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企业必然要受到国际市场优势产品的强大冲击,特别是建筑企业,要受到国外资金优势的冲击。建筑企业要适应当前的形势,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建筑公司的财务风险
1、资金方面的风险。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旦资金紧缺,就可能导致材料无法采购,工人工资无法支付,从而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严重者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筹资方面,筑企业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融资,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建筑企业利用房产、土地等不动产办理了数额可观的银行抵压贷款。虽然相对股权融资而言,债务融资具有利息支出抵税效应,财务杠杆收益等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负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当工程项目利润率小于银行贷款利率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骤然提高。在资金回收方面,业主故意不履行合同,拖欠大量工程款,致使建筑企业产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业主将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转嫁建筑企业,使大多数建筑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风险。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变现,不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生产经营上的困难,而且由于坏账风险有增无减,可能会形成损失,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如不及时清理,会直接影响经营结果的真实性。
2、投标与合同风险。建筑企业为了中标竞相压低报价,最终只能以微薄的利润或成本价格,甚至不惜低于成本价承包工程中标,更有个别业主单位招标文件中带有许多苛刻的条件,建筑企业的利润得不到保障,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诸多困难。投标成本与盈利空间的不确定性使建筑企业面临亏损的财务风险。合同是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不足”,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许多业主利用建筑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在签订合同时附加不平等条款,致使建筑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有的业主单位为将物价变动风险转嫁给承包商,招标发包时要求签定固定造价合同,或预付投标保证金。《建造合同准则》要求建筑企业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价值大,生产周期长,经常发生工程变更,引起合同总造价的变化;另外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大,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且难以准确预计,影响了预计总成本、预计部总收入及完工进度的及时、精确认定,最终导致利润失真。
3、成本亏损风险。工程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简单地分解为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几项内容。工程造价是由工程投标报价决定的,而在施工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要素市场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形成成本超支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资金风险防范。为防范资金短缺:一是建立资金管理调度体系,提高资金运行效益。成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规范结算纪律,集中开户,统一管理。改变资金结算和收付分散的局面,变零星的资金沉淀为整体积聚。通过规模运作,加强资金调度,保证银行账户安全、降低企业整体资金成本。在资金管理上,必须明确总会计师、主任会计师、项目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保障其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建立资金预算、资金划拨、借还款管理和资金管理评价制度,规范资金业务流程,实现资金的预算控制、日常业务管理控制和资金支付风险控制,以保证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匹配。二是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建筑企业大量的资金积压和沉淀在存量资产上,这就需要企业定期进行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工作,切实摸清现有存量资产的真实状况,了解各种资产的变现性能和变现价值;同时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对企业施工设备进行清理,报废、变卖无使用价值和修复价值的设备,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急需资金的工程项目中。为防止盘活过程中发生不当行为,企业可以成立存量资产管理小组,负责领导和监管盘活行为。从根本上讲,企业融资风险源于举债,因此,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坚持稳健的财务战略。只有保证工程项目利润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数量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控制负债经营风险。在资金回收上,首先制定收款策略,保证债权的回收。财务部门应定期分析应收帐款帐龄,清理往来账目并对应收账款进行整理,列清欠款详情,分析各项欠款的原因,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收款政策,控制应收帐款风险,减少坏帐损失。其次成立清欠领导小组,加强拖欠工程款的管理力度。防止前清后欠,清少欠多的趋势蔓延。各级职能部门应将完成清欠工作的好坏与奖励机制、经营考核指标挂钩,调动清欠人员的积极性,以此加快清欠工作的进度。再次加强预算、计划、项目部、财务部门的相互联系,根据工程合同,及时办理变更签证、计算结算单并整理好各项收款资料,及时将应收的工程款收回。最后针对拖欠工程款的不同情况,利用以物抵账、以业主资产或工程产品抵账等方法来加速欠款清理。在其他方法不奏效的情况下,通过法院采取冻结账号,变卖建设方财产,强制执行等手段依法收回欠款,加快欠款回收效率。
2、投标与合同风险防范。投标前要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合理承接工程任务。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全面考虑风险成本,正确理解招标文件,把握业主的意图和要求,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文本,利用企业自身定额从企业自身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中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权衡成本与收益,最后再决定是否投标以及以何种标价投标。投标过程中要坚持“五不接”原则。投入大额履约保证金的不承接;业主诚信低、实力不强、合同条款过于苛刻的不承接;业主资金不到位的不承接;大量垫资的不承接;理论上亏损的不承接。解决合同风险方面,一是要求建筑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员提高法律意识、履约意识。在合同签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二是应采取措施规避容易产生的风险。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采用施工合同洽淡权、审查权、批准权三权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方法,减少合同中的漏洞。如反复斟酌合同的严谨性;不盲目接受业主的免责条款;明确工程款拨付的结算条款,并要求予以公证,为日后解决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创造有利条件。收入确认的关键在于准确计算合同成本。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对于未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计。项目主管经济师应与主管会计师密切配合,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未完合同成本与已完合同成本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收入应按盘点量确认,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
3、成本亏损风险防范。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考虑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目标责任成本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其次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重点项目的监控,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再次、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新设备、新技术,以节省材料、节约时间,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打造出高质量、高技术的精品建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适应低价中标的市场形势,坚持“低中标,勤签证,高索赔”的总体方针。项目经理要亲自抓成本管理,主管经济师负责具体落实,做到“精心搞变更,专业搞索赔”。
参考文献:
[1]陈瑾颖.试论加强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筑经济[J],2005,(3)
[2]利荣根.论加强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国科技信息.2005.7
[3]周学伟;黄必聪.加强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浙江财税与会计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