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站天线旁瓣峰值超标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唐鼎昕[1](2021)在《约束通信星座二十年的规则边界——EPFD简史》文中研究说明近三十年来,卫星通信从GSO一统天下,到与NGSO星座平分秋色,EPFD概念和规则的引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EPFD限值如同戴在通信星座头顶的紧箍咒,既要确保对GSO的保护,也要为NGSO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通信星座开始发展,到2000年前后达到鼎盛,是形成GSO/NGSO频率共用规则与技术基础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约束通信星座用频特性的EPFD问题的演进进行历史回顾,以期为当前低轨星座频率共用研究同行提供参考。
韩嘉维[2](2021)在《多波束反射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对流层散射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速率高、安全性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设计出多波束、低旁瓣电平的反射面天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课题需求,对C波段多波束角分集反射面天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设计了一款介质棒馈源和与之配套使用的极化隔离器。随后将反射面天线赋形技术应用于课题之中,成功设计出了一款双波束角分集反射面天线,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另一款多波束角分集反射面天线。两款反射面天线分别能够实现双波束、多波束角分集传输。本文的工作可以概括为:1.设计馈源。根据多波束角分集反射面天线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介质波导的介质棒馈源,馈源采用6节三段式(模式变换段、阻抗匹配段和曲线变换段),该馈源具有固定相位中心、旋转对称远场方向图、高增益以及低旁瓣电平的特点,实现了系统对馈源的要求。2.设计极化隔离器。研制了一种插针型极化隔离器,其公共端采用六边形到矩形的过渡的方式来抑制高次模的产生,该极化隔离器能够实现介质棒馈源的收发隔离,其本身具有低电压驻波比、低传输损耗、高端口隔离度等优点。随后将介质棒馈源与极化隔离器合并在一起进行了联合仿真以及实物加工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端口隔离度及电压驻波比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3.设计赋形反射面。以反射面天线赋形理论为基础,以GRASP为平台分别对双波束反射面天线的副反射面与多波束反射面天线的主副反射面进行赋形,达到了使用单个副反射面实现双波束、多波束传输的目的。最后,将上述馈源与极化隔离器的整体以偏焦的形式进行摆放,与赋形后的主副反射面整体进行性能分析。两副角分集反射面天线各个波束的增益均大于44d Bi,第一旁瓣电平均小于-15d Bc,相邻波束的波束夹角为0.9倍波束宽度,各端口的电压驻波比均在1.3以下,在对流层散射通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天佳[3](2021)在《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频率兼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以及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大规模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星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频率是通信卫星能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为了保障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顺利建设,亟需开展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的频率兼容性研究。本文以系统间频率兼容性评估为出发点,基于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系统、静止卫星轨道(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GSO)卫星通信系统及5G毫米波通信系统的系统特性,对干扰影响因素的高效分析、有害干扰的有效减缓以及动态干扰的多维度刻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之间干扰影响因素问题。针对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卫星数量众多,系统之间干扰分析复杂度高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空间位置概率的双精度干扰计算方法分析了 LEO地球站的部署模型和GSO地球站的地理位置对系统间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GSO地球站的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对干扰影响较大,在赤道附近区域会产生有害干扰。2.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减缓问题。针对赤道附近的严重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Q-Learning动态分配卫星波束的干扰减缓算法。该算法对卫星波束分配方案进行探索与学习,基于学习经验数据迭代得到最终的卫星波束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强有害干扰情况下,所提算法与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减缓算法相比,在低轨卫星星座的性能损失最小化方面具有显着的性能提升。3.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干扰评估问题。不同于GSO卫星通信系统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的静态干扰,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的干扰复杂且动态变化,因而传统的静态干扰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动态干扰分析框架,接着在分析传统干扰评估指标适用性基础上,提炼系统间干扰特性,从时空统计性和系统全局性出发定义并评估了有害干扰发生概率、系统可用性、单波束吞吐量等干扰评估指标。
曹鹤先[4](2021)在《多卫星系统的频率共享及干扰抑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5G以及未来6G的到来,网络的用户数越来越多,通信速率越来越高。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通信需求时,需要卫星通信系统来增加通信的容量。同时,地形条件恶劣及人迹罕至地区的通信,由于基站建立成本过高,也需要卫星通信系统来拓宽通信覆盖面积。另外,为了提高军事通信的保密性和抗截获能力,卫星通信网络体系的构建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充分满足上述需求,大型低轨卫星星座群的构建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随着我国卫星发射数量的增多,时间、空间和频谱等资源也越来越拥挤。很多国家都在争夺频谱资源的条件下,频谱资源合理利用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不可避免会产生同频干扰问题。除了卫星系统内的同频干扰,不同卫星系统间在时空上靠近时也会产生干扰,所以该问题也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焦点。而本文则是针对对地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系统和非对地静止轨道(non-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NGEO)卫星系统间在使用相同频段产生同频干扰时,如何减小这种同频干扰展开研究。本文分析了GEO卫星系统和NGEO卫星系统使用相同频段的干扰场景,分别对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建立干扰数学模型。通过ST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为后续干扰抑制技术性能验证做准备。抑制GEO卫星系统和NGEO卫星系统间同频干扰的技术有很多,本文从减小NGEO卫星系统对已有GEO卫星系统干扰的角度开展研究,利用功率控制技术降低系统间干扰。虽然功率控制技术发展已经很成熟,但是它多应用在系统内同频干扰抑制。本文将传统的集中式功率控制和分布式功率控制技术应用在卫星系统间同频干扰抑制上,形成新的自适应功率控制技术。对用户下行链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集中式自适应功率控制技术性能更优,但是需要控制中心对NGEO卫星系统进行控制。除了传统功率控制技术,结合博弈论的功率控制技术是另一种新思路。根据已有的Koskie-Gajic算法,本文构建新的效用函数,并根据两种功率迭代方式,提出两种算法实现功率控制。通过仿真对比,基于博弈论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2的性能优于分布式自适应功控,但是低于集中式自适应功控。
李远付[5](2021)在《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与对地静止卫星系统之间的频率兼容共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低轨通信卫星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正掀起利用低轨卫星建设卫星互联网星座的热潮。OneWeb、SpaceX、Telesat和Kepler等许多商业航天公司都加入了部署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的阵营,期望提供全球化的宽带服务。低轨卫星系统可以大幅减小通信延时和电波传输损耗,系统性能也将更加稳定,但低轨卫星使用的Ku、Ka等频段也被在轨的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SO)卫星大量使用,容易形成系统间干扰。随着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大量部署,其与GSO卫星系统间的频率兼容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卫星系统间同频干扰的关键研究点,包括同频干扰的引发、场景建模的关键因素、干扰评价指标及计算,以及干扰的统计和分析。其次,提出了联合禁区与自适应波束控制的下行干扰减缓方法,包括对NGSO卫星禁区进行定义和数学建模、提出卫星波束的重叠判定准则、设计与禁区模型匹配的自适应波束控制方法、利用MATLAB和卫星工具箱(Satellite Tool Kit,STK)的联合编程技术对干扰减缓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再次,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分隔角的上行干扰减缓方法,包括自适应分隔角的策略设计、以One Web和SINOSAT-5系统为例进行软件仿真、从多个维度讨论分析干扰的特性,并验证上行干扰减缓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禁区与自适应波束控制的下行干扰减缓方法以及基于自适应分隔角策略的上行干扰减缓方法可以有效降低GSO卫星和地球站接收端的I/N值、干扰频次、干扰概率以及通信链路的C/(N+I)恶化,能够用于NGSO卫星系统对GSO卫星系统的保护。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作为卫星系统间频率兼容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姚秀娟,董苏惠,高翔,王静,智佳,孙云龙[6](2021)在《地球站跟踪模式对NGSO-GSO系统间频率兼容性评估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针对NGSO星座系统在上行Ka频段和下行Ku频段对GSO卫星系统之间的频率兼容性仿真分析场景,在对地球站的常用跟踪模式对频率兼容性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兼容性评估的NGSO-GSO地球站跟踪模式分析方法。以ITU实际登记的Telesat和CHNSAT-98E卫星网络资料为例,对上下行通信链路在地球站不同跟踪模式下的频率兼容性仿真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提出一种在满足ITU-R S.1323建议书集总干扰保护标准的前提下,地球站可用跟踪策略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作为NGSO-GSO间系统兼容性分析及地球站跟踪计划制定的借鉴。
刘鹤[7](2020)在《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站附近电磁环境分析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世界范围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空间太阳能发电概念为全面开发利用空间太阳能提供了可能。由于空间太阳能发电需要通过微波电能传输技术才能将电能传送到地面,所以与传统能源(煤炭/石油/核能)类似,空间太阳能发电必然影响地球环境,尤其是使用高功率微波长时间、固定位置穿透大气层并长期照射地面接收站。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和研究空间太阳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发射天线会影响地面接收天线不同位置处的功率密度,因此结合地面输电功率需求,首先计算太空发电站系统的相关参数。从而设计直径为875m,馈源为角锥喇叭天线的抛物面反射器天线。然后从理论上计算出反射器天线的远场辐射特性,并使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的FEM-IE-PO混合算法仿真了反射器天线的缩小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考虑到发射天线的辐射功率达到GW级,单一馈源天线辐射功率将受到限制。因此通过仿真研究角锥喇叭天线、矩形开口波导天线、和半波长偶极子天线在内的不同阵元组成的均匀平面阵列,选择半波长偶极子天线为平面阵列阵元模型,以实现类似于抛物面反射器天线的辐射特性。同时,本文分析并计算了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大气吸收损耗、降雨衰减以及电离层对微波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占损耗的大部分。根据微波受到的总传输损耗和发射天线的仿真结果可以计算出接收天线中心位置及边缘位置处的功率密度,从而验证整个系统设计的正确性。然后,采用分区域划分发射天线照射区域的方法,分别仿真地面接收天线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处的场强,得到当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时,接收天线中心处和边缘处的场强变化分别不超过868.4V/m和173.6V/m。最后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电磁辐射曝露限值管理标准,基于等效原理的口径场法,提出公众、工医科设备及通信系统不受地面接收站电场强度影响的安全区域范围。若太空发电站工作频率为5.8GHz,且发射天线口径场为10d B高斯锥度分布,则公众暴露和轨道交通设备安全区域需要分别至少距离接收天线中心位置4.40km和10.54km。由于微波功率的频带与WLAN通信系统的频带相同,并且在公共暴露区域和安全区域的电磁场强度与WLAN信号强度相比仍然较高,WLAN通信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桂文静[8](2020)在《大间距天线阵列的优化布阵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卫星通信技术蓬勃发展,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与卫星通信的地面终端天线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地面终端天线高性能、低成本和轻量化的要求使得设计人员越来越偏向于选择大间距阵列天线。大间距阵列天线使用较少的阵元数就能达到同口径下满阵天线的增益。然而,大间距阵列天线中最小单元间距大于一个波长,这就导致大间距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中出现不期望的栅瓣。另外,阵列天线的副瓣电平也是影响天线性能一个重要参数,较低的副瓣电平可以提高天线的分辨率,抑制杂波干扰。因此,如何合理的规避栅瓣和降低副瓣电平,就成为了本文主要研究的课题。与同口径下的满阵天线相比,大间距阵列天线所使用的阵元数目较少,因此天线系统所使用的接收发射组件的数量也减少。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天线的重量。然而大间距阵列天线高的栅瓣问题为它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阵列天线的稀布化使栅瓣抑制成为可能。由于阵列辐射方向图函数与阵元位置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所以多用智能优化算法对这类问题进行求解。本文主要针对大间距平面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优化技术进行研究。将智能优化算法中的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它用于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的优化综合问题,并结合模式搜索算法,对大间距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进行二次优化,使得栅瓣被有效抑制。另外,针对阵列天线的副瓣电平降低问题,使用幅度加权法来降低阵列天线的副瓣电平,并且针对阵元随机分布的阵列天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加窗方法,有效降低了阵列天线的副瓣电平。最后,介绍了 MATLAB软件和GUI平台的一些基础知识,使用MATLAB软件的GUI平台研发了一个天线测试用户界面,此用户界面具有接收发射校准、辐射方向图测试和扫描码值产生等功能,使得繁琐的测试工作变得简便快捷。另外,对本文中优化设计的天线进行生产组装,并在微波暗室中利用此用户界面对天线进行测试,给出了仿真与测试的对比辐射方向图,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牛忆莹[9](2020)在《IMT-2020系统对卫星业务的干扰研究》文中指出与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2020,IMT-2020)系统的崭新技术、场景与业务特征,给相关频谱资源的需求和规划配置带来了挑战。频谱资源中,低频段已存在非常多无线通信系统,十分拥挤,但是其强大的穿透能力和广域覆盖能力不可或缺;毫米波频段的覆盖能力较弱,但是其丰富的频谱资源不可忽略。总体而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系统的频谱需要集中在低频段和高频段的总体规划,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具体频谱规划过程中,干扰问题不可避免,系统间干扰共存的研究无疑为重中之重。基于19届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orld Radiocommunication Conference,WRC-19)的1.13议题,本论文选题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IMT-2020候选频段分析与评估》。本论文主要涉及IMT-2020系统对24.25-27.5GHz和3.5-3.6GHz频段内相关卫星业务的干扰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干扰共存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IMT-2020系统进行概述,主要分析了 IMT-2020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频谱划分。紧接着对卫星业务进行概述,包括卫星业务分析和频谱划分。而后介绍了无线电干扰原理和干扰研究与保护方法。最后概述了历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论文针对IMT-2020的干扰研究内容与挑战。2)对26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业务干扰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系统模型和上行链路共存场景,采用确定性计算分析方法给出了单链路下卫星地球探测业务(无源)和卫星间业务的受干扰情况。然后搭建系统级干扰仿真平台,分析IMT-2020系统对相关卫星业务的干扰情况,得到集总链路下更接近实际的干扰结果。最后根据设定的仿真场景,补充分析了 IMT-2020系统参数对干扰结果的影响。3)对3.5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业务干扰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系统模型和下行链路共存场景,采用确定性计算分析方法给出了卫星固定业务的简略受干扰情况。然后搭建系统级干扰仿真平台,获得集总链路下更接近实际的仿真结果。最后通过外场测试,补充分析卫星地球站加装不同滤波器组合时的干扰结果,确定干扰缓解措施。论文研究成果表明,支持将24.25-27.5GHz和3.5-3.6GHz频段标识为5G频谱,论文研究方法和结论已经形成相关标准提案,通过IMT-2020推进组提交到国际电信联盟。
赵来定[10](2018)在《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卫星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网络各节点间实现信息传输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近几十年的电子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卫星通信地球站从原先庞大的单一的固定站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轻型、小体积、可移动、功能强大的地球站。卫星通信频带资源有限,近几年开始向宽频带的Ka频段发展,跟踪性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提出了一些新型天线设计方法和跟踪对准算法,目的在于通过合理地设计卫星通信天线的天线、天线的圆锥扫描机械结构、新型的跟踪算法、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可使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更准确、更迅速、性价比更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Ka频段卫星通信移动站天线的设计方法,该天线采用溅射板式馈源。论文讨论了如何对副反射面和介质进行赋形。该天线主反射面为环焦抛物面,无支撑杆和馈源遮挡,所以增益高、旁瓣低、驻波较小。论文讲述了该新型溅射板馈源天线的设计原理,推导了相关方程。实测该溅射板馈源天线,电压驻波比及方向图结果与仿真计算基本吻合,表明该天线性能良好,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常见的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便携站跟踪一般采用逐步对星法,本论文提出了改进方法。论文以一种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站跟踪系统为例,讨论了横摇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其空间对星三轴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即使天线在无方位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寻星。论文然后对跟踪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横摇补偿后,在横摇角≤±30°的情况下,系统单次转动方位角就能找到卫星,从而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正确性,亦说明了横摇补偿能大大提高初始寻星的效率。旋转主面的圆锥扫描跟踪,转动惯量大,扫描跟踪速度慢。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章动偏焦副面的方式进行圆锥扫描测角跟踪,这种方法无需空心电机、转动惯量小、造价低、方式简单。本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天线副面偏焦技术对方向图的影响,推导出了相关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天线副面偏置的结构形式,介绍了具体的工程实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章动副面的圆锥扫描技术跟踪速度快,性能稳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如需要精密准确跟踪,一般都采用价格昂贵的能自主指北的惯性导航系统。为降低成本,许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采用MEMS惯导,但现有的MEMS惯性导航系统无法自主寻北,故而一般情况下,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存在搜索的一维空间模糊问题。针对近两年MEMS技术的发展,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陀螺仪的惯性导航系统。论文着重针对惯导输出的三维指向角,进行了指标比较,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基于低成本IMU的惯导系统,仿真输出的指北角误差为9o以内。如卫星通信地球站采用此廉价惯导系统,能大大缩短寻星时间,减小误跟踪,从而提高跟踪性能。
二、地球站天线旁瓣峰值超标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球站天线旁瓣峰值超标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约束通信星座二十年的规则边界——EPFD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由来 |
二、演变 |
三、涵义 |
1. EPFD限值 |
2.EPFD |
四、发展 |
1. 引入最大有效EPFD概念 |
2. 引入时变pfd mask的新概念 |
3. 在干扰计算中引入传播损耗的讨论 |
4. GSO FSS and BSS地球站参考天线方向图修订 |
五、结束语 |
(2)多波束反射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角分集天线的研究现状 |
§1.3 馈源的研究现状 |
§1.4 反射面赋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对流层散射通信天线的基本理论 |
§2.1 对流层散射通信基本原理 |
§2.1.1 对流层散射信号的基本特征及特点 |
§2.1.2 对流层散射通信站的设计原则 |
§2.2 反射面天线的理论分析 |
§2.2.1 抛物面天线与单偏置抛物面天线的理论分析 |
§2.2.2 标准双偏置格里高利天线理论分析 |
§2.2.3 环焦反射面天线与角分集天线理论分析 |
§2.3 反射面天线的分析方法 |
§2.3.1 几何光学法和几何绕射理论 |
§2.3.2 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 |
§2.3.3 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馈源的研究与设计 |
§3.1 角度分集天线馈源类型选择 |
§3.1.1 角度分集天线馈源设计的基本要求 |
§3.1.2 波纹喇叭馈源与介质棒馈源的比较 |
§3.2 介质棒馈源的研究与设计 |
§3.2.1 介质棒馈源的基本理论 |
§3.2.2 介质棒馈源的仿真设计加工 |
§3.3 极化隔离器的研究与设计 |
§3.3.1 极化隔离器的基本理论 |
§3.3.2 极化隔离器的仿真设计加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赋形反射面天线的整体设计 |
§4.1 仿真软件简介 |
§4.2 反射面天线赋形技术原理概述 |
§4.2.1 赋形环焦反射面天线参数的选取 |
§4.2.2 反射面天线的赋形设计方法 |
§4.3 格里高利型双波束环焦角分集反射面天线设计 |
§4.4 卡塞格伦型三波束环焦角分集反射面天线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频率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间频率兼容性研究现状 |
1.2.2 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间频率兼容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特性及干扰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卫星通信系统特性 |
2.2.1 OneWeb星座系统 |
2.2.2 Starlink星座系统 |
2.2.3 Telesat星座系统 |
2.3 5G毫米波系统特性 |
2.3.1 5G毫米波系统用频特性 |
2.3.2 5G毫米波系统部署场景 |
2.3.3 5G毫米波系统天线模型 |
2.4 干扰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间干扰研究 |
3.1 引言 |
3.2 干扰模型 |
3.2.1 干扰场景 |
3.2.2 干扰分析数学模型 |
3.2.3 天线及波束模型 |
3.2.4 电波传播模型 |
3.3 基于空间位置概率的双精度干扰分析方法 |
3.3.1 基于空间位置概率的双精度干扰分析方法 |
3.3.2 仿真实现及结果分析 |
3.4 基于Q-Learning的干扰减缓算法 |
3.4.1 优化问题模型 |
3.4.2 学习模型及算法流程 |
3.4.3 仿真实现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间干扰研究 |
4.1 引言 |
4.2 干扰模型 |
4.2.1 干扰场景 |
4.2.2 干扰分析数学模型 |
4.2.3 动态干扰场景建模 |
4.3 干扰评估指标研究 |
4.3.1 传统干扰评估指标 |
4.3.2 系统层面的干扰评估指标 |
4.3.3 干扰评估方法 |
4.4 仿真实现及结果分析 |
4.4.1 仿真参数 |
4.4.2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专利成果 |
(4)多卫星系统的频率共享及干扰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系统间同频干扰研究现状 |
1.2.2 系统间同频干扰抑制手段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卫星系统频率共享场景干扰分析 |
2.1 馈电链路干扰模型 |
2.1.1 下行链路 |
2.1.2 上行链路 |
2.2 用户链路干扰模型 |
2.2.1 下行链路 |
2.2.2 上行链路 |
2.3 卫星天线增益 |
2.3.1 GEO卫星天线增益 |
2.3.2 NGEO卫星天线增益 |
2.3.3 地面站天线增益 |
2.4 干扰场景仿真及分析 |
2.4.1 卫星系统建立 |
2.4.2 馈电链路干扰仿真 |
2.4.2.1 单个干扰源馈电链路干扰仿真 |
2.4.2.2 多个干扰源馈电链路干扰仿真 |
2.4.3 用户链路干扰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功率控制技术 |
3.1 集中式功率控制 |
3.1.1 地面无线系统集中式功控 |
3.1.2 卫星系统集中式功控 |
3.2 分布式功率控制 |
3.2.1 地面无线系统分布式功控 |
3.2.2 卫星系统分布式功控 |
3.3 自适应功率控制 |
3.3.1 单干扰源自适应功率控制 |
3.3.2 多干扰源自适应功率控制 |
3.3.3 多用户自适应功率控制 |
3.3.3.1 基于集中式的自适应功控 |
3.3.3.2 基于分布式的自适应功控 |
3.4 算法仿真及分析 |
3.4.1 馈电链路自适应功率控制 |
3.4.1.1 单干扰源的自适应功控 |
3.4.1.2 多干扰源的自适应功控 |
3.4.2 用户链路自适应功率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博弈论的自适应功率控制技术 |
4.1 博弈论基础 |
4.1.1 非合作博弈 |
4.1.2 纳什均衡解存在性和唯一性 |
4.2 基于博弈论的功率控制算法 |
4.2.1 Shah和 Mandayam的非合作功控模型 |
4.2.2 Koskie-Gajic算法 |
4.3 基于博弈论的自适应功控算法 |
4.3.1 效用函数构建 |
4.3.2 纳什均衡解存在性和唯一性证明 |
4.3.3 算法实现 |
4.4 算法仿真及分析 |
4.4.1 算法1 |
4.4.2 算法2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与对地静止卫星系统之间的频率兼容共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NGSO系统对GSO系统的同频干扰分析 |
1.3.2 NGSO系统对GSO系统的下行干扰减缓 |
1.3.3 NGSO系统对GSO系统的上行干扰减缓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卫星系统间同频干扰问题概述 |
2.1 GSO卫星简介 |
2.2 NGSO卫星简介 |
2.3 相关频段、条款与干扰分析方法 |
2.4 同频干扰的关键点研究 |
2.4.1 同频干扰的引发因素 |
2.4.2 干扰场景建模的关键因素 |
2.4.3 干扰评价指标与计算 |
2.4.4 干扰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联合禁区与自适应波束控制的下行干扰减缓方法 |
3.1 下行干扰场景 |
3.2 禁区 |
3.2.1 禁区定义 |
3.2.2 禁区数学建模 |
3.3 波束控制方法 |
3.4 仿真设置 |
3.4.1 GSO卫星仿真参数 |
3.4.2 GSO地球站仿真参数 |
3.4.3 NGSO卫星仿真参数 |
3.4.4 天线方向图实现 |
3.5 仿真结果与讨论 |
3.5.1 干扰减缓前 |
3.5.2 干扰减缓后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分隔角的上行干扰减缓方法 |
4.1 上行干扰场景 |
4.2 自适应分隔角策略设计 |
4.3 仿真设置 |
4.3.1 GSO地球站仿真参数 |
4.3.2 GSO卫星仿真参数 |
4.3.3 NGSO卫星仿真参数 |
4.3.4 NGSO地球站仿真参数 |
4.4 仿真结果与讨论 |
4.4.1 干扰减缓前 |
4.4.2 干扰减缓后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φ_x推导过程 |
致谢 |
(7)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站附近电磁环境分析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太空发电站研究背景 |
1.2 太空发电站研究现状 |
1.3 太空发电站环境评估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
2 太空发电站系统整体设计 |
2.1 太空发电站系统微波能量传输技术 |
2.1.1 合适的工作频率 |
2.1.2 系统传输效率分析 |
2.2 太空发电站系统相关参数设计 |
2.3 发射天线远场场强分析 |
2.3.1 发射天线远场场强公式推导 |
2.3.2 发射天线远场场强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太空发电站系统发射天线设计 |
3.1 天线基本性能参数 |
3.1.1 天线作用及分类 |
3.1.2 天线性能参数 |
3.2 角锥喇叭天线 |
3.3 抛物面反射器天线原理分析 |
3.3.1 抛物面反射器几何特性 |
3.3.2 口径场法分析抛物面反射器天线辐射特性 |
3.3.3 抛物面反射器天线口径边缘照射分析 |
3.4 抛物面反射器天线Matlab理论计算 |
3.5 抛物面反射器天线仿真分析 |
3.5.1 HFSS电磁仿真软件 |
3.5.2 角锥喇叭天线仿真验证 |
3.5.3 抛物面反射器天线仿真验证 |
3.6 太空发电站平面阵列天线设计 |
3.6.1 平面阵列天线理论 |
3.6.2 平面阵列天线设计 |
3.6.3 平面阵列天线仿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太空发电站系统定向传输路径损耗分析 |
4.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
4.2 大气吸收损耗 |
4.2.1 大气吸收损耗简化算法 |
4.2.2 大气吸收损耗实例计算 |
4.3 降雨引起的损耗 |
4.3.1 ITU-R雨衰预测模型 |
4.3.2 降雨衰减实例计算 |
4.4 电离层闪烁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系统附近空间电磁场分布研究 |
5.1 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站接收天线模型 |
5.2 地面接收天线功率密度限值验证 |
5.3 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站天线仿真分析 |
5.4 地面对接收天线阵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站附近电磁环境评估 |
6.1 理论计算结果 |
6.2 公众暴露安全区域分析 |
6.3 工医科设备安全区域分析 |
6.4 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系统对目标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 |
6.4.1 WLAN系统分析 |
6.4.2 判断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系统对WLAN通信系统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大间距天线阵列的优化布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阵列天线知识简述 |
2.1 引言 |
2.2 阵列辐射方向图特性 |
2.2.1 主瓣宽度 |
2.2.2 副瓣和栅瓣 |
2.2.3 带宽 |
2.2.4 方向性系数 |
2.2.5 增益 |
2.3 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 |
2.3.1 辐射方向图乘积原理 |
2.3.2 平面阵辐射方向图 |
2.3.3 均匀平面阵辐射方向图 |
2.3.4 圆形阵列辐射方向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遗传算法和模式搜索算法在大间距阵列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遗传算法简介 |
3.2.1 遗传算法理论 |
3.2.2 标准遗传算法操作及流程 |
3.3 遗传算法在稀布阵列中的用法 |
3.3.1 创建初始种群 |
3.3.2 构建适应度函数 |
3.3.3 设计遗传操作 |
3.3.4 迭代优化和终止判断 |
3.4 遗传算法改进 |
3.4.1 遗传算法改进方法 |
3.4.2 仿真结果对比 |
3.5 模式搜索算法介绍 |
3.5.1 模式搜索算法概述 |
3.5.2 模式搜索算法实现 |
3.5.3 Pattern Search工具箱的工作过程 |
3.6 两种算法在大间距稀布阵阵元级综合上的实现 |
3.6.1 两种算法在阵列阵元级上的优化仿真 |
3.6.2 扫描仿真分析 |
3.6.3 两种算法在阵列子阵级上的优化仿真 |
3.6.4 扫描仿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窗函数降副瓣在大间距阵列上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三种加权方式 |
4.2.1 幅度加权 |
4.2.2 密度加权 |
4.2.3 相位加权 |
4.3 窗函数加权法 |
4.4 窗函数在不规则阵列上降副瓣的实现方法 |
4.5 仿真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阵列天线测试程序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MATLAB GUI的实现过程 |
5.3 测试程序功能概述 |
5.3.1 功能总述 |
5.3.2 幅相校准模块及其实现原理 |
5.3.3 辐射方向图测试模块 |
5.3.4 扫描码值产生模块 |
5.4 实测与仿真辐射方向图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来工作期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IMT-2020系统对卫星业务的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成果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干扰共存相关研究综述 |
2.1 IMT-2020系统概述 |
2.1.1 IMT-2020系统频谱规划 |
2.1.2 IMT-2020系统关键技术 |
2.2 卫星业务概述 |
2.2.1 卫星业务频谱划分 |
2.2.2 卫星业务分析 |
2.3 干扰共存研究与保护方法 |
2.3.1 研究方法 |
2.3.2 保护方法 |
2.4 IMT-2020系统干扰共存研究现状与挑战 |
2.4.1 已存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现状 |
2.4.2 面向IMT-2020的干扰共存研究内容与挑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6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业务的干扰研究 |
3.1 系统模型 |
3.1.1 IMT-2020系统模型 |
3.1.2 卫星地球探测(无源)系统模型 |
3.1.3 卫星间系统模型 |
3.1.4 传播模型 |
3.2 系统共存场景 |
3.2.1 IMT-2020系统与EESS passive共存场景 |
3.2.2 IMT-2020系统与ISS共存场景 |
3.3 确定性计算分析 |
3.3.1 单链路计算 |
3.3.2 集总干扰计算 |
3.4 系统仿真分析 |
3.4.1 仿真平台设计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5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业务的干扰研究 |
4.1 系统模型 |
4.1.1 IMT-2020系统模型 |
4.1.2 卫星固定地球站系统模型 |
4.1.3 传播模型 |
4.2 系统共存场景 |
4.3 确定性计算分析 |
4.4 系统仿真分析 |
4.4.1 干扰共存仿真平台设计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外场测试补充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索引 |
致谢 |
(10)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发展史 |
1.2 卫星通信的国际国内研究背景 |
1.3 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及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溅射板馈源天线及赋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溅射板馈源的地球站Ka频段天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设计原理推导 |
2.2.1 主反射面设计 |
2.2.2 副反射面赋形设计 |
2.2.3 介质面赋形设计 |
2.2.4 能量守恒方程 |
2.2.5 等相位方程 |
2.2.6 副面方程和介质表面二维方程计算 |
2.3 反射面结构 |
2.4 驻波仿真及测试 |
2.5 方向图及增益测试条件 |
2.5.1 远场法 |
2.5.2 卫星信标法 |
2.5.3 测试条件 |
2.5.4 本天线测试说明 |
2.6 天线方向图仿真及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技术 |
3.1 引言 |
3.2 天线跟踪系统 |
3.3 卫星跟踪方式 |
3.3.1 手动跟踪 |
3.3.2 自动跟踪 |
3.4 跟踪技术的比较 |
3.5 卫星通信地球站跟踪误差 |
3.5.1 伺服系统误差 |
3.5.2 动态滞后误差 |
3.5.3 噪声误差 |
3.5.4 天线及馈线引起的误差 |
3.5.5 系统总误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轴移动卫星站横摇补偿算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械结构 |
4.3 对星理论推导 |
4.3.1 矢量关系 |
4.3.2 球形地球模型 |
4.3.3 椭圆地球模型 |
4.3.4 指向角推导 |
4.3.5 两种数学模型比较 |
4.4 对星补偿分析 |
4.5 补偿角仿真 |
4.5.1 一种便携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
4.5.2 不同地球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
4.5.3 初始寻星误差补偿 |
4.5.4 丢星后误差补偿 |
4.6 工程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卫星通信地球站章动副反射面技术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天线远场方程 |
5.3 偏焦相位差 |
5.3.1 轴向偏焦相位差 |
5.3.2 横向偏焦相位差 |
5.3.3 偏焦仿真 |
5.4 偏焦扫描分析 |
5.4.1 交叉电平的选择 |
5.4.2 差值电平分析 |
5.4.3 扫描频率的选取 |
5.5 偏焦扫描的工程实现 |
5.5.1 一种偏焦扫描副面结构 |
5.5.2 软件算法 |
5.6 抗载体运动实验 |
5.6.1 测试设备 |
5.6.2 单轴运动测试 |
5.6.3 三轴运动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移动地球站 |
6.1 引言 |
6.2 系统坐标系 |
6.2.1 坐标系的定义 |
6.2.2 坐标系的转换 |
6.3 惯性导航 |
6.4 数据滤波 |
6.5 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1 加速度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2 陀螺仪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3 地理位置对惯导解算的影响 |
6.6 基于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 |
6.6.1 平台式惯导 |
6.6.2 一种捷联式惯导的卫星天线结构 |
6.7 基于MEMS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仿真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地球站天线旁瓣峰值超标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约束通信星座二十年的规则边界——EPFD简史[J]. 李辉,唐鼎昕. 卫星与网络, 2021(12)
- [2]多波束反射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 韩嘉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频率兼容性研究[D]. 王天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多卫星系统的频率共享及干扰抑制研究[D]. 曹鹤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与对地静止卫星系统之间的频率兼容共存研究[D]. 李远付.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地球站跟踪模式对NGSO-GSO系统间频率兼容性评估的影响研究[J]. 姚秀娟,董苏惠,高翔,王静,智佳,孙云龙.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1(01)
- [7]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站附近电磁环境分析评估[D]. 刘鹤.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大间距天线阵列的优化布阵技术研究[D]. 桂文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IMT-2020系统对卫星业务的干扰研究[D]. 牛忆莹.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D]. 赵来定.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标签:imt-2020论文; 阵列天线论文; 天线论文; 仿真软件论文; 基站天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