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一流环境”建设 促进绿色文明企业腾飞(论文文献综述)
邹成成[1](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周盼盼[2](2020)在《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生态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产业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共识。虽然陕西省近几年加大产业绿色发展治理力度,但产业绿色发展效率不高。陕西省必须以产业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公众的活力,对“政府——市场——社会公众”这一三角关系进行调适,形成规范高效的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进行阐述,界定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其次,分析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状,运用Super-SBM模型对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08-2017年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效率小于1,处于“无效率”状态;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2008-2017年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效率和技术效率有所提升,技术有所进步;利用投入产出冗余表分析,陕西省10市均存在投入产出松弛现象;分析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现状发现,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仍有很大完善空间。再次,提出由政府治理子系统、市场治理子系统和社会公众治理子系统构成的现代治理机制框架,以此为基础构建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的概念模型,进行理论假设。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三个治理子系统对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路径,分析三个治理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三个治理子系统对产业绿色发展的直接通径系数绝对值大小排序为:政府治理子系统>市场治理子系统>社会公众治理子系统,其中,政府治理子系统对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有显着的直接促进作用,市场治理子系统有显着的直接抑制作用,社会公众治理子系统有不显着的直接抑制作用;三个治理子系统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公众的治理行为将对政府和市场的治理行为产生较为明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市场治理子系统和社会公众治理子系统通过政府治理子系统对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的间接正向促进作用可以抵消二者的抑制作用,三个治理子系统对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综合效果均为正。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成果,从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公众治理三个方面提出完善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裴阳[3](2020)在《SDH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内某着名施工企业SDH公司为研究对象,围绕着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这条主线,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深刻分析其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研究该公司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战略方案,目的是通过对该课题的战略研究,使SDH公司的各项管理将进一步规范,业务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将进一步增强,为公司在建筑行业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指明方向,同时,对我国建筑行业其他公司的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SDH公司作为日照港集团的全职子公司,是一家集施工、设计、咨询、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我国国际工程整体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东南亚、南亚、中亚、非洲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为公司“走出去”创造了更多商机。行业形势方面,尽管水工市场低迷、价格竞争加剧,制造业疲软、部分产能过剩,但当前国家正处于强化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黄金时期”,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将为公司科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特别是,日照市委市政府“一个目标,三个导向,五大战略”全面实施,为SDH公司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几年,SDH公司面临改革持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转型升级任务重等压力和挑战,同时,也拥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通过一系列分析,本文认为,当前SDH公司正处在战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一是从严治企没有全面落实到位。公司一直强调从严治企,但压力传导还没有完全打通最后一公里,高中层压力十足,各单位“慵懒散慢拖”现象还很普遍,任务、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严管理风气还没有完全形成。二是转型升级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战略转型升级尽管初步形成了方案,但具体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三是资金压力、资金风险大。一些项目结算周期长、工程款清收不及时,造成垫资和应收款项多,财务费用较高;诉讼项目多,涉诉金额大。四是项目管理仍然较为粗放,精细化程度不够,成本居高不下。五是安全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安全生产压力大。六是石料等地材供应紧张,对项目正常组织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目前公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有两点创新,一是设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公司发展战略定位路线,本文认为,SDH公司应坚定不移地走“高端化、个性化、差异化、”路线,打造集成服务平台;二是在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同时,SDH公司应统筹港内港外两个资源,服务好两个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实施“抓两头、带中间”发展策略,打造“SDH公司”品牌,实现效益最大化、管理精细化,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力促进公司科技化、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努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明显的建筑服务强企。
解晶童[4](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恶劣情况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一直是我国放在首位的论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着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实践意义在于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以及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文章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科学内涵和价值的相关概述。第3章系统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首先是理论逻辑,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西方的生态思想。其次是历史逻辑,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逐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升华。最后是现实逻辑,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的结果。第4章是从提升群众意识、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四个方面阐释目前我国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所推出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第5章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系统分析绿色发展实践中产生问题的原因。第6章是从营造全社会的绿色文化环境、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革和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能力和加强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五方面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
冯天博[5](2020)在《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过去长期战乱引发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侵袭,粮食短缺、人口骤减、生产生活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农业基础较为薄弱,许多农民群众生活在贫困线标准下,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改革开放后,我国从自身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制,一段时间以内农业经济发展规模获得有效拓展,农村面貌得到巨大改善,农民经济收入有了显着增长,但是短期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农村长期存在的各种短板问题,经济的迅速发展牺牲了农村生态环境,各种民生矛盾问题集中凸显出来,从而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向高质量高效能规模化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国家建设的层面。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发展观念,“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思想观念,进而又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生态蓝图等一系列关于生态发展的新理念,而中国的美丽更离不开农村的美丽,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行动。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指导思想的一部分,关于“三农”的政策有了新的变化,把全面发展的重点转向更为精准的补短板、惠民生方向,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长期以城市为重心而忽略农村的发展方式,加之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如今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尤为明显。聚焦农村地区发展,农村兴衰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2018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推广浙江生态农村发展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要全国层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农村发展新形态。提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新期待,也是农村要依托生态环境的优势资源来谋求发展的最新方向。这是习近平同志对农村发展方向的新研判。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其理论来源、我国建设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希望通过一些分析促进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帮助。本文由5章构成,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这里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和不足地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发展有了新的断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广“浙江模式”的重要批示,就是要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明确本文主题界定符合时代大背景。第2章,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背景。这里主要说明了提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现实背景,分析当前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乡村经济低质量发展造成的生态破坏。介绍中国古代先贤们的生态智慧,中国历届共产党人的生态观念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等理论背景,这些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有效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第3章,新时代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本节简要说明了新时代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极大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农村地区实际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补齐发展短板,有利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公平感,我们不能搞城市和农村双重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掉队。第4章,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这里简要介绍了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全方位展现当前农村现状,深刻剖析存在原因。本章通过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目的是为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第5章,新时代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对策思考。主要围绕当前国家向农村地区倾斜的相关政策,通过把握本地特色产业来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发展生态循环的经济链条等创新,更为关键的是基层组织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和村民个人树立起生态理念和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层面。通过党的引领结合地域创新,更好地推广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模式,使农村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提出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是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乡村经济环境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脱贫攻坚、补短板、惠民生、城乡协同一体化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这些一系列逻辑清晰的政策思路。明确依靠国家哪些政策,地方如何创新,基层怎样落实,通过现实矛盾探讨来解决我国怎样结合国情来发展农村、壮大农业,解决农村长久以来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为实现我国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夯实农业基础。
姚科敏[6](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单凤霞[7](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背后的逻辑是先生产后生活,在经历了疾驰的城市化进程后陷入了“城市病”危机,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生态、休闲、健康”是关键“要素”。《雅典宪章》中提出休闲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到人人有休闲的权利。休闲体育是休闲和体育的结合,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体育是一种生存手段。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居民应对“城市病”的本能需求,迎合了当下城市以优化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诉求,顺应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选取三个案例城市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路径。其理论意义在于拓宽城市休闲体育的研究广度,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度。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城市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部分,包括重要核心概念厘定、城市休闲变迁与城市传统休闲文化透视、城市生态文明下的休闲体育实践;第二,城市休闲体育的实践调查,包括城市居民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困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则、构建依循、构成要素和联动动力;第四,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比较演绎与实证调研,得出结论如下:(1)文化是是城市休闲延续的“遗传密码”,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城市休闲传统,如吴越文化下的杭州休闲、荆楚文化下的江城休闲和巴蜀文化下的蓉城休闲。各具特色的地域休闲文化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因”和“滋养源”。(2)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生态文明是城市休闲体育蓬勃开展的外在推力,休闲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杭州、武汉和成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并利用地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特色。(3)当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三生”空间协调不畅、结构制约突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不畅、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究其缘由在于发展规律不够重视、发展体制存在障碍、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运行机制缺乏联动等。(4)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系统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工程,由三个要素子系统(供给、需求、环境)和一个动力子系统(运行)组成。供给子系统是引领与保障,需求子系统是内源与动力,环境子系统是支持与依托,运行子系统是协调与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5)根据城市圈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范围并合理开展城市休闲体育活动,依此构建出城市休闲体育活动圈层结构:内圈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核心性休闲体育活动;中圈层—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性休闲体育活动;外圈层—城市圈休闲体育空间—平衡性休闲体育活动。(6)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没有通用模式、统一标准,类似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在发展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引领,强化生态文明,以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重视城市规划,以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探究发展规律,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推进公共服务,以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坚持市场主导,以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以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徐莉[8](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指出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肖刚,韩成祥,张玲[9](2013)在《武汉:创建“两型社会”推进绿色建筑》文中指出政策和技术同步推进助推绿色建筑发展近年来,武汉市绿色建筑在探索与实践中向前发展,2009年以来,武汉市结合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把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一项重大举措。●启动2010年以来,武汉市先后颁发了《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试行办法》(市长令)、《市城建委关于认真做好〈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市发
郁东培[10](2011)在《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对社会发展现实的认识和班集体建设实践问题改进的思考,结合本校绿色学校创建的实践基础,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绿色文明班级的基本观念、精神风貌与价值意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认为:绿色文明班级是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为指引,旨在营造绿色人本的班级文化,追求民主互生的教育境界,陶冶协作友爱的道德情操,促成师生养成可持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其基本特征是:合理的教室布置,民主的班级管理,融洽的人际环境,丰富的环保课程,互动的课堂环境,自觉的绿色行为;其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发展、主体参与、合作互助、循序渐进、注重过程、兼顾差异;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所有成员彼此和谐相处,并主动参与班集体建设与绿色文明教育活动,形成班风纯正、团结互助、凝聚力强、生态素养高的集体。在学校绿色文明教育的引领下,笔者在以往班级建设的基础上,就自己所带的三烈中学2006级预备(2)班为实验对象,着重对绿色文明班级的室内环境建设,绿色文明班级的人际关系建设,绿色文明班级管理的建设,绿色文明班级的绿色课程与教学建设,绿色文明班级的绿色行动等五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实践探索,总结提炼了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五个途径、八种方法、五个策略、六个步骤。五个途径为: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物质环境来熏陶人;帮助学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培养人;营造融洽互助的班级人际关系来激励人;引导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来感化人;构建宽松主动的绿色课堂教学来塑造人。八种方法是:从对象入手,解读班级学生内涵;从规划入手,形成共同发展愿景;从制度入手,共同商定班级公约;从氛围入手,打造班级绿色文化;从课程入手,开发绿色文明课程;从活动入手,组织绿色主题实践;从资源入手,架设家班沟通之桥;从评价入手,评选绿色文明标兵。五个策略是:氛围建设优先策略;过程管理强化策略;主体意识激发策略;快乐活动体验策略;家班一体联动策略。六个步骤为:共同做出决定—班级现状评估—制定建设计划—对照计划实施—自我反思改进—申请验收反馈。同时,对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评估指标与实施要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绿色文明班级的建设,其本质价值取向是关注班级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绿色文明班级建设中最具影响的一种力量。绿色文明班级的建设,构建了一个基于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班集体建设体系,凸显了其应有的实践价值,让班级管理更富绿韵、让班级文化更显朝气、让教育教学更显活力、让专业发展更有潜力。绿色文明班级的建设,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实践运用领域,更为学校和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班集建设实践个案。
二、推进“一流环境”建设 促进绿色文明企业腾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一流环境”建设 促进绿色文明企业腾飞(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绿色发展 |
2.1.2 现代治理 |
2.1.3 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 |
2.1.4 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3 现代治理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产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
2.3.2 产业绿色发展的实证及路径 |
2.3.3 现代治理的内涵 |
2.3.4 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 |
2.3.5 文献述评 |
3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现代治理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状 |
3.1.1 产业经济现状 |
3.1.2 能源消耗现状 |
3.1.3 工业污染现状 |
3.2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分析 |
3.2.1 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 |
3.2.2 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
3.2.3 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3.2.4 松弛变量分析 |
3.3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现状 |
3.3.1 政府治理现状 |
3.3.2 市场治理现状 |
3.3.3 社会公众治理现状 |
4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概念模型及理论假设 |
4.1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框架 |
4.1.1 现代治理机制主体及客体 |
4.1.2 现代治理机制主体利益需求 |
4.1.3 现代治理机制主体作用关系 |
4.2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概念模型 |
4.3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的理论假设 |
4.3.1 政府治理子系统与产业绿色发展 |
4.3.2 市场治理子系统与产业绿色发展 |
4.3.3 社会公众治理子系统与产业绿色发展 |
4.3.4 三个治理子系统作用关系 |
5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方法选择 |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数据处理 |
5.3 模型设定及检验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直接影响路径分析 |
5.4.2 各治理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分析 |
5.4.3 各治理子系统的综合影响路径分析 |
5.5 实证结果验证 |
5.5.1 两个指标对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5.5.2 逐步剔除法回归结果验证 |
6 完善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治理层面 |
6.2 市场治理层面 |
6.3 社会公众治理层面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SDH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企业战略的内涵 |
2.1.1 企业战略 |
2.1.2 企业战略的层次 |
2.1.3 企业战略形态的类型 |
2.2 企业发展战略 |
2.2.1 企业发展战略的产生 |
2.2.2 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2.2.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的研究 |
2.2.4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的组成 |
2.3 建筑业公司发展战略理论研究 |
2.3.1 国外建筑业发展战略研究 |
2.3.2 国内建筑业发展战略研究 |
第3章 SDH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 |
3.2.1 企业文化 |
3.2.2 组织结构 |
3.3 资源分析 |
3.3.1 有形资源 |
3.3.2 无形资源 |
3.4 波士顿矩阵分析 |
3.5 价值链分析 |
3.5.1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
3.5.2 供产价值链分析 |
3.6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第4章 SDH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国际建筑市场分析 |
4.2.2 国内建筑市场分析 |
4.3 区域环境分析 |
4.4 竞争环境分析 |
4.4.1 现有竞争企业威胁分析 |
4.4.2 潜在竞争企业威胁分析 |
4.4.3 替代产品威胁分析 |
4.4.4 供应商企业威胁分析 |
4.4.5 产品购买者威胁分析 |
4.4.6 战略群组分析 |
4.5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第5章 SDH公司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 |
5.1 SDH公司的愿景与使命 |
5.2 SWOT分析 |
5.3 SDH公司的发展战略思路 |
5.4 SDH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体系 |
5.4.1 公司发展战略体系 |
5.4.2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5.5 SDH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6章 SDH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保障 |
6.1 SDH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1 拓展经营领域,开拓市场份额 |
6.1.2 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方式 |
6.1.3 生产效率与安全双管齐下 |
6.1.4 建立战略联盟 |
6.2 SDH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 |
6.2.1 强化人才技能培训 |
6.2.2 深化薪酬分配 |
6.2.3 加强公司文化建设 |
6.2.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6.2.5 提升公司经营发展能力 |
6.2.6 抓好安全生产,推进安全双体系建设 |
6.2.7 提升公司成本管控能力 |
6.2.8 突出绿色文明施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3.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相关概述 |
2.1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
2.2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
2.2.1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
2.2.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
2.2.3 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 |
2.2.4 倡导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
2.3 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 |
2.3.1 理论价值 |
2.3.2 实践价值 |
第3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 |
3.1 理论逻辑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
3.1.2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3.1.3 西方的生态思想 |
3.2 历史逻辑 |
3.2.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初步探索 |
3.2.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逐步拓展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升华 |
3.3 现实逻辑 |
3.3.1 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 |
3.3.2 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
3.3.3 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
第4章 我国绿色发展的实践举措及成效 |
4.1 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举措 |
4.1.1 提升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 |
4.1.2 健全绿色发展的制度和法律体系 |
4.1.3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
4.1.4 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
4.2 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效 |
4.2.1 绿色发展意识有所增强 |
4.2.2 绿色发展法制化逐步推进 |
4.2.3 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取得良好进展 |
第5章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
5.1.1 能源短缺,自然环境日趋恶化 |
5.1.2 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仍依赖于高耗能产业 |
5.1.3 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比较薄弱 |
5.1.4 群众参与绿色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 |
5.1.5 绿色发展的环保科技支撑能力较为薄弱 |
5.1.6 绿色发展模式亟待改进 |
5.2 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产生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政府未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5.2.2 企业缺乏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
5.2.3 绿色发展理念未深入人心 |
5.2.4 绿色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缺乏动力 |
5.2.5 绿色发展理念受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
5.2.6 浪费型消费观念和流行奢华的生活方式阻碍绿色发展 |
第6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
6.1 营造全社会的绿色文化环境 |
6.1.1 促使人们认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价值意识 |
6.1.2 加强人们的绿色文化教育 |
6.2 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6.2.1 加快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
6.2.2 加快推进绿色生活方式 |
6.3 改革和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
6.3.1 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
6.3.2 加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法制保障 |
6.3.3 注重发挥法治的硬性化约束 |
6.4 提升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能力 |
6.4.1 强调政府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促进作用 |
6.4.2 提高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责任意识 |
6.5 加强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
6.5.1 开发绿色科技用来研发新能源 |
6.5.2 加大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扶持 |
6.5.3 健全绿色环保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
2.1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现实背景 |
2.1.1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经济结构差异较大 |
2.1.2 城市文化事业的腾飞与农村文化极度匮乏的差异 |
2.1.3 农村畸形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 |
2.2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理论背景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 |
第3章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
3.1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
3.1.1 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3.1.2 提高农村整体收入水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3.1.3 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2 极大创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新理念 |
3.2.1 顺应中国特色乡村生态治理新趋势 |
3.2.2 形成生态和谐绿色文明的乡村生活方式 |
3.2.3 培育新时代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 |
3.3 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
3.3.1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关系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3.3.2 培育丰富乡村文化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
3.3.3 保障农村的生态安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
第4章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
4.1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就 |
4.1.1 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显着改善 |
4.1.2 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4.1.3 农民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
4.2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
4.2.2 农村基层组织生态观念需进一步提升 |
4.2.3 农村存在“空心化”和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不够的现象 |
4.3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技术、人才保障不到位 |
4.3.2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新技术落地有所制约 |
4.3.3 有些基层组织和个人存在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 |
4.3.4 部分村民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
第5章 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
5.1 坚持政策保障和加大支持力度 |
5.1.1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
5.1.2 加强改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5.1.3 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 |
5.2 坚持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实行绿色生态发展 |
5.2.1 挖掘地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 |
5.2.2 推动发展绿色环保的生态共享农业链条 |
5.2.3 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水平,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
5.3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观念引领 |
5.3.1 基层党组织率先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
5.3.2 全社会都要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
5.3.3 村民个人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
1.1.2 我国将迎来全民休闲时代 |
1.1.3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1.1.4 休闲体育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实践手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3.2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4 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 |
1.4.1 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厘定 |
1.4.2 理论基础:研究的逻辑起点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个案说明 |
1.8 技术路线 |
2 城市变迁中的休闲印迹找寻 |
2.1 城市:永不停息的脚步 |
2.1.1 回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回忆 |
2.1.2 危机: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
2.1.3 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 |
2.2 休闲: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 |
2.2.1 城市文化中的休闲 |
2.2.2 城市生长中的休闲变迁 |
2.3 透视传统文化:杭州、武汉、成都三市休闲特色呈现 |
2.3.1 吴越文化特质与杭城休闲表达 |
2.3.2 荆楚文化特质与江城休闲表达 |
2.3.3 巴蜀文化特质与蓉城休闲表达 |
3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互动 |
3.1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城市之基 |
3.1.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 |
3.1.2 美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指向 |
3.2 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的互动发展 |
3.2.1 生态文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外在推力 |
3.2.2 休闲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 |
3.3 杭州、武汉、成都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1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2 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3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下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 |
4.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 |
4.1.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现 |
4.1.2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 |
4.1.3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需求 |
4.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 |
4.2.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个人限制 |
4.2.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人际限制 |
4.2.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结构限制 |
4.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与行为的差异比较 |
4.3.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差异比较 |
4.3.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差异比较 |
5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 |
5.1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内容的聚类 |
5.2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服务反馈 |
5.2.1 服务反馈的基本呈现 |
5.2.2 服务反馈的差异分析 |
5.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环境反馈 |
5.3.1 环境反馈的基本呈现 |
5.3.2 环境反馈的差异分析 |
5.4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场所反馈 |
5.4.1 场所反馈的基本呈现 |
5.4.2 场所反馈的差异分析 |
5.5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设施反馈 |
5.5.1 设施反馈的基本呈现 |
5.5.2 设施反馈的差异分析 |
5.6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与困因分析 |
5.6.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 |
5.6.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因分析 |
6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 |
6.1 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 系统构建的逻辑依循 |
6.2.1 经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供递系统 |
6.2.2 国家文件:休闲体育系统构建的有力支撑 |
6.2.3 他山之石:旅游与休闲系统构建的借鉴 |
6.2.4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生成 |
6.3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成 |
6.3.1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内涵 |
6.3.2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子系统:引领与保障 |
6.3.3 城市休闲体育的需求子系统:内源与动力 |
6.3.4 城市休闲体育的环境子系统:支持与依托 |
6.3.5 城市休闲体育的运行子系统:协调与驱动 |
7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理念 |
7.1.1 新发展理念,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7.1.2 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实践超越 |
7.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2.1 强化生态文明,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 |
7.2.2 重视城市规划,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 |
7.2.3 探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 |
7.2.4 推进公共服务,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 |
7.2.5 坚持市场主导,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 |
7.2.6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局限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 |
8.4 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3 武汉市2016 年社会体育活动资助项目一览表 |
附录4 科研情况 |
(8)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创新 |
四、研究综述 |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
(三) 数据库建构 |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 信效度 |
(二) 伦理遵循 |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
结论 |
一、研究回望 |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10)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基于对社会发展现实的认识 |
1.1.1.2 基于对实践问题改进的思考 |
1.1.2 问题界定 |
1.1.2.1 班级 |
1.1.2.2 绿色文明 |
1.1.2.3 绿色文明班级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1.1 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
1.2.1.2 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德育功能 |
1.2.1.3 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 |
1.2.1.4 有助于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 |
1.2.2 理论意义 |
1.2.2.1 拓展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实践运用领域 |
1.2.2.2 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班集建设实践个案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1 “绿色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1.3.1.2 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2.1 相关文献研究概况 |
1.3.2.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成就 |
1.4 研究目标、方法和过程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主体方法 |
1.4.2.2 辅助方法 |
1.4.3 研究过程 |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1.5.1 关键问题 |
1.5.1.1 内涵的理解认识 |
1.5.1.2 资源的开发利用 |
1.5.1.3 建设的主要内容 |
1.5.2 创新之处 |
1.5.2.1 育人理念的创新设计 |
1.5.2.2 育人价值的独到见解 |
1.5.2.3 育人课程的系统构建 |
1.5.2.4 育人途径的有效延伸 |
第2章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基本思路 |
2.1 绿色文明班级的基本特征 |
2.1.1 合理的教室布置 |
2.1.2 民主的班级管理 |
2.1.3 融洽的人际环境 |
2.1.4 丰富的环保课程 |
2.1.5 互动的课堂环境 |
2.1.6 自觉的绿色行为 |
2.2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基本原则 |
2.2.1 整体发展原则 |
2.2.2 主体参与原则 |
2.2.3 合作互助原则 |
2.2.4 循序渐进原则 |
2.2.5 注重过程原则 |
2.2.6 兼顾差异原则 |
2.3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基本任务 |
2.4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基本内容 |
2.4.1 绿色文明班级的室内环境建设 |
2.4.1.1 生态化班级的建设 |
2.4.1.2 人文化班级的建设 |
2.4.2 绿色文明班级的人际关系建设 |
2.4.2.1 和谐师生关系 |
2.4.2.2 和谐生生关系 |
2.4.2.3 和谐家校关系 |
2.4.3 绿色文明班级管理的建设 |
2.4.3.1 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与思考 |
2.4.3.2 绿色文明班级管理的主体者 |
2.4.4 绿色文明班级的绿色文明课程与教学建设 |
2.4.4.1 绿色文明课程体系的构建 |
2.4.4.2 绿色文明班级的课堂教学 |
2.4.5 绿色文明班级的绿色行动建设 |
2.4.5.1 校园绿色活动 |
2.4.5.2 庭园绿色活动 |
2.4.5.3 田园绿色活动 |
第3章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基本操作 |
3.1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途径 |
3.1.1 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物质环境来熏陶人 |
3.1.2 帮助学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培养人 |
3.1.3 营造融洽互助的班级人际关系来激励人 |
3.1.4 引导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来感化人 |
3.1.5 构建宽松主动的绿色课堂教学来塑造人 |
3.2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方法 |
3.2.1 从对象入手,解读班级学生内涵 |
3.2.2 从规划入手,形成共同发展愿景 |
3.2.3 从制度入手,共同商定班级公约 |
3.2.4 从管理入手,打造班级绿色文化 |
3.2.5 从课程入手,开设绿色文明课程 |
3.2.6 从活动入手,组织绿色主题实践 |
3.2.7 从资源入手,架设家班沟通之桥 |
3.2.8 从激励入手,评选绿色文明标兵 |
3.3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策略 |
3.3.1 班风建设优先策略 |
3.3.2 过程管理强化策略 |
3.3.3 主体意识激发策略 |
3.3.4 快乐活动体验策略 |
3.3.5 家班一体联动策略 |
3.4 绿色文明班级的建设步骤 |
3.4.1 做出决定 |
3.4.2 现状评估 |
3.4.3 制定计划 |
3.4.4 实施计划 |
3.4.5 自我改进 |
3.4.6 申请验收 |
第4章 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评估 |
4.1 评估理念 |
4.2 评估指标体系 |
4.3 评估实施要点 |
4.3.1 评估主体 |
4.3.2 评估方法 |
4.3.3 评估实施步骤 |
4.3.3.1 明确评估目的,制定评估方案 |
4.3.3.2 对照评估标准,选取评估尺度 |
4.3.3.3 确定搜集信息的内容和途径 |
4.3.3.4 选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方法 |
4.3.4 评估注意事项 |
第5章 研究成效、结论与讨论 |
5.1 初步成效 |
5.1.1 让班级管理更富绿韵 |
5.1.2 让班级文化更显朝气 |
5.1.3 让教育教学更显活力 |
5.1.4 让专业发展更有潜力 |
5.2 研究结论 |
5.2.1 构建了以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体系 |
5.2.2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绿色文明班级的本质价值取向 |
5.2.3 班级文化是绿色文明班级建设中最具影响的一种力量 |
5.3 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推进“一流环境”建设 促进绿色文明企业腾飞(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研究[D]. 周盼盼.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SDH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裴阳. 山东大学, 2020(05)
- [4]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D]. 解晶童.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冯天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6]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7]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D]. 单凤霞.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8]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9]武汉:创建“两型社会”推进绿色建筑[J]. 肖刚,韩成祥,张玲. 建设科技, 2013(14)
- [10]绿色文明班级建设的个案研究[D]. 郁东培.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