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螺论文-陈凤,赵银娇,杨慧,段玉春,刘榆华

膀胱螺论文-陈凤,赵银娇,杨慧,段玉春,刘榆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膀胱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片形吸虫,孵化,毛蚴,尖膀胱螺

膀胱螺论文文献综述

陈凤,赵银娇,杨慧,段玉春,刘榆华[1](2016)在《室温下片形吸虫卵孵化观察及尖膀胱螺感染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室温下用叁角烧瓶孵化片形吸虫卵的效果,以及片形吸虫毛蚴感染尖膀胱螺的试验。方法采用云南大理本地采集的牛体片形吸虫排出的新鲜虫卵进行孵化,分A、B两组,A组每日换水,B组不换水,观察孵化效果。结果在平均水温24℃的情况下,两组均在第13d孵出毛蚴,但A组(换水组)孵出较多且观察较容易,B组(未换水组)孵出较少且液体混浊影响观察,两组孵化持续时间为20~30d;用孵出毛蚴感染尖膀胱螺,未能感染。结论在夏季室温22℃以上可以用叁角烧瓶孵化片形吸虫卵,每日更换瓶内去氯水,孵化效果较好,不用使用温箱等设备,肉眼即可观察,且成本相对较低,可适用于基层或现场;另外依据本实验结果推测尖膀胱螺可能不是片形吸虫的适宜中间宿主,成功感染还需寻找其他条件。(本文来源于《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期刊2016年03期)

袁本起[2](2015)在《入侵种尖膀胱螺不同地理种群形态变异及分子系统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尖膀胱螺(Physa acuta Draparnaud 1805)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淡水肺螺类,为世界性广布淡水螺类。系多种重要寄生虫如广州管圆线虫和卷棘口吸虫的中间宿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入侵我国,过去叁十多年中,尖膀胱螺陆续在台湾、香港、广东深圳、云南丽江、江苏太湖、北京等地区发现其分布。尖膀胱螺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种,其环境适应性强,繁殖快,能快速入侵并短时间形成种群,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因此,了解尖膀胱螺集中分布区种群的形态差异与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相关部门掌握其种群动态变化趋势,进而为下一步应加强监测和控制采取有效的防除措施,减少其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采集,共选取了山东兖州、山东南四湖、山东泗河、湖北丹江口、安徽巢湖、云南星云湖、广州深圳等5省7个地理种群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尖膀胱螺样本用电子游标卡尺对贝壳的壳高、壳宽、壳口高、壳口宽、螺旋部高、体螺层高的各个参数进行测量。应用散点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叁种方法分析了尖膀胱螺贝壳形态。本实验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的DNA。将线粒体DNA作为分子标记,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O I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分析,初步探究了尖膀胱螺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了7个地理种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应用散点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7个种群所有样本6个性状贝壳的形态,巢湖群体与其他样点个体,在表型性状体螺层与螺旋部有较大差别,表明形态上既相似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反映了尖膀胱螺利用其本身贝壳高可塑性,适应环境的能力。7个地理种群尖膀胱螺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I亚基部分序列,序列长654bp,线粒体细胞色素CO I部分序列的碱基组成为:A 26.13%、C 14.79%、G 18.44%、T 40.64%,T含量最高,C含量最小,A+T 66.80%明显高于G+C 33.20%,与其他贝类CO I基因序列组成相似,片段编码19种氨基酸,均不含赖氨酸,氨基酸含量上也有一定的偏向性。7个地理种群总共包含13个变异位点,其中7个单倍型,共享单倍型有3个,单倍型多样性为0.767±0.071,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213±0.009016。整体单倍型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均处于较低水平。基于Kimura双参数距离模型,计算各地理种群遗传距离。遗传距离为-0.003~0.007之间,表明种群之间CO I基因片段的遗传距离较近。AMOVA分析表明,7个群体间的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地理种群间几乎不存在基因流。分别建立NJ、MP、ML系统进化树,不同方法建立系统进化树,拓展结构基本一致,7个种群尖膀胱螺个体与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的尖膀胱螺个体共同聚为一支,并未与中国大陆尖膀胱螺科另一种泉膀胱螺聚为一支遗传差异较为明显,结果得到了互相验证和支持。(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5-04-12)

杨海芳,周卫川,钱周兴,王沛[3](2014)在《浙江发现重要外来入侵物种——尖膀胱螺》一文中研究指出尖膀胱螺(Physa acuta Draparnaud 1805)是一种世界广泛分布的淡水螺类,中国学者1993年首次在东北地区发现并报道。作者对在浙江省杭州西溪湿地和临安市清凉峰龙塘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一种左旋淡水螺类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证该螺为尖膀胱螺,这是尖膀胱螺在浙江发生的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4年03期)

马军国,李效宇[4](2012)在《毒死蜱对尖膀胱螺的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尖膀胱螺(Physa acuta)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毒死蜱对尖膀胱螺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毒死蜱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尖膀胱螺的平均死亡率均升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毒死蜱对尖膀胱螺的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577、0.308、0.243、0.160 mg/L,安全浓度为0.016 mg/L。试验结果显示,尖膀胱螺对毒死蜱非常敏感,含微量毒死蜱的水体都会对尖膀胱螺的生存产生危害。因此,尖膀胱螺可作为水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9期)

马军国,李效宇[5](2012)在《尖膀胱螺的生物学特征及光照对其生长繁殖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尖膀胱螺Physa acuta是世界广泛分布的淡水螺类,在我国属外来入侵种。本文着重对该螺的形态特征、繁殖、发育及光照对螺生长和繁殖发育的影响等进行了实验观察和研究。尖膀胱螺个体中等,左旋,壳口无厣。喜聚居于水生植物较多、营养丰富的淡水区域。尖膀胱螺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有时也可自体受精。性成熟个体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温度、食物和光照)每天都可产卵,卵孵化率近100%。尖膀胱螺胚胎发育共经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面盆幼虫期、仔螺形成及出膜期7个时期。一般情况下,螺卵7~10d可孵化,60d即可性成熟。25℃、24h连续光照条件下,尖膀胱螺体重明显增加,40d就可以性成熟并产卵。(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2年05期)

马军国,张榜军,李效宇[6](2012)在《尖膀胱螺对毒死蜱毒性的生物化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尖膀胱螺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毒死蜱对尖膀胱螺抗氧化系统、乙酰胆碱酯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通过预试验获得尖膀胱螺72 h LC50为243μg/L,推算的安全浓度为16μg/L,正式试验以16和121.5μg/L浓度组分别暴露尖膀胱螺96 h。在第24、48和96 h分别取材,测定尖膀胱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推算的安全浓度(16μg/L)暴露后,尖膀胱螺体内MDA含量和NOS活性在各时间段变化均不明显,而SOD和AChE活性在96 h被抑制;在高浓度组(121.5μg/L),尖膀胱螺SOD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后又有所回升的趋势,MDA水平持续上升,NOS水平被显着性诱导,AChE活性则被显着性抑制,且在48 h时抑制作用最强。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尖膀胱螺抗氧化系统和神经中枢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提示尖膀胱螺可作为毒死蜱毒理学试验模型动物,同时MDA和AChE可作为毒死蜱毒性的生物标记物。(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2年05期)

刘丽,于淼,李效宇[7](2012)在《百草枯对尖膀胱螺的急性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百草枯(paraquat)对尖膀胱螺(Physa acuta)成体及其胚胎各发育期(囊胚期、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和仔螺孵化期)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百草枯对尖膀胱螺成体72 h和96 h LC50分别为2.53 mg/L和1.41 mg/L;对其胚胎各个时期72 h LC50分别为2.63、2.45、2.07、1.53 mg/L;96 h LC50分别为1.63、1.41、1.25、0.60 mg/L。百草枯对尖膀胱螺成体及其胚胎各发育期均有一定的毒性效应,胚胎比成体敏感,对胚胎各发育期的毒性也不同;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胚胎敏感性逐渐增强。研究表明,当百草枯进入水生态系统时,有可能对尖膀胱螺及其种群稳定造成影响。(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董向宜[8](2012)在《咪唑类离子液体对尖膀胱螺的发育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的化学组成仅有离子,是在室温条件下呈熔融状态的盐。它们具有一系列典型的特征,如:几乎不蒸发不挥发,高热且不可燃,有较高的溶解度且化学性质稳定,这些特征使得它们将来可以被用于有机物合成,催化,化学分离和电化学。尤其是在近几年,离子液体有望被用于环境保护和对生物资源的再利用,例如吸收有害气体CO2,降解作物茎秆中的纤维素等。而且,由于其几乎可以忽略的蒸发性,离子液体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的风险。因此离子液体被认为是环保的“绿色溶剂”,化学家强烈推荐用它来作为传统有机溶剂的替代物。然而,大部分离子液体是水溶性的,它们在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被排放到水环境中可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因此,离子液体可能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环境风险,正是如此近几年离子液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被热切关注。咪唑类离子液体不仅被广泛的应用在化学工业,而且它们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们通常对生物具有中等或者相对较低的毒性。更重要的是,根据之前我们的研究,生物对该类离子液体的毒性反应严格符合剂量依赖反应,而且这个毒性检测的结果可以代表常见的离子液体。因此,咪唑类离子液体被用于目前的研究中以确定其对Physa acuta的胚胎毒性和胚后发育毒性,并且通过测定暴露在[C_8mim]Br离子液体中的Physa acuta内脏团抗氧化系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来阐述离子液体的生化毒性机制。胚胎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_8mim]Br离子液体可抑制螺胚胎的孵化率,提高胚胎的死亡率。同时,[C_8mim]Br离子液体更敏感,这也表明[C_8mim]Br离子液体的毒性是阶段敏感的,而且,我们还发现幼螺和成螺比螺胚胎对离子液体的抵抗性强。另外,这项研究还表明较长的碳链能够增加咪唑类离子液体对螺的毒性。研究还发现,暴露96h后,[C_8mim]Br离子液体抑制SOD和GST的活性,同时提高CAT的活性和增加谷胱甘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中MDA的含量都有所提高,这表明[C_8mim]Br离子液体可导致脂质过氧化。这些结果表明活性氧和脂质过氧化可能与[C_8mim]Br离子液体对螺的毒性机制有关。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P.acuta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毒理学实验模型并且可作为水污染的一个有效的指示生物。(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马军国,李效宇[9](2011)在《3种常用杀虫剂对尖膀胱螺的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上-下法和改进寇氏法分别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吡虫啉(imidacloprid)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尖膀胱螺(Physa acuta)的急性毒性,用上-下法测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尖膀胱螺的48hLC50分别为2.581、10.030、0.104mg/L。用改进寇氏法获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尖膀胱螺的24hLC50分别为4.447、12.676、0.110mg/L;48hLC50分别为2.252、9.789、0.096mg/L;72hLC50分别为2.113、8.818、0.056mg/L;96hLC50分别为1.643、7.959、0.034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164、0.796、0.003mg/L。结果表明,用上-下法与改进寇氏法所获得的LC50基本接近。尖膀胱螺对3种杀虫剂都非常敏感,含微量杀虫剂的水体均会对其生存产生危害。(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张宗禄,郭云海,张仪,罗泰昌[10](2011)在《尖膀胱螺肽聚糖模式识别蛋白分子克隆与蛋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肽聚糖模式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作为各动物类群中高度保守、特异性的模式识别分子(pattern recognition molecules,PRMs),参与宿主早期识别作用,主要识别肽聚糖和含有肽聚糖的病原微生物,进而激发和调节宿主机体下游系列免疫反应,是机体重要免疫相关因子。本研究利用RACE原理从淡水螺类尖膀胱螺Physa acuta克隆到一个全长cDNA序列,Blastn与Blastx比对确定为肽聚糖模式识别基因,命名为PaPGRP(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期刊2011-11-01)

膀胱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尖膀胱螺(Physa acuta Draparnaud 1805)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淡水肺螺类,为世界性广布淡水螺类。系多种重要寄生虫如广州管圆线虫和卷棘口吸虫的中间宿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入侵我国,过去叁十多年中,尖膀胱螺陆续在台湾、香港、广东深圳、云南丽江、江苏太湖、北京等地区发现其分布。尖膀胱螺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种,其环境适应性强,繁殖快,能快速入侵并短时间形成种群,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因此,了解尖膀胱螺集中分布区种群的形态差异与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相关部门掌握其种群动态变化趋势,进而为下一步应加强监测和控制采取有效的防除措施,减少其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采集,共选取了山东兖州、山东南四湖、山东泗河、湖北丹江口、安徽巢湖、云南星云湖、广州深圳等5省7个地理种群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尖膀胱螺样本用电子游标卡尺对贝壳的壳高、壳宽、壳口高、壳口宽、螺旋部高、体螺层高的各个参数进行测量。应用散点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叁种方法分析了尖膀胱螺贝壳形态。本实验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的DNA。将线粒体DNA作为分子标记,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O I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分析,初步探究了尖膀胱螺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了7个地理种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应用散点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7个种群所有样本6个性状贝壳的形态,巢湖群体与其他样点个体,在表型性状体螺层与螺旋部有较大差别,表明形态上既相似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反映了尖膀胱螺利用其本身贝壳高可塑性,适应环境的能力。7个地理种群尖膀胱螺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I亚基部分序列,序列长654bp,线粒体细胞色素CO I部分序列的碱基组成为:A 26.13%、C 14.79%、G 18.44%、T 40.64%,T含量最高,C含量最小,A+T 66.80%明显高于G+C 33.20%,与其他贝类CO I基因序列组成相似,片段编码19种氨基酸,均不含赖氨酸,氨基酸含量上也有一定的偏向性。7个地理种群总共包含13个变异位点,其中7个单倍型,共享单倍型有3个,单倍型多样性为0.767±0.071,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213±0.009016。整体单倍型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均处于较低水平。基于Kimura双参数距离模型,计算各地理种群遗传距离。遗传距离为-0.003~0.007之间,表明种群之间CO I基因片段的遗传距离较近。AMOVA分析表明,7个群体间的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地理种群间几乎不存在基因流。分别建立NJ、MP、ML系统进化树,不同方法建立系统进化树,拓展结构基本一致,7个种群尖膀胱螺个体与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的尖膀胱螺个体共同聚为一支,并未与中国大陆尖膀胱螺科另一种泉膀胱螺聚为一支遗传差异较为明显,结果得到了互相验证和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膀胱螺论文参考文献

[1].陈凤,赵银娇,杨慧,段玉春,刘榆华.室温下片形吸虫卵孵化观察及尖膀胱螺感染实验[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6

[2].袁本起.入侵种尖膀胱螺不同地理种群形态变异及分子系统发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5

[3].杨海芳,周卫川,钱周兴,王沛.浙江发现重要外来入侵物种——尖膀胱螺[J].植物检疫.2014

[4].马军国,李效宇.毒死蜱对尖膀胱螺的急性毒性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2

[5].马军国,李效宇.尖膀胱螺的生物学特征及光照对其生长繁殖影响的初步研究[J].四川动物.2012

[6].马军国,张榜军,李效宇.尖膀胱螺对毒死蜱毒性的生物化学响应[J].水生态学杂志.2012

[7].刘丽,于淼,李效宇.百草枯对尖膀胱螺的急性毒性[J].水生态学杂志.2012

[8].董向宜.咪唑类离子液体对尖膀胱螺的发育毒性[D].河南师范大学.2012

[9].马军国,李效宇.3种常用杀虫剂对尖膀胱螺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生态学杂志.2011

[10].张宗禄,郭云海,张仪,罗泰昌.尖膀胱螺肽聚糖模式识别蛋白分子克隆与蛋白研究[C].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2011

标签:;  ;  ;  ;  

膀胱螺论文-陈凤,赵银娇,杨慧,段玉春,刘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