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介质形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粪肠球菌,饱和活性炭,介质粒径,介质形状
介质形状论文文献综述
张丹丹,余健,尚君,任文辉,柳斌[1](2019)在《介质粒径、形状和生物膜对粪肠球菌在饱和活性炭柱中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柱实验,研究了介质粒径、介质形状和生物膜对粪肠球菌在饱和活性炭柱内的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粒径、形状和和生物膜对粪肠球菌在饱和活性炭介质中的沉积与迁移有着重要影响。活性炭介质粒径越小,粪肠球菌在活性炭滤柱中的沉积量越多,流失率越小,在介质粒径为0.8 mm时,出现表面封阻现象;颗粒活性炭比同粒径的柱状活性炭更利于粪肠球菌的沉积;颗粒活性炭表面附着生物膜时,有利于提高粪肠球菌在饱和活性炭内的沉积量,减小其流失率。(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何逵,库建刚[2](2019)在《磨矿介质形状对石英砂粉碎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粒径为> 2~2. 36、0. 83~2 mm的石英砂为原料,钢球、短圆柱形钢锻为磨矿介质,磨矿质量为500 g,矿浆质量分数为65%,磨矿时间为0. 5、1、2、4、8 min,钢球的个数配比:D_(30)∶D_(25)∶D_(20)=43∶62∶96,短圆柱钢锻个数配比:D_(30×30):D_(25×25):D_(20×20)=28∶41∶64,介质充填率为0. 4,球磨机转速为96 r/min,进行分批次磨矿。结果表明:不同介质形状下,石英砂的粉碎速率遵循一阶动力学模型,且在短时间内短圆柱钢锻的粉碎速率明显大于钢球的,表征物料粉碎难易程度的γ值越小粉碎越容易,φ、β表征粗颗粒粒级破碎至相应细粒级的速率,短时间(1 min)粉碎过程中介质形状对初始粉碎分布参数有影响,钢锻和钢球介质相比:γ值偏小,而φ和β值偏大。建议在石英砂的粉碎过程中,可以选择钢锻介质对其进行快速破碎。(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何逵[3](2019)在《球磨机中介质形状对钒钛磁铁矿破碎参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0.83~2mm、0.35~0.83mm两种单一粒径的攀西钒钛磁铁矿为原料,钢球和短圆柱形钢锻为介质,设定磨矿浓度80%、磨矿时间0.5、1、2、4、6、8、10min、磨机转速96r/min,钢球的配比为D30∶D25∶D20=42∶60∶93,短圆柱钢锻配比为D30×30∶D25×25∶D20×20=28∶40∶62,介质充填率为4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磨矿介质对钒钛磁铁矿的破碎遵循一阶动力学模型,且在短时间内短圆柱钢锻的破碎速率Si明显高于钢球的破碎速率,在短时间内介质形状对初始破碎分布参数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期刊2019年02期)
王航,崔尚,郑维连,张振荣[4](2018)在《CT系统介质形状参数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数据进行解析变换,引入Radon逆变换,推导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逼近表达式,再离散计算,最后运用MATLAB进行编程得到关于未知介质形状的几何图形与图形的吸收率数据。(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19期)
王本阳,毛晓芹,王新顺,张立彬[5](2018)在《椭球体等形状介质的退极化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和电静态近似的方法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椭球体、圆柱体、立方体和其余5种形状介质粒子的吸收效率因子或内部电场,计算了外电场沿不同方向时粒子的退极化因子,阐明了得到任意形状粒子的退极化因子的简易方法.该计算结果可以加深学生对介质形状和退极化场大小关系的理解,并对介质的退极化因子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8年05期)
代银松,张希军,原青云,范亚杰[6](2017)在《介质材料形状对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航天器介质材料表面电位衰减特性与介质材料形状之间的联系,首先利用航天器介质材料表面带电实验系统,将厚度、面积相同的圆形、正方形和等边叁角形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充电到同一电位值;然后,关闭电子枪,用非接触式电位计测量一定时间段内介质材料表面电位的衰减曲线;最后,分析介质材料形状对电位衰减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正方形介质材料的充电速度、衰减速度和衰减效率介于二者之间;电荷主要泄放通道的等效电阻越小,介质材料边缘等电势线(零电势线)越长,充电速度越慢,电荷的衰减速度越快,衰减效率越大。(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蒋思晨,白冰[7](2018)在《悬浮颗粒形状对其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和沉积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浮颗粒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研究在地下水回灌、地下污染物扩散、核废料处置、石油开采等领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研究形状对颗粒迁移的影响,对1组球状颗粒(10?m中位粒径)和2组杆状颗粒(长径比为3:1和6:1)进行了叁阶段室内土柱试验,得到了不同形状颗粒在多种溶液离子强度条件下的穿透曲线。结合DLVO理论分析了悬浮颗粒沉积和释放机制,阐释了形状对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颗粒形状对迁移特性有重要影响,当离子强度较低时(6 mmol/L),DLVO势能曲线展现较高能量壁垒,各种形状颗粒沉积主要为次级势阱沉积;当离子强度较高时(150 mmol/L),球状颗粒因能量壁垒较高,其滞留机制仍以次级势阱沉积为主,但长径比为6:1的杆状颗粒在次级势阱和初级势阱都有沉积,这和杆状颗粒的静电性能和优先方向有关。对于杆状颗粒,边位沉积比端位沉积具有更深的次级势阱和更大的影响距离,边位沉积是更加稳定的沉积方式和沉积的优先方向。基于Derjaguin近似方法的DLVO理论计算显示,DLVO理论预测结果和土柱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6期)
李同清,彭玉兴[8](2018)在《研磨介质形状对铁矿石磨矿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由粗到细的四种单粒级铁矿石为研究对象,基于磨矿动力学原理,解析了叁种研磨介质(钢球、钢锻以及立方体)对铁矿石颗粒的破碎行为,探究了磨矿动力学参数k和m,获得了矿石在叁种研磨介质下的比破碎速率。研究表明:随着单粒级铁矿石给料尺寸由小到大,矿石在叁种研磨介质下的比破碎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其中,采用钢球为研磨介质时,矿石比破碎速率最大,钢锻次之,立方体的最小;不同给料尺寸下,采用钢球为研磨介质时的k和m始终最大,立方体的始终最小。(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期刊2018年01期)
吴彰松,张根广,梁宗祥,许琴[9](2017)在《颗粒形状和介质对泥沙休止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泥沙休止角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形状、粒径、重率、介质、颗粒级配等,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粒径、重率、颗粒级配等因素,对于形状和介质对泥沙休止角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不足。采用筛分法,将天然沙石分为5个不同的粒径组,并将10~15 mm、15~20 mm两个较大粒径组的沙石分为圆球、扁平、椭球3种不同的形状,然后利用自制的抽板泥沙休止角测量仪器测量了泥沙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休止角。结果表明,粗沙在空气中的休止角大于在水中的休止角,而细沙在水中的休止角大于在空气中的休止角;对于同一粒径组,椭球形的泥沙休止角最大,扁平形次之,圆球形最小。(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7年03期)
黄兴溢,张强,江平开[10](2016)在《纳米颗粒形状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电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初步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形状对纳米复合介质电学性质的影响。以不同形状的纳米氮化硼(BN)为填料,制备了填充分数介于0.5%~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纳米复合介质,测试了纳米氮化硼在LLDPE中的分散行为、复合介质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复合介质的宽频介电频谱、空间电荷行为以及直流击穿强度。结果发现,纳米氮化硼的形状对复合介质电学性质的影响在击穿强度方向尤为突出,片状纳米氮化硼复合介质的击穿强度高于LLDPE,而球状纳米氮化硼复合介质的击穿强度低于LLDPE。纳米氮化硼的形状对复合介质的结晶和熔融行为、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等的影响可以忽略。两种纳米氮化硼均可起到抑制空电荷注入的作用,且复合介质中空间电荷衰减速率降低。片状纳米氮化硼复合介质中更易积累界面电荷,导致复合介质内部出现明显的空间电荷振荡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24期)
介质形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粒径为> 2~2. 36、0. 83~2 mm的石英砂为原料,钢球、短圆柱形钢锻为磨矿介质,磨矿质量为500 g,矿浆质量分数为65%,磨矿时间为0. 5、1、2、4、8 min,钢球的个数配比:D_(30)∶D_(25)∶D_(20)=43∶62∶96,短圆柱钢锻个数配比:D_(30×30):D_(25×25):D_(20×20)=28∶41∶64,介质充填率为0. 4,球磨机转速为96 r/min,进行分批次磨矿。结果表明:不同介质形状下,石英砂的粉碎速率遵循一阶动力学模型,且在短时间内短圆柱钢锻的粉碎速率明显大于钢球的,表征物料粉碎难易程度的γ值越小粉碎越容易,φ、β表征粗颗粒粒级破碎至相应细粒级的速率,短时间(1 min)粉碎过程中介质形状对初始粉碎分布参数有影响,钢锻和钢球介质相比:γ值偏小,而φ和β值偏大。建议在石英砂的粉碎过程中,可以选择钢锻介质对其进行快速破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质形状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丹丹,余健,尚君,任文辉,柳斌.介质粒径、形状和生物膜对粪肠球菌在饱和活性炭柱中迁移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何逵,库建刚.磨矿介质形状对石英砂粉碎参数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19
[3].何逵.球磨机中介质形状对钒钛磁铁矿破碎参数的影响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9
[4].王航,崔尚,郑维连,张振荣.CT系统介质形状参数标定[J].科技风.2018
[5].王本阳,毛晓芹,王新顺,张立彬.椭球体等形状介质的退极化因子[J].大学物理.2018
[6].代银松,张希军,原青云,范亚杰.介质材料形状对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的影响[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7
[7].蒋思晨,白冰.悬浮颗粒形状对其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和沉积特性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8
[8].李同清,彭玉兴.研磨介质形状对铁矿石磨矿动力学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8
[9].吴彰松,张根广,梁宗祥,许琴.颗粒形状和介质对泥沙休止角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7
[10].黄兴溢,张强,江平开.纳米颗粒形状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介质电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