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性机制和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砂叶螨,抗性监测,代谢酶,基因表达
抗性机制和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保军,胡云鹏,申光茂,刘怀[1](2019)在《重庆潼南朱砂叶螨田间抗性监测及其抗性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生物测定检测了重庆潼南田间朱砂叶螨种群对5种杀虫杀螨剂的抗药性,并测定了主要代谢酶活性及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抗性监测结果显示,朱砂叶螨对联苯肼酯和哒螨灵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丁氟螨酯和甲氰菊酯为低水平抗性。代谢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田间种群的P450和GST活性明显提高,且多个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显着上调,而CarE的活性没有显着变化。综上所述,重庆潼南田间朱砂叶螨种群已对联苯肼酯、哒螨灵、阿维菌素、丁氟螨酯和甲氰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P450和GST活性提高和有关基因过表达是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1期)
姚蓉[2](2015)在《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及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Lepidoptera:Pyrlidae),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二化螟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由于不合理用药,各地不断出现多类常用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及产生抗药性的报道。近几年,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已成为多地防治二化螟的主要药剂。本研究监测了二化螟田间种群对使用过的七种药剂的抗药性以及从代谢机制和靶标突变两个角度初步探究了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对及时了解这几种药剂的抗药性发展,全面深入揭示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机制及制定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1.二化螟对五种常规药剂的抗药性监测本研究采用毛细管点滴法于2013-2014年测定了 9省23地共33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叁唑磷及杀虫单五种药剂的抗药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种群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仍保持在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但浙江瑞安、江西南昌及湖南东安种群对阿维菌素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14.1-15.6倍),浙江象山、金华、江西上高及湖南东安种群对甲维盐的抗性也上升为低至中等水平(6.3-22.5倍);湖南东安、攸县、浙江瑞安、金华、余姚、江西南昌及上高七个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毒死蜱为中等水平抗性(11.3-67.6倍);湖南东南、浙江金华及江西上高3个种群对叁唑磷的抗性一直处于高水平(204.0-216.8倍),而湖北、江苏、山东和辽宁种群为敏感水平,对杀虫单的抗性,大多数种群已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抗性最高的湖南东安种群也仅为16.1倍。从两年不同水稻种植地区二化螟的抗药性情况来看,辽宁、江苏和湖北地区二化螟对这五种药剂均处于较敏感的状态,其中辽宁兴城种群最敏感;湖南、浙江和江西部分地区二化螟的抗性相对较高,其中湖南东安种群对这些药剂的抗性均最高。2.二化螟对两种双酰胺类药剂的抗药性监测2012-2014年采用稻苗浸渍法监测了 9省24地的51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地理种群敏感性差异较大;2014年浙江余姚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性分别为77.6倍和42.6倍,为迄今发现的抗性最高的二化螟田间种群;此外,还有11个和23个种群分别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产生了低至中等水平抗性;纵观叁年的抗性变化,发现浙江象山、安徽潜山及湖北黄冈地区二化螟对两种药剂的抗性呈上升趋势,安徽徽州和江苏邗江地区则一直处于较敏感水平。在了解了 2012-2014年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抗药性情况后,将各种群对两种双酰胺类杀虫剂与上述五种常规药剂的抗性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与氟苯虫酰胺的抗性具有显着相关性,常规药剂中的叁唑磷与这两种双酰胺类药剂抗性的相关性最高。3.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机制初探为了解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产生抗性的可能机制,本研究测定了抗性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的5个田间种群的解毒代谢酶的活性,并将其与这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性与酯酶的活性均显着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883和0.898,P值分别为0.047和0.038)。由此推测,酯酶可能参与了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的解毒代谢。参照已发现的小菜蛾鱼尼丁受体上一个突变位点G4946E的位置,对二化螟浙江余姚种群该基因区域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第4910位的甘氨酸GGA突变为谷氨酸GAA(G4910E)。此外,检测了浙江余姚抗性种群和江苏大丰敏感种群中该点的突变频率,显示抗性种群突变频率为23.75%,而敏感种群中未发现该突变。因此推测G4910E突变可能与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有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杨柳[3](2014)在《湖南烟区主要烟草害虫发生动态监测及抗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定时定点调查和性诱剂诱集系统监测了2010-2012年湖南烟区(浏阳)的田间主要烟草害虫的发生动态;以田间采集的湖南4个主要烟区的烟蚜、湖南宁乡烟区的斜纹夜蛾为材料,监测了他们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分布,测定了他们与敏感种群体内解毒酶、保护酶及淀粉酶之间的酶活性差异;测定了Bt抗性选育对烟青虫体内3种解毒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湖南烟蚜对辛硫磷、高效氟氯氰菊酯的抗性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田间系统监测了2010年至2012年湖南浏阳烟区烟蚜的发生动态,并探讨了不同前作越冬害虫基数与烟田害虫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越冬萝卜菜及大白菜上的有蚜株率及百株蚜量均高于2010及2012年,其中,2011年越冬萝卜菜上的有蚜株率为16%,百株蚜量为26头,越冬大白菜上的有蚜株率为26%,百株蚜量为42头。田间系统调查发现,2011年的烟蚜发生比其他两个年份集中且严重,2011年的蚜虫单株最高量为4896头,百株蚜量最高为25768头,说明前作越冬蚜虫的基数越大,当年烟田蚜虫的发生量越多。而2011年的天敌数量相对较多,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及蜘蛛等,对后期蚜虫的发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2011年僵蚜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份,尤其在5月上旬,僵蚜的百株最高量达到了5241头,僵蚜数量大与当年蚜虫的发生基数大有关,但僵蚜多也减少了后期蚜虫的发生量。前作为辣椒的田中,金龟子(蛴螬)的发生数量较多,前作为烟草和茄子的田中蜗牛的数量较多。利用性诱剂监测了2010年至2012年湖南(浏阳)烟区烟田斜纹夜蛾、烟青虫、小地老虎、棉铃虫等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成虫在该地区5月上旬始见,以2012年的发生量为最大;烟青虫在2012年的发生量高于其他两个年份,该地区在3月下旬始见成虫;棉铃虫成虫于3月中下旬始见,以2012年发生量为最大;小地老虎在2011和2012年发生均较大,成虫在该地区始见于2月下旬。2.监测了湖南浏阳、宁乡、桂阳、龙山四个烟区烟蚜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氯氟氰菊酯、辛硫磷及灭多威等常用五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总体来说,四个烟区的烟蚜种群对啶虫脒均有较高抗性,其中浏阳烟区最高,与相对敏感种群相比,抗性高达69.07倍,处于高抗水平。四个烟区的烟蚜种群对毗虫啉也有较高抗性,其中宁乡烟区最高,与相对敏感种群相比,抗性高达21.03倍,处于中抗水平,其次是浏阳烟区,抗性达11.33倍,也处于中抗水平。浏阳烟区烟蚜种群对氯氟氰菊酯也有较高抗性,抗性为10.14倍,处于中抗水平。除了湘西龙山烟区对灭多威表现低抗外,其余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对辛硫磷尚处于敏感性降低阶段。四个烟区的烟蚜种群对灭多威均表现出敏感性降低阶段。同时监测了长沙地区斜纹夜蛾种群对甲维盐、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宁乡斜纹夜蛾种群对甲维盐的抗性倍数为30.15倍,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为47.28倍。表明该地区的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对甲维盐和氯氟氰菊酯这两种杀虫剂均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3.测定了湖南浏阳、宁乡、桂阳、龙山四个烟区烟蚜田间种群、宁乡烟区斜纹夜蛾种群及相对敏感种群体内的解毒酶、保护酶及消化酶的活性,表明烟蚜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均以浏阳种群最高,宁乡次之;烟蚜抗性种群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淀粉酶(AMS)的活性均高于敏感种群。与敏感种群相比,宁乡烟区斜纹夜蛾种群的代谢解毒酶、保护酶及消化酶均有显着的提高。以上结果表明代谢解毒酶、保护酶在烟蚜及斜纹夜蛾对烟碱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及菊酯类药剂的抗性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测定了烟蚜敏感品系与抗辛硫磷、抗氟氯氰菊酯品系之间的α-NA羧酸酯酶活力,结果显示,敏感与抗性品系间酶活力差异显着,抗辛硫磷品系的比活力是福建敏感品系的4.05倍,抗氟氯氰菊酯品系的比活力是福建敏感品系的3.23倍。β-NA羧酸酯酶活力在敏感品系与抗辛硫磷、抗高效氟氯氰菊酯品系之间差异则不显着,β-NA羧酸酯酶活力分别为1.013U/mg.pro.t、1.140 U/mg.pro.t和0.994 U/mg.pro.t。敏感品系与抗辛硫磷、抗氟氯氰菊酯品系之间的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差异显着,抗辛硫磷品系的比活力是福建敏感品系的1.62倍,抗高效氟氯氰菊酯品系的比活力是福建敏感品系的2.19倍。将叁种品系的DNA分别进行PCR扩增后,烟蚜的酯酶基因在574bp和865bp分别出现了两条较弱的条带,说明在辛硫磷和氯氟氰菊酯的抗性品系中,烟蚜的酯酶基因没有发生扩增;钠离子通道的实验表明,将叁种品系的DNA分别进行PCR扩增后,产生300bp和600bp的两条条带,说明福建敏感品系和抗氯氟氰菊酯品系的烟蚜均为抗性杂合型。(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郭天凤[4](2014)在《新疆棉区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药剂抗性监测、风险评估及抗性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采用单头反选育的方法,得到了棉蚜吡虫啉(LC50为0.176mg/L)、啶虫脒(LC50为0.180mg/L)敏感种群;相对于田间原始种群(LCso分别为0.346mg/L和0.312mg/L),棉蚜吡虫啉、啶虫脒敏感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的LCs0分别减少了2倍、1.73倍。采取群体汰选的方式,浸药40次选育的棉蚜吡虫啉、啶虫脒种群,相对于敏感种群,抗性倍数分别为83.27倍(LC50为14.657mg/L)、82.33倍(LCso为14.819mg/L)。采用阈性状分析的方法,获得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478和0.1342。进一步预测其抗性发展速度,预计抗性增长100倍时,吡虫啉、啶虫脒分别可使用30.2-38.1代、30.3-38.2代。2.交互抗性谱的研究结果表明,(1)抗吡虫啉棉蚜种群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表明,抗性倍数小于5的药剂为吡蚜酮和甲氨基阿维菌素;交互抗性倍数在5-10倍为噻虫嗪、硫丹、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马拉硫磷、丙溴磷和辛硫磷;交互抗性倍数在10-15倍为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叁唑磷;交互抗性倍数大于15的为氧化乐果。(2)抗啶虫脒棉蚜种群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表明,交互抗性倍数小于5的药剂为吡蚜酮和甲基阿维菌素;交互抗性倍数在5-10倍为噻虫嗪、联苯菊酯、毒死蜱、马拉硫磷、丙溴磷和辛硫磷;交互抗性倍数在10-15倍为硫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叁唑磷和氧化乐果;交互抗性倍数大于15的为毗虫啉。3.抗性监测结果表明,新疆各主要棉区棉蚜对吡虫啉的相对抗性倍数为3.17-4.87倍,对啶虫脒的相对抗性倍数为1.7-22.0倍。2012年和2011年相比,新疆主要棉区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呈上升趋势。4.增效剂实验表明,增效剂磷酸叁苯酯(TPP)、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吡虫啉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12、1.09、0.97,在吡虫啉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2.02、1.75、1.05;在啶虫脒敏感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1.02,在啶虫脒抗性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1.04。TPP和PBO对吡虫啉和啶虫脒有很好的增效作用。5.解毒酶活性测定表明,棉蚜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品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其中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毗虫啉抗性品系叁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26倍、1.08倍、1.60倍;啶虫脒抗性品系叁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1倍、1.04倍、1.69倍。6.酶标仪法测定单头棉蚜羧酸酯酶(CarE)活性,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单头棉蚜羧酸酯酶(CarE)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酶标仪法测定单头棉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单头棉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7.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表明,棉蚜羧酸酯酶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85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60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2.0倍。棉蚜羧酸酯酶基因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91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44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30倍。由此说明,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的产生与羧酸酯酶基因、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的过量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8.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表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0.85倍;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0.36倍,由此说明,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的产生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的低水平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9.根据NCBI上登录的棉蚜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基因序列(GenBank:JQ627836.1),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结果表明,棉蚜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敏感品系以及新疆农一师、农二师、农叁师、农四师、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新疆沙湾、湖北省枣阳市、河南省西华县、安徽省萧县、山西省运城市等地方种群均未检测到突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邱浩[5](2012)在《华中地区小菜蛾抗药性监测及小菜蛾对丁醚脲抗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对蔬菜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虽然化学防治可以有效控制小菜蛾,但由于抗药性间题,小菜蛾成为近50年来世界上难以控制的害虫之一。另外,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广阔,地理区域分布多样,这些都为小菜蛾防控带来了挑战。为了科学治理小菜蛾,本文监测了华中地区小菜蛾抗药性水平,筛选了防治小菜蛾的杀虫剂增效剂,研究了丁醚脲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和对ATPase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华中地区小菜蛾抗药性监测2010-2011年,采集华中地区(岳阳、洛阳、宜昌、武穴、云梦)小菜蛾田间种群,采用浸叶法测定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杀虫剂抗药性呈现多样性。华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呈上升趋势,从中等水平抗性上升到高水平抗性;对Bt、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水平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抗性;对氟啶脲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抗性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低水平至中等水平抗性;对茚虫威抗性水平有所上升,由低水平上升到中等水平抗性;对溴虫腈、丁醚脲抗性水平低,处于敏感或敏感性下降水平。2增效剂对丁醚脲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为提高丁醚脲的防治效果,降低有效成分用量,采用浸叶法测定了DEM、TPP、PBO等3种增效剂对丁醚脲防治小菜蛾的毒效比与增效比,结果表明,3种增效剂均不同程度提高丁醚脲防治小菜蛾的毒效比,当丁醚脲与DEM、TPP、PBO在最佳配比分别为1:5,1:5,1:3时毒效比最高,分别为1.86、2.29、2.43:DEM、TPP、PBO等3种增效剂与丁醚脲在最佳配比时,对丁醚脲防治小菜蛾均有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1.41、1.36、1.42。3丁醚脲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亲代生长发育、繁殖力,子一代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征都受到亚致死剂量丁醚脲一定影响。小菜蛾亲代化蛹时间、蛹期整体上随丁醚脲浓度上升而延长,亲代化蛹率、羽化率、单对产卵量随丁醚脲浓度上升而降低,亲代雌雄蛹重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小菜蛾亲代卵孵化率总体比较高,均在90%以上。小菜蛾子一代蛹期随丁醚脲浓度上升而延长,子一代化蛹率、羽化率随丁醚脲浓度上升而降低,子一代各处理间雌蛹重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雄蛹重各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4丁醚脲对小菜蛾ATPase活性影响丁醚脲抗性小菜蛾Na-K-ATPase、Ca-Mg-ATPase活力较敏感小菜蛾高,而Ca-ATPase活力却比敏感小菜蛾低,表明丁醚脲抗性小菜蛾Na-K-ATPase、Ca-Mg-ATPase活性受到抑制。丁醚脲处理后,Na-K-ATPase、Ca-ATPase、Ca-Mg-ATPase活力均受到显着抑制,抑制率随丁醚脲浓度升高而增高,且对敏感小菜蛾抑制率大于抗性小菜蛾。在100mg/L浓度下抑制率最高,对敏感和抗性小菜蛾Na-K-ATPase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0.10%、28.62%,且呈显着差异;对敏感和抗性小菜蛾Ca-ATPase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7.87%、27.55%,且呈显着差异;对敏感和抗性小菜蛾Ca-Mg-ATPase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9.32%、36.36%。(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王圣印[6](2012)在《西花蓟马抗药性监测及对吡虫啉、甲维盐和辛硫磷的生化抗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2003年入侵至中国,成为一种严重危害蔬菜,水果和观赏花卉的重要害虫。为了解西花蓟马在我国的抗性风险,本文对我国西花蓟马发生区进行了抗药性监测;同时研究了西花蓟马对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辛硫磷的生化抗性机制及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如下:一、不同条件对西花蓟马室内多杀菌素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Munger cell法室内测定了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生物活性测定中的温度、相对湿度、水量、光周期变化、光照度和叶片等6个环境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30℃、相对湿度50%-70%、光周期16:8-24:0(L:D)、光照度6500~130001x这一测定条件范围内,采用月季、西葫芦、萝卜、芸豆、苹果、芹菜、菠菜叶片进行生物测定时结果较为稳定;叶片纤毛数量与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的LC50值成负相关,叶片纤毛的长度则与测定结果无相关性。二、西花蓟马抗药性水平西花蓟马抗药性水平监测采用Munger cell法。北京种群(BJ),山东寿光种群(SG)和青岛种群(QD)种群分别采自北京和山东寿光和青岛地区菜椒,云南晋宁种群(JN)和云南呈贡种群(CG)采自云南省的晋宁县和呈贡县玫瑰花。本文测定了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氟氯氰菊酯、溴虫腈、灭多威,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水平。生物测定结果表明,JN和CG对多杀菌素产生了高水平抗性,SG种群对吡虫啉、QD种群对啶虫脒的抗性比较高。同时,测定了敏感种群(S)和田间种群(BJ,SG, JN, CG and QD)的解毒代谢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结果表明,田间种群的酶活性有显着性提高(P<0.05)。叁、西花蓟马对吡虫啉的生化抗性机制及对吡虫啉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经过32代筛选,西花蓟马对吡虫啉产生了中等水平抗药(抗性倍数为13.91)。西花蓟马抗吡虫啉种群(BK)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氟氯氰菊酯、灭多威和毒死蜱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叁丁基叁硫磷酸酯(DEF)、磷酸叁苯酯(TPP)和马来酸二乙酯(DEM)均有显着增效作用。生化研究结果表明:BK种群西花蓟马的羧酸酯酶(5.05倍)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性(1.63倍)均显着(P<0.05)高于S种群,表明解毒代谢酶活性提高是西花蓟马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四、西花蓟马对甲维盐的生化抗性机制及对甲维盐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采用生物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JK)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经过24代筛选,西花蓟马对甲维盐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39.32)。西花蓟马JK种群对阿维菌素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31.656倍,对啶虫脒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为12.182倍,对吡虫啉、溴虫腈、氟氯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多威有低水平交互抗性,为5.517-8.568倍,对多杀菌素无明显交互抗性。增效剂胡椒基丁醚(PBO)、DEM、DEF和TPP对JK种群和SG种群均有显着增效作用。JK种群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着提高,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89、3.61、5.32、4.42和1.30倍,表明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等解毒代谢酶活性的提高是西花蓟马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五、西花蓟马对辛硫磷的生化抗性机制及对辛硫磷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测定了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XK)对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对辛硫磷的抗性机制。经过32代筛选,西花蓟马对辛硫磷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30.33)。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西花蓟马XK种群对辛硫磷与毒死蜱、高效氟氯氰菊酯和灭多威存在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对溴虫腈、吡虫啉、甲维盐和多杀菌素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对啶虫脒和阿维菌素不存在交互抗性。酶抑制剂与辛硫磷的增效试验测定结果表明,PBO、DEF和TPP对XK、BJ种群和S种群均有显着增效作用(P<0.05),DEM对XK和S种群增效作用不显着,但对BJ种群增效作用显着。生化测定结果表明:西花蓟马XK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2.79倍)、细胞色素b5含量(2.88倍)及O-脱甲基酶活性(2.60倍)、羧酸酯酶活性(2.02倍)均显着高于敏感种群(P<0.05)。表明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活性提高是西花蓟马对辛硫磷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宋春满[7](2005)在《云南烟蚜抗药性的监测及抗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蚜是许多重要农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主要通过取食和传播病毒造成危害。防治烟蚜主要是每年多次使用化学农药,这导致了烟蚜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在云南烟蚜是烤烟大田生产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不仅直接为害烟草叶片,降低烟叶品质,而且传播多种病毒病。目前烟蚜已对多种农药产生了抗性,原有化学农药防治效果显着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加大,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烟蚜的抗药性机制在遗传学主要有3种(Devonshire et al,1998)。第一种是两种相似的羧酸酯酶的过量产生(E4 and FE4),它们隔离和降解某些农药,产生了对有机磷农药和大部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高度抗性,以及对菊酯类农药的一定抗性(Devonshire and Moores,1982)。另外2种与靶标位点不敏感相关的抗性机制也在烟蚜中发现,乙酰胆碱酯酶变构个体对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抗蚜威表现高水平抗性。而针对云南烟叶生产过程中烟蚜抗药性问题,还未见系统研究,因此本文研究研究了云南烟叶生产期烟蚜抗性发生发展状况,结果如下: 通过检测我省烟草种植历史较短地区和非烟草种植区的烟蚜抗性水平,选择到非烟草种植区迪庆州维西县统维乡上凉台村的烟蚜种群作为相对敏感品系进一步筛选的种群,并筛选获得了相对敏感品系烟蚜,对硫丹、灭多威、甲胺磷、辛硫磷、氧化乐果、敌杀死、高效氟氯氰菊酯7种杀虫剂的敏感度较高,同时确定了烟蚜对这7种杀虫剂的抗性诊断剂量分别为5638.4mg/kg、1248.3mg/kg、579.7mg/kg、989.3mg/kg、1005.6mg/kg、19.3mg/kg和5.3mg/kg。 采用“浸渍法”检测了我省9个主要烟区烟蚜种群对氧化乐果、辛硫磷、甲胺磷、硫丹、灭多威、高效氟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掌握了我省主要烟区烟蚜种群的抗性现状和抗性分布特征。总体来看,我省玉溪和大理烟区烟蚜种群的抗性水平相对较高,对多数农药已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楚雄、红河、曲靖、昭通和昆明烟区烟蚜种群的抗性水平中等,对少数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保山和丽江烟区烟蚜种群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仅对少数农药产生了抗性。我省大多数烟区的烟蚜种群对硫丹和灭多威尚未产生明显的抗性,对其他药剂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氧化乐果和甲胺磷已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 统研究了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等影响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β-乙酸萘酯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因素,确定了采用单头烟蚜同时检测多种与抗性相关酶类活力的生化检测方法。 研究了烤烟品种对烟蚜解毒酶与靶标酶活力的影响,发现烤烟品种对烟蚜α-(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5-12-01)
陈年春,黄华章,彭云良[8](1996)在《柑桔全爪螨抗药性监测及主导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柑桔全爪螨对11种常用农药的相对敏感基线。1992~1991年在四川金堂地区和泸州地区监测了柑桔全爪螨对一些常用农药如叁氯杀螨醇、水胺硫磷、甲氰菊酯、叁氟氯氰菊酯和氧乐果的抗性水平。作者还根据生测结果提出了柑桔全爪螨对水胺硫磷和甲氰菊酯的可能的抗性机制。(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1996年09期)
抗性机制和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Lepidoptera:Pyrlidae),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二化螟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由于不合理用药,各地不断出现多类常用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及产生抗药性的报道。近几年,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已成为多地防治二化螟的主要药剂。本研究监测了二化螟田间种群对使用过的七种药剂的抗药性以及从代谢机制和靶标突变两个角度初步探究了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对及时了解这几种药剂的抗药性发展,全面深入揭示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机制及制定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1.二化螟对五种常规药剂的抗药性监测本研究采用毛细管点滴法于2013-2014年测定了 9省23地共33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叁唑磷及杀虫单五种药剂的抗药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种群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仍保持在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但浙江瑞安、江西南昌及湖南东安种群对阿维菌素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14.1-15.6倍),浙江象山、金华、江西上高及湖南东安种群对甲维盐的抗性也上升为低至中等水平(6.3-22.5倍);湖南东安、攸县、浙江瑞安、金华、余姚、江西南昌及上高七个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毒死蜱为中等水平抗性(11.3-67.6倍);湖南东南、浙江金华及江西上高3个种群对叁唑磷的抗性一直处于高水平(204.0-216.8倍),而湖北、江苏、山东和辽宁种群为敏感水平,对杀虫单的抗性,大多数种群已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抗性最高的湖南东安种群也仅为16.1倍。从两年不同水稻种植地区二化螟的抗药性情况来看,辽宁、江苏和湖北地区二化螟对这五种药剂均处于较敏感的状态,其中辽宁兴城种群最敏感;湖南、浙江和江西部分地区二化螟的抗性相对较高,其中湖南东安种群对这些药剂的抗性均最高。2.二化螟对两种双酰胺类药剂的抗药性监测2012-2014年采用稻苗浸渍法监测了 9省24地的51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地理种群敏感性差异较大;2014年浙江余姚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性分别为77.6倍和42.6倍,为迄今发现的抗性最高的二化螟田间种群;此外,还有11个和23个种群分别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产生了低至中等水平抗性;纵观叁年的抗性变化,发现浙江象山、安徽潜山及湖北黄冈地区二化螟对两种药剂的抗性呈上升趋势,安徽徽州和江苏邗江地区则一直处于较敏感水平。在了解了 2012-2014年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抗药性情况后,将各种群对两种双酰胺类杀虫剂与上述五种常规药剂的抗性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与氟苯虫酰胺的抗性具有显着相关性,常规药剂中的叁唑磷与这两种双酰胺类药剂抗性的相关性最高。3.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机制初探为了解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产生抗性的可能机制,本研究测定了抗性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的5个田间种群的解毒代谢酶的活性,并将其与这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性与酯酶的活性均显着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883和0.898,P值分别为0.047和0.038)。由此推测,酯酶可能参与了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的解毒代谢。参照已发现的小菜蛾鱼尼丁受体上一个突变位点G4946E的位置,对二化螟浙江余姚种群该基因区域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第4910位的甘氨酸GGA突变为谷氨酸GAA(G4910E)。此外,检测了浙江余姚抗性种群和江苏大丰敏感种群中该点的突变频率,显示抗性种群突变频率为23.75%,而敏感种群中未发现该突变。因此推测G4910E突变可能与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性机制和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保军,胡云鹏,申光茂,刘怀.重庆潼南朱砂叶螨田间抗性监测及其抗性机制分析[J].植物保护.2019
[2].姚蓉.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及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15
[3].杨柳.湖南烟区主要烟草害虫发生动态监测及抗性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4].郭天凤.新疆棉区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药剂抗性监测、风险评估及抗性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5].邱浩.华中地区小菜蛾抗药性监测及小菜蛾对丁醚脲抗性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6].王圣印.西花蓟马抗药性监测及对吡虫啉、甲维盐和辛硫磷的生化抗性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7].宋春满.云南烟蚜抗药性的监测及抗性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8].陈年春,黄华章,彭云良.柑桔全爪螨抗药性监测及主导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J].农药.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