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实时可靠传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动监测,多惯性传感器,CC2530,可靠传输
实时可靠传输论文文献综述
鲁亚磊,王瑞,邢奕鹏,胡敏露,王卫东[1](2018)在《人体运动数据的实时采集及可靠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测量多点运动数据是运动识别、健康监测等的核心问题,基于德州仪器(TI)公司CC2530片上系统设计了一套运动数据采集系统,并提出一种可靠的无线传输协议。系统由多个惯性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及上位机组成。汇聚节点与惯性传感器节点组成星型无线网络,并基于时分多址复用(TDMA)技术通过漏包检测及重传实现可靠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便携、高吞吐率、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稳定实现多个节点的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从而为人体的生理参数实时监测及运动识别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袁和,张光锋[2](2017)在《基于UDP的实时数据可靠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分布式链路聚合对网络数据传输快速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提出RUDP(Reliable UDP)模型。该模型通过增加报文保序机制、报文确认和快速重传机制、报文分片重组机制,实现一种基于UDP的可靠传输协议。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7年24期)
张成龙[3](2017)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实时可靠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由感知节点、汇聚节点以及任务管理节点协作完成对监测区域内的数据感知、采集与处理,目前在军事、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节点自身处理能力、存储能力、通信能力和电源能力有限,且传输稳定性易受到构建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监测数据传输实时可靠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出现网络传输故障、数据传输中断等问题。本文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网络监测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开展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良好的网络连通率、覆盖率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实时可靠传输的先决条件,因此为满足网络通信以及数据监测的需求,从节点部署开展研究工作,将提高网络的连通率、覆盖率作为目标,设计了一种有向感知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有向感知模型求解优化,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有利于提升网络覆盖率,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采集、处理及传输服务。其次,为降低网络监测数据冗余性以及差异性,提高实时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以减少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设计算法基于D-S证据理论,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引入隶属度函数,设计了感知节点之间互支持度计算的新方法,并借鉴信任分配思想将测量值转换为相应的证据,最终通过基于冲突分配的证据组合规则得到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数据融合的精度,降低传输的时延性。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实时可靠传输策略,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制造车间实时定位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减少定位误差,实现对制造车间制造资源的实时定位,有效获取人员、物料、物流车辆等制造资源的位置数据,便于进行资源感知和调度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标准及产品品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全刚[4](2016)在《制造物联网基于负载均衡的实时可靠传输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面向制造全流程的大规模集成网络,制造物联网包含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控制与服务等过程,实现了复杂工业制造全流程的优化调度控制与动态信息服务。在数据实时传输层,制造物联网存在着网络结构高度异构、无线网络大尺度多跳、网络拓扑动态变化、传输数据类型繁多等特征,现有的网络传输策略很难满足大规模异构混杂网络内不同业务特定的QoS需求。针对制造物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负载不均衡、实时性可靠性难以保障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制造物联网网络架构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制造业特殊环境特征和需求,对制造物联网基于负载均衡的实时可靠传输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制造物联传输网络结构和特征,构建制造物联传输网网络架构,并分别介绍了两种常见的网络数据传输策略—分簇路由策略及多路径路由策略。(2)设计基于负载均衡和能量有效的动态自适应分簇策略。通过对制造物联网终端接入层进行分簇管理,屏蔽了终端层的异构性。分簇方式综合考虑负载均衡和能量有效两个因素,利用PPR离散粒子群算法搜索最佳分配方案,从而合理划分出各个无线Mesh路由器负责的簇范围。对于制造物联网中因数据流流量大小动态变化导致的负载不均衡和网络拥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各类终端的动态泛在接入对负载均衡度影响较小,网络延展性强,利于大规模网络部署。(3)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实时可靠多路径路由策略。针对离散制造物联网中动态大业务数据流传输的多维度QoS需求,提出一种制造物联网实时可靠的多路径路由策略MPCRA-GA。算法首先通过改进的DSR协议获得遗传操作的初始种群,多次遗传操作迭代操作后输出最优路径合集,源节点在构造的多路径中,按照基于路径代价的轮盘赌概率选择方式分配并发送数据,在保证时延、可靠性等QoS要求的同时也均衡了负载。遗传算法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非定向性,对于路径寻优有较突出的表现。最后对两种算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符合算法预期:基于负载均衡和能量有效的动态自适应分簇策略屏蔽了底层终端的异构性,并且实现了较低的通信代价下各簇负载的均衡;基于遗传算法的实时可靠多路径路由策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并均衡了多条传输路径的通信负载。(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吕广喆[5](2013)在《实时数据分发可靠传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分发服务(DDS)是由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数据分发规范,它适应了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对机载通信平台的要求。本文研究了DDS的可靠传输机制,它通过添加消息序列号和丢失数据重传的方式提高了传输可靠性。这种实时的、可靠的通信方式对机载实时数据分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13年11期)
战会玲[6](2013)在《煤矿IP网络中实时视频流可靠传输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流式视频的观察和分析,拟定出针对于视频流传输控制技术的方案。以目前IP网络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技术为前提介绍一种集中式服务器,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矿井现场生产监控视频传输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钟文晶[7](2011)在《实时数据可靠传输与数据集成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集团化管控力度的加强,各发电集团通过建立集团级实时/历史数据中心,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下属发电企业SIS实时/历史数据实时地汇总到集团侧的统一的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平台中。由于数据中心是集团管控与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实时数据不仅须满足应用上的需要,还必须达到很高的运行可靠性。本文围绕生产实时数据的数据传输规约和可靠性等问题,重点从实时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软件技术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实现异地采集的数据时统一问题,改进了常用的实时数据传输规约使其能满足数据时标传送的要求,给出了改进的数据规约格式和实现方法。针对如何提高数据实时传输的可靠性,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断点续传和数据缓存的数据传输方法;针对集团侧实时/历史数据库与电厂侧实时/历史库中的历史数据同步问题,给出了基于IBM联邦通道技术的集团数据中心的历史数据同步集成设计方案。根据集团数据中心数据传输的应用要求,开发和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通信软件,并进行了试验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1-03-01)
王金甫,吕锐华[8](2011)在《基于因特网的实时与可靠传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有的因特网上实现实时与可靠传输是具有挑战性的,当前还没有即实现实时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本文分别从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系统的阐明了在因特网上实现实时与可靠传输的方法。详细讨论了如何在传输层加入打标记子层和该子层的作用;在网络层阐述了如何改进网络层的最大努力交付服务来提高可靠性,选用MPLS路由选择技术减少时延;最后在链路层通过采用一位纠错技术来解决出错重传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1年03期)
王艳芳[9](2009)在《基于UDP的多媒体数据实时可靠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传输多媒体数据的相关技术和应用,日渐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其中比较典型的应用有视频会议、视频点播、交互式服务系统、远程教学、远程医疗以及网络视频监控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上已经开始了对网络上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的研究,而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只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网络上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的研究,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工业领域、商业流通还是民用产品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具体应用,在系统已提出的对网络上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可靠传输的要求。本文所做主要研究工作包括:简要介绍了多媒体数据网络传输协议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网络上多媒体数据传输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UDP的数据可靠传输扩展协议——UDT中,与多媒体数据实时可靠传输相关的实现方法和传输控制方法,并对其中的相关方法针对具体应用进行了算法改进:对AIMD(Additive Increase and Multiplicative Decrease,加性增加乘性减少)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提出了DAIMD(Decreased-AIMD,增量不断减少的AIMD)拥塞控制算法,将发送速率增量由常量“1”改进为随着发送速率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减少的变量,这样不仅更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网络带宽,而且减少了网络数据传输中比较大的振荡;确认机制的改进,提出了基于时间和数据包数目相结合的确认机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研究了网络的自适应性,包括网络带宽估计技术、拥塞控制过程中慢启动转向拥塞避免的门限值自适应调节策略等,使得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具有比较好的网络自适应能力;探讨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缓冲区机制,使用环形缓冲区策略;差错控制机制中应用限时重传方法等;设计实现了基于UDT应用传输协议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传输模块;最后搭建了多媒体数据网络传输的实验平台,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实验。(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9-05-10)
周鹏,王燕[10](2008)在《基于UDP的实时数据可靠传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CP/IP 网络用户通常选择 UDP 传输实时数据,本文基于某些实时数据对传输可靠性的要求,简要介绍了可靠数据传输的原理,重点研究了选择重传协议的控制机制,并提出了基于 UDP 的选择重传协议的算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08年20期)
实时可靠传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分布式链路聚合对网络数据传输快速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提出RUDP(Reliable UDP)模型。该模型通过增加报文保序机制、报文确认和快速重传机制、报文分片重组机制,实现一种基于UDP的可靠传输协议。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时可靠传输论文参考文献
[1].鲁亚磊,王瑞,邢奕鹏,胡敏露,王卫东.人体运动数据的实时采集及可靠传输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8
[2].袁和,张光锋.基于UDP的实时数据可靠传输[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
[3].张成龙.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实时可靠传输研究[D].贵州大学.2017
[4].王全刚.制造物联网基于负载均衡的实时可靠传输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5].吕广喆.实时数据分发可靠传输的研究[J].电子技术.2013
[6].战会玲.煤矿IP网络中实时视频流可靠传输探讨[J].煤炭技术.2013
[7].钟文晶.实时数据可靠传输与数据集成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8].王金甫,吕锐华.基于因特网的实时与可靠传输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
[9].王艳芳.基于UDP的多媒体数据实时可靠传输研究[D].湘潭大学.2009
[10].周鹏,王燕.基于UDP的实时数据可靠传输的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