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光学发射光谱,氮氧化物去除,二氧化钛催化剂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论文文献综述
宿鹏浩[1](2008)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及其与催化结合脱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针-板式直流电晕放电电极间距进行优化,修正推导伏安关系式,并使用光学发射光谱进行电晕放电微观特性研究;将电晕放电与TiO_2光催化剂以及一种MnO_x催化剂耦合协同作用去除NO_x,并初步分析了去除机理。绪论中首先给出了电晕放电定义、分类,综述了各类电晕放电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对光学发射光谱法OES诊断等离子体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国内外用OES法对针板式直流电晕放电的研究尚未开展,针板式直流电晕放电的微观特性需深入研究。接着着重对低浓度NO_x的危害和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得出低浓度NO_x危害隐蔽而持久,更为广泛且难以防范,开展对低浓度NO_x去除的研究工作势在必行。最后对等离子体法和催化法脱硝现状进行了综述,认为两种方法在脱硝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指出将二者结合共同作用是脱硝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纳米TiO_2和MnO_x叁者协同作用去除低浓度NO_x。以放电功率密度大小为判据,兼顾放电稳定性,分别考察针板间距d_(NP)和相邻针尖间距d_(NN)对针-板式直流电晕放电的影响,确定最佳相邻针尖间距约为20mm,最佳针板间距为20-30mm,以此为根据设计出优化的放电反应器结构。近似推出针对板直流电晕放电伏安关系式为c=I/U(U-U_s),测量最优电极结构下电晕放电的伏安特性,根据测得的U、I值作出c-U曲线,以c-U曲线形状为判据区分放电阶段。考察针尖半径α对伏安特性的影响,发现只有当α约为1mm时实验曲线c-U中平滑段c值与计算结果相吻合,用U_c代替伏安关系式中的U_s,修正推导得到针-板式电晕放电伏安关系式为,I≈(?)。综合考虑放电区能量密度和放电稳定性,得到最佳针尖半径为小于等于lmm。最后考察了相对湿度对伏安特性和放电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光学发射光谱仪对多针对板电晕放电中放电间隙内的N_2发射光谱进行测量,放电反应器置于暗箱中以避免外界对光谱测量的影响,将光谱仪的光纤耦合入口固定在暗箱侧壁的小孔内,小孔孔径为光纤耦合入口直径(为lmm),在小孔前方安装孔径为1.1mm的细直管,只采集与光纤耦合入口在同一直线上的发光,避免放电区其它区域的发光被同时接收。反应器可上下和左右移动,发射光谱单次测量可得到光纤耦合入口所在直线上的光强之和。用内层光强之和减去外层光强之和,得到针尖周围各点处光谱强度,由此确定了电离区形貌。分析得到高能电子数n_e与光谱强度成正比,故电离区内高能电子分布被确定。N_2的第二正带跃迁发射光谱强度I_(SPB)在电离区内的总和(?)与放电电流近似成正比,计算确定了(?)与n_e之间的数值关系,提出一种通过测量电晕放电电离区内I_(SPB)的大小粗略测定n_e的方法。用微弧放电法制备和固定TiO_2,达到TiO_2制备和固定一次完成,得到的TiO_2粒径为纳米级,同时机械强度高。将制得的TiO_2作为地电极,实现电晕放电与光催化剂耦合PPC,共同作用去除较低浓度NO_x。将PPC对NO_x的去除效果与单纯使用电晕放电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并考察了放电极性、放电功率对PPC去除NO_x效果的影响。PPC法脱硝在放电功率较高时仍具有较高的能量效率,解决了等离子体放电脱硝中放电功率高则能量效率低的问题。对正电晕放电产生NO_x的规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电晕放电自身产生NO_2,故PPC无法完全脱除NO_2。将以硅铝分子筛为载体、掺杂Fe等过渡金属的MnO_X催化网安装在PPC装置后以完全去除NO_2,对MnO_x催化网对NO_2的去除效果和使用寿命进行了考察。对使用前后的MnO_x催化网进行线性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得到使用后催化剂比表面积、总孔容和总孔面积明显减小,N-O键增多,初步分析认为NO_2被MnO_x催化网去除的机理为先吸附后发生催化反应为酸。(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8-08-01)
朱益民,孔祥鹏,陈海丰,宿鹏浩,孙培廷[2](2005)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捕集微细颗粒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采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粒径在0.3~10.0μm之间的微粒进行捕集的捕集效率.研究中利用洁 净空气量分析其捕集效果,利用Deutsch公式计算微粒的有效驱进速度,根据实验结果和静电除尘理论,分析得 到引起捕集效率高的原因是放电区电场强度高,则快速电子密度高,使微粒有效荷电,同时荷电微粒的驱进速 度高;针到板之间的间距窄,则荷电微粒的定向运动距离短、电场对其的捕集时间短;直流供电提供稳定的电 场,相对于变化的电场来说放电区气流相对稳定,利于荷电微粒定向运动.(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S1期)
朱益民,孔祥鹏,张卓然,张曼霞,郑丛龙[3](2005)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副流感病毒灭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副流感病毒(PIV)液膜或气溶胶经过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处理,对收集处理前后的病毒液进行血凝效 价和血红蛋白值(OD值)分析,确证非热放电对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液膜中87.5%以上的病毒经15 min 放电处理即被灭活;气溶胶中50%以上的病毒经一次放电处理后即被灭活.分析认为,非热放电产生的高能电 子、紫外光及自由基对空气中携带的PIV病毒具有高效的灭活作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电场同时有利于高效 捕获空气中的PIV病毒载体,从而在放电场中灭活PIV病毒.(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S1期)
朱益民,孔祥鹏,陈海丰,宿鹏浩,孙培廷[4](2005)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捕集微细颗粒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采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粒径在0.3~10.0μm 之间的微粒进行捕集的捕集效率.研究中利用洁净空气量分析其捕集效果,利用Deutsch 公式计算微粒的有效驱进速度,根据实验结果和静电除尘理论,分析得到引起捕集效率高的原因是放电区电场强度高,则快速电子密度高,使微粒有效荷电,同时荷电微粒的驱进速度高;针到板之间的间距窄,则荷电微粒的定向运动距离短、电场对其的捕集时间短;直流供电提供稳定的电场,相对于变化的电场来说放电区气流相对稳定,利于荷电微粒定向运动.(本文来源于《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朱益民,孔祥鹏,张卓然,张曼霞,郑丛龙[5](2005)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副流感病毒灭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副流感病毒(PIV)液膜或气溶胶经过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处理,对收集处理前后的病毒液进行血凝效价和血红蛋白值(OD 值)分析,确证非热放电对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液膜中87.5%以上的病毒经15 min放电处埋即被灭活;气溶胶中50%以上的病毒经一次放电处理后即被灭活.分析认为,非热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紫外光及自由基对空气中携带的PIV 病毒具有高效的灭活作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电场同时有利于高效捕获空气中的PIV 病毒载体,从而在放电场中灭活PIV 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采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粒径在0.3~10.0μm之间的微粒进行捕集的捕集效率.研究中利用洁 净空气量分析其捕集效果,利用Deutsch公式计算微粒的有效驱进速度,根据实验结果和静电除尘理论,分析得 到引起捕集效率高的原因是放电区电场强度高,则快速电子密度高,使微粒有效荷电,同时荷电微粒的驱进速 度高;针到板之间的间距窄,则荷电微粒的定向运动距离短、电场对其的捕集时间短;直流供电提供稳定的电 场,相对于变化的电场来说放电区气流相对稳定,利于荷电微粒定向运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论文参考文献
[1].宿鹏浩.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及其与催化结合脱硝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2].朱益民,孔祥鹏,陈海丰,宿鹏浩,孙培廷.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捕集微细颗粒物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
[3].朱益民,孔祥鹏,张卓然,张曼霞,郑丛龙.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副流感病毒灭活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
[4].朱益民,孔祥鹏,陈海丰,宿鹏浩,孙培廷.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捕集微细颗粒物研究[C].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5].朱益民,孔祥鹏,张卓然,张曼霞,郑丛龙.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副流感病毒灭活的研究[C].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