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同实异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同实异名外来词
同实异名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杰,冯海霞[1](2019)在《语文词典中同实异名外来词的收录、立目研究——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中的音译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这两部词典中对同实异名外来词的收词、立目问题,以期优化词典收词、立目的规范性。(本文来源于《辞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徐丽华[2](2015)在《河西方言亲属称谓语之“同名异实”和“同实异名”》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中有很多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亲属称谓语也是如此。河西方言亲属称谓语存在着"同名异实"现象,同时也存在用几个称谓语指称同一类亲属的现象,即"同实异名"。(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5年04期)
苏婕,胡晓琼[3](2015)在《海峡两岸语言变异对比研究——以同实异名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峡两岸分隔几十年,两地的现代标准汉语在隔绝的环境中各自发展,产生了诸多差异。本文从语言变异的角度对两岸同实异名词做对比研究。同实异名词,即实质相同、名称相异的,分别流通于中国内地和台湾这两个言语社区的词语。以期减少误解,促进交流。(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曾令香[4](2012)在《元代农书中农作物名物词的同实异名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词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较强的传承性,经历了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新旧词共存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农作物名物词形成了同实异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多种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又体现着人们的认知水平,语言在时空、雅俗上的差异变化以及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刘中富[5](2009)在《从《释名》同实异名例看刘熙的词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汉末年刘熙编撰的《释名》是一部旨在探求事物现象得名之由(词的理据)的着作。经初步统计,其中共出现了78条"同实异名例"。这些"同实异名例"有不同的构成情况,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事实,而且可以看出刘熙在考察名实关系时的广阔视阈以及看待语言词汇构成的时空观和雅俗观。(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李慧[6](2005)在《从《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看两岸的同实异名词语》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和大陆在语言词汇方面的差异,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研究的范围主要有两个:同实异名词语和同名异实词语。本文将就第一个方面对海峡两岸的词汇差异作简要描述和分析。本文采用的语料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和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联合编着的《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本文来源于《修辞学习》期刊2005年02期)
石茅[7](1996)在《海峡两岸 同实异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台湾海峡两岸的中文几十年来形成了一些新的同实异名现象,在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难免造成一些阅读和理解的障碍。下面这十几对同义词,左边是大陆的习惯用词,右边是台湾的习惯用词,读者在今后使用它们时可注意自行对应转换。(本文来源于《天涯》期刊1996年05期)
李生信[8](1995)在《古汉语同实异名的文化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实异名,是指命名中的一物多名。它不是简单的名称繁衍,其中也蕴含着人们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文化内涵及语言特质等深层意义。这是从古到今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当现代传播媒体中出现“彩霸”一词时,人们虽然觉得新颖却并不陌生,自然而然地把它和“彩电”联系了起来。从“彩电”到“彩霸”命名的异化过程,就渗入了现代人的营销心态,包容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中同实异名现象很突出。诸如我们(本文来源于《固原师专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胡裕树[9](1994)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古代的字书源远流长。举其要者不外叁种类型,有讲文字形体的字典,如秦代的《叁苍》、汉代的《说文解字》、南朝·梁的《玉篇》、宋代的《类篇》、清代的《康熙字典》,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华字典》。有讲音韵的韵书,如隋代的《切韵》、宋代的《广韵》、《集韵》、元代的《中原音韵》、清代的《音韵阐微》等等。至于讲训诂的词典,从《尔雅》起,代有专书,如旧题汉·孔鲋的《小尔雅》、叁国·魏·张揖的《广雅》、宋代的《埤(本文来源于《新闻叁昧》期刊1994年06期)
[10](1993)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问世》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同实异名,指的是一个或同一类事物具有若干不同的名称。例如月亮这个实,就有130多个异名,如太阴、望舒、玄烛、玉羊等等;天空的异名,则有150多个,如太清、洪钧、丹霄、圆灵等等。故本书对创作诗词、楹联极有用处;对研究古汉语、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诗词、曲赋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4期)
同实异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言中有很多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亲属称谓语也是如此。河西方言亲属称谓语存在着"同名异实"现象,同时也存在用几个称谓语指称同一类亲属的现象,即"同实异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实异名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俊杰,冯海霞.语文词典中同实异名外来词的收录、立目研究——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对比分析[J].辞书研究.2019
[2].徐丽华.河西方言亲属称谓语之“同名异实”和“同实异名”[J].文化学刊.2015
[3].苏婕,胡晓琼.海峡两岸语言变异对比研究——以同实异名词为例[J].语文学刊.2015
[4].曾令香.元代农书中农作物名物词的同实异名现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刘中富.从《释名》同实异名例看刘熙的词汇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6].李慧.从《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看两岸的同实异名词语[J].修辞学习.2005
[7].石茅.海峡两岸同实异名[J].天涯.1996
[8].李生信.古汉语同实异名的文化意蕴[J].固原师专学报.1995
[9].胡裕树.《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J].新闻叁昧.1994
[10]..《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问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3
标签:《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同实异名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