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挤压薄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弹性小挠度薄板,无挤压假定,弯沉
挤压薄板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红[1](2017)在《验证弹性小挠度薄板无挤压假定误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挤压假定是弹性小挠度薄板问题的基本假定之一,对于建立弹性小挠度薄板的弯曲问题的微分方程提供了很大方便。本文运用ABAQUS仿真软件,对于弹性小挠度薄板分别建立二维壳单元和叁维实体单元,与弹性小挠度薄板的弯沉解析解对比,验证无挤压假定的误差。(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7年34期)
梁柱,李国俊,张治民,马晓虎,吴莹[2](2016)在《5A06铝合金带筋薄板件挤压缺陷的模拟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铝合金大型带筋薄板件是某产品上的零部件,零件属于形状复杂、体积分配不均匀且截面积不对称的构件。通过对5A06铝合金大型带筋薄板件的等温挤压成形工艺方案进行研究,针对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最终制定出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同时对其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最终确定的优化方案中,凸模结构中共加设了3类凸台:高8 mm的凸台以及高分别为5和10 mm、宽为10 mm的边缘下垂;凹模相应位置也增设了高度分别为2和3 mm的凸台,凹模右侧凸台两侧面夹角由原来45°改为30°,同时上边缘倒角为10°。(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孙德河,王丽薇,解文科[3](2016)在《AZ31B镁合金薄板挤压成形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合金板材挤压工艺参数较难控制,挤压温度与挤压速度的合理匹配是挤压成功与否的关键。以宽度700 mm、厚度4 mm的AZ31B镁合金薄板为研究对象,基于Forge软件和Normalized Crockroft&Latham断裂准则对其挤压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挤压初期,铸锭上、下部金属逐渐向心部流动,左、右两侧金属流动与挤压速度保持同向;中、后期,±45°方向金属发生分离,一部分与上、下部金属合流后继续向心部流动,另一部分与左、右侧金属合流后向薄板宽度方向扩展。随挤压行程增加,成形薄板加长,局部高温区域由薄板两侧向中间部分转移;初始挤压温度400℃时,若挤压速度超过1 mm·s~(-1),薄板局部高温区域温度较高,成形质量和使用性能不易保证。采用380~400℃的初始挤压温度,大约0.2 mm·s~(-1)的挤压速度,既可以显着降低设备成本,又利于保证薄板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郭飞[4](2015)在《薄板深孔温挤压成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薄板成深孔加工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孔加工方法的绿色特种加工方法。传统的孔加工方法一般为去除成孔区的板料,所得到的孔的深度等于板的厚度。本文利用金属本身具有的热塑性对金属薄板进行孔加工,通过无刃钻具与板料之间的旋转摩擦生热,先对成孔区材料进行升温软化,降低其变形抗力,进而贯穿成孔,根据板厚与钻具直径的不同,所得到的孔的深度约为板厚度的3-4倍。通过利用金属本身的塑性进行加工,不会产生切屑,加工过程也无需添加冷却液,在材料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工件成孔区域又可以得到合理的流线分布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本文对薄板深孔成形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并在薄板成深孔加工常规成形温度的范围外(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了成孔研究。具体做了如下工作:运用能量原理的李兹法,得到四边固支弹性薄板的挠度函数,确定薄板深孔加工板的弹性极限与板厚的关系;依据古典摩擦理论和剪切摩擦理论,建立薄板深孔加工过程中锥球形钻具摩擦热源的理论模型,得到薄板件吸热的数学公式;并在不同加工参数下对成孔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薄板深孔加工的整个加工过程,用上限法建立了挤压阶段的力学模型,积分法建立了胀形阶段的力学模型;得出了温挤压加工的加工工艺参数,为实际生产加工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5-03-01)
张勇,綦秀玲[5](2013)在《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控制LD10薄板件焊接变形和热裂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D10铝合金薄板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焊接热裂纹,焊后薄板件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采用冲击旋转挤压头对焊缝及相邻区域施加一定频率的冲击旋转挤压作用,使焊缝及近缝区产生塑性延展;对LD10常规焊接件和随焊冲击旋转挤压件的焊接残余变形与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对比分析了常规焊接件和随焊冲击旋转挤压件的拉伸试验、维氏硬度、断口分析和金相组织,明确了随焊冲击旋转挤压工艺对焊接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焊冲击旋转挤压处理后,工件的残余应力被降低到较低水平,随焊冲击旋转挤压工艺起到控制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作用,并且抑制了焊接热裂纹的产生。(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3年13期)
张勇,杨建国,刘雪松,方洪渊[6](2013)在《随焊冲击旋转挤压TC4薄板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控制TC4薄板焊接件的失稳变形,采用了随焊冲击旋转挤压工艺。研究了此工艺对焊缝组织及接头性能的影响。对所获得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维氏硬度测量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焊冲击旋转挤压在控制焊接失稳变形的基础上,使承受冲击旋转挤压部位的硬度下降,未发生应变硬化的现象。而冲击旋转挤压前后的组织变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3年04期)
杨兴宇,王逾涯,董立伟,孟祥明,脱伟[7](2011)在《薄板孔边挤压强化对低循环疲劳寿命影响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某压气机封严篦齿盘均压孔的疲劳强度,根据均压孔的具体结构形式,设计了叁种冷挤压强化方法:单侧多次挤压法、柱形头挤压法和T形头挤压法.用两种材料(不锈钢1Cr11Ni2W2MoV和镍基高温合金ЗП742)设计加工了低循环疲劳薄板有孔模拟件,用两种工艺强化薄板有孔模拟件,同时进行了室温和高温温度的低循环疲劳对比考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薄板倒圆孔,T形头挤压工艺强化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薄板有孔模拟件的低循环疲劳寿命;在同样的强化工艺条件下,低循环疲劳载荷大小影响强化效果,载荷越小效果越明显.(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张勇[8](2011)在《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控制TC4薄板失稳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C4薄壁焊接结构,因其重量轻、比强度高,能明显提高产品的有效载荷系数,被大量用在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等产品上。作为薄壁焊接结构因其焊接时的不均匀加热造成了不均匀挤压膨胀,因而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有很强的收缩能力,继而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有较高的纵向拉应力,相应的两侧较宽的区域承受压应力。因而薄壁焊接构件必然无一例外的产生马鞍形失稳变形。作为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产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焊接变形,以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针对TC4薄板焊接件的失稳变形,本文提出随焊冲击旋转挤压的新工艺方法,即在焊接过程中,当焊缝及近缝区的钛合金尚处于屈服强度低、塑性较好的高温阶段时,采用冲击旋转挤压的方式,对发生压缩塑性变形的焊缝及近缝区施加一定的载荷,使得压缩塑性区能产生塑性延展,从而降低TC4薄板焊接件的纵向残余压应力,起到控制失稳变形的作用。钛合金的屈服强度高、塑性延展变形难,所需外加载荷大,本文利用较短时间内动量的变化能够产生较大应力的特点,通过冲击旋转挤压杆的动量和冲量间的转换,满足了TC4薄板件的随焊塑性延展对外加载荷应力水平的要求。冲击旋转挤压系统采用压缩真空式机构,为了控制其工作时的旋转速度和冲击速率,采用了调压器,通过调节输入电压的方式来调整作为动力源的交流串激电动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冲击旋转挤压杆工作时的冲击、旋转速度。冲击实验过程中冲击力的大小及其瞬态变化,通过自制的测力底座,进行瞬态数据采集。使用前先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应力应变关系标定,以确定冲击力和测力底座上电阻应变片应变数据之间的关系。基于能量守恒的原则对冲击过程TC4薄板件所受到的冲击力进行了求解,并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冲击杆对作用区域的应力。不同的冲击速率会导致作用区域金属的力学性能不同,利用材料试验机和热力模拟机对不同变形速率、温度下TC4焊接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比较了Johnson-Cook模型中TC4屈服强度的计算值和焊接件在不同变形速率、温度下屈服强度的实验值,结果表明,Johnson-Cook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随焊冲击旋转挤压工艺条件下的TC4焊接件力学性能的变化。采用有限元的方法,通过特征值分析计算屈曲载荷,确定了一定尺寸的薄板件的临界失稳应力。然后根据一维弹性方法,即残余压应力可近似地由焊缝及附近区域的纵向拉应力来确定,解析求解了TC4薄板焊接件临界失稳应力的数值,建立了评价TC4薄板焊接件力学失稳的条件。建立焊接热源后跟随外加载荷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外加载荷的加载力大小、加载距离对焊接过程中瞬态应力应变的影响。由于纵向应力是引起失稳变形的主要因素,所以仅对TC4薄板件的焊接过程中的纵向应力、纵向弹性变形和板厚方向的塑性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在加载位置一定的条件下,增大加载力有利于焊接纵向残余应力的降低;在塑性延展充分的条件下,由于加载后的冷却过程仍会产生内应力,所以随着加载距离的增加焊接纵向残余应力降低。采用切条法测量了常规焊接件和外加载荷与焊接热源距离分别为25mm、50mm以及75mm的随焊冲击旋转挤压件的纵向残余应力,并测量了相应条件下的焊接变形。实验结果说明,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采用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法,可以将TC4薄板焊接件(300mm×150mm×1mm)的失稳变形降低为原来变形的1/8,将焊接纵向残余应力降低为原来的1/3。(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李海龙[9](2011)在《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法控制TC4薄板失稳变形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合金薄壁焊接结构因比强度高,中温强度好,可有效提高结构的载荷系数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焊接后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和失稳变形。本论文主要应用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技术针对尺寸为200mm×100mm×1mm的TC4钛合金薄板TIG焊接的残余应力演变行为和失稳变形控制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薄板失稳的条件,确定了薄板临界失稳压应力σ_(cr),之后对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法控制TC4薄板失稳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最后分析了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法控制TC4薄板失稳变形的机理。利用有限元热屈曲分析,求得焊接薄板的临界失稳压应力σ_(cr),这种方法得到的临界失稳压应力值较直接施加压力得到的临界失稳压应力较小,表明钛合金薄壁焊接结构因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而更易于发生失稳变形。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TC4薄板常规TIG焊接后失稳变形的挠度为14.35mm,而实际焊接的挠度平均为14mm。对本文所用TC4薄板进行随焊冲击旋转挤压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电锤冲击电压180V,冲击旋转挤压位置取在焊枪后方75mm处左右,失稳变形控制在2mm以下。与焊后冲击旋转挤压法对比,发现焊后冲击旋转挤压法的失稳变形仅能控制在5mm左右。对随焊冲击旋转挤压试件进行拉伸、金相、断口、残余应力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焊冲击旋转挤压试件的接头性能与常规试件的性能相比没有降低,而焊后两侧残余压应力得到了大幅降低,均不超过27MPa,焊缝中心的残余拉应力甚至转变为压应力。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法通过冲击旋转挤压产生的作用力与焊接热应力耦合使焊缝更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而且由于冲击作用区域温度较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大幅降低,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起到了控制焊接残余应力和失稳变形的目的。利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冲击作用区域的最佳温度区间位于卸载区内600~700℃的位置,在此温度区间内,冲击旋转挤压产生的作用力与热应力耦合可以产生更多的塑性变形,而且由于温差小,冷却后形成的残余应力也大幅减小。对于TC4薄板的TIG焊接来说,冲击杆距离焊枪75mm左右的位置,其温度正好处于600~700℃,实际的随焊试验也验证了在这个位置施加冲击旋转挤压作用确实能很好地控制残余应力和消除失稳变形。(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王家宣,罗贻正,李文杰,方敏[10](2011)在《6063铝合金薄板件挤压铸造模具设计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厚度为3~4mm的6063合金薄板件,采用一模两腔间接挤压铸造的成形工艺,其模具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使金属液能平稳充型。为此,采取了加大浇口面积、提高压射比压和模具预热温度等措施。结果表明,当模具预热温度为250~300℃,浇注温度为740℃,浇口面积选择适当的情况下,成形的挤压铸件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1年03期)
挤压薄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的铝合金大型带筋薄板件是某产品上的零部件,零件属于形状复杂、体积分配不均匀且截面积不对称的构件。通过对5A06铝合金大型带筋薄板件的等温挤压成形工艺方案进行研究,针对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最终制定出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同时对其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最终确定的优化方案中,凸模结构中共加设了3类凸台:高8 mm的凸台以及高分别为5和10 mm、宽为10 mm的边缘下垂;凹模相应位置也增设了高度分别为2和3 mm的凸台,凹模右侧凸台两侧面夹角由原来45°改为30°,同时上边缘倒角为1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挤压薄板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红.验证弹性小挠度薄板无挤压假定误差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2].梁柱,李国俊,张治民,马晓虎,吴莹.5A06铝合金带筋薄板件挤压缺陷的模拟分析及优化[J].锻压技术.2016
[3].孙德河,王丽薇,解文科.AZ31B镁合金薄板挤压成形模拟分析[J].锻压技术.2016
[4].郭飞.薄板深孔温挤压成形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5].张勇,綦秀玲.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控制LD10薄板件焊接变形和热裂纹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3
[6].张勇,杨建国,刘雪松,方洪渊.随焊冲击旋转挤压TC4薄板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
[7].杨兴宇,王逾涯,董立伟,孟祥明,脱伟.薄板孔边挤压强化对低循环疲劳寿命影响的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1
[8].张勇.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控制TC4薄板失稳变形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9].李海龙.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法控制TC4薄板失稳变形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0].王家宣,罗贻正,李文杰,方敏.6063铝合金薄板件挤压铸造模具设计及试验[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