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词语论文-吴汉江

物象词语论文-吴汉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象词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语物象词语,直接性,间接性,结构语义类型

物象词语论文文献综述

吴汉江[1](2018)在《直接性与间接性:汉语物象词语的词义类型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物象词语是人们运用隐喻手法造词的产物,是指称事物的名词性词语,其结构语义类型主要有单纯词和复合词两种,单纯词的结构语义类型较单一,复合词则较复杂。汉语物象词语具有词义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特征,这与其结构语义类型有很大关系。词义的直接性是指人们能从语素义及其组合义中直接推知词语的较清晰词义,这一特征的成因主要有论域显性化和语义泛指化;词义的间接性是指人们难以从语素义及其组合义中直接推知词语的较清晰词义,这一特征的成因主要是论域隐性化、视点扩大化和词外理据。通过考察英、法、德、日语的物象词语发现,它们的词义也存在直接性和间接性特征。因此,汉语物象词语的词义具有词义类型学特征。(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吴汉江[2](2014)在《汉语缩略物象词语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物象词语中的缩略词语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类聚现象,可依据释义中的标记或书证的年代对其进行判断。缩略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主要是双音化的驱动和语用上的需要,而生成机制可用认知语言学的距离相似性原则予以解释。此外,区分缩略物象词语的原式与物象词语的扩展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吴汉江[3](2012)在《视点和论域:汉语物象词语多义与同义的形成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点是人们观察事物的参考点,论域是词语所指所从属的特定范围。汉语物象词语正是国人认识世界并为之命名的认知结果及产物,其中多义、同义现象较为突出。运用视点和论域理论可较好地解释这类词义类聚现象,即视点和论域的多样性是物象词语多义与同义产生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吴汉江[4](2012)在《汉英物象词语的比较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象词语是汉、英词汇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色彩义的类聚之一。文章从命名取象、结构类型等方面,对汉、英物象词语进行比较,以揭示汉、英物象词语的系列特点;并对汉、英物象词语的数量悬殊作了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吴汉江[5](2012)在《准确性 系统性 认知性和人文性——从物象词语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释义修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物象词语为例,对《现代汉语词典》(2005,第5版)释义修订的准确性(即释义时代性与科学性的体现)、系统性(即释义参见性与体例性的提升)、认知性(即释义理据性与知识性的加强)、人文性(即释义渗透的动植物保护意识)等四大特点进行评述,以冀再版时能加以继承发扬。(本文来源于《克拉玛依学刊》期刊2012年03期)

吴汉江[6](2012)在《《汉语大词典》释义例证存在的问题——以汉语物象词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大词典》释义例证由于编纂历史条件等所限,体例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汉语物象词语释义的视角来看,主要问题如下:例证与词义项不匹配;例证词与词目词不吻合;例证文句随意截取;例证时代与作者等信息随意标注;例证不按时代顺序排列;全称词例证晚于略称词。(本文来源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吴汉江[7](2012)在《汉语物象词语与比喻词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象词语分物象词与物象语,其比喻词汇化的模式不尽相同。物象词比喻词汇化的模式有凝固、组合、紧缩、倒序和另创五种;而物象语又分类成语与一般固定语:前者比喻词汇化的模式有直接转化与加工重组,后者主要为组合固化。在比喻词汇化的程度上,物象词语内部排序为: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类成语>一般固定语。物象词语比喻词汇化也有其特点及意义。(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吴汉江[8](2012)在《汉语物象词语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象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色彩义的类聚之一。文章从命名取象特点、参照物、生成动因与生成机制等方面,对物象词语的一系列特征进行了探析;此外,还就物象词语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必要性也发表了看法。(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吴汉江[9](2008)在《汉语物象词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象词语是汉语中极具形象色彩的一种词汇类聚,是从“形状相似”来命名的一类名词性词语。物象词语一般是比喻造词的结果,如“鸡冠花”、“鹅卵石”等;也有通过直接转义来指称事物或现象的,如“箭头”(符号)、“霸王鞭”(植物)等。文章以物象词语为研究对象,对从《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选取的4264条词语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以期揭示物象词语的一系列基本特征。从整体上来看,物象词语有四个特点:(1)具象性,即以具象喻具象,呈现事物具体的形状特征;(2)常用性,即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用频率较高;(3)能产性,即某些物象语素能够构成一个同素词族,涉及诸多语义类别;(4)认知性,即有助于人们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物象词语的研究历史很早。中国训诂学历来重视阐释事物或现象的“得名之由”,其中不少就属于物象词语理据的考释,他们常用“象形”以揭示其命名的实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汉语词汇学得以真正地创立;而物象词语的研究,伴随着汉语造词法及词义的研究而展开,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物象词语命名取象是丰富而多彩的,形成了以自然界、人体、人造物构成的开放的参照系,形成的词语涉及天文、地理等25个语义类别。其取象特点有:(1)命名取象角度的单一性;(2)命名取象的理据性与任意性;(3)命名取象相似的程度性。物象词语包括物象词和一定数量的物象语,其结构关系较为复杂。物象词中包含单纯词、合成词;物象语包含类成语、一般固定语;而古今物象词语的结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不少物象词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表现出不一致性,并造成了多义现象。物象词语的比喻类型与一般比喻句有一定差异。物象词中,喻词一般不出现,因而缺少明喻式。而物象语中,有些带有喻词,存在明喻式。物象词语的词义构成包括理性义和色彩义。根据能否从语素义的组合中索解词义,物象词语的词义分为直接性与间接性。词义的直接性即从语素与语素的加合义就可看出词义,而词义的间接性是指对词义的把握,不能完全凭借对语素义的分析。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的产生原因主要有:(1)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与隐性论域相关;(2)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与语素高度凝练相关;(3)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与词外理据相关;(4)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与“喻中套喻”相关。物象词语也具有丰富的色彩义,主要表现为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方言色彩、文化色彩、时代色彩、外来色彩等。此外,视点、论域与物象词语的多义、同义现象也有很大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物象词语鲜明的形象感,与形状隐含义素的凸现密切相关;若某物象语素具有一定的构词频率,还可形成一个比喻义项。物象词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词汇类聚,而这个类聚中又有一些更小的类聚,如:同义物象词语类聚、同素逆序物象词语类聚、同素族物象词语类聚、同名异指物象词语类聚、缩略物象词语类聚等。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与比喻词汇化。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是复杂的,其主要有:(1)形象性的需要;(2)其他特殊性指称的需要;(3)双音化的驱动;(4)其他原因。物象词语的生成存在着深层的内在机制,因为造词活动并不单纯是人们的一种主观随意行为,它涉及到物象词语生成的客观基础及其主观条件。而物象词语的词汇化,可从历时与共时角度来考察,历时的考察是分析研究短语或分句是如何逐步演变或凝练为词语的过程,而共时的考察主要是分析概念范畴的内部形式及词汇化的程度差异等。物象词语的释义有其自身特点。《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释义模式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某种差异。据考察发现,《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术语、例证、释义语言及义项分合等方面,还存在商榷之处;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由于经多次修订,其释义在各个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物象词语不惟汉语中存在,英语中也有。汉英词汇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汉语物象词语的基本特征。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中选取的461条英语物象词语来看,汉英物象词语在取象特点及结构关系上存在异同。从取象上看,汉英物象词语取象不同,但所指称对象可相同;或汉英物象词语取象相同,所指称对象也相同;另外,汉英物象词语还表现出不对称性,即汉语中是物象词语的而英语中不是,或英语中是物象词语的而汉语中不是。在结构关系上,汉语物象词语一般为复合式词语,另有少数是派生式及重迭式词语,也有极少数单纯词;而英语物象词语中,复合式不占主导地位,不少是由单纯词直接转义而来的。物象词语的研究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文章只是从某些方面对其进行初步探讨,其中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内容有待今后进一步发掘。(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05-01)

物象词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物象词语中的缩略词语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类聚现象,可依据释义中的标记或书证的年代对其进行判断。缩略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主要是双音化的驱动和语用上的需要,而生成机制可用认知语言学的距离相似性原则予以解释。此外,区分缩略物象词语的原式与物象词语的扩展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象词语论文参考文献

[1].吴汉江.直接性与间接性:汉语物象词语的词义类型学特征[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吴汉江.汉语缩略物象词语初探[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3].吴汉江.视点和论域:汉语物象词语多义与同义的形成路径[J].国际汉语学报.2012

[4].吴汉江.汉英物象词语的比较探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

[5].吴汉江.准确性系统性认知性和人文性——从物象词语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释义修订[J].克拉玛依学刊.2012

[6].吴汉江.《汉语大词典》释义例证存在的问题——以汉语物象词语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7].吴汉江.汉语物象词语与比喻词汇化[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吴汉江.汉语物象词语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吴汉江.汉语物象词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8

标签:;  ;  ;  ;  

物象词语论文-吴汉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