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脏动态体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心脏体模,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效材料,运动仿真
心脏动态体模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李梦,潘文才,郎朗,肖晶晶[1](2018)在《动态心脏体模在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动态心脏体模作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心脏成像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工具的重要性;介绍了当前几类动态心脏体模在心脏CT成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运动型、功能型和仿真型动态心脏体模。分析了现有动态心脏体模在解剖结构、组织材料和运动特性的不足,并提出利用等效材料制作四腔室心脏体模和基于容积-时间曲线控制模拟心脏全周期运动的可行性,以探究研制一种"结构仿生、运动仿真"动态心脏体模的可行性,从而为建立心脏CT成像质量定量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陈圆圆[2](2009)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的设计与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一种心脏动态体模,检测多层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心率、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等因素对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评价和质量保证提供一种新的系统研究方法。材料与方法(1)心脏动态体模的设计与研制:采用单片机技术,以编程方式控制心脏体模的运动模式,使其实现类似于正弦形式的运动,模拟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比例可调节,心率变化范围为0~100bpm,可有效模拟心脏泵血活动;(2)心脏动态体模的基础性实验研究:心脏体模的心率依次设定为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次/min,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 MSCT以0.5s/r、0.6s/r的扫描速度对体模进行扫描;SOMATOM Sensation 64 MSCT则以0.35s/r、0.45s/r的扫描速度对体模进行扫描;然后两者均以单扇区和多扇区心脏重组算法进行重组,将所有重组数据传至工作站Wizard上进行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模式,再由2名医师共同观察图像并评分;采用Excel录入所有数据,利用SAS9.1析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心脏体模能否作为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评价工具;心率、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对图像质量有无显着影响;以及不同心率、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之间的图像质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然后确定这叁者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提供定量性的研究依据;(3)心脏体模的临床应用研究:根据以上得出的冠状动脉成像的定量性研究数据,对25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行西门子双源CT心电门控平扫和增强扫描,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行冠状动脉叁维成像。结果(1)心脏动态体模可作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的工具;(2)SOMATOM Sensation 16 CT结果显示不同心率、不同扫描速度、不同重组算法之间的图像质量有显着性差异,且叁者与图像质量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如下:Y(SIQ)= 7.30769-0.06538×HR+0.23077×RA-1.53846×SS。(3)SOMATOM Sensation 64 CT结果显示不同心率、不同扫描速度之间的图像质量有显着性差异,且两者与图像质量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如下:Y(SIQ)= 10.01923-0.06401×HR- 5.38462×SS ;(4)SOMATOM Definition DSCT结果显示,将冠心病人的心率有效控制在70次/min以下,0.35s/r的扫描速度及合适的重组算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图像质量。结论心脏动态体模可作为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的工具,检测多层螺旋CT的部分技术指标,如高对比度分辨力等,同时分析不同扫描成像参数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具有临床检查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冠脉成像质量和检查的成功率,随着心脏动态体模的进一步完善,将会在心脏成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期刊2009-05-01)
葛夕洪,廖静敏,吴胜勇,姜滨,温连庆[3](2007)在《心率不稳定时3种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响:MSCT动态心脏体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心率不稳定时,多层螺旋CT3种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及时间分辨力,明确快速心率条件下最佳成像方式。方法对象为一个新型动态心脏体模。调节体模,模拟心率60bpm、85bpm和105bpm,各种基础心率都有0、2.5、5、10、15次几种波动。采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基础心率为60bpm和105bpm时电流300mA,X线管旋转时间为0.5s/周;基础心率85bpm时电流250mA,X线管旋转时间为0.6s/周。将原始数据分别以Snapshot Segment、SnapshotBurst、Snapshot Burst Plus3种方式重建成层厚0.625mm,间隔0.625mm影像,标准重建算法(std),舒张期(ED)采用R-R间期的90%,在Adw4.2工作站进行VR及能显示狭窄层面的MPR重组。依影像质量优劣制定5分评分标准,由3位放射医师采用盲法对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取3位医师对重建影像的平均评分进行比较。计算不同基础心率不同重建模式下的时间分辨力。结果(1)在每种基础心率下,随波动幅度增加,3种不同算法所得影像质量都下降。(2)心率60bpm时,同一波动幅度下3种不同算法在对影像质量影响差别不大,仅波动2.5次时Snapshot Segment略差,而波动10、15次时Snapshot Segment略好。对应的时间分辨力分别为250ms、245ms、245ms。(3)心率85bpm及心率波动为0、2.5、5时Snapshot Burst Plus所得影像质量最高,而心率波动为10、15时以Snapshot Burst所得影像质量最高。相应的时间分辨力分别为为300ms、214ms、80ms。(4)心率105bpm时,心率波动为0、2.5、5、10时Snapshot Burst Plus所得影像质量最高,而心率波动为15时以Snapshot Burst所得影像质量最高。相应的时间分辨力分别为250ms、191ms、84ms。结论在每种基础心率状态下,3种不同重建算法所得最好影像质量皆随心率波动幅度的加大而下降。(本文来源于《实用放射学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葛夕洪,廖静敏,吴胜勇,姜滨,温连庆[4](2006)在《心率不稳定时叁种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响——MSCT动态心脏体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心率不稳定时,叁种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及时间分辨力,明确快速心率条件下最佳成像方式。方法:对象为一个新型动态心脏体模,左心室和冠状动脉体模内充填CT值为300HU的对比剂,周围充填为(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叁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期刊2006-10-01)
祁吉,沈云,吴胜勇,葛夕洪,姜滨[5](2006)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及其在多层螺旋CT心脏扫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层螺旋 CT(MSCT)的无创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是 CT 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目前 MSCT 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MSCT 的心电图(ECG)门控心脏成像中的心率波动、扫描速度或重组算法等都是影响心脏影像质量以及心脏检查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因而对于这些因素的定量分析是确立 MSCT 心脏成像技术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保证MSCT 的心脏成像质量、解决目前心脏成像中质量不稳定问题的关键方法之一。但是,临床上心脏 MSCT 检查的局限性(患者条件难以控制)使得心脏成像的研究难以系统地开展,目前国内未见利用心脏模具进行基础研究的相关报道,国外的相关报道也较少见。我院与 GE Healthcare 的 CT影像研究室(中国)联合开发的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在心脏成(本文来源于《中华放射学杂志》期刊2006年09期)
葛夕洪,吴胜勇,姜滨,温连庆,祁吉[6](2006)在《心率不稳定时叁种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响——MSCT动态心脏体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分辨力是影响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时间分辨力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心脏重建算法、心率和扫描速度。在特定心率条件下,为求得最高的时间分辨力,可采用变速扫描技术和不同重建算法,但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心率稳定的状态下,对心率不稳时如何提高影像质量的报道较少。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心率不稳定状态下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像。(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6-04-01)
心脏动态体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制一种心脏动态体模,检测多层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心率、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等因素对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评价和质量保证提供一种新的系统研究方法。材料与方法(1)心脏动态体模的设计与研制:采用单片机技术,以编程方式控制心脏体模的运动模式,使其实现类似于正弦形式的运动,模拟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比例可调节,心率变化范围为0~100bpm,可有效模拟心脏泵血活动;(2)心脏动态体模的基础性实验研究:心脏体模的心率依次设定为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次/min,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 MSCT以0.5s/r、0.6s/r的扫描速度对体模进行扫描;SOMATOM Sensation 64 MSCT则以0.35s/r、0.45s/r的扫描速度对体模进行扫描;然后两者均以单扇区和多扇区心脏重组算法进行重组,将所有重组数据传至工作站Wizard上进行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模式,再由2名医师共同观察图像并评分;采用Excel录入所有数据,利用SAS9.1析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心脏体模能否作为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评价工具;心率、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对图像质量有无显着影响;以及不同心率、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之间的图像质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然后确定这叁者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提供定量性的研究依据;(3)心脏体模的临床应用研究:根据以上得出的冠状动脉成像的定量性研究数据,对25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行西门子双源CT心电门控平扫和增强扫描,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行冠状动脉叁维成像。结果(1)心脏动态体模可作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的工具;(2)SOMATOM Sensation 16 CT结果显示不同心率、不同扫描速度、不同重组算法之间的图像质量有显着性差异,且叁者与图像质量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如下:Y(SIQ)= 7.30769-0.06538×HR+0.23077×RA-1.53846×SS。(3)SOMATOM Sensation 64 CT结果显示不同心率、不同扫描速度之间的图像质量有显着性差异,且两者与图像质量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如下:Y(SIQ)= 10.01923-0.06401×HR- 5.38462×SS ;(4)SOMATOM Definition DSCT结果显示,将冠心病人的心率有效控制在70次/min以下,0.35s/r的扫描速度及合适的重组算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图像质量。结论心脏动态体模可作为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的工具,检测多层螺旋CT的部分技术指标,如高对比度分辨力等,同时分析不同扫描成像参数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具有临床检查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冠脉成像质量和检查的成功率,随着心脏动态体模的进一步完善,将会在心脏成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脏动态体模论文参考文献
[1].赵鹏,李梦,潘文才,郎朗,肖晶晶.动态心脏体模在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
[2].陈圆圆.新型心脏动态体模的设计与临床应用[D].泰山医学院.2009
[3].葛夕洪,廖静敏,吴胜勇,姜滨,温连庆.心率不稳定时3种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响:MSCT动态心脏体模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
[4].葛夕洪,廖静敏,吴胜勇,姜滨,温连庆.心率不稳定时叁种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响——MSCT动态心脏体模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叁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2006
[5].祁吉,沈云,吴胜勇,葛夕洪,姜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及其在多层螺旋CT心脏扫描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
[6].葛夕洪,吴胜勇,姜滨,温连庆,祁吉.心率不稳定时叁种不同重建算法对影像质量的影响——MSCT动态心脏体模研究[C].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