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以俗为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苏轼,词,以俗为美
以俗为美论文文献综述
殷海卫[1](2016)在《论苏轼词的“以俗为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整个宋词不断追求雅化的过程中,苏轼词还追求以俗为美,他将大量的日常生活琐事、田园风情、节候风光、家庭亲情、僧俗趣事等写进词中,引口语、对话、方言、俚语入词,以成词熟语入词,实现了以俗为美。这种审美思想受宋代商业经济和市民文化的影响,是词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与词人的人生阅历和思想性格密不可分。它对之后词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11期)
蔡凌[2](2014)在《以俗为美、大众话语——网络文体对话本小说通俗化叙事方式的沿袭》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大的变迁,随着民间讲唱文学的发展,并以"说话"为载体,出现了以话本小说为代表的市民白话小说。话本的出现对后来中国的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影响巨大。它准确生动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和民族精神,话本的成就与其以俗为美的审美风尚密不可分。同时这种通俗化的叙事方式对于当下网络新文体具有示范效应,二者在题材内容、传播方式、语言人物上都有密不可分的文体延续性。(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4年08期)
郭丽敏[3](2012)在《以“俗”为美——浅谈明清传奇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通俗化的创作思维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但"俗"一直处于被压迫挤压的弱势,是潜流,而相应地,"尊雅卑俗"几乎已成为一个常识。而明末清初传奇戏曲创作中以俗为美的审美意识,强劲地撼动着典雅化经典思维的统治宝座。(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2年12期)
乔丽[4](2008)在《以俗为美——戏曲舞台本科诨的风格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作品按照是否适于演出可大致分为案头本和舞台本,而舞台脚本中包含大量插科打诨,其以俗为美的整体风格特色具体体现在脚色、语言、内容、动作等几个方面。好的科诨要通俗晓畅而不是恶俗下流,要与人物身份、故事情节相适宜。(本文来源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杨世宇[5](2008)在《唐宋词以俗为美的艺术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众多的着名词人以一种崭新的艺术态势,将自己的审美视点投向民间市井,对世态人情进行短焦距的观照。唐宋词呈现出语言的市井化,市井风物大量进入作品,大胆地表现都市意识等"以俗为美"的表征。(本文来源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杨世宇[6](2008)在《唐宋词以俗为美的文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词揭示人的本质、欲望和情感,沟通了社会不同层次的人在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反映了深层的人类无意识精神生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人性美和人道精神。并以其独特的审美娱乐功能,去满足整个社会精神享受的需要,故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拥有广阔的文学市场。这就是唐宋词"以俗为美"的文学价值所在。(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08年07期)
刘洪强[7](2005)在《试议《金瓶梅》中的以俗为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瓶梅》中写了将近二十个笑话,不但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使小说雅俗共赏。在小说中,穿插诗词歌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模式,但是穿插笑话(有时是小故事) ,并不多见,在《叁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中,几乎没有,但在《金瓶梅》中却大量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作者自称兰陵笑笑生,他的名字与笑话应不无关系。(本文来源于《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期刊2005年01期)
杨有山[8](2004)在《五美并陈 俗趣盎然——试析元曲“以俗为美”的审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诗词曲的文体嬗变体现出文学由追求社会功利向追求审美价值的转变,假如说词追求的是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的话,那么元曲追求的则主要是平民阶层的审美趣味,以俗语方言表达平民阶层的俗情俗趣, 泼辣诙谐,痛快淋漓,表现出“以俗为美”的审美特征。前人曾用“蛤蜊风味”和“蒜酪风味”来概括元曲的这一审美特征。元人钟(本文来源于《阅读与写作》期刊2004年05期)
项小玲[9](2003)在《论元散曲的以俗为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散曲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与以往抒情性文学不同的审美取向,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趋俗性。本文主要论述元散曲以俗为美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其通过作品所表现出的以俗为美的独特情致。(本文来源于《南平师专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姬秀梅[10](1998)在《用常得奇 以俗见志——浅论白居易以俗为美的叙事之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唐,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文化领域也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诗歌在审美趣尚、审美心态、审美意境的创造上都迥异于盛唐。传统抒情文学的高雅趣味和典雅形式,逐渐被世俗生活的真实再现和描绘、铺叙所代替,并形成一股时代文艺思潮:以俗为美,代表人物白居易。由于他有系统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成为中唐诗坛上挥一臂而应者云集的人物。他奏请朝廷“召主文之司,谕养文之旨”,要求恢复采诗制度。并极力主张“删淫词,削丽藻”,“歌咏、诗赋、碑碣、赞咏之制”,“虽华虽丽,禁而绝之”,“虽质虽野,采而奖之”。“质”(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8年02期)
以俗为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大的变迁,随着民间讲唱文学的发展,并以"说话"为载体,出现了以话本小说为代表的市民白话小说。话本的出现对后来中国的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影响巨大。它准确生动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和民族精神,话本的成就与其以俗为美的审美风尚密不可分。同时这种通俗化的叙事方式对于当下网络新文体具有示范效应,二者在题材内容、传播方式、语言人物上都有密不可分的文体延续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以俗为美论文参考文献
[1].殷海卫.论苏轼词的“以俗为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
[2].蔡凌.以俗为美、大众话语——网络文体对话本小说通俗化叙事方式的沿袭[J].山花.2014
[3].郭丽敏.以“俗”为美——浅谈明清传奇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J].美与时代(下).2012
[4].乔丽.以俗为美——戏曲舞台本科诨的风格特色[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杨世宇.唐宋词以俗为美的艺术表征[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6].杨世宇.唐宋词以俗为美的文学价值[J].林区教学.2008
[7].刘洪强.试议《金瓶梅》中的以俗为美[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
[8].杨有山.五美并陈俗趣盎然——试析元曲“以俗为美”的审美特征[J].阅读与写作.2004
[9].项小玲.论元散曲的以俗为美[J].南平师专学报.2003
[10].姬秀梅.用常得奇以俗见志——浅论白居易以俗为美的叙事之作[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