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优秀男子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举重运动员,心电图,分析
优秀男子运动员论文文献综述
蒙娜,张丽琴[1](2019)在《内蒙古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静息心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晨起空腹静息心电图分析,筛查可能引起运动性心律失常、运动性猝死的潜在心脏问题,并根据筛查结果,加强对运动员心脏状况的医务监督.方法:选取内蒙古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男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11人,使用MAC1200ST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运动员晨起空腹心电图,按运动员异常评价方法进行筛查.结果:11名举重运动员中,异常心电图者有9人(81.8%),其中窦性心律不齐、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分别为54.5%、36.3%、36.3%.考虑运动员既往身体素质良好,并无相关症状,可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心电图医务监督,以尽早发现运动员心脏疾患.(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程泓人,江志全,苑廷刚,姜自立,王国杰[2](2019)在《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关键运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近5届田径世锦赛中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运动技术参数表现,对比我国近5年来跳出2.28 m以上成绩的现役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探究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关键运动技术特征。方法:实验测试法、运动视频解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结论:1)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弧线助跑与跳高架横杆平行方向的弧度角度约为60°、45°、40°和30°左右;2)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倒2步的步长为2.18±0.16 m,最后1步的步长为2.06±0.11 m,按照由大到小的步长节奏助跑(P<0.05),存在个体化的差异;3)倒2步的助跑水平速度大小为7.69±0.29 m·s~(-1),最后1步助跑水平速度为7.48±0.31 m·s~(-1)(P<0.01);4)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踏跳着地瞬间的水平速度为7.53±0.37 m·s~(-1),垂直速度为-0.10±0.43 m·s~(-1);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着地瞬间的水平速度7.04±0.25 m·s~(-1),垂直速度-0.01±0.32 m·s~(-1),显着低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P<0.01);5)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踏跳离地瞬间的水平速度为4.11±0.47 m·s~(-1),垂直速度为4.56±0.25 m·s~(-1);起跳离地瞬间的垂直速度显着大于水平速度(P<0.001),起跳角度为48.15°±3.18°,腾起初速度(合速度)为6.06±0.44 m·s~(-1),在一定合理范围内起跳角度越大,成绩越好;6)在起跳阶段膝关节的着地角度为165.50°±7.15°,膝关节的离地角度为172.13°±3.24°;7)起跳着地瞬间质心高度均值为0.90±0.04 m,起跳离地瞬间H1的平均高度为1.35±0.05 m,过杆身体质心最高值H2为2.36±0.05 m,质心距离横杆高度差H3的平均值为0.05±0.03 m;8)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距离一般介于0.85~1.38 m,平均值为1.15±0.32 m,起跳距离与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35(P<0.05)为显着中度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卜宪贵[3](2019)在《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及评价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借鉴国外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结合我国男子拳击运动员身体条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特点,选出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定量分析,并进行运动成绩评价标准测量与分析,确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为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提供参考,为我国男子拳击运动员选材、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在文献研读、访谈、实践基础上,选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相关专项身体素质17项指标,对中国男子拳击队、山东省男子拳击队、新疆拳击队等63名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为测试对象现场测试。运用SPSS13.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离差法等方法统计处理。研究结果:选取17项测试指标作为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初始指标,对26位专家问卷调查,初步确定分值达到3.75分以上的有12项指标,为确定最终测试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项测试指标数据统计处理,得出测试样本相关矩阵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选取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在85%,反映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5个主成分。经主成分和R型因子分析,对男子拳击运动员起主要作用5类因子依次为力量因子、速度因子、耐力因子、灵敏因子、柔韧因子。根据主成分分析和拳击教练员经验判断,柔韧素质在拳击比赛中相对不是很重要,对比赛胜负不起主导作用,故对其要求相对较低,可忽略测试。通过主成分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计算,得到公因子估计值回归方程,把12项素质指标标准化值代入方程,得到公因子估计值,用于判断、分析拳击运动员个体素质特征;同时四项因子得分之和,还可评价同级别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由因子分析结果看,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发展表现多个方面,因此对其专项身体素质评价应针对因子分析得出的4类指标进行,而主成分涉及其专项身体测试指标数量较多,可根据因子载荷大小,从每一主成分中挑选1-2项指标为代表,确定每类典型测试指标。以平均数为基准,以标准差为离散距,计算指标各分数段所对应成绩并有序排列,制定出各单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评分表。为更好地反映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重要程度,本研究采用加权法,权重系数以主成分分析中各评价指标特征值分别除以4个主成分特征值之和来确定,求得各指标权重系数排序。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为:T=∑WiTi=0.367T1+0.307T2+0.172T3+0.154T4,其中,T表示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标准分;Wi表示各专项指标权重值;Ti表示专项指标所得的标准百分。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制定,依据正态分布原理,当样本个数大于50时,可以将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成绩近似看作服从正态分布。结果显示:有13%运动员具备优秀标准,根据成绩分布将评价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差3个等级,在95%置信区间内健将级拳击运动员与一级拳击运动员和二级拳击运动员总体上在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之间有着显着性差异。在速度、耐力方面,健将级拳击运动员、一级拳击运动员P值大于0.05,即其在速度、耐力方面无显着性差异。而二者与二级运动员之间计算P值小于0.05,可见在对速度、耐力成绩贡献因子上,二级运动员逊于健将级、一级运动员,因此二级拳击运动员需加强速度、耐力训练,从而提高其综合竞技能力。在力量、灵敏方面,健将级拳击运动员均优于一级和二级拳击运动员,一级又明显优于二级拳击运动员。总体看,一级拳击运动员与健将级拳击运动员差距在力量、灵敏方面,二级拳击运动员在这方面也逊于一级拳击运动员,二级拳击运动员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健将级拳击运动员存在全方位专项身体素质差距。研究结论:(1)在专家调查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定量分析法,确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1min力量沙包、20s直拳、9min双摇跳绳、1min前后手交换沙包4项,能较客观反映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2)运用离差法制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4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标准分数。(3)采用主成分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处理,得出4项测试指标特征值,各项测试指标权重系数,制定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计算公式:T=∑WiTi=0.367T1+0.307T2+0.172T3+0.154T4。(4)根据正态分布特征建立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T≥72.01为优秀;44.6≤T<72.01为良好;T<44.6为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得出不同水平拳击运动员在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之间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周浩祥,张树林,孙朋,苑廷刚,王国伟[4](2019)在《中外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撑杆跳高在田径项目里属于技能类项目,虽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男子撑杆跳高取得了突破,但想要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取得更大的提高,还必须从技术层面作为突破口,因此,本研究对2018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中外优秀男子撑杆跳高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从中找到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技术差距,为我国男子撑杆跳高项目在2020年东京奥运取得更大突破提供科研支撑。研究方法:用3台高速摄像机,具体型号为CASIO-EX-FH25,拍摄频率为120帧/s,拍摄2018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外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采用视讯影片解析系统进行数字化过程,获得技术动作关键参数,与同场竞技国外优秀选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我国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已属于世界水平。中国优秀选手后10-5m的助跑速度均值为9.26±0.13m/s,而世界优秀选手助跑速度均值为8.92±0.11m/s,我国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比世界优秀选手快了0.34m/s,且与2009年柏林世锦赛男子前8名平均助跑速度9.18m/s基本一致[26],因此,现阶段中国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2)我国运动员后两步的步长充分且合理,但黄博凯后4步的步频过快。通常,倒1步的步长要小于倒2步的步长,这是为了避免倒1步过大造成人被"顶"回来,进而造成重心移动速度损失过多。数据显示,中国运动员都符合这样的技术要求,我国运动员黄博凯后2步的步频明显变化过快,且波动较大,下肢动作过快,不利于上肢的动作完成,进而造成起跳完成较为急促,影响起跳效果;(3)我国选手起跳时间偏长,插穴时间短,属于先插穴后起跳。中外优秀选手起跳时间一致,但是,起跳方式和起跳效果则有很大的不同,关键看自身起跳意识是否充分。我国选手起跳插穴时间早,杆子触及穴斗的时间早,人被顶回来的阻力就大,起跳效果差;(4)我国选手起跳过程中,支撑腿最小膝关节角度偏小,起跳过程中重心偏低。起跳过程中要保持高重心,这样有利于快速完成起跳。不同人的重心高度对比,可以间接用支撑腿最小膝关节角度来表示,整体上,世界优秀选手的支撑腿最小膝关节角度明显大于我国选手,值基本在155°以上,我国选手姚捷的支撑腿最小膝关节角度都在145°以下,相差了近10°,薛长锐稍微好点,黄博凯的则表现的非常不稳定;(5)我国选手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率高,起跳离地瞬间重心速度偏小。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的损失可以作为评价起跳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21、28]。表7显示,中国优秀选手的水平速度损失率均值为18.42%±0.02,世界优秀选手值为11.91%±0.00,中国优秀选手的水平速度损失率明显偏高。说明了我国优秀选手起跳效果不好,进而造成最终竞技成绩的差距;(6)我国男子选手起跳过程中肩关节移动速度偏小。在起跳过程中,双肩向前上方快速运动,有助于形成上肢和上体在前面,摆动腿留在后面的有利身体姿态,有利于后续空中摆体。起跳离地瞬间左肩水平速度,中国运动员均值为6.49±0.44m/s,世界运动员均值为7.65±0.46m/s,中国运动员明显小于世界运动员,右肩存在同样的情况;(7)黄博凯、姚捷上手握杆点在地面的投影点和起跳点的水平距离偏大,且起跳距离偏小,说明2人的起跳点偏近;结论及建议:(1)我国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足够,应该在助跑的节奏上、稳定性上下功夫,建议我国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保持高重心,最终形成轻松、自然、不紧不慢的持杆助跑;(2)我国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意识差,起跳效果有待提高,竞技成绩和世界优秀选手差距明显,建议我国运动员强化起跳意识,保持起跳过程中的高重心,在起跳过程中双手快速举杆,最终形成起跳过程中快速的重心移动,有利的身体姿态,良好的起跳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叶向萍,周继和[5](2019)在《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孙钊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在近两年的田径比赛中,男子跳高运动员孙钊从比赛中脱颖而出。2018年全国田径大奖赛(重庆赛)以2.20米获得跳高项目冠军,2019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分区赛西安站男子跳高比赛中,又以2.20米夺冠,创造了个人赛季最佳,达到了国家运动健将级别。但是,孙钊的跳高技术和国内外更优秀的跳高运动员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诊断孙钊的助跑最后一步、起跳技术及更好的发展跳高项目,本文对孙钊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腾空过杆技术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外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期望对其技术改进和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叁维录像解析:使用两台JVCGC-PX10AC型号高速摄像机对"升信·星辰中心"杯2018年全国田径大奖赛(重庆站)跳高项目冠军孙钊的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腾空过杆技术动作进行叁维摄像。采用北京森淼鑫公司开发研制的3DSignal Tec解析系统对所拍摄的跳高录像进行数据解析,解析时选用Dempster人体模型。根据研究需要,解析时添加了横杆、两肩连线中点、两髋连线中点、地面一、地面二以及地面叁等6个测试点和两肩连线、两髋连线、躯干等3个测试环节,数字录像采集速度为50幅/秒,所得数据采用低通滤波进行平滑,计算机数据输出频率为50赫兹,截断频率为8赫兹,对获得的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时刻的水平速度为4.93m/s,摆动腿离地时刻的水平速度为3.42m/s,水平速度损失量为1.51m/s,水平速度损失率为30.62%。中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水平速度的平均值为39.03%,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水平速度的平均值为47.03%。最后一步起跳脚着地瞬间,孙钊的左髋角为144.3°。在起跳脚着地瞬间,孙钊的髋关节角度、膝关节角度、踝关节角度分别为:143.4°、160.8°、153.5°。中国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腿着地时膝关节的平均角度为156.7°,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脚着地时膝关节的平均角度为158.1°。有学者认为起跳用力瞬间左侧踝关节的屈伸能力决定起跳后身体的伸展状态,左踝关节在跳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起跳脚着地瞬间,孙钊的踝关节角度为153.5°,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张国伟的踝关节角度为146.3°,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踝关节角度为149.8°。起跳脚蹬离地瞬间,孙钊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角度分别为:168.0°、175.8°、159.0°。中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脚蹬离地面时膝关节的平均角度为168.4°,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脚蹬离地面瞬间时膝关节的平均角度为174.3°。孙钊膝关节角度比国内外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脚蹬离地面时的膝关节角度大。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王宇在起跳脚离地瞬间左髋角、左膝角、左踝角分别为175.3°、178.3°、151.3°。可以看出孙钊髋、膝关节都伸展的比较充分,说明孙钊在起跳蹬离地面瞬间,踝关节力量较好,从而使身体重心获得的腾起初速度增大。在头最高点时刻,左髋关节角度为164.2°,髋关节比起跳脚离地瞬间时的髋关节角度大。在髋最高点时刻,左膝角、右膝角分别为124.9°、120.8°,可以看出左膝角、右膝角相差不大,且能够形成"拱桥"的姿势。在膝最高点时刻,左髋关节角度、右髋关节角度分别为:125.0°、126.1°,左膝关节角度和右膝关节角度分别为:82.7°、79.3°。研究结论:孙钊的身体水平速度损失率明显比中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和国外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身体水平损失率小,说明孙钊起跳时能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向上速度要少。但是从孙钊膝关节蹬伸的角度来看,孙钊的下肢核心力量相对来说比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张国伟的下肢核心力量还更好,孙钊起跳时身体水平损失率较低的原因有可能是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动作的衔接有脱节现象,导致孙钊起跳时能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向上的速度就少。对此应多加强助跑最后一步技术和起跳技术的衔接训练。最后一步起跳腿着地瞬间,孙钊的左髋角偏小,放脚不积极或摆动腿蹬伸送髋的程度不够充分。应加强下肢伸髋肌群力量训练和最后一步空中积极放脚起跳的意识。起跳阶段,孙钊的起跳腿着地时膝关节角度比国内外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膝关节角度大,说明孙钊在起跳着地时膝关节伸得更直,制动性较好,但不利于缓冲。在起跳腿着地时刻,孙钊蹬离地面时的瞬时速度比张国伟的小,但是转换到离地瞬间速度时比张国伟的大,速度损失比较少,说明孙钊在起跳瞬间核心力量比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张国伟的核心力量好,在高速情况下身体能高效率地转换速度能量。起跳腿蹬离地面时,孙钊膝关节角度比国内外优秀跳高运动员蹬离地面时的膝关节角度大,说明孙钊在此阶段下肢蹬伸充分。(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李艳柳,周继和[6](2019)在《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马群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标枪运动的投掷过程是一个由周期性动作转化为非周期性动作的混合型、速度力量型的运动项目。在标枪的投掷技术中,最后用力阶段是整个技术的核心也是关键。运动员充分利用动力链系统,协调身体各部分,使身体达到合理的状态,连贯、流畅的完成技术动作,以发挥出最高水平。对全国田径投掷项群赛中,男子标枪项目的亚军马群的技术动作进行叁维录像解析,并分析运动学数据。了解该运动员投掷标枪时,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特征以及目前技术存在的缺陷,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理论支撑,帮助其提高投掷成绩。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叁维摄像解析法。研究结果:马群的出手角度为32.08°,与国外男子标枪运动员出手角度差别不大,出手速度与比赛的成绩成正比,速度越快,成绩越好。马群在投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T1、T2、T3时刻速度越来越小,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T2时刻速度变大,马群在持枪助跑最后一步右脚着地时刻到制动腿左脚着地时刻(双腿支撑),右肩关节速度从6.33m/s下降到了5.11m/s,说明马群的动作过程中肩关节速度损失较大,从而影响了标枪出手速度在运动员投掷标枪时,助跑结束后在持枪助跑最后一步右脚着地时刻到制动腿左脚着地时刻(双腿支撑),由右肩角应该维持在90°左右为最合适的角度,可以有增大的空间,但要保持适度。国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右肩角约为90°。马群的右肩角在T1时刻为86.35°,T2时刻为83.53°,T1时刻到T2时刻减少了2.82°。T1-T2阶段右肩角小于90°且T2时刻比T1时刻更小。在解析的数据中,右肩角最大值为89.33°,最小值为78.85°,且为波浪式的变化规律。说明马群在投掷标枪过程中,右肩角不是持续增大或持续减小的,而是不稳定的变化状态,且没有控制在90°左右。T1时刻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投掷臂肘关节角度为160.78°,马群在T1时刻的投掷臂肘关节角度为146.21°明显小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在T2时刻的投掷臂肘关节角度为132.21°,马群为103.32°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明显呈现小于的态势。T3时刻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投掷臂肘关节角度为155.56°,马群在T3时刻的投掷臂肘关节角度为120.35°小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在投掷标枪的整个技术过程中,马群的投掷臂肘关节角度最小值为90.75°,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最小值为91.89°,两者相差不大。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在T1时刻到T2时刻投掷臂肘关节减小值为28.57°,马群在T1-T2时刻的减小值为42.89°,马群的变化值明显大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T2时刻至T3时刻投掷臂肘关节角度的变化均呈增大趋势,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增大值为23.35°,马群的增大值为11.86°,马群的增大值较小。持枪助跑最后一步右脚着地时刻至最小值,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变化值为68.89°,马群的变化值为55.46°,马群的变化值明显较小。最小值到标枪离手时刻,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投掷臂肘关节角度增加了63.67°,马群的增加值为29.60°明显小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从T1到T3时刻,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投掷臂肘关节角度变化幅度为132.56°,马群的变化幅度为85.06°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相差较大。马群在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阶段支撑腿膝关节角度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相差不大。马群在T1时刻的重心水平速度为6.39m/s,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重心水平速度为6.98m/s,两者相差不大。T2时刻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重心水平速度是6.09m/s,马群的重心水平速度是5.36m/s,明显小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T3时刻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重心水平速度为5.57m/s,马群的重心水平速度为4.69m/s,速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研究结论:马群在投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特点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对速度、角度的控制上。在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阶段,马群的躯干发力角要小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马群没有充分利用身体的"鞭打"动作,影响了投掷标枪时的出手速度。肩关节角度变化不稳定,且未能控制在90°左右,肩关节速度损失较大,影响了标枪出手时的速度。肘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小,无法充分完成鞭打动作,因此造成马群对标枪的加速距离较短,成绩不够理想。支撑腿膝关节积极制动,将获得的动能传递至躯干和投掷臂,为投掷标枪时更好的完成"鞭打"动作,使标枪在最后离手时刻,获得更大的加速度。马群由于助跑阶段的充分加速,在T1时刻获得了较快的速度,但在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阶段,重心的水平速度损失较大。马群在投掷标枪助跑阶段的加速距离越短,投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标枪离手瞬间的力量就会越小,标枪的出手速度就会越小,受出手速度的影响,最终的投掷距离就会大大缩短。(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朕,高炳宏,仰红慧,戚雅茜,崔登荣[7](2019)在《优秀青少年男子200m自由泳运动员不同强度划频、划幅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众所周知,游泳项目属于耐力与速度主导的周期性体能项目,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速度与耐力水平,同时还应具有完善的专项技术。各国教练员以及科研人员都认为游泳是以技术主导的运动项目。游泳训练首先是技术,训练必须以技术为中心,游泳技术对提高竞技游泳能力的作用近年来有了新的认识。因此技术的重要性在游泳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决定比赛结果有很多技术因素:出发、转身技术;途中游技术;冲刺到边技术,其中途中游技术对比赛成绩影响是最大的。然而近年中国男子200米自由泳项目在世界大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因此后备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水槽测试系统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动作技术,对动作技术进行诊断与优化研究,对制约其竞技能力发挥的关键技术逐一改进,进一步完善比赛各环节的技术。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6名上海游泳队优秀青少年200m自由泳运动员水槽中不同强度自由泳动作技术运动学变化特征,比较不同强度下自由泳动作技术划频、划幅变化特点,其研究意义是为教练员针对青少年200米自由泳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负荷提供理论支撑以及为青少年优秀运动员在不同强度训练中技术变化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选取6名上海游泳队国家一级青少年男子自由泳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选择在运动员调整期间进行,实验前统计每名受试者近一年内200m自由泳的比赛最好成绩,并计算其比赛成绩的75%、80%、85%的游速以调节水槽中水流速度(单位:m/s),测试开始受试者将按照75%、80%和85%的的顺序在水槽中完成持续2min游自由泳途中游测试,受试者游到指定位置后开始倒计时2分钟测试。测试结束后,计时器响起受试者返回,并且自由泳技术采用6:2:1的配合形式。每级强度测试之间充分休息,保证受试者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并且将2min平均分成4个30s时段。水槽内置摄像机拍摄完成的测试过程,采样频率25Hz,运用eduis 6.0软件将采集到的视频按每秒25帧的频率导出图片,并统计出2min内自由泳动作平均划频、4个30s内自由泳动作平均划频、2min内自由泳动作平均划幅以及4个30s内自由泳动作平均划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相关测试数据。分析比较2分钟持续游以及不同时间段中划频、划幅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强度与其两者的相关程度。研究结果:1、随着强度的递增,2min自由泳持续游中各级强度之间的平均划频均呈显着增加特点,但不同强度之间的划幅并没有显着变化;2、0s-30s时段内不同强度之间划频显着增加,但划幅没有显着变化;30s-60s时段内75%-80%强度之间划频没有显着提高,但是划幅变化显着;60s-90s以及90s-120s两个时段中划频和划幅变化与0s-30s时段中划频、划幅变化相一致;3、随着强度的提高,无论是持续2min游还相同时段内比较,划频均有显着变化,在75%强度下,第一时段与其他叁个时段之间划频显着降低,80%和85%强度情况下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之间划频显着降低。并且在这两个强度下,划频在4个不同时段之间均呈先下后上再下的变化趋势;4、比较相同强度下不同时段之间划幅变化发现,随着强度的增加,划幅在第一时段与第二时段之间具有显着性提高,P值分别为0.005、0.000和0.001,并且80%和85%强度下,第二时段的划幅是四个时段中最大的,随后依次是第四时段、第叁时段和第一时段。因此在不同时段之间划幅变化与划频相一致;5、分析强度与划频、划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强度与划频、划幅之间并没有相关性,相对来说,强度可能并不是影响划频和划幅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比较不同强度下划频和划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无论强度如何,划幅、划幅之间均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1、建议在85%强度下训练,对于自由泳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会更高;2、如针对划幅训练,建议采用80%强度进行训练效果会更好;3、强度与划频、划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赵亮,张欣[8](2019)在《我国优秀U19男子篮球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相关研究显示,不同位置的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承受的负荷明显不同,当按照"内线、外线"进行位置划分时,内线和外线运动员所承受的负荷呈现出显着性差异,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评价、诊断,以及符合不同位置运动员体能需求的训练,即专位(position-specific)体能训练。我国优秀U19男子篮球运动员在未来将会成为中国男篮的中坚力量,因此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有针对性进行体能训练、弥补"体能短板"。当前国内还没有从"内线、外线"分类的角度,构建篮球运动员的专位体能评价与诊断体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构建我国优秀U19篮球男子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认识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帮助教练员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识不同位置运动员个体的体能现实状态,从而为制定符合运动员所在位置体能需求和自身个性化需求的体能训练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 Google Scholar、EBSCOSPORTDiscuswithFullText、ResearchGate、WebofScience作为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篮球"、"体能"、"评价"、"诊断"、"basketball"、"physicalfitness"、"assessment"、"evaluation"为主要关键词进行查阅和检索,整理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评价指标。对从事篮球训练、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相关专家和教练员进行访谈,在文献整理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并通过叁轮专家调查问卷确定了测试指标。以参加2018年全国(U19)青年篮球联赛男子第一阶段两个A组赛区的16只队伍作为研究主体,从获得前八名的队伍和获得后八名的队伍中分别各抽取3只队伍作为测试对象,按内线和外线两大类进行专位体能指标的测试,共计测试92人。研究结果:通过文献研究的初选、专家调查问卷的复选和主成分分析的筛选,最终确定内线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指标10项(臂展、克托莱指数、最大摄氧量、4×17次折返跑、原地摸高、侧平板支撑、5米跑、100公斤硬拉、坐位体前屈、1RM卧推),外线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指标11项(身高、克托莱指数、最大摄氧量、4×17次折返跑、10米运球跑、原地摸高、叁秒区灵敏、坐位体前屈、100公斤硬拉、平板支撑、1RM卧推)。通过因子分析和归一化处理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如下:内线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及权重,身体形态(0.238)、身体机能(0.151)、运动素质(0.611)、10项二级指标及权重,长度(0.133)充实度、(0.105)、无氧能力(0.076)、有氧能力(0.075)、下肢爆发力(0.064)、下肢力量(0.103)、上肢力量(0.097)、柔韧(0.103)、躯干(核心)力量(0.125)、启动速度(0.119);外线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及权重,身体形态(0.193)、身体机能(0.166)、运动素质(0.641)、10项二级指标及权重,长度(0.113)充实度、(0.08)、无氧能力(0.086)、有氧能力(0.08)、启动及加速度(0.11)、柔韧(0.102)、上肢力量(0.096)、下肢力量(0.063)、躯干(核心)力量(0.065)、下肢爆发力(0.106)、灵敏(0.088)。采用了百分位计数法和20分制的评分方法建立了我国优秀U19篮球男子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标准。对评价标准进行检验的结果显示,10名运动员的测试评分结果与主观打分结果相关系数为0.764,等级评价结果中有8个测试评分结果与主观打分结果相同,匹配率达到80%,说明本研究所构建的体能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与教练员主观判定结果一致性较高。研究结论:本研究构建了我国优秀U19男子篮球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叁个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不同位置运动员的体能指标权重,发现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体能的共性特征为:叁个一级指标中运动素质指标所占的权重最大,二级指标中长度所占的单个指标权重最大,力量素质的合计权重最大;柔韧、速度、充实度和上肢力量的权重均较高;不同位置运动员体能的专位特征为:内线运动员身体形态所占的权重明显大于外线运动员,外线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权重明显大于内线运动员,内线运动员的躯干(核心)力量、下肢力量和充实度的权重相对较大,而外线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的权重相对较大。建议教练员把身高作为划分位置("内线"、"外线")的首要条件,把力量训练作为体能训练的重点,把改善柔韧、上肢力量,和增肌、增重作为不同位置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共同目标,重点加强外线运动员速度和爆发力的训练,重点加强内线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躯干(核心)力量训练,并根据运动员的体能评价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专位体能训练。(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杨,周继和[9](2019)在《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网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性运动,在比赛中运动员各项技术的发挥往往要受到对手的制约,唯独发球技术由运动员自我控制。对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依靠科学的数据指出运动员发球技术的优劣之处,旨在为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改进技术动作提供数据参考,为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提高技术动作提供参考模型。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叁维摄像解析法,使用两台JVCGC-PX10AC高速摄像机对2018年成都公开赛决赛进行同步叁维拍摄,主光轴夹角约90°,频率为50赫兹。采用3D-Signa1Tec叁维录像解析系统对两名运动员的发球技术作进行解析,选用Dempster人体模型(16个环节,21个关节点),根据研究需要在解析时添加了球拍顶端和球两个测试点,以及球拍环节。运用低通数字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为8赫兹。研究结果:抛球引拍阶段:托米奇球离手高度为2.03m,弗格尼尼为1.81m,托米奇身高比弗格尼尼高0.18m,因此球离手高度高0.22m认为是合理的。在球离手时刻托米奇的左肩角比弗格尼尼大26.2°,因为托米奇采用FU站位左肩角向上打开的角度更大以争取更高的击球点,弗格尼尼采用FB站位,抛球手在身体的前方,左肩角打开幅度更小,以争取发球后快速前移。托米奇左肘角为159.4°,弗格尼尼左肘角为167.3°,左肘角越趋近于180°,说明运动员对球的控制距离越长,有利于抛球的稳定性。托米奇球离手速度为5.18m/s,弗格尼尼为4.99m/s,球离手速度会影响最高点的高度,托米奇球最高点为3.17m,弗格尼尼为2.97m。搔背阶段:托米奇左膝蹬伸幅度为51.7°,右膝蹬伸幅度为60.4°,弗格尼尼分别为60.4°、47.2°,托米奇的左膝蹬伸幅度小于右膝蹬伸幅度,弗格尼尼的左膝蹬伸幅度大于右膝蹬伸幅度,因为在左膝屈曲最大时刻托米奇的左膝角大于右膝角,右膝蹬伸空间更大,弗格尼尼则相反。托米奇拍头最低点比重心高度高0.02m,弗格尼尼拍头最低点比重心高度高0.03m,两名运动员的拍头高度均高于重心高度,说明肩关节和腹部肌群的拉伸不够充分,肌肉弹性势能的储备不好。两名运动员的下肢蹬伸充分,但上肢拉伸幅度不够,会破坏上下肢的协调用力。托米奇右肘角最小值为56.7°,弗格尼尼为50.1°,右肘关节越小说明引拍幅度越大,拍头最低点的位置更低。挥拍击球阶段:托米奇击球高度为2.69m,弗格尼尼为2.49m,托米奇击球高度与身高的比值为1.37,同为FU站位的格雷格1.48,弗格尼尼为1.36,同为FB站位的恩奎斯特为1.43,托米奇和弗格尼尼在击球时刻的腾空高度较低。托米奇最高点与击球点的垂直距离为0.49m,抛球点与击球点的水平距离为0.26m,弗格尼尼分别为0.53m、0.34m。弗格尼尼最高点与击球点的垂直距离大于托米奇,球在空中运行的时间和距离更长,加大了运动员对击球时机和位置的把握,增加了运动员击球的难度。在击球时刻托米奇的左膝角为157.4°、左髋角为141.9°,弗格尼尼分别为167.8°、147.9°,在击球时刻左膝角越大,且左髋角越小,有利于减少力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消耗,弗格尼尼左膝角和左髋角的差值为19.9°大于托米奇,认为弗格尼尼的力量传递效果好于托米奇。弗格尼尼抛球点与击球点的水平距离也大于托米奇,证明了FB站位获得了更多地面水平反作用力。两名运动员击球时刻各环节的速度是由下至上依次加快,用力顺序为右膝—右髋—右肩—右肘—右腕—拍头,托米奇各个环节的速度都快于弗格尼尼,因此发球时速也快于弗格尼尼。研究结论:在球离手时刻托米奇的左肩角大于弗格尼尼,FU站位要争取更高的击球点,在击球时刻弗格尼尼抛球点与击球点的水平距离大于托米奇,FB站位要争取更大的地面水平反作用力;托米奇和弗格尼尼在搔背阶段下肢蹬伸充分,上肢拉伸不够,破坏了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在击球时刻托米奇最高点与击球点的垂直距离小于弗格尼尼,各环节的速度也快于弗格尼尼;在抛球引拍阶段和搔背阶段托米奇和弗格尼尼的技术动作各有优劣,但在击球阶段托米奇的运动学参数优于弗格尼尼,总的来说托米奇的发球技术动作更适合为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改进技术动作提供数据参考,更适合作为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提高技术动作的参考模型。(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黄燕玲,李宇星,林文弢[10](2019)在《新时期中国男子优秀乒乓球直拍反胶打法运动员前叁板技术传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直拍反胶打法是我国既传统又创新的一种打法,但随着对培养直拍反胶打法难度加大,教练员对直拍反胶打法的发展方向产生困惑。本文对直拍反胶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蔡振华执教以后培养的有代表性的世界乒乓球超一流选手马琳、王皓和许昕前叁板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对叁种直拍反胶打法类型创新与传承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直拍反胶打法发展方向。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发球传承、创新技术研究分析在发球技术中,对叁人主要运用的技术左侧下、下旋,新技术逆侧下旋球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左侧下经检验得出,P=0.03<0.05,说明叁个人在发左侧下旋球具有显着性差异,许昕的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其余两人,笔者认为,许昕是左手持拍的运动员,他用左手发左侧旋球到右手持拍运动员的正手位有利于抢攻,这一技术特点也是左手持拍运动员传统优势技术;下旋球经检验得出P=0.961>0.05,说明叁个人在发下旋球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下旋球是直拍反胶最常用的传承技术,因为对方回下旋发球不具有侧转,有利于发球方的抢拉冲战术;对逆侧下经检验得出P=0.00<0.05,说明叁个人在发逆侧下旋球时具有显着性差异,王皓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人,是因为王皓是独特新颖的打法,在发球发面设计了创新发球,而且有利于对方回球后,直拍横拉技术特长的运用。马琳、王皓、许昕叁人发球都是为发球抢攻做准备,但发球技术来讲,传统技术使用高于创新技术的使用。2、接发球传承、创新技术研究分析在接发球技术中,主要对传承技术摆短、正手拉冲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得出摆短技术P=0.16>0.05,说明叁个人在接发球摆短技术的运用不具有显着性差异;经检验得出正手拉冲技术P=0.65>0.05,说明叁个人在接发球摆短技术的运用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创新技术台内拧拉、抢冲半出台球和快摆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得出台内拧拉技术P=0.023<0.05,说明叁个人在台内拧拉技术的运用具有显着性差异,王皓的使用次数高于其余两人;得出抢冲半出台球技术P=0.026<0.05,说明叁个人在抢冲半出台球技术的运用具有显着性差异,马琳的使用次数高于其余两人;得出快摆技术P=0.357>0.05,说明叁个人在接发球摆短技术的运用不具有显着性差异。数据显示,接发球技术中创新技术运用高于传承技术,而摆短、快摆和正手拉冲是叁人都会使用的技术,是直拍反胶打法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台内拧拉和抢冲半出台球是直拍反胶运动员未来需要掌握的新技术。3、发球抢攻传承、创新技术研究分析对发球抢攻的传承技术摆短和正手拉冲,创新技术的直拍横拉技术进行方差分析检验。摆短技术经检验得出,P=0.586>0.05;正手拉冲技术经检验得出,P=0.129>0.05,说明发球抢攻中摆短和正手拉冲都不具显着性差异。王皓的直拍横拉技术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其余两人,这与他直拍横打的打法有关。总体来讲发球抢攻的创新技术运用高于传承技术的运用。综上所述,新时期发球创新技术以王皓为代表的逆侧旋球;接发球新技术是以王皓为代表的台内拧拉,马琳为代表的抢冲半出台球,发球抢攻以王皓为代表的直拍横拉。发球的常用传承技术左侧旋、转与不转,接发球和发球抢攻的传承技术都是摆短和正手拉冲。据资料显示,把不同直拍反胶打法模式的优势特征相结合将更有利于直拍反胶打法模式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直拍反胶运动员前叁板的技术应掌握传承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技术逆侧旋、台内拧拉、抢冲半出台球,直拍横拉技术。研究结论:1)直拍反胶打法是我国传统打法,应继续传承与发展。2)许昕在发球中使用传承技术左侧下旋明显高于其余两人;马琳、王皓、许昕接发球、发球抢攻中运用摆短与拉冲技术传承技术无明显差异。3)王皓在发球中使用创新技术逆侧下旋明显高于其余两人;王皓在接发球中运用台内拧拉、马琳的抢拉半出台球,高于其余两人,发球抢攻技术中王皓的直拍横拉明显高于其余两人。4)新时期直拍反胶运动员前叁板的技术应掌握和强化传承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技术逆侧旋、台内拧拉、抢冲半出台球、直拍横拉技术。(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优秀男子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近5届田径世锦赛中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运动技术参数表现,对比我国近5年来跳出2.28 m以上成绩的现役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探究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关键运动技术特征。方法:实验测试法、运动视频解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结论:1)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弧线助跑与跳高架横杆平行方向的弧度角度约为60°、45°、40°和30°左右;2)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倒2步的步长为2.18±0.16 m,最后1步的步长为2.06±0.11 m,按照由大到小的步长节奏助跑(P<0.05),存在个体化的差异;3)倒2步的助跑水平速度大小为7.69±0.29 m·s~(-1),最后1步助跑水平速度为7.48±0.31 m·s~(-1)(P<0.01);4)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踏跳着地瞬间的水平速度为7.53±0.37 m·s~(-1),垂直速度为-0.10±0.43 m·s~(-1);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着地瞬间的水平速度7.04±0.25 m·s~(-1),垂直速度-0.01±0.32 m·s~(-1),显着低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P<0.01);5)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踏跳离地瞬间的水平速度为4.11±0.47 m·s~(-1),垂直速度为4.56±0.25 m·s~(-1);起跳离地瞬间的垂直速度显着大于水平速度(P<0.001),起跳角度为48.15°±3.18°,腾起初速度(合速度)为6.06±0.44 m·s~(-1),在一定合理范围内起跳角度越大,成绩越好;6)在起跳阶段膝关节的着地角度为165.50°±7.15°,膝关节的离地角度为172.13°±3.24°;7)起跳着地瞬间质心高度均值为0.90±0.04 m,起跳离地瞬间H1的平均高度为1.35±0.05 m,过杆身体质心最高值H2为2.36±0.05 m,质心距离横杆高度差H3的平均值为0.05±0.03 m;8)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距离一般介于0.85~1.38 m,平均值为1.15±0.32 m,起跳距离与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35(P<0.05)为显着中度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秀男子运动员论文参考文献
[1].蒙娜,张丽琴.内蒙古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静息心电图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程泓人,江志全,苑廷刚,姜自立,王国杰.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关键运动技术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9
[3].卜宪贵.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及评价标准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周浩祥,张树林,孙朋,苑廷刚,王国伟.中外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的对比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叶向萍,周继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孙钊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李艳柳,周继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马群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张朕,高炳宏,仰红慧,戚雅茜,崔登荣.优秀青少年男子200m自由泳运动员不同强度划频、划幅特征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8].赵亮,张欣.我国优秀U19男子篮球运动员专位体能评价体系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9].王杨,周继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对比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10].黄燕玲,李宇星,林文弢.新时期中国男子优秀乒乓球直拍反胶打法运动员前叁板技术传承与发展[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