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利平
摘要:随着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数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当下,教师只有空洞的教学理论,在教学中往往依旧无计可施。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让语文课回归到学生自己手中,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语文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师生距离;学习目标;“动、静”;课堂总结
现今是知识充彻满街的时代,我们作为教师不可能把人类所有的知识文明都传授给渴知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教学生怎么来获取知识,怎么来丰富自身的语文素养,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谈及的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一致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小学生的语文课堂的学习层面或许只是识字,他们已习惯了不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了。到了中学后,语文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使他们尽快打破这一习惯,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成为有效的语文学习者。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呢?
一、拉近师生距离,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老的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教书本上的一些死的知识。换言之,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自己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一堂精彩生动的语文课,并不是教师对教学文本讲解得有多么周全深刻,而是与学生碰撞出如何挖掘分析文本的火花。如果学生与你之间保持距离,那么你是无法与他们碰撞的,更谈不上什么火花了。因为语文课是一门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师生之间更多的人际互动和交流。如果学生与你之间打破了距离感,那么你就为学生主动走进学习的殿堂铺设了桥梁。
比如在教《父母的心》一文时,笔者首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觉得老师和你们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请问是什么角色呢?这时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然后七嘴八舌了起来,后来大悟:原来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这样,笔者顺利地出示了今天要学习的课题。这样的设计,使呆板的导入变为学生主动地接近学习主题。在师生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消除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
语文教学开始阶段师生之间存在着会话的距离,进而影响学生深入文本自主探究学习。初中生有着自身的心理特点,由于他们已进入青春发育期,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开始找寻与教师平等的和谐的关系,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与认可。现在的初中生已经习惯了教师高高在上地讲,他们在下面认真听、认真记。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不提倡,但这样的语文课比较省力易教。初中生自身的特点加上教学的恶习,使得他们与教师有着人与人之间通有的距离感。只要教师能够创设问题情境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开始自主学习语文。师生距离近了,为下面的文本研习奠定了感情基础,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我们都知道这是陶老告诉学习者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才能获得知识。那么,语文课堂上教师是否能真正做到让学生亲自“做”呢?笔者认为现实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能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一般而言,教师在上语文课前都早早为学生确立了所谓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否该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呢?
笔者曾经听过一堂高级教师上的语文课,课文的题目是《窗》。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语言含蓄精练,人物对比鲜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这位教师采用直接导入法,直接出示课题,略带讲了一下本文的体裁。然后,他马上让学生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1.理请课文情节结构,认识人性真善美;2.明确文章构思,达成人生感悟;3.学习小说精练含蓄的语言。接着,整体感知:(1)学生扫清字词。(2)请同学简要叙述:本文《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随后,他主要围绕7个问题来赏析本文的:①小说塑造了几个人物?②一开始的关系如何,从哪些文字看出?……⑦从这个结尾,你知道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在请同学赏析文本的同时,这位教师又让学生学习了本课的语言……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教师。他的课始终围绕一开始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来展开的。但我觉得,这样的学习目标会丧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阻碍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发展。如果学生老是按照这样的学习方式去学语文,那么,他们必然会对教师产生过多的依赖性。原因在于语文课堂就是这样程序化的过程。“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策略。”因此,初中语文课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应该还给学生去“做”。笔者认为只有师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共同去“做”,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完善他们的自主学习策略,同时获得更多他们亲自挖掘的知识。
三、学生“动”,教师则“静”,增强自主学习信心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笔者也非常赞同此说法,特别是语文这门课程,更需要艺术性,更需要让学生“动”起来的艺术。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一堂死水般的语文课,没有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与主动参与,那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是“诗歌离开了想象”。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举手来和教师进行互动的现象越来越少,或许是教师所提的问题有所欠缺,更大的可能是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自问自答。碰到学生对教师抛出去的问题没有反应的状况,教师通常的处理是叫上几位能说的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样,学生也就被拉上了“动”的舞台。不管是学生要求主动回答的,还是被邀请来回答的,学生的回答是值得重视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他的教学艺术了。学生“动”了,教师就该“静”了。这里的“静”不是说教师就不用说话了,不进行有效评价了,而是教师要静下心来做一位善于倾听的倾听者。
那么,怎样才是一位善于倾听的倾听者呢?第一,教师要仔细听清楚学生回答的话意;第二,教师要让学生把回答的话语讲完;第三,教师不要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异样回答。大家都知道一堂语文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时间对于师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有教学任务的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常常会有因为赶所谓的教学进度而缺乏耐心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有些教师有时甚至在学生回答的活动过程中会剥夺他们的会话权。有时,学生发言会断断续续、结结巴巴,有的教师也许会立刻打断他,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后面的教学环节。而对于回答相当精妙、语言流畅的学生,教师有可能会简单地说“好”、“非常好”、“很棒”诸如此类的话语,敷衍地表扬了他,省去过多的有意义的评价。有时,教师往往会拿手中教参书上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而学生的个性话语,教师会纠正,甚至一定要转到这标准答案上来。这样的教学手段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这样的教师该学学如何来做一位善于倾听的倾听者了。如果教师不能够做到“静”,学生会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信心,也就不愿意去“动”了。因此,教师的善于倾听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信心的法宝。
四、教师放弃总结,完善自主学习策略
一堂完整的语文课基本上都有课堂总结这一环节。对于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以及由文本生成而来的文化内涵、思想精神,初中语文教师一手操办的居多。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最后的领导性发言是该停止的时候了。李俊《秋山记文》说:“文章精神全在结束。”可见,文章的结尾对学生人文思想的熏陶和精神层面的提升是多么的重要。若教师于课堂结尾处总是把“文章精神”和盘托出,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思维,进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不能为了课堂的完整性,不能为了总结而总结。过多的时候,教师花了大工夫在问题设计、课堂练习上面,而对课堂总结却草草收场。有时总结甚至只是走走形式,成了过场的模式。这样的课堂总结,我们宁可教师不作为。教师应该懂得放手,懂得放弃一成不变的官方式的课堂总结。教师放弃课堂总结,并不等于说直接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总结,而是可以利用教师艺术化的语言来巧妙设计课堂总结。教师不能说:最后,我们请某某同学来总结一下这堂课。或是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因为这样的直接请求对于学生而言是无从着手的。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后用带有目的性的言简意赅的精妙言语来牵引出学生的个性化总结,提高整个课堂的有效性。
为师者,不能只顾眼前的所谓的教学效益,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我们踏着课改的足迹时,教师请不要回到应试教育的原点,请让教育充满灵性,让教育闪耀着学生个性的光辉。只要为师者在语文课堂实践中多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我相信语文课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215211