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RRS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病,美洲型
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1](2018)在《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的母猪和小猪因出现蓝耳故又称"蓝耳病"。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对仔猪的危害十分严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预防和控制本病已是养猪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蓝耳病在病原、诊断、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1研究历史与现状此病最早于1987年美国的北卡罗林那州、明尼苏达(本文来源于《山东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6期)
郑高颖,张亚,袁世玉,薛婧雯,庞宇[2](2018)在《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与猪瘟混合感染病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是由PRRSV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和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很高,尤其是仔猪的致死率高达80%以上,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本文将患猪蓝耳和猪瘟混合感染的猪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猪蓝耳和猪瘟混合感染后的病理变化等,从而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猪蓝耳和猪瘟混合感染的几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7-27)
吴红燕[3](2017)在《一例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某规模化种猪场猪群发生以流产、早产等症状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通过临床症状观察,怀疑是蓝耳、伪狂等疾病。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该病是由蓝耳病毒引起,并对该病毒进行进化树分析。(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7年20期)
董珊[4](2016)在《运用高通量蛋白组学方法探索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7和非结构蛋白12与宿主细胞蛋白的互作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严重危害我国乃至全球养猪业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它不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食品安全方面的诸多问题。由于RNA病毒的高变异性,市面上现有疫苗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高效稳定的疫苗和抗病毒策略的研发显得愈发重要。目前,尽管已对PRRSV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报道,我们对一些病毒蛋白,例如非结构蛋白7(NSP7)和非结构蛋白12(NSP12)的结构和功能依然所知甚少。文献显示这些蛋白与病毒生长过程中的转录、复制进程相关,因此,了解他们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关于PRRSV的N,NSP1β,NSP2等蛋白及病毒粒子与宿主细胞蛋白的互作关系的研究报道,但NSP12和NSP7与宿主蛋白的互作还鲜有深入研究。本研究首先对病毒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时空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48h后,细胞感染率达到峰值。PRRSV感染PAM细胞12小时即能检出NSP12,感染Marc-145细胞24h后,NSP12蛋白的表达量达到峰值,说明在病毒侵染细胞过程中,非结构蛋白作为病毒生长周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在感染初期优先表达,发挥功能。其次,我们对NSP12和NSP7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纯化,通过条件优化得到纯度满意的NSP7蛋白,而NSP12蛋白呈包涵体状,需进一步摸索优化条件。得到的纯化蛋白为其后续功能,结构方面研究奠定必要基础。接着,经免疫沉淀实验和质谱分析鉴定出了12种与NSP7结合的宿主细胞蛋白,我们从中选取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4(PRDX4)进行深入研究。用sh RNA沉默PRDX4基因表达后,PRRSV病毒滴度显着降低。对病毒蛋白与宿主细胞互作图谱的分析表明,病毒蛋白可以与大量宿主蛋白形成复杂的互作关系,并且参与到病毒和宿主的生物学进程中。最后,通过免疫沉淀实验和质谱分析,我们鉴定出112种与NSP12有潜在互作关系的细胞蛋白,并绘制出它们间的互作网络图谱。这些蛋白主要为核酸结合蛋白或分子伴侣,它们参与RNA转录后修饰、蛋白合成、细胞组成装配等进程。IPA软件预测结果表明,NSP12的表达与真核蛋白合成相关的真核起始因子-2(e IF2)信号通路显着相关。在这些蛋白中,我们挑选HSP70进行进一步分析。添加针对HSP70功能的小分子抑制剂,会显着降低病毒滴度和m RNA的合成水平。我们的数据显示,在药物安全范围内,随着HSP70抑制剂浓度的增加,NSP12-EGFP蛋白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这表明,NSP12会招募一些宿主细胞蛋白例如HSP70来维持其自身稳定表达进而促进病毒的复制。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存在情况下,NSP12-EGFP蛋白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进一步证实了NSP12-EGFP蛋白量降低的确是由于HSP70功能受到抑制所导致,说明NSP12与HSP70的互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阻止蛋白降解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在宿主蛋白中寻找药物治疗靶位点的新型治疗方法和抗病毒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兰海楠,赵小丽,孔金超,李维,郭风[5](2011)在《抗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重组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制备抗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重组核衣壳蛋白(N蛋白)单克隆抗体,试验用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等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3B5为IgG2a亚类,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的ELISA效价分别为1∶800和1∶32 000,连续培养20代后能稳定分泌抗体。(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1年21期)
薛飞[6](2011)在《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1β结构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属于套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是导致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病原体。该病主要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增多等症状,也有人根据其临床特征将其称为“猪蓝耳病”。自1987年首次爆发以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该病已蔓延至世界各个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自1995年底在我国爆发,迅速传播至各地,已成为困扰养猪业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其基因组的高度变异性,使得不同毒株存在较大差异,为有效疫苗的开发增加了难度。非结构蛋白nsp1β是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基因组编码的第二个非结构蛋白,通过C端类木瓜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结构域PCPβ进行自剪切,进而从复制酶多蛋白上释放出来。研究者已经发现了nsp1β的蛋白酶活性,且有报道称nsp1β在病毒的复制过程和发病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nsp1β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没有明确的阐释。本论文解析了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nsp1β的三维晶体结构,通过对PCPβ结构域与C端延伸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一定程度上揭示了PCPβ与底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并确认了nsp1β与下游蛋白nsp2之间的切割位点,发现并解释了成熟的nsp1β的蛋白酶活性被抑制的现象。同时,通过对溶液中nsp1β二聚体形式的确认,结合二聚体晶体结构,提出了可能的顺式自剪切机制。另外,通过三维结构比对,我们预测了nsp1β的N端结构域的核酸酶活性,并通过对λ-DNA的体外降解实验,验证了这一预测。我们进一步对nsp1β的核酸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其金属离子依赖性,即nsp1β在镁离子或锰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行使核酸酶活性。我们还分别尝试了以猪肝脏总RNA提取物、人工合成的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为底物的情况下nsp1β的核酸酶活性,发现了其底物的选择性,即nsp1β能够切割双链DNA和单链RNA,而对一些人工合成的双链RNA和单链DNA不具有切割活性。通过nsp1β的亚细胞定位实验,进一步暗示了nsp1β对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宿主细胞的可能影响。综上所述,上述实验结果提示了nsp1β的生物学功能,并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多位点靶标。(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1-05-01)
兰海楠,孔金超,赵小丽,闫峰,李维[7](2011)在《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RRSV)CH-IR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RRSV)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使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4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1株能稳定分泌抗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D6),经鉴定,该单抗为IgG2a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目为99条,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的ELISA效价分别为1∶512和1∶20480。这株单克隆抗体与伪狂犬病毒、猪丹毒、猪细小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连续培养20代后能稳定分泌抗体,此单克隆抗体的获得为PRRSV的研究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1年04期)
李璇,邓治邦[8](2010)在《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的母猪和小猪因出现蓝耳故又称"蓝耳病"。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对仔猪的危害十分严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预防和控制本病已是养猪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蓝耳病在病原、诊断、预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05期)
张书军,王海宝,付球珍[9](2010)在《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混感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1发病情况2009年11月底,信丰嘉定镇黄坑村胡某猪场从外省购进30kg左右仔猪270头。进栏后5d40头仔猪陆续开始发病,10d左右死亡14头,疫情很快蔓延至其他猪群,病猪厌食、发热,母猪流产,用磺胺类药和青、链雷素治疗无效,2010年1月初死亡98头。(本文来源于《江西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孙昕,关向晖,龚都强,肖建华,王永刚[10](2009)在《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风险分析在环境保护、环境危害因素与健康和安全性关系、生态学、生物防治、食品、动植物检疫、生物多样性研究等诸多领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关注并得到一些应用。在美国,风险分析和危险度评价在流行病学的应用日趋广泛。在我国卫生检疫工作中,风险分析也逐渐成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一种重要科学依据。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危害等级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09年04期)
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是由PRRSV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和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很高,尤其是仔猪的致死率高达80%以上,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本文将患猪蓝耳和猪瘟混合感染的猪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猪蓝耳和猪瘟混合感染后的病理变化等,从而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猪蓝耳和猪瘟混合感染的几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1].王平.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8
[2].郑高颖,张亚,袁世玉,薛婧雯,庞宇.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与猪瘟混合感染病例报告[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3].吴红燕.一例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与分析[J].饮食科学.2017
[4].董珊.运用高通量蛋白组学方法探索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7和非结构蛋白12与宿主细胞蛋白的互作关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5].兰海楠,赵小丽,孔金超,李维,郭风.抗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重组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
[6].薛飞.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1β结构与功能[D].清华大学.2011
[7].兰海楠,孔金超,赵小丽,闫峰,李维.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RRSV)CH-IR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中国畜牧兽医.2011
[8].李璇,邓治邦.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研究进展[J].湖南畜牧兽医.2010
[9].张书军,王海宝,付球珍.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混感的诊治[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0
[10].孙昕,关向晖,龚都强,肖建华,王永刚.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
标签:PRRSV;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蓝耳病; 美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