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监测论文-田茂桢

线性监测论文-田茂桢

导读:本文包含了线性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线性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田茂桢[1](2019)在《浅谈多元线性回归在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坝变形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大坝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容易引发大坝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坝变形的监控活动,明确引发大坝变形的主要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大坝可以正常稳定地运转。论文主要针对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在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王莉,刘国强,肖迎春[2](2019)在《基于线性相控阵的金属损伤定量监测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超声相控阵的偏转理论,研究了阵元间隔、阵元数目和偏转角度对合成波束指向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线性相控阵的模型参数。进一步采用线性相控阵偏转波束对金属板中裂纹型损伤进行监测,实现了裂纹中心位置、裂纹空间方向和裂纹长度的准确监测,且其监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仿真监测结果表明,线性相控阵可对金属板损伤进行准确定量监测。(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9年04期)

朱慧,陆彦,戴伟峰,王开峰,范美娟[3](2019)在《水稻大螟性诱与灯诱监测技术比较及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比较大螟性诱和灯诱监测效果,揭示大螟成虫种群数量的长期变化规律和季节性消长动态,对2013—2018年张家港市塘市镇河头村水稻基地性诱和灯诱的逐日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张家港市稻田中性诱和灯诱的大螟成虫种群总量有差异,以2015年最高;不同年度间大螟成虫种群数量的季节性消长动态基本一致,即越冬代蛾峰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此后成虫种群数量保持低位,直至终蛾期(10月中、下旬)。大螟逐日性诱蛾量(yS)与逐日灯诱蛾量(xL)存在极显着相关性,其线性回归模型为yS=0.051 8+1.135 6x1(R2=0.689 0,P=0.000)。说明性诱监测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灯诱监测,从而为大螟的准确监测和科学预报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07期)

来周翔[4](2019)在《基于稳健线性回归的森林地类变化遥感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目标的重要信息支撑。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大陆地区和海南岛等区域的全国林地一张图,每年进行蓄积和林地数据更新。数据更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每年一次的全国性的林地变更调查。这项调查依托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识别、人工解释和实地调查完成。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前后期的遥感数据中,没明显变化的占多数,发生明显变化的占少数,从统计学上说,变化的数据相当于“异常数据”。所以变化监测的核心是监测这些异常数据。稳健回归是监测异常值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将稳健线性回归技术应用到森林地类的变化监测,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为例,主要基于3个部分对森林地类进行变化监测:采用不处理、主成分变换、典型相关变换等3种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对比分析。在数据预处理基础上用稳健线性回归、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差值等3种方法提取变化信息。将提取的变化信息作为特征变量,用二项逻辑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等4种监督分类算法将前后期的地类分成变化和不变化两类,最终获得森林地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最小二乘法,稳健线性回归在异常数据存在的情况下估计回归参数有更好的稳健性。稳健线性回归对数据预处理方法不敏感,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次之,图像差值法最敏感,尤其对于主成分变换的数据。基于稳健线性回归的12种结果的平均总精度、平均用户精度、平均生产者精度和平均Kappa系数均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图像差值,平均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达到了98.65%和0.972。数据预处理方法中,典型相关变换对提高森林地类变化监测精度有一定帮助。4种判别方法中,二项逻辑回归的9种结果的平均精度最高,支持向量机最稳定,BP神经网络精度与支持向量机接近,多元线性回归表现最差。(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9-06-02)

同丽嘎,李雪铭,张靖[5](2019)在《包头市细颗粒物遥感监测混合线性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PM_(2.5)为主的颗粒物污染是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之一。针对城市尺度,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气溶胶产品空间分辨率不足,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PM_(2.5)回归精度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而精度不足的问题,以Landsat-8OLI为数据源,选取季节因子为影响AOD变化的随机效应,以风速、地表温度、AOD等为固定效应,提出AOD与实测PM_(2.5)关系的混合线性模型。结果表明,与线性模型相比,该模型有较好的回归精度;包头市PM_(2.5)浓度时空差别明显,PM_(2.5)浓度冬季浓度水平最高,春季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昆都仑区污染较高,青山区北部次之,东河区和九原区最低。(本文来源于《遥感信息》期刊2019年02期)

宋以宁,刘文萍,骆有庆,宗世祥[6](2019)在《基于线性谱聚类的林地图像中枯死树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方法应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域,可智能监测无人机森林虫害图像中的枯死树,为森林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分别以湖北省受松材线虫与辽宁省受红脂大小蠹侵害的松林无人机图像为试验数据,首先使用线性谱聚类超像素分割算法将图像划分为多个超像素;然后基于枯死树木的颜色特征,初步提取可能为枯死树的超像素区域;最后基于枯死树木与其他干扰地物具有不同的纹理特征,计算超像素的区域密度和缝隙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初步提取的超像素进行分类,从而检测出图像中的枯死树。【结果】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和支持向量机的枯死树监测方法可有效排除与枯死树木颜色相近的其他干扰地物,较准确地提取出枯死树木。使用该方法与基于植被颜色指数的阈值分割方法、基于简单线性迭代聚类超像素和随机森林的方法,对35幅受灾松林无人机图像进行试验,并选用交并比、虚警率和漏检率3个评价指标对3种方法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方法监测出的枯死树区域最精确,其监测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的交并比均值大于58%,且虚警率和漏检率均优于另外2种方法。【结论】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枯死树监测方法能实现松林中枯死树的快速、准确检测及定位。(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魏少伟[7](2019)在《线性工程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从天基监测技术、空基监测技术、陆基监测技术及其他监测技术4方面,简述了各类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在线性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崩塌、滑坡、泥石流3类主要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最后归纳出线性工程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2期)

王建辉,程宝银,吕志才[8](2019)在《基于多时相DOM的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将遥感技术应用到线性文化遗产的自动化监测方法,即基于多时相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运用多波段差值法以及面向对象分类监测方法,对线性文化遗产(以苏州宝带桥段遗产保护区为例)进行了自动化监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但面向对象的分类监测法对连续的、大面积的地物变化更有效,多波段差值法对离散的地物变化更加敏感。该研究为我国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与保护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丁一,曹丛华,程良晓,王宁,温连杰[9](2018)在《基于线性混合模型和NDVI阈值法的MODIS影像黄海浒苔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导致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灾害自2007年在中国黄海海域频发,成为黄海最严重的生态灾害。卫星遥感具有大范围监测、瞬时优势,成为浒苔灾害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影像因其幅宽大、时间分辨率高、免费分发,成为浒苔业务化监测的主要数据源。由于空间分辨率(250 m)较低,混合像元的存在导致传统阈值法获取的浒苔面积误差较大。本文结合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ing model,LMM)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 vegetation index,NDVI)阈值法对250 m空间分辨率的MODIS影像进行浒苔面积提取。选择1个大区及其内部3个小区,以准同步5.8 m空间分辨率资源叁号(ZY-3)卫星影像提取浒苔结果为准进行精度评价。发现NDVI阈值为0.04提取的浒苔像元对线性混合模型分解结果掩膜所得浒苔面积误差最小,大区及其3个小区的误差分别是7.86%、14.59%、-7.65%、-0.15%。应用本文提供方法可有效排除浒苔混合像元和非浒苔像元对浒苔面积信息提取的干扰,与阈值法相比大幅提高了反演精度,且在不同区域精度较稳定,可为浒苔生态灾害的处置决策和评估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邓欢,许静,郭颖颖,蒋玉颖,魏琳钧[10](2018)在《土壤产电信号与线性扫描伏安法联用模拟监测湿地铜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产电信号与线性扫描伏安法(LSV)联用,探索快速响应和鉴定湿地铜污染的方法。采集湖岸土壤并淹水用以模拟湿地环境,构建土壤产电体系并实时连续记录土壤产电电压。土壤产电60 h后,分别向体积为145 ml的淹水层中加入5 ml Cu~(2+)浓度为300(T1)、600(T2)、1 200(T3)、2 400 mg/L(T4)的溶液。铜加入后,T1和T2处理的电压迅速降低,T3和T4处理的电压迅速上升,之后所有电压缓慢回到加铜前的水平。加铜后2 h,在淹水土壤中设置叁电极体系并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污染物进行定性检测,结果显示,LSV曲线在0.162~0.182 V范围内出现单个氧化峰,峰电流值随溶液中Cu~(2+)浓度增加而升高。为解释土壤产电信号变化特征,对加铜前后电流、阴极电势和内阻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加铜后T1处理电流降低,阴极电势无明显变化;T2处理电流无明显变化,阴极电势上升;而T3、T4处理电流和阴极电势都出现了明显的升高,且T4处理的内阻最低。本研究为实现土壤产电信号在监测污染方面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8年05期)

线性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超声相控阵的偏转理论,研究了阵元间隔、阵元数目和偏转角度对合成波束指向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线性相控阵的模型参数。进一步采用线性相控阵偏转波束对金属板中裂纹型损伤进行监测,实现了裂纹中心位置、裂纹空间方向和裂纹长度的准确监测,且其监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仿真监测结果表明,线性相控阵可对金属板损伤进行准确定量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性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田茂桢.浅谈多元线性回归在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2].王莉,刘国强,肖迎春.基于线性相控阵的金属损伤定量监测仿真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9

[3].朱慧,陆彦,戴伟峰,王开峰,范美娟.水稻大螟性诱与灯诱监测技术比较及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J].中国植保导刊.2019

[4].来周翔.基于稳健线性回归的森林地类变化遥感监测[D].浙江农林大学.2019

[5].同丽嘎,李雪铭,张靖.包头市细颗粒物遥感监测混合线性模型[J].遥感信息.2019

[6].宋以宁,刘文萍,骆有庆,宗世祥.基于线性谱聚类的林地图像中枯死树监测[J].林业科学.2019

[7].魏少伟.线性工程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铁道建筑.2019

[8].王建辉,程宝银,吕志才.基于多时相DOM的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9].丁一,曹丛华,程良晓,王宁,温连杰.基于线性混合模型和NDVI阈值法的MODIS影像黄海浒苔监测[J].生态学杂志.2018

[10].邓欢,许静,郭颖颖,蒋玉颖,魏琳钧.土壤产电信号与线性扫描伏安法联用模拟监测湿地铜污染[J].土壤.2018

标签:;  ;  ;  

线性监测论文-田茂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