度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型节能住宅设计 |
5.1 设计策略 |
5.2 新型节能住宅深化设计 |
5.2.1 两居室中面积户型优化设计 |
5.2.2 三居室大面积户型优化设计 |
5.3 新型节能住宅优化设计分析 |
5.3.1 新型节能住宅平面优化设计分析 |
5.3.2 新型节能住宅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
5.4 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供暖能耗模拟 |
5.4.1 最冷月自然室温模拟研究 |
5.4.2 供暖季供暖能耗模拟计算 |
5.4.3 新型节能住宅与现状住宅外墙壁面温度对比 |
5.5 现状住宅与新型节能住宅室内热舒适度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建筑耗热量及供暖平衡理论研究 |
6.1 可再生及清洁能源优先策略 |
6.2 供暖平衡理论 |
6.2.1 太阳能供热量q_2 |
6.2.2生活产热量q_3 |
6.2.3火炕散热量q_4 |
6.2.4 平衡供热量q |
6.3 室外热工计算温度的取值 |
6.3.1 新型节能住宅外墙热惰性指标D计算 |
6.3.2 室外计算温度的取值 |
6.4 平衡供热量q的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7 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平衡供暖方案 |
7.1 内蒙古严寒B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及方式 |
7.1.1 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丰富度及利用方式 |
7.1.2 可利用的清洁能源及方式选取 |
7.2 内蒙古风电、光电政策支持 |
7.3 清洁能源供暖平衡方案 |
7.3.1 两居室中面积户型风电平衡供暖方案设计 |
7.3.2 三居室大面积户型光电平衡供暖方案设计 |
7.4 清洁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方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电暖器的热舒适性及热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环境方面 |
1.1.2 能源方面 |
1.2 电采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热舒适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吉林省电采暖的发展情况 |
2.1 电采暖的形式 |
2.2 电采暖的推广政策 |
2.3 吉林省政策实施情况 |
2.4 电采暖的推广建议 |
第3章 室内热舒适性研究 |
3.1 热舒适的定义 |
3.2 热舒适评价标准 |
3.2.1 ASHRAE55系列标准 |
3.2.2 ISO7730系列标准 |
3.2.3 中国标准 |
3.3 热舒适的影响因素 |
3.3.1 空气温度 |
3.3.2 相对湿度 |
3.3.3 空气流速 |
3.3.4 平均辐射温度 |
3.3.5 新陈代谢率 |
3.3.6 衣着情况 |
3.3.7 其他因素 |
3.4 模拟软件简介 |
3.4.1 CFD介绍 |
3.4.2 Airpak介绍 |
3.5 建立模型 |
3.5.1 房间的物理模型 |
3.5.2 房间的数学模型 |
3.5.3 模型的网格划分情况 |
3.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6.1 温度场分析 |
3.6.2 速度场分析 |
3.6.3 PMV、PPD分析 |
3.7 误差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采暖系统经济性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房间热负荷计算 |
4.3 初投资对比 |
4.3.1 方案一:电散热器供暖系统 |
4.3.2 方案二:发热电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
4.3.3 方案三:空调供暖系统 |
4.4 运行费用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类型电暖器的热效率研究 |
5.1 电暖器的形式 |
5.2 电暖器的热效率测试原理 |
5.3 实验测试系统 |
5.4 实验测试方法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5.1 加热过程功率稳定性 |
5.5.2 电暖器的热效率分析 |
5.5.3 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严寒地区高校的建筑采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能耗计算方法 |
1.2.2 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3 建筑能耗预测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常见电采暖技术方案选择 |
2.1 电采暖技术介绍 |
2.1.1 加热电缆采暖 |
2.1.2 电热膜采暖 |
2.1.3 碳晶板采暖 |
2.1.4 电锅炉采暖 |
2.1.5 热泵采暖 |
2.2 空气源热泵介绍 |
2.2.1 空气源热泵工作原理 |
2.2.2 空气源热泵的优点 |
2.2.3 空气源热泵的缺点 |
2.3 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的改进 |
2.3.1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型 |
2.3.2 蓄热器技术的运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供暖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 建筑热过程及热工特性 |
3.1.1 建筑热过程 |
3.1.2 建筑物的热工特性 |
3.2 建筑供暖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 建筑供热热平衡模型 |
3.3.1 建筑供热热平衡模型 |
3.3.2 供热量的计算 |
3.3.3 太阳能热负荷计算 |
3.3.4 建筑内部负荷 |
3.3.5 建筑系统负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研究 |
4.1 空气源热泵供热模式 |
4.1.1 空气源热泵供热方式介绍 |
4.1.2 空气源热泵供热结构构建 |
4.2 经济性模型 |
4.3 分布模型建立 |
4.3.1 Beta分布模型建立 |
4.3.2 Beta分布的最小概率区间求解 |
4.4 算例分析 |
4.4.1 建筑温度 |
4.4.2 建筑热负荷数据 |
4.4.3 两种供暖系统经济性对比 |
4.4.4 Beta分布蓄热器容量最小区间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供热能耗预测研究 |
5.1 BP神经网络 |
5.2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 |
5.3 GA-BP的性能评价 |
5.3.1 RBF神经网络 |
5.3.2 支持向量机 |
5.3.3 三种评估指标 |
5.4 算例分析 |
5.5 运行模式经济性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热舒适度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节能评价与控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空气源热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室内热舒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不同采暖方式对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评价指标 |
2.1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
2.1.1 实验系统 |
2.1.2 室内空间的测点布置 |
2.1.3 围护结构的温度测点布置 |
2.2 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模式 |
2.2.1 制热模式及控制 |
2.2.2 除霜模式及控制 |
2.2.3 防冻保护模式及控制 |
2.3 系统评价指标 |
2.3.1 室内热环境评价 |
2.3.2 经济效益评价 |
2.3.3 能源降耗评价 |
2.3.4 环境效益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室内热舒适度的系统节能优化 |
3.1 系统控制模式 |
3.2 热舒适度对节能的影响 |
3.3 基于热舒适度的太阳辐射对节能的影响 |
3.4 节能对热舒适度的影响 |
3.5 控制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热舒适度和节能性的供暖系统容量匹配 |
4.1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供热分析 |
4.2 基于热舒适度和节能性的热泵容量优化选择 |
4.2.1 地板供热受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影响 |
4.2.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的优化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采暖方式的舒适度和经济性分析 |
5.1 供暖方式介绍 |
5.2 各供暖方式评价分析 |
5.2.1 不同供暖末端的舒适度分析 |
5.2.2 经济效益分析 |
5.2.3 能源降耗分析 |
5.2.4 环境效益分析 |
5.3 综合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北方地区办公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电采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电采暖研究发展现状 |
1.2.3 电采暖技术研究不足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2 城市供热及能源结构形式调查 |
2.1 典型城市供热现状调研 |
2.1.1 沈阳市供热现状 |
2.1.2 哈尔滨市供热现状 |
2.1.3 北京市供热现状 |
2.2 不同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
2.2.1 辽宁省能源消费情况 |
2.2.2 黑龙江省能源消费情况 |
2.2.3 北京市能源消费情况 |
2.3 不同地区新能源发电现状 |
2.3.1 辽宁省新能源发电现状 |
2.3.2 黑龙江省新能源发电现状 |
2.3.3 北京市新能源发电现状 |
2.4 电采暖应用实例调研 |
2.5 国家及地方政策解读 |
2.5.1 国家现行“煤改电”政策分析 |
2.5.2 各地区能源价格优惠政策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常见电采暖技术理论分析 |
3.1 发热电缆、电热膜采暖 |
3.1.1 发热电缆采暖 |
3.1.2 电热膜采暖 |
3.1.3 发热电缆、电热膜采暖应用分析 |
3.2 电暖器采暖 |
3.3 热泵供暖 |
3.3.1 水源热泵 |
3.3.2 土壤源热泵 |
3.3.3 空气源热泵 |
3.3.4 热泵应用分析 |
3.4 电锅炉供暖技术及适宜性分析 |
3.4.1 直热式电锅炉 |
3.4.2 蓄热式电锅炉 |
3.4.3 电锅炉应用分析 |
3.5 固体电蓄热供暖技术分析 |
3.5.1 固体电蓄热机组供暖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
3.5.2 固体电蓄热供暖系统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Energy Plus的建筑物理模型建立 |
4.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 |
4.2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
4.2.1 哈尔滨市气候特征 |
4.2.2 沈阳市气候特征 |
4.2.3 北京市气候特征 |
4.3 建筑物理模型建立 |
4.3.1 建筑基本概况及模型建立 |
4.3.2 模拟热工区域划分 |
4.3.3 建筑物围护结构设定 |
4.4 模拟计算基本参数设定 |
4.4.1 室外气象参数设定 |
4.4.2 室内设计温度设定 |
4.4.3 室内热扰参数设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办公建筑固体电蓄热供暖系统能耗模拟对比分析 |
5.1 系统运行方案设定 |
5.2 建筑动态热负荷模拟 |
5.2.1 哈尔滨地区模拟结果 |
5.2.2 沈阳地区模拟结果 |
5.2.3 北京地区模拟结果 |
5.3 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
5.3.1 供暖系统的设定 |
5.3.2 系统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固体电蓄热供暖系统经济及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
6.1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
6.1.1 动态经济分析法 |
6.1.2 初投资费用 |
6.1.3 系统运行费用比较 |
6.1.4 费用年值比较分析 |
6.2 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太阳能热泵再生的转轮供暖净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 |
1.1.2 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 |
1.1.3 我国现行的集中供暖体系 |
1.2 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2.1 转轮空调系统国内外应用情况 |
1.2.2 太阳能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非集中供暖区采暖方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理论研究基础及系统的提出 |
2.1 室内空气净化 |
2.1.1 空气净化技术 |
2.1.2 吸附净化的机理和过程 |
2.1.3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
2.1.4 转轮的脱附再生工艺 |
2.1.5 吸附剂的种类和选择 |
2.2 分散供暖方式 |
2.2.1 分散式供暖的特点 |
2.2.2 分散式供暖的热源 |
2.3 系统形式的确定 |
2.3.1 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主要设备 |
2.3.2 循环工质的选择 |
2.3.3 空气-空气型热泵中的主要设备 |
2.4 系统的运行模式与工作原理 |
2.4.1 系统的运行模式 |
2.4.2 系统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模型的构建与性能分析 |
3.1 转轮吸附模型的完善和验证 |
3.1.1 数学模型的完善 |
3.1.2 模型的验证 |
3.2 太阳能热泵再生系统模型的搭建 |
3.2.1 室外气象信息的模拟与验证 |
3.2.2 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和假设条件 |
3.3 系统性能的模拟分析 |
3.3.1 太阳辐射强度的模拟分析 |
3.3.2 系统再生温度模拟分析 |
3.3.3 系统制热量的模拟分析 |
3.3.4 系统能耗的模拟分析 |
3.3.5 系统供暖性能分析 |
3.3.6 系统VOC吸附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区域适用与节能性研究 |
4.1 研究区域的确定 |
4.1.1 我国供暖区域的划分 |
4.1.2 我国的气候分区 |
4.1.3 不同地区模拟供暖期的确定 |
4.2 建筑的基本参数 |
4.2.1 建筑概况 |
4.2.2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
4.2.3 室内设计参数 |
4.2.4 建筑模拟结果分析 |
4.3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4.3.1 太阳能平板集热子系统 |
4.3.2 空气源热泵子系统 |
4.3.3 系统的整体评价参数 |
4.4 系统在不同区域性能参数的比较分析 |
4.4.1 转轮再生侧 |
4.4.2 转轮处理侧 |
4.5 系统综合性能的比较 |
4.6 与电辅助太阳能转轮系统的能耗对比 |
4.6.1 电辅助太阳能再生侧模型的搭建 |
4.6.2 两种再生模式能耗的对比 |
4.7 系统全年运行能耗 |
4.8 本章小结 |
5 经济性分析 |
5.1 经济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5.1.1 经济评价方法 |
5.1.2 总费用的构成 |
5.2 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5.2.1 系统初投资费用分析 |
5.2.2 不同地区年运行费用分析 |
5.2.3 与其他空调系统经济性的比较 |
5.2.4 投资回收年限分析 |
5.3 系统经济性的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新疆高校建筑电采暖的适应性研究 ——以某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发展电采暖的必要性 |
1.2.2 电采暖技术发展现状 |
1.2.3 电采暖技术的应用效益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创新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校建筑使用特点及电采暖发展潜质 |
2.1 高校建筑使用特点 |
2.2 高校建筑发展演变 |
2.2.1 形态发展 |
2.2.2 节能设计发展 |
2.3 高校建筑采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4 电采暖系统形式性能及运行特点 |
2.5 电采暖发展潜质 |
2.5.1 新疆地区能源分布 |
2.5.2 新疆电网电源装机发展规模 |
2.6 本章小节 |
3 常见电采暖技术方案选择 |
3.1 加热电缆采暖 |
3.1.1 加热电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工作原理 |
3.1.2 加热电缆地板辐射系统优点 |
3.1.3 加热电缆地板辐射系统缺点 |
3.2 电热膜采暖 |
3.2.1 电热膜采暖系工作原理 |
3.2.2 电热膜采暖系统优点 |
3.2.3 电热膜采暖系统缺点 |
3.3 碳晶板采暖 |
3.3.1 碳晶板采暖系统工作原理 |
3.3.2 碳晶电热板优势 |
3.3.3 碳晶电热板劣势 |
3.4 电锅炉采暖 |
3.4.1 直热式电锅炉采暖 |
3.4.2 蓄热式电锅炉采暖 |
3.5 热泵采暖 |
3.5.1 空气源热泵 |
3.5.2 地源热泵采暖 |
3.6 电暖器采暖 |
3.7 本章小结 |
4 乌鲁木齐市高校电采暖示范建筑运行实验测试 |
4.1 乌鲁木齐地区学校建筑示范电采暖项目验收测试情况 |
4.2 高校建筑电采暖技术形式采暖系统实验测试 |
4.2.1 实验测试方案 |
4.2.2 实验测试系统 |
4.2.3 实验数据分析 |
4.2.4 教室加热电缆形式温降响应曲线 |
4.3 本章小结 |
5 电采暖技术用于某校区的效益分析 |
5.1 校区概况 |
5.1.1 校区规划概况 |
5.1.2 校区建筑整体规划设计 |
5.2 电采暖投资方经济效益分析 |
5.2.1 供暖系统初始投资费用 |
5.2.2 供暖系统运行费用 |
5.3 电采暖技术形式节能环境效益分析 |
5.3.1 计算基础 |
5.3.2 采暖能耗 |
5.3.3 污染物排放量 |
5.3.4 电采暖技术形式环境效益分析 |
5.4 电采暖技术形式社会效益分析 |
5.4.1 电采暖技术形式维系电力系统经济高效运行 |
5.4.2 电采暖技术形式促进政府部门工作顺利推行 |
5.4.3 电采暖技术形式可以更好落实用户行为节能 |
5.4.4 电采暖技术形式推动相关产业部门发展升级 |
5.5 本章小结 |
6 局部建筑电采暖的设计实施方案 |
6.1 建筑类型适应性 |
6.2 学生宿舍楼电采暖设计实施方案 |
6.2.1 宿舍楼电采暖设计方案 |
6.2.2 宿舍电采暖设计运行方案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多孔介质蓄热式碳纤维电暖器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我国冬季供暖的现状 |
1.3 蓄热式电暖器研究现状 |
1.3.1 电暖散热器概述 |
1.3.2 电热膜加热技术 |
1.3.3 碳纤维电暖加热技术 |
1.3.4 蓄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5 蓄热式电暖散热器的研究 |
1.3.6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蓄热式碳纤维电暖器采暖房间的模拟研究 |
2.1 物理模型 |
2.2 数学模型 |
2.2.1 基本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2.3 辐射模型 |
2.2.4 多孔介质模型 |
2.2.5 自然对流中瑞利数 |
2.3 网格划分 |
2.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5 边界条件 |
2.6 蓄热式碳纤维电暖器散热过程数值模拟 |
2.6.1 Fluent介绍 |
2.6.2 蓄热供暖过程分析 |
2.6.3 多孔介质蓄热厚度对房间内温度变化的影响 |
2.6.4 多孔介质孔隙率对房间内温度变化的影响 |
2.6.5 加热过程房间温度场变化规律 |
2.6.6 壁面温度场与热辐射场 |
2.7 本章小结 |
3 蓄热式电暖器的散热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 |
3.2 实验步骤 |
3.2.1 实验准备工作 |
3.2.2 电暖器散热实验的基本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直热式电暖器的温度特性分析 |
3.3.2 蓄热式电暖器的温度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蓄热式电采暖的热舒适性分析 |
4.1 预测平均评价-预期不满意百分率(PMV-PDD)模型舒适性分析 |
4.2 PMV—PDD方程介绍 |
4.3 参数取值和计算依据 |
4.4 采暖过程PMV-PDD指数变化 |
4.5 室内x,y,z方向的PMV-PDD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在宁夏地区的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D]. 王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2]供热事故工况建筑室内冷却规律及热储备性能研究[D]. 韩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DeST能耗量化技术的内蒙古严寒B区农村牧区节能住宅多能互补供暖平衡方案研究[D]. 张亚东.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4]电暖器的热舒适性及热效率研究[D]. 李婷.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5]严寒地区高校的建筑采暖系统研究[D]. 信博文. 新疆大学, 2020(07)
- [6]基于热舒适度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节能评价与控制优化[D]. 屈博艺.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7]北方地区办公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应用研究[D]. 周文静.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太阳能热泵再生的转轮供暖净化系统研究[D]. 王睿嘉.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新疆高校建筑电采暖的适应性研究 ——以某校区为例[D]. 苑淑雅. 新疆大学, 2019(11)
- [10]多孔介质蓄热式碳纤维电暖器模拟与实验研究[D]. 杨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标签:电采暖论文; 建筑论文; 供暖系统论文;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论文; 碳排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