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产儿低血糖症的观察及护理58例(论文文献综述)
庄颖,邹丽,郑雅宁,宋文英,顾宁,张竑,岳静,沈苗,房媛媛[1](2022)在《低血糖高危新生儿在院血糖管理方案的最佳证据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低血糖高危新生儿血糖管理方案的最佳证据应用,建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风险评估标准及护理流程。方法:通过对新生儿低血糖症相关主题的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订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标准,在产科母婴同室病房开展质量审查。结果:经过2轮审查,除产科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低血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达标率为95%外,其余7条指标的达标率均达到100%;证据应用后,首次低血糖发生率、再次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丢失过多(>7%)发生率和血糖筛查漏检率低于应用前,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证据的低血糖高危新生儿在院血糖管理方案,可降低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
欧阳秀旦[2](2021)在《晚期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临床结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预防早产的发生,分析晚期早产儿的早产原因,总结晚期早产儿的临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晚期早产儿9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01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原因,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足月新生儿与晚期早产儿早产的危险因素比较发现,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宫内发育迟缓、孕期感染性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为晚期早产儿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宫内发育迟缓、孕期感染性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均是晚期早产儿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晚期早产儿并发症率高于对照组足月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早产原因较多,临床结局较足月新生儿更差,并发症多,需要引起重视,做好诊疗工作,避免新生儿死亡。
李姝蓉[3](2021)在《高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高危早产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高危早产儿45例,根据有无发生ROP,分为ROP组(22例)和非ROP组(23例)。对两组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探索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ROP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评分Apgar 1min<7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中7例(12眼)病变自行消退;15例(30眼)病变达阈值病变或l型阈值前病变,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其中2例(4眼)治疗后于外院复查而失访,13例(26眼)中首次治疗后18眼病变退化,8眼出现复发,复发率26.67%。再次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后病变退化,且所有患儿随访至眼底血管长入3区。随访期间均未见眼部及全身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出生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出生评分Apgar 1min<7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可能为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于阈值或阈值前期ROP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需延长随访时间。
蔡世岩[4](2021)在《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血糖水平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g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新生儿血糖水平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避免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管理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收集2019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随访门诊GDM母亲分娩的新生儿105例作为GDM组,随机选取非GDM孕妇分娩新生儿105例作为对照组(非GDM组),观察新生儿在出生之后1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血糖数值以及对照数值进行分析;同时统计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2、按照新生儿的体质量以及胎龄把GDM组划分为大于胎龄儿组(LGA,A1组)以及非大于胎龄儿组(其中涵盖小于胎龄组以及适龄组)(SGA/AGA,A2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3、对两组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监测,观察其主动脉、左心房、右心室室间隔等心脏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GDM组发生低血糖的总数为17例,占比为16.19%(17/105),对照组所产生的低血糖总数为7例,其占比为6.7%(7/105),对新生儿出生之后1小时血糖值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生之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血糖数值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并发症包括低血糖、大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畸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的有统计意义(P<0.05)。2、发现A1组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生率为36.3%,A2组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生率为13.8%,A1组均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产生分娩损伤、畸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等综合并发症所形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GDM组超声检查所测量室间隔等心脏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体重无差异的情况下,GDM组室间隔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且多在生后1小时内发生,大于胎龄儿更易出现低血糖症状,通过积极的治疗之后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血糖,效果良好。2、妊娠期糖尿病不但能够引起新生儿的低血糖症状,还能够增加新生儿的呼吸窘迫、大于胎龄儿、畸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3、妊娠糖尿病的母亲对新生儿心脏发育具有不良影响,尤其是心室间隔厚度增加,但其发病机制及预防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莫小慧,罗琳雪[5](2021)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技术是一系列应用于围生期的科学、有效、低成本的母婴保健技术的统称。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技术流程规范在西太平洋地区等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国家大力推广,许多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目前我国亦在全国各级助产机构普及EENC技术,但是受地域及文化差异的影响,部分地区仍未重视。本文就EENC技术及其当前国内外该技术的应用研究现况进行综述,并结合国内的实施现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肖雅倩[6](2021)在《新疆5家医院3946例住院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新疆5家医院住院新生儿的围产信息及疾病构成、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了解住院新生儿患病情况及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为提高新生儿疾病诊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成立新疆住院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新疆5家医院纳入其中,前瞻性收集病例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中连续变量呈正态分布者表示为(SD),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者表示为中位数(范围或四分位数间)。计数资料以发生率或构成比表示,比较釆用卡方检验。釆用卡方检验进行住院新生儿死亡风险因素分析,对P<0.05,有意义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明确死亡独立风险因素。用比值比(Odds ratio,OR)表示住院新生儿暴露于某一因素时的病死风险。结果:1)一般特征:2019年1月-12月协作组5家医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患儿3649例住院,男女性别比为1.28:1。平均出生体重为3121.7±718.5g,出生体重的中位数为3200g,平均胎龄为37.9±2.7(周),胎龄的中位数为38.7周。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28.1%(1109/3946),低出生体重儿占住院新生儿的18.0%(711/3946)。2)围产期特征:住院新生儿母亲平均生育年龄为29.9±4.5岁,生育年龄中位数为29岁,住院新生儿的母亲53.7%患有某种妊娠合并症,住院新生儿剖宫产率为57.9%。3)出生缺陷:有出生缺陷的住院新生儿占22.3%,主要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肾积水,肾盂扩张,隐睾,尿道下裂。4)治疗情况:需要吸氧治疗的住院新生儿占17.9%,10.3%的住院新生儿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57.4%需要抗生素治疗,3.5%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住院新生儿的治愈或好转率为94.0%,未愈或自动出院率为3.7%,转院率为0.7%,放弃率占1.6%,死亡为1.0%。5)住院新生儿疾病谱及死亡情况:住院新生儿疾病谱前6位为:高胆红素血症(42.8%)、肺炎(33.9%)、早产(28.1%)、贫血(16.1%)、低血糖症(15.0%)、窒息(8.5%)。死亡原因主要为败血症、窒息、出生缺陷。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为1.0%。6)死亡危险因素:羊水污染、5分钟Apgar≤5、出生体重低、胎龄小是导致住院新生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胆红素血症、肺炎、贫血、低血糖症、窒息是新生儿住院的主要原因;羊水污染、5分钟Apgar≤5分、出生体重低、胎龄小是导致住院新生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彦馨[7](2021)在《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分析及钙磷相容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考察新生儿肠外营养处方的使用情况,研究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钙磷相容性以及含钙的肠外营养液稳定性,为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新生儿肠外营养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新生儿科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通过HIS系统调查整理我院2019年1月份至6月份的新生儿肠外营养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和探讨新生儿肠外营养的合理性。第二部分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钙磷相容性研究参照新生儿肠外营养基础处方,保持葡萄糖浓度8%,分别设计处方中氨基酸浓度(1、2、3%)、葡萄糖酸钙浓度(1-21 mmol/L)、甘油磷酸钠浓度(2-42 mmol/L)。室温放置0、8、24 h,进行外观、p H值、不溶性微粒、显微镜下的考察,绘制钙磷相容性面积图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第三部分钙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参照新生儿肠外营养基础处方,设计含不同钙浓度(0、5、8、10、12 mmol/L)的肠外营养处方共5组。室温放置0、8、24 h,分别考察样品的外观、p H值、不溶性微粒、脂肪乳粒径和多分散指数,探讨不同浓度钙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新生儿科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本次调查共收集处方860份,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电解质浓度、热氮比基本合理;426份处方(49.53%)氨基酸浓度偏低,钙、磷添加剂量普遍偏低,221份处方(25.7%)糖脂比偏低。第二部分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钙磷相容性研究氨基酸浓度为1%时,钙、磷制剂浓度过高可导致不溶性微粒数量增加超出药典标准,且显微镜下观察到沉淀聚集形态。氨基酸浓度为2、3%时,肠外营养液中0-21 mmol/L的葡萄糖酸钙和0-42 mmol/L的甘油磷酸钠在24 h内有良好的相容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氨基酸浓度(OR=0.002 P=0.0379)为沉淀产生的保护因素,钙浓度(OR=2.650 P=0.0334)、磷浓度(OR=1.771 P=0.0100)为沉淀产生的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为:P=1/(1+e33.2381+6.1533X1-0.9745X2-0.5718X3)(X1:氨基酸浓度,X2:钙浓度,X3:磷浓度),最佳临界值为0.428,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89.3%。第三部分钙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5组含不同钙浓度的样品放置24 h未出现分层、挂壁、絮凝等现象;24 h内p H值波动范围为5.96-6.21,随放置时间延长,p H值呈略微下降趋势,但整体p H值保持稳定;放置24 h,钙浓度0、5mmol/L的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药典要求;钙浓度8、10、12mmol/L放置24 h时,不溶性微粒均超出药典标准;放置24 h,脂肪乳粒径在263.9-317.6 nm范围内浮动,脂肪乳平均粒径基本保持稳定;5组样品的多分散指数均小于0.2,脂肪乳分散性较好;但钙浓度10mmol/L放置8、24h出现大于5μm的乳粒占比超出药典标准。结论:为保证新生儿使用肠外营养液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示药师应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在审核各指标合理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到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可利用预测模型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钙磷相容性进行预测;建议在含脂肪乳的肠外营养液中添加钙浓度不超过5 mmol/L,并在24 h内输注完毕。
向希盈,高翔羽,高喜容,李占魁,夏世文,张谦慎,韩树萍,高红霞,农绍汉,张爱民,李佳,李颖,黑明燕[8](2020)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随访影响的多中心群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are)对早产儿体格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群组随机对照研究,将来自国内8个省11家三级甲等医院的NICU随机分为FICare组(6家)和对照组(5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及随访时间点(校正年龄1月、3月、6月、12月、18月)的身长、体重、头围情况。结果 FICare组共纳入298例,对照组共纳入303例。FICare组和对照组早产儿胎龄分别为(31.0±1.9)周、(31.7±1.8)周,出生体重分别为(1 553±378)g、(1 653±34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性别比例、分娩方式及孕母情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Care组、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5.0±20.2)d、(34.3±17.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院时全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6.6%、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ICare组校正年龄6月、12月、18月时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90.9%比74.3%、82.6%比40.6%、60.7%比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整个随访期间,除12月龄时体重外,FICare组患儿体重、头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1月、3月时FICare组患儿身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ICU住院早产儿实施FICare可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的体格发育,提高家长对出院后随访的依从性。
苏瑞明,方文,梁群好[9](2020)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母婴同室高危儿低血糖发生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母婴同室高危儿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期间母婴同室高危儿100例,按出生编号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分别实施基础护理与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高危儿血糖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14.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2 h、4 h、6 h血糖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母婴同室高危儿加强集束化护理,可显着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更好地控制高危儿血糖指标。
金春梅[10](2020)在《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子与耐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引起感染的死亡率高,对临床管理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的威胁,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CRE的耐药、传播机制及流行特征的阐明对感染的防控及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中国对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 cloacae,CRECL)的研究多为单中心或个例研究,尚缺乏多中心的研究,延边地区的CRE研究尚属空白,为进一步了解我国CRECL以及延边地区CRE流行情况,收集多中心CRECL以及延边地区CRE菌株进行分子及耐药特征研究,为CRE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自2012年11月至2016年8月,从中国11个城市的12家医院,收集不重复的CRECL55株,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β-内酰胺酶基因(AmpC和ESBLs)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的谱系关系;质粒接合试验检测耐药基因的可转移性;选择23个NDM-1阳性分离株进行PFGE检测;S1-核酸酶PFGE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携带NDM-1阳性质粒的大小。2.收集延边地区住院患者临床样本中分离的CRECL及PICU患儿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均为非重复株,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β-内酰胺酶基因(AmpC和ESBLs)和MLST及PFGE分析菌株的谱系关系。3.采集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相应患者的病例信息。结果1.55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粘菌素B敏感率为100%,其次为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敏感率分别为89.1%和78.2%,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12.7%及16.4%。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52.7%、30.9%、25.5%和20.0%,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1.8%。2.55株阴沟肠杆菌中50株菌检出产7种型别碳青霉烯酶NDM-1、NDM-5、IMP-4、IMP-26、IMP-1、KPC-2 和 VIM-1,其中 NDM-1 所占比例高,占 68.0%。3.55株中共检测到24种ST型,最常见为ST418(20.0%),其次ST93(14.55%);10株CRECL有9株质粒成功转移;PFGE分型显示A-M 13个型别,深圳的8株显示A型,其余15株显示B-M 12种型别;S1-核酸酶PFGE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显示携带NDM-1的质粒大小约52~58kb。4.延边地区CRECL中,共检测到4种型别碳青霉烯酶,包括IMP-26、NDM-5、NDM-1和KPC-2,主要为IMP-26型酶6株(50.0%),其次NDM-5型酶3株(25.0%);MLST结果显示5种型别,ST544为主(6株,50.0%);PFGE显示12株分属4个集群。5.PICU1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测到2种型别碳青霉烯酶,分别为KPC-2型酶8株和NDM-1型酶6株;MLST结果显示ST11(8株)和ST1224(6株),PFGE显示14株中出现A-D型,ST11属于A、B型,ST1224属于C、D型。6.临床病例分析发现,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易感因素为患有新生儿肺炎或重症肺炎,以及曾使用二代或四代头孢菌素。结论1.CRECL对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率较低,仅对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等少数药物敏感,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产碳青霉烯酶是CRECL的主要耐药原因,以产金属酶为主,其中携带NDM基因菌株占首位;ST418是阴沟肠杆菌的主要流行株,具有地区差异性;携带NDM-1基因的耐药质粒大小为52~58Kb,部分质粒可通过接合发生水平转移。2.产碳青霉烯酶是延边地区CRECL耐药的主要原因,以IMP-26型酶为主,ST544型CRECL为主要流行株。3.ST1224型及ST11型CRKP为延边地区PICU主要流行株,患有基础疾病及曾使用二代或四代头孢菌素可能为CRKP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早产儿低血糖症的观察及护理5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产儿低血糖症的观察及护理58例(论文提纲范文)
(1)低血糖高危新生儿在院血糖管理方案的最佳证据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证据检索 |
1.2 纳入证据及质量评价 |
1.2.1 纳入文献 |
1.2.2 质量评价 |
1.2.2. 1 指南评价 |
1.2.2. 2 专家共识评价 |
1.2.2. 3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
1.3 最佳证据生成 |
2 低血糖高危新生儿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 |
2.1 基线审查 |
2.1.1 建立审查团队 |
2.1.2 构建审查标准 |
2.1.3 制定审查数据收集方法 |
2.1.4 制定基线审查对象 |
2.2 证据应用阶段 |
2.2.1障碍因素1: |
2.2.2 障碍因素2: |
2.2.3 障碍因素3: |
2.2.4 障碍因素4: |
2.3 效果评价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证据应用前后8条审查指标的临床应用情况 |
7%)发生率、血糖筛查漏检率比较(见表1)'>3.2 证据应用前后新生儿首次低血糖和再次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丢失过多(>7%)发生率、血糖筛查漏检率比较(见表1) |
3.3 证据应用前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率比较(见表2) |
3.4 证据应用前后母婴同室低血糖高危新生儿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比较 |
4 讨论 |
5 小结 |
(2)晚期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临床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晚期早产儿早产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2 晚期早产儿早产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 两组新生儿临床并发症 |
3 讨论 |
(3)高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资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ROP 组与非ROP 组早产儿的基线资料 |
2.2.2 ROP 组与非ROP 组的不同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分析和屈光度追踪 |
3.1 资料和方法 |
3.1.1 资料 |
3.1.2 方法 |
3.1.3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 |
3.2 结果 |
3.2.1 ROP组早产儿发病和治疗情况 |
3.2.2 早产儿屈光度变化 |
3.3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未来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4)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血糖水平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前言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EENC技术的产生背景 |
2 EENC技术的方法 |
2.1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
2.2 延迟断脐 |
2.3 其他方法 |
3 国外EENC技术的应用现状 |
3.1 在发达国家中的应用 |
3.2 在非发达国家中的应用 |
4 国内EENC技术的应用现状 |
4.1 在各级助产机构的应用效果 |
4.2 在推广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
5 小结与展望 |
(6)新疆5家医院3946例住院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2.1 住院新生儿人口统计学特征 |
2.2 母亲情况及围产相关因素 |
2.3 出生缺陷 |
2.4 疾病构成 |
2.5 治疗情况 |
2.6 住院新生儿转归 |
2.7 死亡高危因素分析 |
讨论 |
3.1 住院新生儿人口统计学特征 |
3.2 母亲情况及围产相关因素 |
3.3 出生缺陷 |
3.4 疾病病种分布 |
3.5 治疗情况 |
3.6 新生儿转归及死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早产儿远期发育结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分析及钙磷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新生儿科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PN处方品种组成 |
3.3 PN处方各指标范围及占比情况 |
4 讨论 |
4.1 新生儿肠外营养临床使用情况 |
4.2 新生儿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 |
4.2.1 葡萄糖 |
4.2.2 氨基酸 |
4.2.3 电解质 |
4.2.4 糖脂比 |
4.2.5 热氮比 |
第二部分 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钙磷相容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仪器 |
2.2 试剂 |
3 方法 |
3.1 处方 |
3.2 处方调配 |
3.3 考察指标 |
3.4 钙磷相容性面积图绘制 |
3.5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外观考察 |
4.2 pH值测定 |
4.3 不溶性微粒测定 |
4.4 显微镜检查 |
4.5 钙磷相容性面积图绘制 |
4.6 Logistic回归 |
4.6.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
4.6.2 建立预测模型 |
4.6.3 预测模型拟合优度检测 |
4.6.4 预测模型评价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钙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仪器 |
2.2 药品与试剂 |
3 方法 |
3.1 处方 |
3.2 处方调配 |
3.3 考察指标 |
3.4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外观考察和苏丹红检测 |
4.2 pH值测定 |
4.3 不溶性微粒测定 |
4.4 脂肪乳粒径测定 |
5 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国内外指南的新生儿肠外营养应用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母婴同室高危儿低血糖发生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母体护理: |
1.2.2新生儿护理: |
1.3 指标判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
2.2 新生儿血糖监测结果: |
3 讨论 |
(10)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子与耐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1.1.1 主要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试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
1.2.2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 |
1.2.3 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 |
1.2.4 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 |
1.2.5 多位点序列分型 |
1.2.6 接合试验 |
1.2.7 脉冲场凝胶电泳 |
1.2.8 S1-核酸酶PFGE和Southern印迹杂交 |
1.2.9 统计方法 |
1.3 结果 |
1.3.1 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1.3.2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
1.3.3 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及其他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 |
1.3.4 产酶株之间药敏结果比较分析 |
1.3.5 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
1.3.6 接合试验结果 |
1.3.7 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 |
1.3.8 S1-核酸酶PFGE和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 |
1.3.9 产NDM-1的菌株分析结果 |
第二部分 延边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耐药特征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菌株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2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 |
2.2.3 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 |
2.2.4 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
2.2.5 多位点序列分型 |
2.2.6 脉冲场凝胶电泳 |
2.3 结果 |
2.3.1 菌株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 |
2.3.2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
2.3.3 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结果 |
2.3.4 MLST结果 |
2.3.5 脉冲场凝胶电泳 |
第三部分 延边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及易感因素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菌株来源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试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
3.2.2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 |
3.2.3 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及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 |
3.2.4 多位点序列分型 |
3.2.5 脉冲场凝胶电泳 |
3.2.6 收集临床资料 |
3.3 结果 |
3.3.1 菌株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 |
3.3.2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
3.3.3 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及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结果 |
3.3.4 多位点序列分型 |
3.3.5 脉冲场凝胶电泳 |
3.3.6 临床资料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耐碳育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早产儿低血糖症的观察及护理5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低血糖高危新生儿在院血糖管理方案的最佳证据应用[J]. 庄颖,邹丽,郑雅宁,宋文英,顾宁,张竑,岳静,沈苗,房媛媛. 护理研究, 2022(01)
- [2]晚期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临床结局分析[J]. 欧阳秀旦. 当代临床医刊, 2021(04)
- [3]高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预后分析[D]. 李姝蓉. 南昌大学, 2021(01)
- [4]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血糖水平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D]. 蔡世岩. 大理大学, 2021(09)
- [5]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J]. 莫小慧,罗琳雪. 广西医学, 2021
- [6]新疆5家医院3946例住院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D]. 肖雅倩. 石河子大学, 2021
- [7]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分析及钙磷相容性研究[D]. 林彦馨.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8]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随访影响的多中心群组随机对照研究[J]. 向希盈,高翔羽,高喜容,李占魁,夏世文,张谦慎,韩树萍,高红霞,农绍汉,张爱民,李佳,李颖,黑明燕.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0(06)
- [9]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母婴同室高危儿低血糖发生的效果研究[J]. 苏瑞明,方文,梁群好. 吉林医学, 2020(10)
- [10]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子与耐药特征研究[D]. 金春梅. 延边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